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樁承台鋼筋怎麼布置
添加雙向10@200紮成網片放在25的鋼筋上面(縮尺,且每根10兩端各彎折[90°,此形逆時針旋轉90°,長度為承台高度扣保護層)。
一、承台大,厚,設計員計算後,需配雙層鋼源或筋。二、分還鋼筋在其它鋼筋中錄入。布置范圍中樁中心到另一根樁的中心,這是我的看法,最好問設計員,樁間連接筋也要分布筋的。三、承台封邊鋼雹豎伍筋,也要在其它鋼筋中錄入。因為底纖芹筋不上變,麵筋下彎,三樁承台沒有麵筋下彎的設置。只能在其它鋼筋中錄入。
② 廣聯達3樁承台鋼筋如何布置,主要問題是看不懂圖紙鋼筋,圖紙好像看不出橫向分布筋和縱向分布筋的信息
你要幹啥?連接樁的那三條邊的鋼筋是軟體中加強筋,輸入根數,距離100就行,就是內5跟就5CX@容100。X,Y方向布置的小鋼筋是分布筋。側邊那個空著,很少側邊加強的。把軟體中底筋的彎起10D改為0.不要忘記單構件那裡去補上撐筋。至於針對你這個圖紙,麻煩找到正規的代理軟體,如果圖紙本來就這樣的,直接拍設計臉上去!
③ 請問此圖樁承台如何在廣聯達鋼筋算量中輸入參數
1. 在廣聯達鋼筋算量中輸入樁承台參數,首先需要新建一個樁承台單元。選擇「新建矩形樁承台」,並在承台的屬性界面中輸入相應的數據,如圖1所示。請注意,在輸入縱橫向受力筋數據時,應將「/」前的數值對應下排鋼筋,斜線後的數值對應上排鋼筋,確保與圖紙一致。
2. 接下來,點擊承台整體,進入「屬性」選項,然後選擇「計算設置」。在此界面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承台下部鋼筋的彎折長度和上部鋼筋的彎折長度。如果上下鋼筋直徑不同,可以將默認的10倍直徑長度修改為實際數據,確保上下鋼筋彎折長度之和加上承台高度(減去上下保護層厚度)等於設計高度。如圖2所示,藍色數字之和應等於承台高度(600mm)減去兩倍保護層厚度(80mm)。
3. 完成設置後,可以查看三維顯示效果,如圖3和圖4所示。如果發現上下部鋼筋沒有正確對接,可能是因為底部縱筋與上部縱筋的鋼筋規格和間距不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新建一個矩形樁承台單元。
4. 另外,如果需要修改鋼筋的參數,可以在承台的屬性界面中找到相應的鋼筋參數輸入框,直接輸入正確的數值進行修改。確保所有輸入的數據都與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相符,以保證算量的准確性。
④ 請問此圖樁承台如何在廣聯達鋼筋算量中輸入參數
應該是梁式配筋
需要什麼,可以繼續提問
哈
希望能幫助得到你
⑤ 廣聯達中三角承台上部鋼筋怎麼定義
1. 在鋼筋抽樣功能中,尋找對應承台的定義。
2. 進入基礎層,通過左側導航欄找到「基礎」選項,並選擇「樁承台」。
3. 定義樁承台後,新建一個承台單元。
4. 在承台單元中,輸入承台底的截面信息。
5. 在橫向和縱向受力筋欄中,輸入底部和上部鋼筋的信息。
6. 可以設置單邊加強筋處理,或在單構件輸入中進行計算。
⑥ 請問這個承台鋼筋在廣聯達GGJ2013中怎麼輸入
在廣聯達GGJ2013軟體中輸入承台鋼筋,具體步驟如下:
1. 打開軟體,進入樁承台界面。
2. 選擇新建樁承台,然後新建樁承台單元。
3. 在彈出的界面中,點擊配筋形式。
4. 在配筋形式選項中,選擇相應的配筋類型,如板式配筋、梁式配筋、環式配筋等。
5. 根據圖紙和設計要求,輸入相應的鋼筋信息,完成配筋。
對於板式配筋承台,當只有底部鋼筋時,刪除麵筋信息即可。而對於梁式配筋承台,設計有端部封邊鋼筋時,輸入在其他鋼筋中。如果設有水平方向的箍筋,則不是在拉筋中輸入。
在軟體處理過程中,應根據實際工程情況選擇配筋形式,並按照圖紙要求輸入鋼筋信息。如有疑問,建議與設計方溝通確認。
⑦ 廣聯達中三角承台上部鋼筋怎麼定義
先在抄鋼筋抽樣里找到對襲應的承台
樁承台在基礎層中,點左側導航欄中的基礎內的樁承台,然後定義樁承台,再再新建承台單元,在承台單元中,輸入承台底的截面信息,在對應的鋼筋欄橫向縱向受力筋欄中輸入底部和上部鋼筋信息
這可以設置單邊加強筋處理。也可以在單構件輸入中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