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鋼鐵企業排名及年產量
日本五大鋼企(2010年粗鋼年產量預計):
1。新日鐵(粗鋼產量:3200萬專t)
2。JFE(粗鋼產量:3000萬t)
3。住友金屬屬(粗鋼產量:1400萬t)
4。神屍制鋼(粗鋼產量:800萬t)
5。日新制鋼(粗鋼產量:500萬t)
2010年8月份,日本7家主要鋼廠生產不銹鋼粗鋼27.3萬噸,環比下降12.5%(7月份為31.2萬噸),各鋼廠的產量如下。
新日鐵(Hikari廠):3.9萬噸(7月份為4.95萬噸);
新日鐵(Yawata廠):5.6萬噸(7月份為4.68萬噸);
住友鋼廠(Wakayama廠):1.67萬噸(7月份為1.77萬噸);
JFE鋼廠(Chiba廠):7.31萬噸(7月份為9.72萬噸);
日新制鋼(Shunan廠):4.16萬噸(7月份為5.31萬噸);
日本冶金株式會社(Kawasaki廠):2.53萬噸(7月份為2.75萬噸);
日金工(Kinuura廠):2.19萬噸(7月份為2.07萬噸),
總計為27.36萬噸(7月份為31.25萬噸)。
⑵ 日本被美國控制到了什麼程度
美國對日本控制是全面的,日本脫離美國也是遲早事情。
二戰後通過雅爾塔,一系列會議,《波茲坦公告》等,成立聯合國,把日本,德國,戰敗國,處於美國為首戰勝國,控制之下。
日本沒有軍隊,自衛隊只是原則上內衛部隊。沒有遠程導彈等武器,沒有航母,核就更不用說。
為了對抗俄羅斯等,美國也武裝了日本不少飛機,軍艦,潛艇等先進武器,核心武器技術美國還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F一35等系列先進戰機,日本購買美國都不給。
二戰日本11艘航空母艦,美國才6/8艘。日本零式戰斗機也是當時最先進戰機之一。日本的能力,航母,先進戰機,核武,製造是秒秒事情,美國控制下日本沒有機會。
日美有個「安保條約」,美國在日本沖繩等有軍事基地,美國確保日本安全,但日本要掏保護費,根據美國需求購買美國武器,川普上台,增加幾十個億,保護費,增加購買武器,晉三也是不敢二話。
憲法是一國主權的象徵,但日本的戰後的和平憲法卻是美國為其量身打造的。美國在日本駐軍並享有治外法權。沒有軍事權就沒有主權,經濟通過《廣場協議》,把日本人幾十年心血讓美國通過美元,一下羊毛剪了個干凈,直到現在日本經濟都沒有真正恢復。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優先,安培馬上答應,日本豐田等美國建廠,國債也沒有少買。
國際事務中,日本永遠是美國忠實跟班,打伊拉克,利比亞,日本也出兵,出錢,後勤兵(正式作戰部隊自衛隊不合適)。
日本政客從外交,財政,首相,沒有美國背景,從政資格都沒有,日本所有派別,沒有反美的。
美國從軍事入手,政治,經濟,外交,牢牢控制這日本。
日本不想脫離嗎?做夢都想。復國是日本右翼夢想,供奉戰犯牌位在靖國神社,拒不承
認侵略,炒作威脅論,修憲,讓自衛隊出兵伊拉克,都是日本掙脫美國,恢復正常國家行動。
掙脫美國控制,對有野心日本是肯定事情,只是時間問題。袁世凱曾是大清朝鮮總辦。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曾是大英帝國番邦。當控制者衰落,小弟自然自由。
美國衰竭,無力當世界警察時候,日本會是第一個出逃小弟,日本脫離美國掌控只是時間問題!
就未來的形勢而言,只要美國依然還是世界霸主,日本就會把自己打扮成一條聽話的寵物犬;
可如果美國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日本就會迅速脫離美國的控制,甚至可能成為一個重新武裝自己的軍國主義國家。雖然這一切目前看來都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必須對這個島國的一舉一動足夠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應該對其提高警惕。
⑶ 為什麼日本也是世界重要的鋼鐵生產大國
世界鋼鐵業的生產技術中心經歷了從英國到歐洲其他國家、再經美國內移交到日本的過程。到容中國嶄露頭角後,鋼鐵生產產量與技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現在,鋼鐵生產大國是中國,技術大國則依舊是日本。
鋼鐵技術的母工廠
記者隨「走近日企,感受日本」中國大學生訪日代表團訪問了日本鋼鐵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新日鐵),參觀了那裡的君津工廠。
由於有先進的鋼鐵生產技術,新日鐵一直保持著世界鋼鐵技術母工廠的地位。在君津工廠,紅紅的厚板經過幾道軋機後,轉眼間就變成了薄板,經不遠處的冷軋工廠軋制,就加工成了汽車、家電使用的鋼板。生產能力大,但機械設備製造能力低,這是中國長期不能趕超日本鋼鐵企業的主要原因,不僅在鋼鐵業存在這樣的問題,恐怕在其他產業也大同小異。日本鋼鐵業的強大,除了鋼鐵廠本身在不斷地技術革新外,日本裝備企業的大力支持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看來主要是技術的問題啊!
⑷ 日本的鋼鐵業從何時崛起
案例3 日、美鋼鐵業的競爭
日本鋼鐵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8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鋼產量由1950年的500萬噸,增至1980年的15000萬噸。長期以來,美國的鋼鐵廠家一直以其高勞動生產率聞名於世,隨著日本鋼鐵產業的崛起,美國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不過直到60年代中期,美國仍領先於日本。當時,美國鋼鐵企業每萬人小時平均產鋼7噸,而日本只有5噸,但是此後10年日本鋼鐵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為每萬人小時產鋼9噸,而美國只有8噸。
鋼鐵企業職工工資增長率,日本比美國高出2.5倍,但是每噸鋼成本的工資含量日本為45美元,低於美國的47美元。美國的鋼鐵廠家從60年代初期就受到日本方面越來越大的威脅。日本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使本國鋼鐵廠家的競爭能力勝過美國,日產鋼鐵源源不斷地出口到美國,對美國鋼鐵企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美國鋼鐵企業的壓力下美國政府不得不出面控制對日本鋼鐵的進口。
日本鋼鐵企業的競爭優勢源自何處?有人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 是低工資優勢。日本鋼鐵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70年代初一直擁有相對於美國的低工資優勢,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段時間,日元暴跌,日本職工工資平均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日本鋼鐵企業充分認識到並利用這一優勢,注意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提高了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二、 二是在全球范圍選擇進口廉價原材料。日本雖是資源貧乏的國家,但在70年代初,能源危機之前,原材料價格便宜,日本企業可以在全球范圍選擇進口優質而價廉的礦石、煤炭、石油等原材料,並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海底倉庫。
以上兩個原因是否充分解釋了日本鋼鐵企業的崛起了呢?
70年代以來,日本企業原有的一些優勢實際已經丟失或減弱。從1957年到1975年,日本鋼鐵企業單位勞動時間的工資費用提高了8倍,而同時期美國僅提高了2倍,戰後以廉價勞動力為武器而取得競爭優勢的日本鋼鐵企業,原來的「武器」越來越不頂用了。為了維持日本鋼鐵企業的成長,只要有可以降低成本的機會,日本企業從來不放過。舉例來說,50年代末,美國和日本均相繼建成了一批容積為 2000立方米的高爐。10年以後,日本相繼建成了一大批容積超過5000立方米的超大型高爐,而美國新建的高爐沒有一座超過4000立方米,且數量也不多。
1982年,日本的高爐600超過2000立方米,而美國超過2000立方米的高爐不足10%。從1951年到1970年20年間,日本鋼鐵界建成了12個從煉鐵到煉鋼流水作業的鋼鐵廠,所建成的鋼廠在當時均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美國在1951年後僅建成了兩個從煉鐵到煉鋼流水作業的鋼鐵廠,不僅數量少而且規模也小。美國新建的兩家連續作業鋼鐵廠所生產的粗鋼,僅佔美國全年粗鋼總產量的5%。而日本新建的12家連續作業鋼鐵廠所生產的粗鋼,占日本全年粗鋼總產量的75%以上。 日本鋼鐵企業降低成本的再一個途徑是盡可能地採用先進技術。如在生產工藝技術方面採用了純氧頂吹技術、連續澆鑄技術,在管理方面則廣泛地應用計算機提高工作效率,這兩方面的技術都帶來了大量的成本節約。
合理的生產布局是日本鋼鐵企業獲得低成本優勢的又一源泉。日本考慮到原料進口和產品出口的特點,廠址選擇傾向於靠近海港,不少工廠都建在海港內,以降低運輸成本。例如,日本鋼管公司建設的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廠——扇島鋼鐵廠,即是建在人工造的小島上。該小島系從1971年開始填海而成。
石油危機之前,日本煉鋼投人的主要能源是石油。石油價格成倍上漲後,日本鋼鐵企業立即著手改變能源技術結構,用煤炭代替石油並與採用新技術實現企業的技術改造相結合,從1974年到1980年,日本國內所有鋼鐵企業,全部實現用煤炭代替石油。日本企業為此花費了大量投資,但同時卻建成了佔全國生產能力80%的節能型連續澆鑄系統。日本的煉鋼能耗比歐美國家都低。
日本的鋼鐵企業在順應環境的變化和不斷提高企業和競爭能力方面,不愧作為日本和世界企業的典範。但是,由於全球性鋼鐵需求的下降,全球經濟結構的變化,加上興起的發展中國家也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廉價勞動力的優勢,日本的鋼鐵企業也不可避免地面臨了嚴峻的挑戰。為對此作出反應,日本的川崎制鐵公司、於1986年6月設立了「川崎技術研究」部門,從事新事業開發。該部門的方針為「制敵搶先」,只要能搶在其他企業之前上市的商品,都可能成為開發對象。川崎公司時常利用進習、研修方式改變幹部的觀點,強化其應變能力,如1984年的研修論題就是:「世界鋼鐵業的興衰與公司的應對之策」。 根據上述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1950年到1980年30年間,日本的鋼產量:
A.提高了30倍 B.增長了29倍
C.翻了30番 D.以每年1倍的速度在增長
2、日本在50年代至70年代建成的12個鋼鐵廠的生產能力普遍比美國新建的鋼鐵廠大,說明日本鋼鐵業在追求:
A.降低鋼鐵生產的機會成本
B.降低鋼鐵生產的運輸成本
C.鋼鐵生產的規模經濟
D.鋼鐵生產的技術進步
3、以下哪種資源條件對日本鋼鐵業的發展約束最大:
A.自然資源 B.勞動力資源
C.資本資源 D.企業家才能
4、鋼鐵行業屬於何種類型產業:
A.勞動密集型 B.資本密集型
C.知識密集型 D.高新技術型
5、80年代初以前,日本鋼鐵業的競爭戰略屬於:
A.低價格戰略 B. 差異化戰略
C.海外市場集中化戰略 D.新事業開發戰略
6、全球性鋼鐵需求開始下降,說明世界鋼鐵業處於壽命周
期的哪一階段:
A.成長期 B.成熟期 C.衰退期 D.投入期
⑸ 日本武士刀什麼鋼最好
日本武士刀玉鋼復的最制好,玉鋼的珍貴不在於其價值和性能,而是在於其冶煉工藝所傳承的傳統文化。
⑹ 日本鋼鐵技術水平能排世界前三嗎與美國中國德國比起來怎麼樣
就目前來講,中國賣二手航母,就是因為沒有能力製造航母特殊鋼板。
⑺ 日本的鐵礦石幾乎全依賴進口,但鋼鐵業卻十分發達這是什麼原因
因為日本鋼鐵是高端鋼鐵,鋼鐵產業是科技含量很足的。
目前很多高端鋼材只有日本北專歐才能屬生產,中國只能進口。
這也是因為日本不產煤鐵,所以只進口最好的鐵礦石和煤炭。 而中國本身出產大量品質不佳但價格低廉的煤鐵,所以中國鋼鐵產業基本都走低端路線(日本那樣的高端路線是上百年的技術積累,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⑻ 中國用的特種鋼為什麼好要進口日本
以前上學時老師有講過為什麼中國迄今還沒有製造航母的原因是因為鋼質不好,是因為什麼的記不大請了,因為鋼材是合成金屬材料,是技術還趕不上發達國家吧
⑼ 日本到了二戰後期資源極度匱乏,那戰爭中的鋼鐵咋來的呢
在上世紀70年代,日本與美國、蘇聯是世界僅有的三個年產鋼在一億噸以上的國家。雖然今天日本鋼鐵產量同巔峰期相比下降了一些,但是在國際鋼鐵市場依然是絕對強者,鮮少有匹敵者,每年出口量高達3000萬噸。
二戰結束後,美國人又打了兩場大規模局部戰爭: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日本是美國軍需給養的重要基地。大量軍事訂貨刺激了日本鋼鐵工業的發展。日本政府也推行重點支持鋼鐵工業和重化學工業的政策,給予經濟補貼、貸款、減免賦稅等種種優惠條件。
日本工資水平比歐美發達國家低。資本家可以從工人身上取得較多的剩餘價值。50年代初,日本鋼鐵工人的勞動生產率為美國的四分之一,工資只及美國七分之一。當日本鋼鐵工人生產效率超過美國後,工資水平依然只有對方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