Ⅰ 鋼筋的屈服強度怎麼算,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筋的屈服強度是鋼筋的力學性能指標,是『物性』,是指定鋼筋的本性,版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拉力試驗檢權測出來的。是檢測到的試件屈服拉力除以試件截面積得到的應力。
設計計算時,只用它的抗拉強度設計值,而不是標准值,也不是檢測出來的『個值』或平均值。
Ⅱ 鋼筋的的極限強度是什麼屈服強度又是什麼
樓主@Z你好,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成為軟鋼,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的應力—應變關系圖,應力為Fu時對應的應變點,一般地屈服強度的屈服下限作為鋼筋的設計值。樓主,可以參見《工程結構》一書!
Ⅲ 什麼是鋼筋的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
關於鋼筋的力學性質:
1、屈服強度:是鋼筋開始喪失對變形的抵抗能力,並開始產生大量塑性變形時所對應的應力。(屈服強度是作為鋼材抗力的重要指標)
2、抗拉強度:指材料在外力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抗拉性能是鋼材的重要性能)
3、伸長率δ:指金屬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試件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它表示鋼材塑性變形能力。(伸長率是衡量鋼材塑性的一個指標。它的數值越大,表示鋼材的塑性越好)
總結: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的關系:
屈服強度是結構設計時的取值依據,表示鋼材在正常工作承受的應力不超過屈服強度。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服比,它反應鋼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安全可靠度;伸長率表示鋼材塑性變形能力。剛材在使用中,為避免正常受力時在缺陷處產生應力集中脆斷,要求塑性良好,即有一定的伸長率,可以使缺陷處超過屈服強度時,隨著發生塑性變形。使應力重分布,而避免鋼材提早破壞。同時常溫下將鋼材加工成一定形狀,也要求鋼材又有一定的塑性,但伸長率不能過大,否則會使鋼材在使用中超過允許的變形值。
學材料時剛學過,順便也復習一下,也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Ⅳ 鋼筋抗拉強度標准值和屈服強度的標准值有什麼區別。
鋼筋抗拉強度大於屈服強度。屈服強度和屈服點相對應,屈服點是指金屬發生塑性變形的那一點,所對應的強度成為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一般拉伸實驗時拉斷時候的強度。
鋼筋強度標准值即鋼筋的抗拉強度,即表徵材料最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拉伸試樣在承受最大拉應力之前,變形是均勻一致的,但超出之後,金屬開始出現縮頸現象,即產生集中變形;對於沒有(或很小)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符號為Rm(GB/T 228-1987舊國標規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單位為MPa。
Ⅳ 鋼筋屈服強度是那個點
從彈性階段進入塑性階段的分界點就是使用的屈服強度值。
Ⅵ 什麼是鋼筋的屈服強度
鋼筋的屈服強度是指屈服下限。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於無明顯屈服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極限為207MPa,當大於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於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有些鋼材(如高碳鋼)無明顯的屈服現象,通常以發生微量的塑性變形(0.2%)時的應力作為該鋼材的屈服強度,稱為條件屈服強度。
首先解釋一下材料受力變形。材料的變形分為彈性變形(外力撤銷後可以恢復原來形狀)和塑性變形(外力撤銷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形狀發生變化,伸長或縮短)。建築鋼材以 屈服強度 作為設計應力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