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檢測測量斷後伸長率時,標距如何打
較為簡單的方法是:在鋼筋樣品上用標距打點機在除了夾頭的全長范圍內每間隔1cm打點一個,待拉斷後根據鋼筋的拉前標距點數找出范圍,用游標卡尺量測距離(精確到0.25mm),斷後標距減去斷前標距長度除以斷前標距就是伸長率。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1)怎麼讀鋼筋斷後標距擴展閱讀:
鋼筋的分類:
1、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2、、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3、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❷ 鋼筋作拉伸試驗時標距如何得出
在進行鋼筋拉伸試驗時,標距的確定是一個關鍵步驟。如果產品標准中沒有明確規定,可以參考GB228-2002標准,該標准中有詳細解釋。通常情況下,標距長度設定為鋼筋直徑的5倍。
標距的選擇對試驗結果的准確性至關重要。不同的標距長度會影響試驗數據的解讀和應用。採用5倍直徑的標距可以確保試驗過程中應力分布較為均勻,從而提高測試結果的可靠性。當然,具體選擇時還需根據鋼筋的具體類型和應用領域進行調整。
在實際操作中,測量鋼筋直徑時要確保准確無誤。可以通過游標卡尺等精密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測量時應注意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以減少測量誤差。
此外,標距的設定還應考慮試樣的長度。通常情況下,試樣長度應至少為標距的兩倍,以確保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拉伸試驗,同時避免試樣在拉伸過程中發生彎曲等非均勻變形。
總之,鋼筋拉伸試驗中正確設定標距是保證試驗結果准確性和可靠性的關鍵步驟。遵循標准建議和實際操作規范,可以有效提升試驗的質量。
❸ 鋼筋的斷後標距怎麼算
比如標距取10d時,就用打點機在鋼筋上打11個點(10個間隔),第一個點和最後一個點的距離稱內為原始標距,同樣拉容斷後這兩個點的距離稱為斷後標距,如果鋼筋沒有在這個范圍內斷裂,原則上應該作廢,不過測出的屈服點和抗拉強度還是可以利用的,只不過不能測量伸長率了。
HPB235的原始標距同上面講的,自己去理解吧,操作方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