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工挖孔樁護壁鋼筋如何安裝更好
最簡便的方法是:
1、在樁孔邊先米一節綁紮好,用點焊將各主要受力點點焊上,保證骨架的穩定、牢靠。
2、然後每2米一節用小型吊車直接吊到位,校正即可。
『貳』 人工挖孔樁護壁搭接處怎麼施工
護壁施工時每根樁採用高度為1000mm和500mm組合鋼模板各一套,分塊拼裝而成,拼裝後模板上口直徑為樁徑,下口直徑為樁徑加150mm。
砼護壁的設計厚度為上口200mm,下口150mm,護壁砼設計強度等級為C30(結合廣州市強條,護壁混凝土須採用樁身同等級混凝土澆築,本工程樁身混凝土等級為C30);採用多節護壁,上下節護壁間用鋼筋拉結;上下節護壁的搭接長度為300mm。
每節護壁均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護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後進行。
遇塌孔,採取在塌方處砌磚外模,配適量直徑150鋼筋,再支內模灌築砼護壁。
每天施工前,應安排下井人員對已做護壁進行檢查,在無異常情況下,才能進行下模成孔的開挖。
第一節井圈護壁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於20,井圈頂面應高出場地150~200,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增加150。
混凝土護壁在一般土層中每節高度不超過1m ;在軟弱鬆散土層中每節高度0.3~0.5m。每節護壁必須連續澆築密實,土層滲水過大時應用速凝劑。護壁模板宜在混凝土澆築24小時後拆除。
(2)人工挖孔樁護壁鋼筋如何安裝更好擴展閱讀
防護措施
1.樁護壁採用C25混凝土,鋼筋採用HPB300;
2.第一節深約一米,澆注混凝土護筒,往下施工時以每節作為一個施工循環(即挖好每節後澆注混凝土護壁);
3.為了便於井內組織排水,在透水層區段的護壁預留泄水孔(孔徑與水管外徑相同),以利於接管排水,並在澆注混凝土前予以堵塞,為保證樁的垂直度,要求每澆注完三節護壁須校核樁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
4.除在地表墩台位置四周挖截水溝外,並應對孔內排出孔外的水妥善引流遠離樁孔。在灌注樁基混凝土時,如數個樁孔均只有少量滲水,應採取措施同時灌注,以免將水集中一孔增加困難。如多孔滲水量均大,影響灌注質量,則應於一孔集中抽水,降低其他各孔水位,此孔最後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5.挖孔時如果遇到涌水量較大的潛水層承壓水,可採用水泥砂漿壓灌卵石環圈將潛水層進行封閉處理;
6.挖孔達到設計標高後,應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平整,無松渣、污泥及沉澱等軟層;
7.未盡之處嚴格按現行國家規范規程施工。
加強措施
1.頂層護壁用直徑20mm圓鋼加設2~4個吊耳,用鋼絲繩固定在地面木樁上。
2.加密護壁豎向鋼筋,並讓鋼筋伸出20cm以上,與下一節護壁的豎向鋼筋及箍筋連成整體,然後再澆注成形。如果有必要,可在挖孔樁中部護壁上預留直徑200mm左右的孔洞,但該部位的地質要選擇比較堅硬的土壤,然後再將護壁與護壁外周的土錨在一起,用混凝土土樁、竹木樁都可以。這樣護壁就不會斷裂脫落。
3.在已成形的護壁上鑽孔至砂土薄弱層,以充填、滲透和擠密的形式把灌漿材料充填到土體的孔隙中,以固結護壁外圍土體,護保壁周泥砂不塌落,從而增加樁周摩擦力。壓力灌漿材料可選擇粉煤灰、早強型水泥混凝土、石灰粘土混合料等。
(1)澆注混凝土前應檢查孔底地質和孔徑是否達到設計要求,並把孔底清理干凈,同時把積水盡可能排干。
(2)為了減少地下水的積聚,任何一根挖孔樁封底時都要把鄰近孔位的積水同時抽出。以減少鄰孔的積水對工作孔的影響。
(3)孔深超過6m時,還要注意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把攪拌好的混凝土裝在容量為1~2m³左右堅固的帆布袋裡,並用繩子打成活扣,混凝土送到井底時,拉開活扣就可將混凝土送到孔底,連續作業能迅速封好孔底,同時堵住孔底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地下水。
(4)如果地下水很多,而且挖孔樁較深,剛提起抽水泵,底部溢水就接近或超過20cm,這時用以上幾種辦法封底都會造成混凝土含水量太大,清理完孔底渣土後讓水繼續上升,等到孔中溢水基本上平靜時,用導管伸入孔底,往導管里輸送攪拌好的早強型混凝土,混凝土量超過底節護壁30cm以上,再慢慢撤除導管。
由於水壓力的作用,封底混凝土基本上密實,混凝土終凝後再抽水,由於封底混凝土已超過底節護壁,已經沒有地下涌水,待水抽干,再對剩餘的水進行處理。將表面混凝土(這部分混凝土中的水泥漿會逸散到水中)鬆散部分清除運到孔外,再繼續下一道工序。
4.施工時,為了保證孔位位置准確,每天都要在挖孔前校核一次挖孔樁位置是否歪斜,移位。尤其在澆注護壁前要檢查模板,脫模後再檢查護壁。個別壁周泥砂塌落,在澆注混後護壁容易產生位移和歪斜,應注意檢查和及時糾正。
『叄』 人工挖孔樁磚砌護壁怎麼施工
一、施工方法:
1、頂層護壁用直徑20cm圓鋼加設2~4個吊耳,用鋼絲繩固定在地面木樁上。
2、加密護壁豎向鋼筋,並讓鋼筋伸出20cm以上,與下一節護壁的豎向鋼筋及箍筋連成整體,然後再澆注成形。如果有必要,可在挖孔樁中部護壁上預留直徑200mm左右的孔洞,但該部位的地質要選擇比較堅硬的土壤,然後再將護壁與護壁外周的土錨在一起,用混凝土土樁、竹木樁都可以。這樣護壁就不會斷裂脫落。
3、在已成形的護壁上鑽孔至砂土薄弱層,以充填、滲透和擠密的形式把灌漿材料充填到土體的孔隙中,以固結護壁外圍土體,護保壁周泥砂不塌落,從而增加樁周摩擦力。壓力灌漿材料可選擇粉煤灰、早強型水泥混凝土、石灰粘土混合料等。
二、名詞解釋:
人工挖孔樁,工程名詞,用人力挖土、現場澆築的鋼筋混凝土樁。人工挖孔樁一般直徑較粗,最細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夠承載樓層較少且壓力較大的結構主體,目前應用比較普遍。樁的上面設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結、連系起來,使各個樁的受力均勻分布,用以支承整個建築物。人工挖孔灌注樁是指樁孔採用人工挖掘方法進行成孔,然後安放鋼筋籠,澆注混凝土而成的樁。
三、圖示:
『肆』 人工挖孔樁護壁鋼筋如何安裝更好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各類民用與工業建築日益走向高層化,人工挖孔樁以其特有的大承載力優勢得到許多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認可。確實是一種經濟適用的基礎形式。 關鍵詞:挖孔樁 施工 一、前言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各類民用與工業建築日益走向高層化,人工挖孔樁以其特有的大承載力優勢得到許多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的認可。確實是一種經濟適用的基礎形式。二、人工挖孔樁的特點(1)、施工操作工藝簡單,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機械設備。(2)、單樁承載力高,可直接檢查樁外形尺寸和持力層情況,受力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強。(3)、可多樁同時進行,施工速度相對較快,節省設備投資,降低工程造價(4)、井下作業條件差,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安全和質量特別重要。 三、適用范圍人工挖孔樁適用於樁直徑800㎜以上,無地下水或地下水較少的黏土、粉質黏土,含少量砂、砂卵石、姜結石的黏土採用,特別適於黃土層採用,深度一般20米左右,可用於高層建築、公共建築,對有流沙,地下水位較高、涌水量大的沖積地帶及近代沉積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質土層不宜使用四、工藝流程五、操作工藝。(1)、放線、定樁位及高程:依據建築物測量控制網資料和樁位平面布置圖,測定樁位方格控制網和高程基準點,確定好樁位中心,以樁位中心為圓心,以樁身半徑加護壁厚度為半徑畫出上部圓周,撒石灰線作為樁孔開挖尺寸線,樁位線定好後,經監理復查合格後方可開挖。(2)、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開挖樁孔應從上到下逐層開挖,先挖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後向周邊擴挖,有效控制樁孔的截面尺寸,每節的開挖高度應根據土質和設計而定,一般以0.9—1.2米為宜。(3)、支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為防止樁孔壁坍塌,確保安全施工成孔應設置護壁,種類有素砼和鋼筋砼兩種,以現澆鋼筋砼護壁為優,與土壁能緊密結合,整體性和穩定性均佳,護壁厚度和砼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護壁模板採用拆上節支下節重復周轉使用,模板之間用卡具、扣件連接,也可以在每節模板的上下端各設一道圓弧形的,用槽鋼或者角鋼製作的鋼圈作為內支撐,頂緊模板,防止模板應受張力而變形,不設水平支撐,以方便操作,第一節護壁應高出地面150--200㎜,護壁厚度比下面護壁厚度增加100--150㎜,便於擋土、擋水,樁位軸線和高程均應標定第一節護壁上口。(4)、澆築第一節護壁砼:護壁模板支好後應立即澆注護壁砼,人工澆築,人工搗實,砼強度到達1.2Mpa即可拆模,護壁砼應根據氣候條件,一般情況下澆灌完畢須經24H後可拆模。(5)、檢查樁位(中心)軸線、標高:在地面上設十字控制網、基準點,將樁控制軸線、高程測到第一節護壁上,每節以十字線對中,吊線錘作中心控制,用尺桿找圓周,以基準點測量孔深。(6)、架設垂直運輸架:第一節樁孔成孔後,著手在樁孔口上架設垂直運輸架,要求搭設穩定、牢固。(7)、安裝提升設備、吊桶、活動蓋板、水泵、通風機等:安裝提升設備時,盡量使吊桶鋼絲繩中心與樁孔中心重合,以便挖土時能直觀控制樁位中心和支模中心,樁口上設圍護欄,當樁孔深大於5米時,應向井下通風,加強空氣對流,必要時輸送氧氣,防止有毒氣體危害。樁孔上人員密切觀察樁孔下人員情況互相呼應,樁口安裝水平推移的活動蓋板。當樁孔內有人挖土時,應掩蓋好安全蓋板,防止雜物掉下傷人,吊運土時,再打開安全蓋板。 http://www.buildcc.com/index.php/viewnews-446024 這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