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核心區箍筋
核心區箍筋是指箍筋與縱筋組成鋼筋籠內部的混凝土。
對節點配箍的構造要求是為節點提供必要的承載力和延性儲備,核心區內柱箍筋的數量和間距,按加密區考慮。箍筋末端的構造要求是保證箍筋對混凝土抗壓能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當採用拉筋組合箍時,拉筋宜緊靠縱向鋼筋並鉤住封閉箍。為了避免形式配箍,宜採用焊接封閉箍筋。
梁、柱縱筋只允許貫穿節點核心區,不允許在核心區內作接頭,如果框架梁連接懸臂梁,則懸臂梁的主筋應由框架梁的主筋向外延伸。節點核心區抗震設計的原則要求是框架節點核心區不先於梁、柱破壞。
節點配筋
框架端節點處的下部鋼筋,伸入節點的長度按中間節點要求,而上部負筋的錨固比較復雜,試驗研究表明,伸人節點的彎折錨固鋼筋,其錨固作用由鋼筋水平段和垂直段兩部分組成,而水平段是構成錨固的主要成份,在錨固中起很大作用,它受鋼筋的滑移控制。
樑柱節點核心區承受的剪力比柱身承受的剪力大得多。柱身剪力按柱底彎矩與柱頂彎矩之和除以層高求得,核心區剪力按柱頂彎矩及隔層柱底彎矩除以梁的高度求得。層高比梁高大很多倍。核心區剪力大是顯而易見的。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② 怎樣識別鋼筋籠子丶鋼筋在圈內還是圈外面
一般灌注樁的鋼筋籠的加強箍是在鋼筋籠主筋的內側,即是裡面,主要是起加強鋼筋籠起吊時的整體穩定性。
放在裡面的原因是:鋼筋籠外側有螺旋箍筋,如果加強箍放在外側需截斷外側的螺旋箍筋,造成箍筋的不連續,另外,放在內側可以使鋼筋籠的整體性較好,避免主筋與外側螺旋筋脫綁絲形成局部內彎。箍筋:(gujin、hoop、stirrup)是指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箍筋分為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③ 什麼是螺旋箍筋
【螺旋箍筋】,是建築術語,簡稱螺箍。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將梁、柱、樁等條形構件裡面的單個箍筋(簡稱單箍)做成連環形狀,即成為螺旋箍筋。
④ 鋼筋籠的加強圈怎麼求長度
鋼筋籠的加強圈:建築上稱之為加勁箍,其位置位於圓形鋼筋籠主筋內側,一內般與主筋容點焊連接,起到定位圓鋼筋籠主筋間距及控制鋼筋籠直徑的作用,加勁箍的長度是這樣計算的:
1、加勁箍直徑=樁基或圓柱砼直徑-鋼筋保護層厚度*2-加勁箍鋼筋直徑
2、加勁箍下料長度=3.14*加勁箍直徑+焊接接頭長度-3.25d*2(園鋼筋彎曲調整值)
⑤ 綁扎鋼筋骨架是指的是什麼
綁扎鋼筋骨架是指的是把樑柱的主筋和箍筋綁扎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
鋼筋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網架,形象的稱為「鋼筋籠」、「鋼筋網」、「鋼筋骨架」等。一個完整的鋼筋網架有利於約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構件的整體性。
其中鋼筋網一般指平面的鋼筋組合,如樓板內的縱橫向鋼筋;鋼筋骨架一般指立體的鋼筋組合,如樑柱內的鋼筋。
鋼筋骨架是預先綁紮好的,多見於磚混施工:(構造柱、挑梁等)提前預制綁紮好,施工時直接整體吊裝的都屬於鋼筋骨架。
(5)鋼筋籠在主筋內的叫什麼擴展閱讀:
綁扎接頭規范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