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樁頭破除鋼筋怎樣處理
樁頭破除鋼筋怎樣處理
浮漿鑿除,樁頭破到設計位置。先將露出的樁頭主筋彎曲嚴重的鋼筋調直;鋼筋長度不足的,可以焊接接長,焊接接長要符合要求。
單面焊(搭接長度10d)雙面焊(0.5d)都可以的。
樁頭鋼筋留置長度為伸入承台的錨固長度(具體查相應圖集12G901-3中的4-11頁,一般70CM吧) 並且往外掰開 (呈喇叭口,好像掰過來30°與墊層面呈60°具體查圖集),才能綁扎承台鋼筋籠。
樁頭鋼筋應該怎麼處理
先截樁,達到樁頂標高位置或者接樁到樁頂標高,樁頭鋼筋留置長度為伸入承台的錨固長度,並且往外掰開呈漏斗狀,掰過來30°與墊層面呈60°。一般設計給定的,假設設計樁頂標高-1.6米,土方開挖後根據高程式控制制標准點正負0.00在樁身上標高-1.6米處作標記,即樁頂標高,此標高以上部分樁頭需要破除。
承台底標高一般比樁頂標高低5cm,因為通常設計要求樁頂要伸入承台內5cm。
(1)挖機怎麼吊鋼筋籠視頻擴展閱讀:干成孔灌注簡單的很,將標高打在孔口,直接用鋼捲尺量就可以了。難以控制的是水下灌注。首先應先根據經驗充盈系數判斷混凝土灌注量,然後用工具探測砼面位置。可以直接在測繩上綁測錘,測錘可以用3根18的鋼筋焊在一起,重量以手感舒適為准。
然後在鋼筋上焊個鼻子,用來拴測繩,最後校準測繩,就可以使用了,測砼面時,應將測錘沉入混凝土中,感覺有石子的阻力即可,這種方法適用於孔口離砼面較遠的情況。將鋼筋外側的保護層混凝土鑿除,將鋼筋暴露,然後將鋼筋籠內部的混凝土沿圓周一般打入3個點,利用張力使上部的一段樁頭和下部的脫離(因為混凝土抗壓非常好,但是抗拉很弱)。然後用吊車或者挖掘機清出就可以了。
樁基檢測時樁頭破完後鋼筋怎麼處理
1小應變的檢測。檢測時只需要有一個局部較為平整的面可以放一個感測器。
鋼筋在檢測里適當的扳開就可。
鋼筋扳回到原來位置或設計位置。2大應變檢測,需要做一個樁帽,樁帽按檢測單位的要求來做。做樁帽的費用可以建設單位申請補償。
檢測結束後,樁帽要鑿除,可能還要破樁到設計位置。如不是做樁帽的,而可能採用鋼筋剪去,加壓重來做的,則檢測完成了。鋼筋長度不足了,可以焊接接長。
焊接接長要符合要求。單面焊雙面焊什麼的。3.如是的方法檢測的。
請與檢測單位事先溝通好怎麼處理。方便檢測工作順利進行。希望能幫上你。
不明請HI我或追問。明了請點擊採納。我同樣需要您 的支持。
鑽孔灌注樁 斷樁處理方案
處理斷樁的幾種方法(1)斷樁後如果能夠提出鋼筋籠,可迅速將其提出孔外,然後用沖擊鑽重新鑽孔,清孔後下鋼筋籠,再重新灌注混凝土。(2)如果因嚴重堵管造成斷樁,且已灌混凝土還未初凝時,在提出並清理導管後可使用測錘測量出已灌混凝土頂面位置,並准確計算漏斗和導管容積,將導管下沉到已灌混凝土頂面以上大約10cm處,加球膽。
繼續灌注時觀察漏斗內混凝土頂面的位置,當漏斗內混凝土下落填滿導管的瞬間(此時漏斗內混凝土頂面位置可以根據漏斗和導管容積事先計算確定)將導管壓入已灌混凝土頂面以下,即完成濕接樁。
(3)若斷樁位置處於距地表10m以下處,且混凝土已終凝,可使用直徑略小於鋼筋籠內徑的沖擊鑽在原樁位進行沖擊鑽孔至鋼筋籠底口以下1m處,然後往孔內投放適量炸葯,待鋼筋籠松動後整體吊出或一根根吊出。然後再進行二次擴孔至設計直徑,清孔後重新灌注混凝土。(4)若斷樁位置處於距地表5m以內,且地質條件良好時,可開挖至斷樁位置,將泥漿或摻雜泥漿的混凝土清除,露出良好的混凝土並鑿毛,將鋼筋上的泥漿清除干凈後,支模澆築混凝土。拆模後及時回填並夯實。
(5)若斷樁位置處於地表5m以下、10m以內時,或雖距地表5m以內但地質條件不良時,可將比樁徑略大的混凝土管或鋼管一節節接起來,直到沉到斷樁位置以下0.5m處,清除泥漿及摻雜泥漿的混凝土,露出良好的混凝土面並對其鑿毛,清除鋼筋上泥漿,然後以混凝土管或鋼管為模板澆築混凝土。(6)若因坍孔、導管無法拔出等造成斷樁而無法處理時,可由設計單位結合質量事故報告提出補樁方案,在原樁兩側進行補樁。
管樁斷樁怎麼處理
做加樁處理,加樁處理是將斷樁廢棄不用,在斷樁附近另外加樁並重新修砌承台,因此造價較高,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大甚至會進一步造成周圍管樁出現新的斷樁。在原管樁內部吊放鋼筋籠並澆注混凝土,在原管樁外側打入鋼套管,在原管樁與鋼套管所形成的夾層間吊放鋼筋籠並澆注混凝土。
當地基土的上部土層較軟或地表面較薄的硬土層下有較厚的軟土層時,如打樁時不採取相應技術措施,樁基支腳直接站壓在樁頂或樁頂土層上,形成對地表土層的擠壓作用,硬將管樁推擠傾斜。
(1)挖機怎麼吊鋼筋籠視頻擴展閱讀在原管樁內部吊放鋼筋籠並澆注混凝土,利用起重機由樁頂將斷樁部分拉直,扶正後,壓樁至樁頂無明顯回彈;吊放鋼筋籠整體,根據樁體抗彎拉等要求布置鋼筋,主筋在構造上為不少於6根直徑14mm的HRB335鋼筋。鋼筋長度為原管樁斷裂位置以下1.5m至樁頂以上80cm,箍筋採用直徑6mm的鋼筋,在原管樁斷裂位置50cm上下每隔10cm綁扎一道箍筋,在樁頂以下其餘部分每隔30cm綁扎一道箍筋。主筋底部焊接在直徑比原管樁內徑小2~4cm的圓形托板上,托板深入到原管樁斷裂位置以下1.5m;在原管樁內部澆注混凝土,邊澆注邊震動,所述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承台混凝土強度等級。
Ⅱ 現澆混凝土護壁時的施工工藝是什麼
人工挖孔樁的護壁常採用現澆混凝土護壁,也可採用鋼護筒或採用沉井護壁等。採用現澆混凝土護壁時的施工工藝過程如下:(1)測定樁位、放線。
(2)開挖土方。採用分段開挖,每段高度取決於土壁的直立能力,一般為0.5~1.0m,開挖直徑為設計樁徑加上2倍護壁厚度。挖土順序是「自上而下,先中間、後孔邊」。
(3)支撐護壁模板。模板高度取決於開挖土方每段的高度,一般為1m,由4~8塊活動模板組合而成。護壁厚度不宜小於100mm,一般取D/10+5Cm(D為樁徑),且第一段井圈的護壁厚度應比以下各段增加100~150mm,上、下節護壁可用長為1m左右!6~!8的鋼筋進行拉結。
(4)在模板頂放置操作平台。平台可用角鋼和鋼板製成半圓形,兩個合起來即為一個整圓,用來臨時放置混凝土和澆築混凝土用。
(5)澆築護壁混凝土。護壁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得低於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注意澆搗密實。根據土層滲水情況,可考慮使用速凝劑。不得在樁孔水淹沒模板的情況下澆護壁混凝土。每節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上、下節護壁搭接長度不小於50mm。
(6)拆除模板繼續下一段的施工。一般在澆築混凝土24h之後便可拆模。若發現護壁有蜂窩、孔洞、漏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強、堵塞,防止孔外水通過護壁流入樁孔內。當護壁符合質量要求後,便可開挖下一段的土方,再支模澆築護壁混凝土,如此循環,直至挖到設計要求的深度並按設計進行擴底。
(7)安放鋼筋籠、澆築混凝土。孔底有積水時應先排除積水再澆築混凝土,當混凝土澆至鋼筋的底面設計標高時再安放鋼筋籠,繼續澆築樁身混凝土。
Ⅲ 樁基中鋼筋籠為什麼會上浮
第一,當灌注抄的砼接近鋼筋籠底部時灌注速度過快,砼將鋼筋籠托起,或者提升導管速度過快,帶動砼上升,導致鋼筋籠上浮。
第二,在提升導管時,導管掛在鋼筋籠上,鋼筋籠隨導管一起上升。 親,好評啊!呵呵,,謝謝!
Ⅳ 挖機如何吊15米鋼筋籠放下樁基孔
如果挖機是大挖機或者150的也行,把籠子脫近基孔點,然後鋼絲繩捆在籠子一半偏上一點,捆在挖機斗後面比較好吊起來,然後舉起來順著基孔放下去即可,主要是慢 注意安全
Ⅳ 旋挖樁成孔後下鋼筋籠打混凝土的時候,上拔導管,鋼筋籠上浮,怎麼處理有什麼有效方法解決
試下用挖掘機能不能壓下去 ,不行的話就算了。 解決辦法可以採用在鋼筋籠頂部版護筒頂部採用較長水平權橫向鋼管或者槽鋼負重後,壓在鋼筋籠加勁箍筋或者延長的主筋上,澆築時候降低混凝土澆築速度 ,上拔導管時盡量緩慢些。可以解決鋼筋籠上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