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綁扎的要求
鋼筋綁扎驗收
1暗柱內容:
1.1柱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1.2為保證暗柱主筋位置准確,採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鋼筋綁扎:
1.3.1柱箍筋的個數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第一根箍筋距兩端50mm開始設置。
1.3.2在立筋上畫箍筋位置線,然後從上往下採用纏扣法綁扎。
1.3.3箍筋的接頭應沿柱子立筋交錯布置綁扎,箍筋與立筋要垂直,綁扣絲頭應向里。
1.3.4暗柱箍筋與牆筋綁扎要求:暗柱箍筋與牆水平筋錯開20mm以上,不得並在一起。
2.牆體、暗柱、聯系梁鋼筋:
2.1牆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2.2牆體鋼筋已經調整。即位移過大要求按1:6調整,一級鋼筋的彎鉤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調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邊第一根牆筋距柱邊的距離為50mm。
2.3.2牆第一根牆筋距離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離混凝土板面30mm。
2.3.4連系梁距暗柱邊箍筋起步50mm。
2.3.5連系梁箍筋如柱一個箍筋50mm。
2.4牆體豎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長度不小於45d,搭接處保證有三根水平筋。綁扎范圍不少於三個扣。牆體立筋50%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小於相鄰接頭中-中1.3倍搭接長度。
2.4.2牆體水平筋節點要求相鄰綁扎接頭錯開。
2.5豎向梯子筋要求:
2.5.1採用比牆筋大一個規格的鋼筋製作,以代替豎筋。
2.5.2頂模筋等於牆厚減2mm。250mm、300mm、350mm厚的牆頂模筋長度應為248mm、298mm、348mm。
2.5.3頂模筋自立筋至端頭的長度為水平筋保護層加水平筋直徑減1mm,如保護層為15mm,Φ12水平筋,長度為15+12-1=26mm,頂模的根數為3根。頂模筋端頭刷好防銹漆。
2.5.4非頂模筋每側長度為水平筋直徑。
2.5.5每段牆豎向梯子筋設置數量要求間距為1米,每段牆2個或2個以上,要求同一標高,綁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採用短斜鋼筋製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圖製作並符合該段牆體的鋼筋間距,專牆專用。 2.6.3 牆體筋綁扎時設在牆模板口以上300mm,並綁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製作準確,綁扎牢固。
2.8保護層要求:
2.8.1牆、柱、梁均採用塑料墊塊,符合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和強度要求。
2.8.2設置間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墊塊設置在主筋上,牆筋墊塊設置在牆水平筋上。
2.9對箍筋的要求:
2.9.1彎鉤必須平行,彎鉤角度為135。。
2.9.2平直部分為10d,且兩根長短一致。
2.9.3彎心符合主筋直徑,且與主筋綁扎到位。
2.9.4四個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綁扎牢固。
2.9.6柱箍筋開口分別設在四個角。
2.9.7對柱、過梁箍筋要求直徑,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間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於Φ20以10cm控制,小於Φ20以5d控制。
2.9.8連系梁箍筋要求不傾斜,間距均勻,開口設置在上部兩邊。
2.9.9單支箍按圖紙要求設置,彎鉤為135。,平直長度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牆筋截斷處加三邊開口箍筋。並按圖紙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連系梁鋼筋錨固:
2.11.1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須設在箍筋四角,兩排主筋間距為鋼筋直徑小於或等於25mm。
3.頂板鋼筋:
3.1板筋綁扎前的控制:
3.1.1對牆筋、連系梁筋及施工縫處板筋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3.1.2設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項未做完不得進行板筋綁扎。
3.2網眼尺寸偏差不得超過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牆邊尺寸50mm。
3.4綁絲要求:
3.4.1上筋綁絲朝下,下筋綁絲朝上,與鋼筋垂直。
3.4.2綁絲甩頭長短基本一致,長度不超過50mm。
3.4.3相鄰綁絲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鋼筋:
3.5.1不準用電弧點焊。
3.5.2有出電線管時應採用「z」字形鋼筋綁扎牢固。
3.6雙層網片間的鋼筋馬凳設置。
3.6.1設置間距不大於1米,且高度滿足保護層要求,製作符合要求。
3.6.2馬凳高度=板厚-保護層×2-兩排鋼筋直徑。
3.7保護層頂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過3mm。
3.8板筋墊塊:
3.8.1採用塑料墊塊,厚度和強度符合保護層要求。
3.8.2墊塊間距不大於600mm,梅花形設置。
3.9板面預留洞,周圍鋼筋預留洞直徑大於200mm,小於300mm時,板筋應彎曲繞管通過。
3.10鋼筋端頭錨固要求:錨固至外側豎筋邊。
預埋管、接地線、電纜敷設
在水電站施工過程中,有很多電纜管穿越樓板、隔牆,或是其它水工建築物,接地扁鋼則要與水工建築物流道底板鋼筋、泄洪閘底板鋼筋、門槽等焊接。如有差錯,返工困難,所以必須嚴格監控施工質量。
1)預理管的材質型號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管子排列是否整齊,彎曲半徑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2)電纜、母線型號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動力電纜、控制電纜是否分開敷設,計算機電纜是否屏蔽,同類電纜間隔是否符合國家安裝標准規定。
3)水電站的接地裝置是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的,應安全可靠。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規范要求,施工中要注意焊縫質量、扁鋼或鋼筋搭接長度、引上或引下接地線有無遺漏、升壓站接地網埋設深度等。還應特別注意避免因結構需要而將鋼筋斷開的地方的連接。例如:主廠房沉陷縫、主副廠房間的結構分縫、壓力鋼管伸縮縫、鋼筋混凝士樑柱接頭間有無鋼筋連接等。
4)防止預埋管被堵塞,接地線及電纜在施工過程被破壞。
在施工中,監理要採用工地巡視、現場觀察、測量和檢查安裝記錄來確保施工質量
B. 鋼筋焊接搭接長度是多長
鋼筋的搭接長度不但與鋼筋直徑有關,還與鋼筋材質有關。根據JGJ18-201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相關條款規定:
鋼筋牌號:HPB300,在搭接焊時,單面焊 ≥8d,雙面焊 ≥4d;
鋼筋牌號:HRB335、HRBF335、HRB400、HRBF400、HRB500、HRBF500、RRB400W,在搭接焊時,單面焊 ≥10d,雙面焊 ≥5d。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在上、下被焊鋼筋間放一小塊導電劑鋼絲小球、電焊條等,裝上葯盒和填滿焊葯,用交流電焊機接通電路引弧燃燒,待形成渣池、鋼筋熔化並穩弧一定時間後。
在斷電同時,用手動加壓機構進行加壓頂鍛,排除夾渣、氣泡,形成接頭。這種焊接多用於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內豎向鋼筋的接長。
C. 鋼筋搭接百分率是什麼 鋼筋搭接要求
鋼筋搭接百分率是什麼 鋼筋搭接要求
我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會先用鋼筋搭出一個大概的框架,然後根據搭的框架依次的填補材料就可以了,那麼,有的人還不知道鋼筋搭接百分率是什麼,對這個非常陌生,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就會出現疑惑。 我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會先用鋼筋搭出一個大概的 框架 ,然後根據搭的框架依次的填補材料就可以了,那麼,有的人還不知道鋼筋搭接百分率是什麼,對這個非常陌生,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就會出現疑惑,而且,也不了解鋼筋搭接要求都有哪些,這個需要大家提前知道,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鋼筋搭接百分率是什麼 指的是內接頭鋼筋占總鋼筋的比例(系指縱向鋼筋)用公式可以表示為:縱向鋼筋接頭百分率=(鋼筋接頭處所在的構件的橫截面上其縱向有接頭的鋼筋的截面積÷所有縱向鋼筋的總截面積)×100% 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是指同一搭接截面里搭接鋼筋的數量占總數量的百分比。
也就是同一截面位置(垂直於鋼筋方向),做接頭的鋼筋面積,占鋼筋總面積的半分率。比如百分率是50%,就是10根鋼筋中有5根在同一個地方搭接等連接的,也就是上去5跟,另外的5根得在1.3倍搭接 長度 以後才能搭接。 鋼筋搭接要求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 截面面積 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通讀完上面這篇文章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了鋼筋搭接百分率是什麼,上文已經告訴了你們答案,這樣的話,我們在施工的過程中遇到這種問題就可以快速的解決了,並且,也知道了鋼筋搭接要求是什麼,大家要熟悉這些要求,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來進行。
鋼筋搭接接頭%率怎麼怎麼算出來的,25%,50%,100%,怎麼搭接就是25%,50%,100%次
鋼筋搭接接頭百分率也就是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是指縱向鋼筋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所有連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鋼筋錯開搭接百分率有三種情況: 1.鋼筋錯開搭接百分率:25%。
多用於板、牆等構件。如下圖: 圖中鋼筋直徑相同,在同一連接區內有8根鋼筋,其中有2根在同一連接區段。 2.鋼筋錯開搭接率:50%。多用於柱、梁等構件。
如下圖: 圖中鋼筋直徑相同,在同一連接區內有8根鋼筋,其中有4根在同一連接區段。 3.鋼筋錯開搭接率:100%。多用於後澆帶。
如下圖: 鋼筋連接時,不用錯開接頭位置,所有鋼筋在同一位置搭接。 鋼筋搭接時詳細做法可參考22G101-1圖集第2-4頁。 鋼筋搭接長度可參考22G101-1第2-5、2-6頁。
次梁也鋼筋的接頭位置詳見非框架梁的構造。在22G101-1圖集2-40頁。
鋼筋百分百搭接是什麼意思
百分之百搭接意思是所有鋼筋接頭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簡單的講,就是指兩個鋼筋接頭位置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一定距離(綁扎搭接為1.3倍搭接長度,焊接、機械連接為35d),這樣兩個接頭才算位於同一連接區段。
百分之百搭接,實際就是所有鋼筋接頭中,最遠距離的兩個接頭之間距離綁扎搭接不超過1.3倍搭接長度,焊接、機械連接不超過35d。
此外,一般工程中百分之百搭接是不允許的。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3)相鄰兩個鋼筋接頭的最短距離是多少擴展閱讀: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是指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也有是不嚴格的指鋼筋焊接的焊縫長度。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5取用,對三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05取用,對四級抗震等級的結構構件不作調整;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幫條的總截面面積應符合下列要求:當主筋為Ⅰ級鋼筋時,不應小於主筋截面面積的1.2倍;當主筋為Ⅱ、Ⅲ級鋼筋時,不應小於主筋截面面積的1.5倍。
為了便於施焊和使幫條與主筋的中心線在同一平面上。幫條宜採用與主筋同鋼號,同直徑的鋼筋製成,如幫條與主筋級別不同時,應按設計強度進行換算。幫條的長度應滿足相應的焊縫要求。
鋼筋的搭接率怎麼算
長短槎錯開0.65Ll(搭接長度)就算不是同一接頭(施工手冊上說的是接頭范圍1.3倍Ll范圍內存在其他搭接的中點算同一接頭)Ll=α*LaE α在25%取1.2 50%取1.4 100%取1.6。鋼筋搭接百率即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1(l1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圖示)。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梁、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2)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3)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縱向受壓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
鋼筋搭接接頭百分率
鋼筋搭接接頭百分率是指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鋼筋占總鋼筋的比例(系指縱向鋼筋)。縱向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就是一個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中經過搭接等連接的鋼筋根數比上所有鋼筋根數的比值。
百分率一般取25% 50% 和100%。
比如50%就是10根鋼筋中有5根在同一個地方搭接等連接的.也就是 上去5跟,另外的5根得在1.3倍搭接長度以後才能搭接,搭接長度就是 1.4lae(25%是1.2lae.50%是1.4. 100%是1.6)。如果用搭接連接,則兩個搭接連接段中心錯開1.3倍的搭接長度才算不在一個面上搭接。具體要看03G101-1(修正版)。
D. 鋼筋於鋼筋的間距要求
一、間距要求:
1、流程:主筋穿好箍筋,按劃好的間距逐個分開→固定主筋→穿次梁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梁底主筋與箍筋綁住→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
2、主梁與次樑上部縱向鋼筋相遇處,主、次梁鋼筋次梁鋼筋置於主梁鋼筋之上。
3、縱向受力鋼筋採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墊以直徑為25mm的短鋼筋,短筋的設置間距≤1000mm。
4、懸臂梁端部邊梁的上部鋼筋,布在懸臂梁筋的上部。
5、梁箍筋的接頭(彎鉤重迭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力鋼筋上。
6、四角主筋用騎馬式綁扣,使主筋與梁箍圓弧部分相吻合。
7、距牆或柱邊50mm為第一道箍筋位置。
8、梁鋼筋接頭採用閃光對焊連接,接頭百分率控制在不超過50%的范圍內。 鋼筋接頭位置:上皮筋接頭留在跨中1/3范圍內,下皮鋼筋接頭留在支座內,且滿足錨固長度要求。 板鋼筋的安裝。
9、板上洞口尺寸≤300mm,一般將鋼筋從洞邊繞過,當>300mm時按設計要求設加強筋。
10、雙層網筋之間為保證上層筋的有效高度,採用設置幾字形支撐筋,一般縱橫向間距為φ10@600mm,撐腳長度不小於200mm。
11、板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每點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雙向受力主筋的鋼筋網,應將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相鄰綁扎點的綁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
12、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
二、參考資料:
《鋼筋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