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梁五根鋼筋怎麼放
4×20按GB50010-2010第9.2.1.3款的規定,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於250mm寬梁如按所述配筋,則上部第一排配4根20的鋼筋時凈距為(250-2×25-4×20)/3=40mm>30mm,可以滿足規范要求;而第二排要配5根20的鋼筋時凈距為(250-2×25-5×20)/、4分別為第一、二排拆伏槐鋼筋的間隔數、5×20分別為第一旅友;30mm,就不廳橡能滿足規范的要求了。因此應調整梁截面尺寸或配筋。
註:兩計算式中
2×25為梁兩側的保護層厚度;4=25mm<、二排鋼筋所佔梁寬;
3
⑵ 鋼筋梁5根如何配
按GB50010-2010第9.2.1.3款的規定,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於250mm寬梁如按所述配筋,則上部第一排配4根20的鋼筋時凈距為(250-2×25-4×20)/3=40mm>30mm,可以滿足規范要求;而第二排要配5根20的鋼筋時凈距為(250-2×25-5×20)/4=25mm<30mm,就不能滿足規范的要求了。因此應調整梁截面尺寸或配筋。註:兩計算式中2×25為梁兩側的保護層厚度;4×20、5×20分別為第一、二排鋼筋所佔梁寬;3、4分別為第一、二排鋼筋的間隔數;
⑶ 梁配筋圖紙符號詳解
1、編號為8的框架梁,單跨,梁寬,梁高600
2、φ10箍筋,間距200,加密區間距100,雙肢箍
3、上部2根φ25的通長筋
4、中部2根φ12的構造筋
5、底部5根φ25的鋼筋,分兩排,上2下3
6、在該梁兩端支座處,各增加4根φ25(和上部通長筋加起來共6根)的上部支座鋼筋,分為兩排,上4下2
(3)梁底部5根鋼筋如何布置擴展閱讀:
影響:
(1)自然環境下配筋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呈現早期發展較快,後期發展緩慢的特點,這與混凝土收縮徐變發展規律相一致;
(2)配筋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均小於素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當配筋率較低時,其對收縮徐變的影響較小,在工程應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來對待;當配筋率較高時,其對收縮徐變的減小作用需進行具體的試驗研究;
(3)通過對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試驗結果的對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縮應變分析中應考慮徐變的作用,忽略徐變的作用將對收縮應變產生較大的誤差;配筋率的大小對徐變的影響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變越小,相同配筋條件下,不同載入齡期下混凝土徐變相近。
梁配筋
(1)當連續梁跨高比≤9時,由於梁承受彎矩較小,配筋基本受最小配筋率控制,裂縫寬度和燒度都較小;
(2)當跨高比≥10時,隨著鋼筋強度的提高,縱筋計算配筋率明顯減小;
(3)當跨高比較大荷載較大時,配筋可能受裂縫寬度和撓度的限制,與釆用HRB400鋼筋相比,不能體現HRB500鋼筋的強度優勢,宜選用鋼筋;
(4)跨高比在10~14之間時,與採用HRB400鋼筋相比,採用HRB500鋼筋節約鋼筋較為明顯,宜採用HRB500鋼筋。
綜合上述,當梁跨高比較小且承受荷載不大時梁縱筋宜選用HRB400鋼筋,避免採用HRB500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當梁跨度或荷載較大時,採用高強鋼筋可能受裂縫和燒度制約,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梁截面高度或跨高比和筋強度等級。
⑷ 「梁下部鋼筋2Φ25 + 3Φ22」是什麼意思
2Φ25 + 3Φ22表示:梁底部5根鋼筋,2Φ25是角筋,3Φ22放角筋在中間,5根鋼筋均勻布置,全部伸入支座。x0dx0a2Φ25 / 3Φ22:梁下部有5根鋼筋,分兩層,2Φ25的放在上排,伸入支座;3Φ22在2Φ25下排,通常布置。x0dx0a所有梁鋼筋信息相同情況下使用集中標注就好了。x0dx0ax0dx0a梁鋼筋信息不同就使用原位標注進行標注。
⑸ 200x500的梁放5條18鋼筋,怎麼擺放
5條18為底筋的話可以5C18 2/3,即放兩排,上排放2根,下排放3根;
如果5根18為麵筋的話就是5C18 3/2,即放兩排,上排放3根,下排放2根;
如下圖
⑹ 梁下部鋼筋如何放
梁下部鋼筋如何來放
這是源一道待解決的難題
您的回答被採納後將獲得系統獎勵20(財富值+經驗值)+難題獎勵20(財富值+經驗值)
答:JL5(28)
500×700
8@100(4)
B420;T418請按底部配置420的貫通縱筋,其連接范圍請按圖片的注和基礎梁縱向鋼筋連接位置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