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套絲規范和絲數
套絲加工依據JGJ107-2010《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有明確規定,你需要查閱套筒的出廠檢測專報告;鋼筋機屬械連接的絲扣數量,由套頭的長度和絲扣決定。通常情況下,兩頭鋼筋的絲扣數需超過套頭絲扣數量的一半,額外增加1~2扣,以確保連接件中間對接緊密。套筒兩端外露絲扣應不超過1扣,確保絲扣居中。不同鋼筋直徑的絲扣數量有所不同,如18mm直徑的鋼筋套頭長度為50mm,20mm為55mm,22mm為60mm,25mm為65mm。購買新設備的成本大約在一萬元左右,《科普瑞》設備的滾絲輪、刀片加上筒套的價格大約在三百元左右。雖然該設備價格較高,但使用效果和質量較好。
絲頭加工公差應控制在-0.5P~-1.5P之間;安裝後外露絲扣不宜超過2P。鋼筋端頭距離套筒長度中心點不應超過10MM。絲扣長度計算公式為2/d+0.5P至2/d+1.5P(d代表套筒長度)。這些規范確保了鋼筋機械連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選擇合適的套筒大小對於確保連接的可靠性至關重要。不同直徑的鋼筋需要不同長度的套筒,這直接影響到連接的強度和穩定性。根據直徑和長度選擇合適的套筒,可以有效避免因尺寸不當導致的連接問題。
為了確保連接件的質量,需要嚴格遵循上述標准。正確的操作和選擇合適的套筒長度可以避免連接件的松動或斷裂,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遵守這些規范,可以有效保證鋼筋機械連接的質量。
鋼筋機械連接的應用范圍廣泛,從橋梁建設到高層建築,從工業廠房到民用住宅,都能看到其身影。其連接方式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還增強了結構的整體性能。
在實際操作中,要特別注意絲頭加工公差和外露絲扣長度。公差過大會影響連接強度,而外露絲扣過多則會降低連接的安全性。通過嚴格控制這兩個參數,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連接的質量。
總之,鋼筋機械連接的規范和絲頭數量的選擇對於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至關重要。遵循這些規范,可以有效避免因連接不當導致的問題,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
『貳』 鋼筋絲頭操作不符合要求
(1)鋼筋端面平頭:宜採用砂輪切割機或者其他專用設備切割鋼筋端頭,嚴禁氣割。要版求鋼筋端頭切割面權與母材軸線垂直。
(2)剝肋滾壓直螺紋:利用剝肋滾壓直螺紋機,把端面平頭後的待接鋼筋端頭剝肋滾壓成直螺紋。
(3)絲頭質量自檢:在加工絲頭的過程中,操作者對加工的每一個絲頭都必須要進行質量自檢,質量合格者才可作為成品,否則需要切掉重新加工。
(4)防護帽保護:對加工合格的絲頭成品,應該採用專用防護帽套好絲頭進行保護,以防絲頭被磕碰或者被污染。
(5)絲頭質量抽驗:對自檢合格的絲頭成品,按照規定應再進行抽樣檢驗。抽驗合格的絲頭成品,才可出廠和在工程中應用。
(6)存放待用:檢驗合格的絲頭成品,應該按規格型號進行分類存放備用。
鋼筋絲頭剝肋滾軋加工參考尺寸見表2-35、表2-36。
表2-35鋼筋絲頭剝肋滾軋加工參考尺寸表(一)
『叄』 鋼筋連接不符合要求
連接作業開始前以及施工過程中,應當對每批進場的鋼筋接頭連接工藝進行檢驗,每種規格鋼筋的接頭試件檢驗量不應少於3根。接頭試件的鋼筋母材應當進行抗拉強度試驗。計算鋼筋實際抗拉強度時,應當採用鋼筋的實際橫截面面積,3根接頭試件的抗拉強度均不應小於該級別鋼筋抗拉強度的標准值,同時還應不小於0.9倍鋼筋母材的實際抗拉強度。
鋼筋連接時,應當先由操作工人對搬運到施工點的半成品進行檢查,確保鋼筋規格與套管的規格一致、鋼筋與套筒的絲扣干凈、完好無損。牙形與螺距等技術參數不一樣的接頭決不能混用,以免發生質量問題。不可使用撕裂、掉牙、牙瘦或者鋼筋縱肋上無齒形等不合格絲頭連接鋼筋,對不合格絲頭可切去一部分再重新加工出合格絲頭。
連接鋼筋時應當對正軸線將鋼筋擰入連接套筒,連接過程如圖2-14所示。直螺紋接頭處嚴禁彎曲,如需要彎曲成形必須在接頭以外10d(d為鋼筋直徑)處進行。如需要彎曲鋼筋,可先彎鋼筋再連接,接頭可以選用單向或雙向可調接頭。滾壓直螺紋接頭的連接,宜用把手長度不小於45cm的管鉗擰緊,使鋼筋絲頭在套管中央位置相互頂緊。對於已擰緊的接頭做標記,與未擰緊的接頭區分開。
採用預埋接頭時,連接套的位置、規格與數量應當符合設計要求。帶連接套筒的鋼筋應當固定牢固,連接套筒的外露端應有保護蓋。為防止水泥漿等雜物進入連接套而影響接頭的連接質量,一定要遵循取下一個密封蓋連接一根鋼筋的施工順序。
圖2-14標准型接頭
標准型鋼筋接頭連接完畢後,套筒每端外露的完整絲扣數不宜超過2P。若外露過多,說明有絲扣損壞或者有臟物進入接頭絲扣或者絲頭小端直徑超差或用了小規格的連接套。連接套與鋼筋之間如有一圈明顯的間隙,則說明用了大規格連接套,連接了細鋼筋。出現上述情況時應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重新連接鋼筋。如接頭已經不能重新連接,可以採用E50××型焊條補強,將鋼筋與連接套焊在一起,焊縫高度應等於或者大於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