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間距200mm允許偏差小於等於20mm怎麼理解
理解: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偏差值,其最大允許偏差值正值或負值不大於20mm為合回格點答,正值或負值超過了規定的允許偏差值20mm則為不合格點。
項目:綁扎鋼筋,橫向鋼筋間距,允許偏差:±20(mm),檢驗方法: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偏差值。
Ⅱ 分布鋼筋間距和誤差范圍是多少:
間距是相鄰兩跟鋼筋的中心線間距離。鋼筋間距屬一般項目。分布鋼筋間距的誤差范圍規范無專門規定,可用參照值±20mm。參見驗收規范GB50204-2002第17頁續表第七行。
Ⅲ 鋼筋間距如何測量
鋼筋間距如何測量
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5.5.2受力鋼筋間距容許偏差±10mm,檢查方法: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三點)取最大值;箍筋、橫向筋間距容許偏差±20mm,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
鋼筋的間距是怎樣測量驗收
拉尺(一兩米),數根數。房間和公路的各有各的吧。
我說下我記得的公路的吧。
公路隧道有JTG F60-2009公路橋梁有JTG F50-2011還有什麼路基、路面等相應規范。它們里都有相應的質量檢驗標准。同時有個jtg f80-2004的個驗收規范,這個裡面絕對有測量的頻率,間距的要求,偏差的多少等等。按照你所做構造,看它是屬於哪個部分的,一級級找下去就是了。
鋼筋直徑肋間距肋高的測量方法及標准要求是什麼
帶肋鋼筋內徑的測量應精確到0.1mm,取兩個互相垂直的內徑平均值。可取相對縱肋相對兩側從端頭測量。
2.帶肋鋼筋縱肋、橫肋高度的測量採用測量同一截面兩側縱肋。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一、按直徑大小分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二、按力學性能分Ⅰ級鋼筋(300/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三、按生產工藝分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四、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鋼筋現如今被廣泛應用於任何建築上,為人類的進步取得了更好的證據,也是現如今對鋼筋的質量的考察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按(等面積 )原則代換鋼筋。
橋梁樁基鋼筋間距怎麼檢測,要求沒構件檢查2個斷面
橋梁樁基鋼筋間距檢測方法:每根鋼筋籠填寫誤差數,測點總數應為鋼筋籠主筋的根數的2倍。受力鋼筋間距每構件檢查2個斷面是指每根樁兩個截面一張表兩組數據,有多少根樁多少兩組數據。
樁數多了就分檢驗批,一張一個檢驗批。
1、「每個構件」是指組成結構的各個單體。比如一塊板,一跨梁,一(層高段)個柱子,一面牆,一個梯段,一個過梁等等。2、應根據設計條件,計算出構件計算截面上的受力鋼筋面積。在鋼筋面積數據表格中,選取合理的,滿足規范要求的鋼筋直徑及根數。
在計算截面上,留足規范要求的保護層厚度後,剩下的就是鋼筋分布區域長度了。
Ⅳ 鋼筋間距@150,規范要求綁扎鋼筋間距誤差正負20,是否可按170布置
鋼筋間距@150,規范要求綁扎鋼筋間距誤差正負20,是否可按170布置
答:鋼筋間版距@150,規范權要求綁扎鋼筋間距誤差正負20(並不是,規范要求,而是規范允許連續量三檔,取其最大值允許誤差±20)。
是否可按170布置
答:不可以按@170布置。
因其鋼筋總量(根、只)數,減少了,減小含鋼量,不按圖施工,改変了設計意圖,造成結構不安全,故不可以按@170布置。
Ⅳ 鋼筋允許偏差±0.1倍間距和允許偏差±0.5d是什麼意思
0.1倍間距是說兩跟鋼筋間隔的誤差在0.1倍之轎御埋內,比如20cm的間隔允許誤差2cm。0.5d是說允許誤差鋼筋的直徑0.5倍,例如直徑拆汪20mm的鋼筋彎鉤要求15倍直徑(就是15d)那就是30cm。允閉螞許誤差1cm,這個1cm就是20mm鋼筋的0.5倍直徑。
Ⅵ 請問下鋼筋間距是指鋼筋中到中,還是指凈距,還是其他
根據一般設計慣例,間距和排距為中到中,除設計圖中有特別說明。
按你的情況,一般來說版,應權該是間距和排距都是20cm。建議你可以根據結構物尺寸來計算。比如,110cm寬,單邊保護層為5cm(一般為邊到鋼筋中),如果鋼筋11條,那麼間距為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