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雙層雙向鋼筋用平法如何畫
雙向雙層鋼筋只需來要全樓板源通長,然後每塊板與板之間支座處負筋畫上就可以了。
你可以直接再板配筋圖紙說明中加一句話,板厚多少,雙層雙向配筋多少。然後其他加強部位配筋靠鋼筋線2頭對應不同的方向來表示是板中加強還是板支座加強。
在圖紙附註或說明上寫一句話就可以了,中間支座附加。
拓展資料:
雙層雙向總共是兩層鋼筋網。
現澆板鋼筋,這就是雙向。
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雙向,就是底筋、麵筋的縱橫方向配筋,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每層鋼筋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有。
參考資料:網路_雙層雙向鋼筋
2. 什麼是通長筋什麼是底板筋什麼是上部筋什麼是下部筋
通長鋼筋就是指在所標的區段內通長設置,直徑可以不相同,可以採用搭接連接形式,回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個答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抗拉強度,而且兩端應按受拉錨固的鋼筋。
底板筋通常就是獨立基礎的板底或基礎梁,基礎承台等處的鋼筋。
上部鋼筋下部鋼筋就是建築構件上部或下部配置的鋼筋。
架立筋主要是固定間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構造鋼筋。
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貫通筋就是 putao408 - 助理 二級 回答的通長筋的概念,正確的但是用錯地方了。
元寶筋就是當梁承受集中力,抗剪不夠,為了防止梁開裂,在集中力處設置附加吊筋,樣子就象個元寶,所以就叫元寶筋。
元寶梁沒聽說過!!
3. 樓梯的集中標注怎麼解讀
AT1是樓梯段類型,是兩端梯梁之間的矩形梯板全部由踏步段構成
H是梯段板厚度
2600/16踏步段總高度和踏步級數
C14-200是梯段上部鋼筋;C14-100是梯段下部鋼筋
F C8-200是分布鋼筋
上部鋼筋拉通 是指的上部鋼筋是貫通布置
4. 板的鋼筋如何看是上部筋還是下部筋
板的鋼筋如何看是上部筋還是下部筋
底筋是板下邊的主筋,如果是一級鋼筋會有向上的180的半圓彎鉤,如果是二級或者是三級的主筋端部會有45度的小彎折,代表主筋的起、止位置。麵筋是板上邊的通長主筋,端部一般有90度的彎折,在計算時是從支座邊緣伸入支座內一錨固長度。
在配筋圖中B開頭表示底部鋼筋;T開頭表示上部鋼筋。
有時設計就畫了線表示鋼筋大小沒在圖上沒註明哪個方向的鋼筋應放在底部,這種情況很常見。在設計說明裡有特別說明。結構圖板的鋼筋,表示方法是下部受力筋彎鉤表示是向上向左,180度(一級鋼)或45度(二級及以上),上部受力筋彎鉤表示是向下向右,180度(一級鋼)或45度(二級及以上)。
結構圖板的鋼筋如何看是上部還是下部
可以參照圖集標注說明,一般情況下,T表示上部鋼筋,B表示下部鋼筋,X表示左右方向鋼筋,Y表示上下方向鋼筋。結構圖是指以模塊的調用關系為線索,用自上而下的連線表示調用關系並註明參數傳遞的方向和內容,從宏觀上反映軟體層次結構的圖形,結構圖分建築圖和組織結構圖。
建築結構圖一、結 構1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結構專業設計文件應包含圖紙目錄、設計說明、設計圖紙、計算書(內部歸檔)。
2 圖紙目錄 應按圖紙序號排列,先列新繪制圖紙,後列選用的重復利用圖和標准圖。3 結構設計總說明 每一單項工程應編寫一份結構設計總說明,對多於項工程宜編寫統一的結構施工圖 設計總說明。如為簡單的小型單項工程,則設計總說明中的內容可分別寫在基礎平面圖和各層結構平面圖上。 結構設計總說明應包括以下內容:1 本工程結構設計的主要依據;2 設計0.000 標高所對應的絕對標高值;3 圖紙中標高、尺寸的單位;4 建築結構的安全等級和設計使用年限,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要求和砌體結構施工質量控制等級:5 建築場地類別、地基的液化等級、建築抗震設防類別,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及設計地震分組)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6 人防工程的抗力等級;7 扼要說明有關地基概況,對不良地基的處理措施及技術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凍深度,地基基礎的設計等級;8 採用的設計菏載,包含風荷載、雪荷載、樓屋面允許使用荷載、特殊部位的最大使用荷載標准值;9 所選用結構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及相應的產品標准,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時,應說明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接長方法,預應力構件的錨具種類、預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錨具防腐措施等,並對某些構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10 對水池、地下室等有抗滲要求的建(構)築物的混凝土,說明抗滲等級,需作試漏的提出具體要求,在施工期間存有上浮可能時,應提出抗浮措施;11 所採用的通用做法和標准構件圖集;如有特殊構件需作結構性能檢驗時,應指出檢驗的方法與要求;12 施工中應遵循的施工規范和注意事項。
二、基礎平面圖1 繪出定位軸線、基礎構件(包括承台,基礎梁等)的位置、尺寸、 底標高 、構件編號,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繪出放坡示意。2 標明結構承重牆與牆垛、柱的位置與尺寸、編號,當為混凝土結構時,此項可另繪平面圖,並註明斷面變化關系尺寸。3 標明地溝,地坑和已定設備基礎的平面位置、尺寸、標高,無地下室時±0.000標高以下的預留孔與埋件的位置、尺寸、標高。
4 提出沉降觀測要求及測點布置(宜附測點構造詳圖)。5 說明中應包括基礎持力層及基礎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地基的承載能力特徵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處理措施與要求,以及對施工的有關要求等。6 樁基應繪出樁位平面位置及定位尺寸,說明樁的類型和樁頂標高、入土深度、樁端持力層及進入持力層的深度,成樁的施工要求、試樁要求和樁基的檢測要求(若先做試樁時,應單獨先繪制試樁定位平面圖),註明單樁的允許極限承載力值。
7 當採用人工復合地基時,應繪出復合地基的處理范圍和深度,置換樁的平面布置及其材料和性能要求、構造祥圖;註明復合地基的承載能力特徵值及壓縮模量等有關參數和檢測要求。當復合地基另由有設計資質的單位設計時,主體設計方應明確提出對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和變形值的控制要求。三、 基礎詳圖1 無筋擴展基礎應繪出剖面、基礎圈樑、防潮層位置,並標注總尺寸、分尺寸、標高及定位尺寸。
2 擴展基礎應繪出平、剖面及配筋、基礎墊層,標注總尺寸、分尺寸、標高及定位尺寸等。3 樁基應繪出承台梁剖面或承台板平面、 剖面、墊層、配筋,標注總尺寸、分尺寸、標高及定位尺寸,樁構造詳圖(可另圖繪制)及樁與承台的連接構造詳圖。4 筏基、箱基可參照現澆樓面梁、板詳圖的方法表示,但應繪出承重牆、柱的位置。當要求設後澆帶時應表示其平面位置並繪制構造詳圖。
對箱基和地下室基礎,應繪出鋼筋混凝土牆的平面、剖面及其配筋,當預留孔洞、預埋件較多或復雜時,可另繪牆的模板圖。5 基礎梁可參照現澆樓面梁詳圖方法表示。6 附加說明基礎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抗滲等級、墊層材料、杯口填充材料。鋼筋保護層厚度及其他對施工的要求。
註:對形狀簡單、規則的無筋擴展基礎、擴展基礎、基礎粱和承台板,也可用列表方法表示。四、 結構平面圖1 一般建築的結構平面圖,均應有各層結構平面圖及屋面結構平面圖。具體內容為:1)繪出定位軸線及梁、柱、承重牆,抗震構造柱等定位尺寸,並註明其編號和樓層標高;2)註明預制板的跨度方向、板號、數量及板底標高,標出預留洞大小及位置;預制梁、洞口過梁的位置和型號、梁底標高;3)現澆板應註明板厚、板面標高、配筋(亦可另繪放大比例的配筋圖,必要時應將現澆樓面模板圖和配筋圖分別繪制),標高或板厚變化處繪局部剖面,有預留孔、埋件、已定設備基礎時應示出規格與位置,洞邊加強措施,當預留孔、埋件、設備基礎復雜時亦可放大另繪;4)有圈樑時應註明位置、編號、標高,可用小比例繪制單線平面示意圖。5)樓梯間可繪斜線註明編號與所在詳圖號;6)電梯間應繪制機房結構平面布置(樓面與頂面)圖,註明梁板編號、板的厚度與配筋、預留洞大小與位置、板面標高及吊鉤平面位置與詳圖;7)屋面結構平面布置圖內容與樓層平面類同,當結構找坡時應標注屋面板的坡度、坡向、坡向起終點處的板面標高,當屋面上有留洞或其他設施時應繪出其位置、尺寸與詳圖,女兒牆或女兒牆構造柱的位置、編號及詳圖;8)當選用標准圖中節點或另繪節點構造詳圖時,應在平面圖中註明詳圖索引號。
2 單層空曠房屋應繪制構件布置圖及屋面結構布置圖,應有以下內容:1)構件布置應表示定位軸線,牆、柱、大橋、過梁、門樘、雨篷、柱間支、連系梁等的布置、編號、構件標高及詳圖索引號,並加註有關說明等;2)屋面結構布置圖應表示定位軸線(可不繪牆,柱)、屋面結構構件的位置及編號、支撐系統布置及編號、預留孔洞的位置、尺寸、節點詳圖索引號,有關的說明等。五、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1 現澆構件(現澆梁、板、柱及牆等詳圖)應繪出:1)縱剖面、長度、定位尺寸、標高及配筋,梁和板的支座;現澆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尚應繪出預應力筋定點陣圖並提出錨固要求;2)橫剖面、定位尺寸、斷面尺寸、配筋;3)需要時可增繪牆體立面;4)若鋼筋較復雜不易表示清楚時,宜將鋼筋分離繪出;5)對構件受力有影響的預留洞、預埋件,應註明其位置、尺寸、標高、洞邊配筋及預埋件編號等;6)曲梁或平面折線梁宜增繪平面圖,必要時可繪展開詳圖;7)一般的現澆結構的梁、柱、牆可採用「平面整體表示法」繪制,標注文字較密時,縱、橫向梁宜分二幅平面繪制;8)除總說明已敘述外需特別說明的附加內容。
板筋標注中,T和B各代表什麼
B=bottom,表示樓板下部鋼筋 。T=top,表示樓板上部鋼筋。
一般是成對出現,B是底部,T是頂部。
XY:代表X和Y兩個方向。G6,K8:是設計院的代號,表示鋼筋型號和間距(G,K分別是一種鋼筋間距的代號而已,各個設計院可以代表不同間距,,6和8代表鋼筋的直徑)可以在圖紙說明上找到。3Φ22,3Φ20,表示梁的底筋是3Φ20全長,麵筋是3Φ22。6Φ25 4/2 表示支座麵筋,只放在支座長度范圍內,梁的中部用跨中麵筋連接。
(4)如何定義梯板雙層通長鋼筋擴展閱讀:鋼筋的表示方法:樑上部筋:說明:標在樑上支座處1、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2、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3、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4、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梁腰中筋:1、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2、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3、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4、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什麼是板的上部鋼筋,板的下部鋼筋
一般在筏板基礎或板標注中雙層雙向布置鋼筋,雙層即上部筋與下部筋。上部筋、下部筋板的上部配置負筋,主要承擔支座處板的拉力,所以,負筋也叫麵筋。
同時,板的下部配置底部受力筋,也叫底筋。
5. 樓梯板通長筋長度計算公式
樓梯板通長筋長度的計算涉及到樓梯板的設計參數和結構要求。以下是計算樓梯板通長筋長度的基本步驟和公式:
1. **確定樓梯板的尺寸**:包括樓梯板的寬度(W)、長度(L)以及樓梯板的厚度(T)。
2. **計算樓梯板的面積**:面積(A)= 寬度(W)× 長度(L)。
3. **確定鋼筋的直徑**:鋼筋直徑(d)是設計中規定的鋼筋直徑。
4. **計算鋼筋的截面積**:鋼筋截面積(A_s)= π × (d/2)^2。
5. **確定鋼筋的配筋率**:配筋率(ρ)是鋼筋截面積與混凝土截面面積的比值。
6. **計算所需鋼筋的總截面積**:總截面積(A_total)= 面積(A)× 配筋率(ρ)。
7. **計算鋼筋的長度**:鋼筋長度(L_r)= 總截面積(A_total)/ 鋼筋截面積(A_s)。
8. **考慮鋼筋的錨固長度**:錨固長度(L_a)是根據混凝土等級和鋼筋直徑確定的。
9. **計算通長筋的總長度**:通長筋總長度(L_total)= 樓梯板長度(L)+ 2 × 錨固長度(L_a)。
這個公式是一個簡化的版本,實際計算時還需要考慮樓梯板的受力情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的間距、彎鉤等因素。具體的計算還需要參考相關的建築規范和設計手冊。
6. 想問一下樓梯梯板配筋指哪個位置的鋼筋
樓梯梯板上部鋼筋拉通指的是在樓梯斜板中部麵筋也通長設置,梯板上部相應鋼筋滿鋪,通常指的是板筋。主要是因為負筋截斷處容易有混凝土剝落或梯段板斷裂,也就是說此處是個薄弱位置,所以要加強配筋,建議負筋拉通。
鋼筋的基本原則的能通則通,鋼筋不同的取大值。平時所說的相鄰兩跨同配筋而不拉通的問題,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梁的跨度接近8米,常規做法是通長筋的長度大於8米需要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