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條形基礎梁配筋
條形基礎梁配筋 如JZL 600×1000Y 其中Y表示加腋, B 2根25+3根22,其中加號表示再加上的意思,5條鋼筋都是貫通筋。
B. 誰可以幫我解釋一下這條形基礎鋼筋標注
好的,下面我們來解釋這條條形基礎的鋼筋標註:
C. 條形基礎梁配筋
在建築施工中,Y代表加腋梁,通常以B打頭進行注寫,具體表現為梁底部貫通縱筋的標注。不同的標注方法下, 的具體含義也會有所差異。在基礎梁平面注寫方式中, 通常表示將貫通筋與架立筋相連,而架立筋則被注寫在加號後面的括弧里。
而在條形基礎的截面注寫方式中, 則用於連接基礎梁底部貫通縱筋與後面的非貫通縱筋。這種注寫方式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更清晰地表示配筋情況,使得施工人員能夠准確無誤地進行施工。因此,具體採用哪種注寫方式,需要根據實際的施工圖紙來判斷。
在實際操作中,基礎梁配筋的具體方法和配筋量需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來進行,不得隨意更改。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應該及時與設計人員溝通,確保施工質量。
配筋的具體表示方法,也需要根據圖紙的具體要求來進行。在基礎梁平面注寫方式中,可以通過注寫貫通筋與架立筋的連接關系來表示配筋情況。而在條形基礎的截面注寫方式中,則可以通過注寫貫通縱筋與非貫通縱筋的連接關系來表示配筋情況。
在施工過程中,除了需要關注配筋的具體表示方法外,還需要關注配筋的具體位置和配筋量。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測量和檢查來確保配筋的具體位置和配筋量與圖紙的要求相符。
總之,在基礎梁配筋的具體操作中,需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來進行,不得隨意更改。同時,也需要關注配筋的具體表示方法和配筋的具體位置和配筋量,以確保施工質量。
D. 條形基礎怎麼看鋼筋圖
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獨立基礎(單獨基礎)統稱為擴展基礎。擴展基礎的作用是把牆或柱的荷載側向擴展到土中,使之滿足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擴展基礎包括無筋擴展基礎和鋼筋混凝土擴展基礎。
條形基礎施工圖 JZL6(2)450*1000Y2000*400*200 (應筏型基礎)解釋如下:
基礎主梁6(2跨)寬450*高1000,端部外伸2000mm加腋h1,400,h2,200mm,Ф10鋼筋間距100,4肢箍,梁底部6Ф20鋼筋,梁頂部16Ф20鋼筋,由於你鋼筋前是個?號不明是幾級鋼筋,請自己查圖。最好是對照一下國標圖集《04G101-3。09G901-3》。
計算公式
在計算牆下條形基礎的寬度時,一般採用公式B=N/(R-D@Y).由於這種計算方法重復二次計算縱橫牆交叉處承栽面積,因此計算的結果帶有負誤差,從而嚴重地影響了計算精度和結構的安全度.以一個簡化的基礎平面為例,導出計算誤差較小的建議公式,以改進牆下條形基礎寬度的計算方法。
(4)柱下條形基礎加腋鋼筋怎麼做擴展閱讀:
地基基礎是指以地基為基礎的房屋的牆或柱埋在地下的擴大部分。地基基礎的設計和檢測是建築工程人員工作的重要一環。
建築埋在地面以下的部分稱為基礎。承受由基礎傳來荷載的土層稱為地基,位於基礎底面下第一層土稱為持力層,在其以下土層稱為下卧層。地基和基礎都是地下隱蔽工程,是建築物的根本,它們的勘察、設計和施工質量關繫到整個建築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在建築設計之前,必須進行建築場地的工程地質勘查,並對地基上(岩)進行物理力學性質試驗,從而對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做出正確的評價,這是做好設計和施工的先決條件。因此,我國早已規定,沒有勘察報告不能設計,沒有設計圖紙不能施工。
按埋置深度劃分基礎可分為淺基礎與深基礎兩大類。一般埋深小於5m的為淺基礎,大於5m的為深基礎。也可以按施工方法來劃分:用普通基坑開挖和敞坑排水方法修建的基礎稱為淺基礎,如磚混結構的牆基礎、高層建築的箱形基礎(埋深可能大於5m)等;而用特殊施工方法將基礎埋置於深層地基中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如樁基礎、沉井、地下連續牆等。
人工地基處理
人工地基的處理方法有密實法、換土法和加固法三類:
密實法,用密實法處理地基又可分為:
①碾壓夯實法:對含水量在一定范圍內的土層進行碾壓或夯實。此法影響深度約為200毫米,僅適於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層夯實。
②重錘夯實法:利用起重機械提起重錘,反復夯打(圖a),其有效加固深度可達1.2米。此法適用於處理粘性土、砂土、雜填土、濕陷性黃土地基和對大面積填土的壓實以及雜填土地基的處理。
③機械碾壓法:用平碾、羊足碾、壓路機、推土機及其他壓實機械壓實鬆散土層(圖b)。碾壓效果取決於被壓土層的含水量和壓實機械的能量。對於雜填土地基常用 8~12噸的平碾或13~16噸的羊足碾,逐層填土,逐層碾壓。
④振動壓實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動力,以振實淺層鬆散土(圖c)。振動壓實效果取決於振動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動時間等因素。用此法處理以砂土、爐渣、碎石等無粘性土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
⑤強夯法:利用重量為8~40噸的重錘從6~40米的高處自由落下,對地基進行強力夯實的處理方法。經過強夯的地基承載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壓縮性可降低200~1000%,影響深度在10米以上。此法適用於處理砂土、粉砂、黃土、雜填土和含粉砂的粘性土等。施工時雜訊與振動較大。
⑥堆載預壓法:在堆積荷載作用下,使飽和軟土層排水固結,提高抗剪能力,增加地基的穩定性。
⑦砂井堆載預壓法(圖d):在軟土層中按一定距離打入管井,井中灌入透水性良好的砂,形成排水「砂井」,在堆載預壓下,加速地基排水固結,提高地基承載能力。此外,還有擠密砂樁法和振動水沖樁法等。
換土法
當地基持力層軟弱,密集法不能滿足建築物荷載要求時,可採用換土墊層的辦法處理土層。此法是先將基礎底下一定深度的軟弱土層挖出,回填砂、碎石、素土或灰土等,逐層夯實,便成為承載能力較高的墊層(圖e)。
加固法
用加固法處理地基可分為:
① 化學加固法:通過壓力灌注或攪拌混合等措施,使化學溶液或膠結劑進入土層,使土粒膠結。所用漿液主要有:高標號硅酸鹽水泥和速凝劑配製成的水泥漿液;以水玻璃為主加氯化鈣配製成的水玻璃漿液;以 丙烯酸氨為主的漿液;以重鉻酸鹽木質素漿等 紙漿液為主的漿液。目前應用較多的是水泥漿液;紙漿液雖加固效果較好,但有毒,會污染地下水。
②高壓旋噴法:利用噴射化學漿液與土粒混合攪拌處理地基(圖f)。目前多使用水泥漿液。為防止漿液流失,常加入三乙醇胺和 氯化鈣等速凝劑。此法還可用於建築物地基的補強。
③ 硅化加固法:此法是在滲透性較強的土層,利用一定的壓力,把漿液通過下端帶孔的管子注入土中,使土粒膠結起來。其加固效果同所用的化學溶液濃度、土壤滲透性和注液壓力有關。
對於滲透系數每分鍾小於 10-6米的粘性土,壓力注入的硅酸鈉溶液要依靠電滲作用,才能進入土層空隙,這種方法稱為電 硅化法。此法加固作用快,工期短,還可用來制止流砂、堵塞泉眼,也可用於加固已建工程。
E. 16G101丨基礎、柱、梁、板、樓梯、剪力牆鋼筋綁扎要點大匯總(大量節點圖)-工程建築土建造價學習
案例工程簡介:此工程採用多種基礎結構形式,包括人工挖孔樁、長螺旋挖孔樁、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承台基礎等。主體結構則為框架結構和鋼混結構。孔樁部分,採用焊接方法處理樁身鋼筋。基礎及主體部分,直徑16毫米及以上鋼筋通過機械連接,16毫米以下則採用綁扎搭接。
基礎底板鋼筋綁扎:首先計算所需鋼筋數量及間距,在墊層上布置底板鋼筋擺放位置。承台鋼筋先鋪設底板下層,確保下層鋼筋方向准確,按每0.8米左右設置鋼筋馬凳,馬凳及附加鋼筋支設在下層鋼筋網上,擺放定位鋼筋。底板鋼筋綁扎滿扣,相鄰綁扣為八字扣,確保鋼筋牢固。基礎底板厚度為350毫米。
柱子鋼筋綁扎:按圖紙要求計算每根柱箍筋數量,劃出箍筋間距,從上往下套箍筋,主筋與箍筋垂直綁扎,接頭沿柱豎向交錯布置。箍筋彎鉤為135度,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柱筋保護層使用塑料卡環,豎向間距500毫米,水平方向400毫米,確保主筋保護層厚度正確。柱插筋設置定位支架,優先採用塑料卡環,縱橫間距不得超過600毫米。
梁鋼筋綁扎:在梁模板上劃好箍筋間距,先穿框架梁主筋,套入箍筋,穿次梁主筋並套好箍筋,放置主、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間距綁牢。箍筋彎鉤在樑上表面交錯綁扎,箍筋端頭彎成135度。主、次梁相交處主梁附加筋應符合設計要求,按抗震要求,柱箍筋端頭彎折135度,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
板鋼筋綁扎:清理模板,用粉筆標注鋼筋間距,先擺受力鋼筋,後放分布鋼筋,及時安裝電線管、預留孔等。板為雙層鋼筋,兩層間加設馬凳筋,間距800毫米。負彎矩鋼筋每個扣均綁扎。板鋼筋保護層採用混凝土墊塊,間距800毫米,呈梅花型布置。板下部鋼筋間距、位置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樓面板負筋的架立筋採用一級鋼,分布筋根據板厚選擇不同直徑。
樓梯鋼筋綁扎:鋪設樓梯底模,畫位置線,綁扎平台梁主筋,綁扎踏步板及平台板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安裝踏步板側模。在樓梯段底模上畫主筋和分布筋位置線,先綁扎主筋後綁分布筋,均勻分布。
剪力牆鋼筋綁扎:修整預留鋼筋,綁扎垂直梯子鐵,綁扎垂直鋼筋,綁定位橫筋,按照梯子鐵分檔綁扎橫筋,掛綁拉鉤和墊塊。地下室外牆採用機械連接,剪力牆水平鋼筋錨固長度符合設計要求。各構件保護層技術措施包括柱、板、牆體的保護層控制措施,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滿足規范要求。
成品鋼筋碼放:根據工程安排,將鋼筋料場分為四個區域,包括鋼筋原材區、鋼筋調直區、鋼筋加工區、成品堆放區。半成品鋼筋分類存放,標識明確,避免現場鋼筋積壓、生銹。現場加工區加工成型的鋼筋分類碼放,作好標識,以便工程施工使用。場內鋼筋運輸採用塔吊和汽車吊配合,確保鋼筋高效運輸。
鋼筋細部節點通用做法:梁腹板高度≥450毫米時,在梁側面配置縱向構造鋼筋;主次梁交接處配置附加橫向鋼筋;懸挑梁配筋構造;樑上開洞補強措施;板支座處配筋中間支座不同標高時,負筋錨固要求;外牆轉角、內牆陽角、懸挑板陽角配筋;磚填充牆與構造柱拉結;構造柱與梁連接;其他節點如板支座負筋長度、無肋挑檐轉角配筋、構造柱牆體配角、樓梯柱配箍筋和吊筋、框架柱水平加腋、板開洞與洞口加強鋼筋、矩形洞邊長和圓形洞直徑大於300但不大於1000時補強鋼筋、現澆板中管線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