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米的大梁怎樣配筋
橫跨6米的鋼筋混凝土大梁配筋及混凝土的強度?
2. PKPM計算柱配筋結果中,箍筋怎麼計算
4:關於柱箍筋計算配置,我對於三維分析程序紿出的計算結果具體怎樣配置鋼筋內畫施工圖還不是很清楚,容請給予詳細說明。比如一個二級框架中柱截面BXH=700X 500,砼強度等級為C30,計算箍筋間距按100輸入。軸壓比為0.77,B邊和H邊的單邊配筋面積分別為33和19,柱角筋面積為4.8,柱斜截面抗剪計算箍筋即(Asv)為2.2。 請問根據程序給出的這個值怎樣確定各邊的箍筋肢數和單根箍筋的截面積? 答:關於柱箍筋配置的問題。先根據規范相關要求確定所用的箍筋肢數,如先定為四肢箍,則單肢箍筋面積為:2.2 x 100/4/0.1=550(乘100是換算為mm2;除以4是四肢箍:除以0.1是默認箍筋間距為1 00mm,換算成每米的。),可配1 0@1 00,或12@1 50(如三、四級框架的非柱根部位,也可改箍筋肢數重新計算。
3. 框架柱的角筋怎麼算
形混凝土柱或勁性混凝土柱
在左上角標註:(Uc)、在柱中心標柱:Asv、在下邊標註:Asx、在右邊標註:Asy、引出線標註:As_corner
其中:
As_corner為柱一根角筋的面積,採用雙偏壓計算時,角筋面積不應小於此值,採用單偏壓計算時,角筋面積可不受此值控制(cm2)。
Asx,Asy分別為該柱B邊和H邊的單邊配筋,包括角筋(cm2)。
Asv表示柱在Sc范圍內的箍筋,它是取柱斜截面抗剪箍筋和節點抗剪箍筋的大值(cm2)。
Uc表示柱的軸壓比。
柱配筋說明:
柱全截面的配筋面積為:As=2*(Asx+Asy) - 4*As_corner;
柱的箍筋是按用戶輸入的箍筋間距計算的,並按加密區內最小體積配箍率要求控制;
柱的體積配箍率是按雙肢箍形式計算的,當柱為構造配筋時,按構造要求的體積配箍率計算的箍筋也是按雙肢箍形式給出的。
4. 獨立柱基的鋼筋如何算量
基礎底板凈長-(保護層×2)/布筋間距+1=根數根數×長度(一級鋼+2個彎鉤)×理論重量=單層鋼筋用量雙向配筋按以上方法分別計算匯總 底邊長-基礎保護層厚度*2=鋼筋長。
補充:構造柱一般用來連接砌塊牆和磚牆,兩邊要留槎以便牢固牆體(非混凝土牆),結構圖紙中又時間也設構造柱並註明編號(GZ),一般用C20非泵送混凝土澆注,砌築非混凝土時施工,上下留設插筋。
獨立柱顧名思義就是周圍沒什麼和它接觸的東西(牆),就一個柱子挺在那裡,常見於地下室車庫結構
5. 最大配筋面積是指
最大配筋面積:受彎構件的配筋率達到相應於混凝土即將破壞時的配筋面積。
配筋面積:混凝土某一受力區域內配置的鋼筋根數與其單根鋼筋截面積的乘積。
計算方法:
首先要清楚前處理輸入箍筋間距,現在2010版應該都是100的。G1.2-0.0代表為柱子加密區每100間距配置1.2CM平方的箍筋(單方向),如果你採用3肢箍的話配8@100就是0.5*3=1.5,足夠了。所以這個柱子可以配8@100/200。同理對於梁的G0.5-0.5,前面的是加密區箍筋面積,後面的是非加密區箍筋面積,假如這根梁是2肢箍筋,那加密區配8@100,箍筋面積=0.5X2=1.0>0.5,非加密區配8@200,箍筋面積=0.5X2/2=0.5=0.5,所以這根梁可以配8@100/200(2)單邊配筋面積:在對稱配筋或雙向配筋狀態下每一側受力區域內的鋼筋根數與單根截面積的乘積。
最大配筋率:當受彎構件的配筋率達到相應於混凝土即將破壞時的配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