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坑怎麼人工下鋼筋
在深坑中人工下鋼筋是一項細致且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首先,要依據施工圖紙與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所需鋼筋的位置與數量。接下來,准備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如鋼筋、鋼筋切割機、鋼筋鉗、扳手、鐵錘、鋼繩等。然後,使用鋼筋切割機,根據設計要求將鋼筋剪斷。接著,利用鋼筋鉗將鋼筋送入深坑內,人工調整鋼筋至指定位置。使用水平儀和垂直儀檢查鋼筋的豎直度和水平度是否達標,確保其符合設計標准。最後,使用扳手和鋼繩固定鋼筋,保證其在深坑內的穩定性。在整個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規定,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鋼筋的切割長度必須精確,以確保其在深坑內正確排列。此外,調整鋼筋位置時,需謹慎操作,避免因過度用力導致鋼筋變形或斷裂。在固定鋼筋時,確保其與深坑內牆體或地面的連接穩固,防止鋼筋移位。最後,對鋼筋的安裝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完成以上步驟後,還需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正,以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與質量。
人工下鋼筋的過程復雜而繁瑣,需要施工人員具備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術。同時,施工場地的安全防護措施也必須到位,以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通過細致的操作和嚴格的檢查,才能確保鋼筋在深坑內的正確安裝,從而保障整個工程的質量。
B. 鋼筋在板裡面怎麼放
方法如下:
1、板的兩個方向,有長短之分時,短向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只是一層鋼筋的話,短向在下,長向在上,負筋放在樑上。
2、如果是雙層鋼筋,下層鋼筋就把短向放下、長向放上,上層鋼筋就把長向方下、短下放上。
3、如果是地下室底板鋼筋就全部反過來,因為底板受力形式和樓板受力形式是反的。
4、上部鋼筋彎鉤朝向是向右和向下,下部鋼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5、下排鋼筋:短跨的鋼筋布置在下部,長跨的布置在上部。上排鋼筋:短跨在上面,長跨的在下面。
(2)鋼筋怎麼下擴展閱讀:
鋼筋加工製作要求: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
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
C. 建築工程中鋼筋如何下料
1.實際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技巧:用粗鋼管或槽鋼加粗鋼筋或角鋼焊制 一個支架,高約多公分,放在切斷機下面,卡住切斷機的腳輪,把切斷機墊高,使人幹活時不貓腰,以減少疲勞強度,另做四至五個鐵板凳,體積60多公分見方,凳子面用鐵板,四條腿用鋼筋焊成,可隨便搬動,沿切斷機兩側擺放,把要切斷的料放在上面,在凳面上劃切斷線。
實際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方法:
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 =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上彎勾尺寸 180度彎勾=6.25d 90度彎勾=3.5d 45度彎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時取0.3d\ 45度0.5d\ 60度1d\ 90度2d\ 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圖紙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來如板的分布筋\負盤\梁的縱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圖那就要參考03G101-1B了 箍筋的長度:外包長度+彎勾長度-6d 彎勾長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個數=梁構件長度-(25保護層)*2/箍筋間距+1
⑴矩形箍筋下料長度計算公式 :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表1) 式中 箍筋周長=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 外包寬度=b-2c+2d; 外包長度=h-2c+2d;
b×h=構件橫截面寬×高; c——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d——箍筋直徑。
⑵計算實例 :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內配筋箍筋φ6@150,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長度。 解:外包寬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長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110(調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