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板鋼筋怎麼計算負筋長度啊。圖只標注了長度和間距吧。負筋不是還要計算什麼伸進長度。都沒標注怎麼算
標注尺寸(圖中1000)一律自梁邊起算。
圖中負筋長度=標注長度+梁寬+2(板厚-上下保護層)-鋼筋直徑。
B. 板負筋的長度是從梁側邊算起還是從梁中算起
從梁側邊算起,錨入板內每邊水平投影長度為1150,下料長度=1150*2+梁寬200+二個直角鉤的長度+或-必要的調整長度。
梁類構件,節點處設置的「非貫通縱筋」,一般認為是用來抵抗「負彎矩」的,(貫通的縱筋也能抵抗負彎矩)
梁板類構件在受力分析時有一個「反彎點」,反彎點是正彎矩和負彎矩的分界點,一邊是鋼筋抵抗「正彎矩」,另一邊則抵抗「負彎矩」。
(2)鋼筋算量板負筋怎麼設置梁邊擴展閱讀:
對於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的現澆混凝土板類構件負彎矩鋼筋,尤其懸挑構件的板面負彎矩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控制一直處於薄弱環節。本文介紹的採用粗鋼筋(或鋼管)懸掛負彎矩鋼筋的方法因其材料成本低、人工操作簡便、控制效果穩定等特點,有推廣使用價值。
混凝土保護層是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是防止鋼筋受環境侵蝕、提高結構耐久性的重要措施,對結構耐水性也有重要影響。所以設計上對於保護層厚度的規定,是考慮了不同使用環境、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和構件類型等因素,並滿足保護層完全碳化所需時間應大於結構的預期耐久年限的。
C. 請問板支座鋼筋的長度是從梁邊開始還是梁中開始
梁中開始。按照04G101-4圖集的規定: 板端部支座為梁時,負筋伸至外側梁角筋,向下做彎鉤,就是彎鉤在梁角筋內側。 負筋伸入梁內的平直段長度+彎鉤長度=La(因為板在設計中不考慮抗震因素,故採用非抗震錨固長度)。
當板的端部支座為剪力牆時,負筋伸至剪力牆外側水平鋼筋內側,再做彎鉤,其餘同上。
(3)鋼筋算量板負筋怎麼設置梁邊擴展閱讀:
端支座負筋長度:
第一排鋼筋長度 = 本跨凈跨長/ 3 + 錨固(相鄰兩跨都有負筋時取長跨凈跨長/ 3 +錨固);第二排鋼筋長度 = 本跨凈跨長 / 4 + 錨固(相鄰兩跨都有負筋時取長跨凈跨長/ 4+錨固)。
1、錨固長度同樑上部貫通筋錨固;
2、 當梁的支座負筋有三排時,第三排鋼筋的長度計算同第二排。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鋼筋長度 = 2 * Ln/3 + 支座寬度;第二排鋼筋長度 = 2 * Ln/4 + 支座寬度。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D. 用廣聯達繪制的負筋,無論在計算設置里設置為中間負筋標注含支座還是不含支座,可計算出的負筋標注都不含
如果是負筋標注長度從梁邊算起,應當如下設置:
板中間支座負筋標注是否含支座,選擇否。
單邊標注支座負筋標注長度位置,選擇支座內邊線。
E. 板鋼筋負筋尺寸從梁中算還是從梁邊算起
按照情況計算:
1、跨中梁,負筋圖紙一般都已表明了兩次長度,從梁中算起。
2、邊跨梁,負筋長度一般算至梁外邦減去保護層厚度,如進梁長度不夠設計錨固長度,要向下錨進梁里直至滿足設計長度。
(5)鋼筋算量板負筋怎麼設置梁邊擴展閱讀:
工藝流程:
布置鋼筋撐腳——擺放輔助架立筋——撐腳與輔助架立筋綁扎——負彎矩鋼筋與輔助架立筋逐點綁扎——檢查復核撐腳的高度、間距——砼攤鋪找平——平板振動器第一遍振搗——拆除輔助架立筋——補平粗鋼筋位置的凹槽——平板振動器第二遍振搗——砼表面收漿抹平。
使用材料
1、Φ20以上粗鋼筋作為輔助架立筋;
2、Φ8鋼筋撐腳;
3、22#扎絲;
操作要點
1、同一粗鋼筋上撐腳的間距:當粗鋼筋直徑為Φ25時,以800mm為宜,當輔助架立筋直徑較小時,適當減少腳撐間距;
2、混凝土第一次振實的厚度不應接近實際板厚度,應留有3~5mm的餘量;
3、輔助架立筋待第一遍振搗後應馬上拆除,以便平板振動器第二遍振搗。
作業條件:
1、梁、板鋼筋已綁扎完畢並經驗收合格;
2、輔助架立筋數量滿足砼澆築需要;
3、鋼筋撐腳驗收合格。
工藝特點:
1、所採用的輔助架立筋可重復多次使用;
2、經濟成本低;
3、操作比較簡單;
4、既控制了砼保護層的厚度和負彎矩鋼筋的正確位置,又控制了樓板厚度。
質量要求:
1、輔助架立筋必須順直,第一根距梁、牆邊緣150~200mm通長設置,兩根架立筋之間間距400~600mm;
2、輔助架立筋、撐腳及負彎矩鋼筋之間必須逐點綁扎牢固;
3、撐腳支承輔助架立筋的平直段寬度約為100mm,高度由負彎矩鋼筋的具體位置及設計的砼保護層厚度確定,間距700~800mm;
參考資料:網路-負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