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剪力牆和柱子中這個陰影部分的鋼筋怎麼確定
這個屬於約束邊緣構建,鋼筋垂直、水平筋是和牆一樣的,是要拉筋加密的,可以在暗柱中定義的。
「邊緣構件」是11G101圖集中暗柱和端柱的統稱,分為兩大類:構造邊緣構件和約束邊緣構件。YDZ、YAZ是約束邊緣端柱、約束邊緣暗柱,均屬於約束邊緣構件;GDZ、GAZ是構造邊緣端柱、構造邊緣暗柱,均屬於構造邊緣構件。這些都是剪力牆結構中特有的,他們的作用都一樣,設置在剪力牆的邊緣,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② 哪位大佬知道牆柱鋼筋(Φ10Φ8)@200,陰影一+陰影二=間距100怎麼解讀
1. 在牆肢的底部加強區,牆肢的端部需要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2. 約束邊緣構件的長度取決於牆肢的長度。
3. 根據應力分布,約束邊緣構件可以分為陰影區1和非陰影區。
4. 在陰影區1中,箍筋的直徑為10mm,拉筋的直徑為8mm,且箍筋和拉筋的豎向間距均為200mm。
5. 在非陰影區,拉筋的直徑為8mm,豎向間距也為200mm。
6. 陰影區1和非陰影區拉筋交替布置,從而實現陰影區間距為100mm的效果。
7. 參考下圖以獲得更清晰的理解,並請考慮採納上述建議,謝謝!
③ 這個暗柱用廣聯達怎麼畫
在廣聯達軟體中繪制暗柱的步驟如下:
首先,進入軟體的繪圖輸入模塊,選擇暗柱定義部分。
其次,創建一個新的參數化暗柱,可以根據需要對其進行命名。
接下來,編輯截面時,確保包括非陰影區域的構件尺寸,將陰影區與非陰影區合並成一個暗柱。
然後,在鋼筋信息設置中,如果箍筋布置位置或縱筋與軟體默認設置不同,可以通過修改截面編輯為「是」,進而使用【畫箍筋】和【修改縱筋】等功能進行調整。
最後,完成構件的建立。
以上步驟可以確保在廣聯達軟體中准確繪制暗柱。
④ 剪力牆構造邊緣柱及邊緣暗柱豎向鋼筋搭接區域內箍筋需加密嗎
在03G101-1圖集的第48、49、50頁中,明確規定了暗柱箍筋加密的要求。具體而言,當柱縱筋採用搭接連接方式時,必須在柱縱筋的搭接長度范圍內,按照不大於5d(d代表搭接鋼筋中的較小直徑)和不大於100mm的間距來加密箍筋。這一規定旨在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進一步來說,這一加密措施對於剪力牆構造中的邊緣柱及邊緣暗柱尤為重要。由於這些部位的受力情況較為復雜,且可能承受較大的剪力,因此在豎向鋼筋搭接區域內的箍筋加密是必要的。這不僅有助於分散應力,還能提高結構的整體性能,確保建築物的安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加密要求適用於所有類型的暗柱,不論其具體位置或用途。在實際工程中,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圖集的要求進行操作,確保每一處搭接連接處的箍筋都達到加密標准。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工程的質量,還能有效避免潛在的安全隱患。
總之,剪力牆構造中的邊緣柱及邊緣暗柱在豎向鋼筋搭接區域內的箍筋加密是必要的,這一措施對於提高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通過遵循03G101-1圖集的相關規定,可以確保施工質量,保障建築物的安全。
⑤ 鋼筋隱檢內容怎麼填寫
鋼筋隱檢內容:
按照圖紙及規范要求檢查:鋼筋規格尺寸 保護層厚度 彎鉤長度尺寸、角度 幫扎搭接、焊接、機械連接位置 長度 箍筋加密區 墊塊 等
鋼筋綁扎隱檢內容
1、 暗柱內容
1.1暗柱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1.2為保證暗柱鋼筋主筋位置准確採用定距框控制。 1.3柱箍筋綁扎
1.3.1柱箍筋的個數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第一根箍筋距兩端30mm開始設置。 1.3.2在立筋上畫箍筋位置線,然後從上向下採用繞扣法綁扎。
1.3.3箍筋的接頭應沿柱子立筋交錯布置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綁扎絲頭應向里。 1.3.4暗柱箍筋與牆筋綁扎要求:暗柱箍筋與牆體水平筋錯開20mm以上,不得並在一起。
2、 牆體、暗柱、連系梁鋼筋
2.1牆根部鋼筋上下水泥漿已經清理干凈。
2.2牆體鋼筋已經調直,及位移過大要求按1:6進行調整,一級鋼筋 彎鉤一律朝里,不垂直的已經調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邊第一根牆筋距柱邊的距離為50mm。 2.3.2牆體第一根水平筋距混凝土板面50mm。 3.2.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混凝土板面50mm。 2.3.4連系梁距暗柱邊箍筋起步50mm。 2.3.5連系梁箍筋入柱一個箍筋50mm。 2.4牆體豎向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長度不小於47d,搭接處保證有三根水平筋。綁扎范圍不小於3個扣。牆體立筋 50%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小於相鄰接頭中—中1.3倍搭接長度(47d)。
2.4.2牆體水平筋節點要求相鄰綁扎接頭錯開,拉鉤安裝時要配以雙T卡或雙F卡,以防牆筋偏移。
2.5豎向梯子筋的要求
2.5.1採用比牆體豎向鋼筋高一級的鋼筋製作,以代替豎筋。
2.5.2頂模筋等於牆體厚度減2mm,(例如:200mm厚牆體頂模筋長度應為198mm)。 2.5.3頂模筋自立筋至端頭的長度=水平筋保護層+水平筋直徑-1mm,(例如:保護層為15mm,水平筋為φ8,則長度為15+8-1=22mm)頂模筋的根數為3根,頂模筋端頭磨平並刷好防銹漆。安裝時高度要一致,並綁扎到位,間距要准確。 2.5.4非頂模筋每側長度為水平筋直徑。
2.5.5每段牆豎向梯子筋設置數量要求為1m,每段牆2個或2個以上,要求同一標高,綁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採用短料鋼筋製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圖製作並符合該段牆的鋼筋間距,磚牆專用,要控制高度,並綁扎到位。 2.6.3牆體鋼筋綁扎時設在牆體模板上口300mm,並綁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製作標准,綁扎牢固。 2.8保護層要求
2.8.1柱、牆、梁均採用塑料墊塊,符合保護層厚度,牆體水平筋為15mm,梁主筋為25mm。
2.8.2設置間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鋼筋墊塊設置在主筋上,牆體鋼筋墊塊設置在牆體水平筋上。 2.9對箍筋的要求
2.9.1彎鉤必須平行,彎鉤角度為135°。 2.9.2平直部分為10d,且兩根長短一致。 2.9.3彎心符合主筋直徑,即與主筋綁扎到為。 2.9.4四角在同一水平面上。
2.9.5綁扎牢固(即:不丟扣、不松扣)。 2.9.6柱箍筋開口分別設在四個角。
2.9.7對柱、過梁箍筋要求直徑、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間距按5d及10mm控制。(即:大於Φ22的按10mm控制,小於Φ20的按5d控制)。 2.9.8連系梁箍筋要求不傾斜,間距均勻,開口均設在上部兩邊。
2.9.9單支箍按圖紙要求設置,彎鉤為135°,平直長度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凡是在洞口牆筋截斷處要加三邊開口箍筋。並按圖紙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連系梁鋼筋加固: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須設在箍筋四角,兩排主筋間距為鋼筋間距為鋼筋直徑,如果小於或等於25mm按25mm,如果大於25mm按主筋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