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銹蝕試驗的方法和具體細節
混凝土中鋼筋銹蝕試驗應採用1000*300的稜柱體試件,每組3塊。適用於骨料最大粒徑不超過30毫米的混凝土。
試件中埋置的鋼筋用直徑為6毫米的普通低碳鋼熱扎盤條調直製成,其表面不得有修坑或者其他缺陷。每根鋼筋長299+(-)1毫米,用砂輪將一端磨出約30毫米長的平面,用鋼字打上標記,然後用12%鹽酸溶液進行酸洗,經清水漂凈後,用石灰水中和,並用清水清洗干凈,擦乾後在乾燥器中存放至少4小時,然後用分析天平稱取每根鋼筋的初重,精確至0.001克,並存放在乾燥器中備用。
試件成型前應將套有定位板的鋼筋放入試模,定位板應緊貼試模的兩個端板,為防止試模上的隔離劑沾污鋼筋,安放完畢後應用丙酮擦凈鋼筋表面。
試件成型1~2晝夜後編號拆模,然後用鋼絲刷將試件兩個端部混凝土刷毛,用1:2水泥砂漿抹上20毫米厚的保護層,就地潮濕養護(或用塑料膜蓋好)一晝夜,並移入標准養護室養護。在養護室中,試件間隔的距離不應小於50毫米,並應避免試件直接淋水。在潮濕條件下存放56天後取出,破型,先測出碳化深度,然後進行鋼筋銹蝕程度的測定。
取出試件中的鋼筋,颳去鋼筋上沾附的混凝土,用12%鹽酸溶液酸洗,經清水漂凈後,用石灰水中和,最後再以清水沖洗干凈。
擦乾後在乾燥器中存放至少4小時。用分析天平稱重,精確至0.001克,和試驗前作比對,計算銹蝕失重。
電池電位試驗方法——
利用混凝土中鋼筋銹蝕的電化學反應引起的電位變化,測定鋼筋銹蝕狀態的一種方法,通過測定鋼筋/混凝土與在混凝土表面上參考電極之間連成的系統所反應的電位差,評定鋼筋的銹蝕狀態。
當構件中鋼筋表面陰極陽化性能變化不大時,鋼筋電池電位取決於陽極性狀:陽極鈍化,電位偏正,活化,電位偏負。
《水運工程混凝土試驗規程》JTJ270-98的評定標准:
半電池電位正向大於-200mV,則此區域發生鋼筋銹蝕概率小於10%。
2.半電池電位負向大於-350mV,此區域發生鋼筋銹蝕概率大於90%
3.半池電位在-200~350mV范圍內,則此區域鋼筋鋼筋腐蝕性狀不確定。
電位水平mV 鋼筋狀態
0到-100 為未銹蝕狀態
-100到-200 為發生銹蝕的概率<10%,可能有銹蝕
-200到-300 為銹蝕狀態不確定,可能有坑蝕
-300到-400 為發生銹蝕的概率>90%,全面銹蝕
-400以上(絕對值)肯定銹蝕,銹蝕嚴重
相鄰兩測點的測值相差150Mv(高電位梯度)更負的測值處判為銹蝕
B. 新房間頂部鋼筋露出來了怎麼辦
一般來說,最大的可能是,混凝土澆築前,沒有墊好鋼筋墊,或鋼筋墊移位,致鋼筋與專模板接屬觸,拆模後鋼筋露出。因混凝土未將鋼筋全面握裹,可能會減少點樓板的承載力,但一般不是致命影響,不用過於擔心安全問題。
將樓板底的模板隔離劑用鹼水刷洗干凈,清水沖洗,鋼絲刷子刷毛、沖洗干凈,抹1:2水泥砂漿20毫米厚(分兩層抹,每次10毫米左右),噴水養護3--5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