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鋼鐵產量為什麼會嚴重過剩
這是幾十年來鋼鐵行業利潤較高刺激的結果,也是鋼鐵管理體制轉型期,國有企業輻射資助衍生而造成的民營企業不斷地涌現的結果,更是原有企業不斷擴大規模的結果,也是項目審批體制執行不嚴格的後果。
『貳』 中國現在鋼鐵冶金行業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嗎
中國(粗)鋼產量世界第一,一個粗字掉了價。政府應引導企業向新品種發展,增加特種鋼材產量和品種,改變目前的格局。
『叄』 現在中國的鋼鐵嚴重過剩 怎麼不多造幾艘航母、巡洋艦之類的戰艦
這位朋友你好,你的想法是好的,不過中國鋼鐵產能過剩主要是因為各地的專小鋼鐵廠,以及河北鋼屬鐵為代表的大廠,所煉制的都是低端鋼材,基本連汽車鋼板的強度都不夠,更不用談是軍用的航母及巡洋艦了。
其實國內鋼鐵廠有量無質的情況一直都存在,就連寶鋼當年建廠時向日本所購買的技術,也是當時日本所淘汰的技術,也就是這兩年才勉強能做出汽車車體的鋼材。而且國產汽車的質量我想你也清楚,如果用這些鋼材去造航母和巡洋艦的話,我想北洋水師的慘劇估計會再發生一次。。。。
目前的現狀就是,用於武器如 坦克,飛機,軍艦的板材,發動機等,相當大一部分是靠進口的,國內的這些鋼材,做菜刀都嫌不夠鋒利~
『肆』 中國鋼鐵為什麼會產能過剩 高分!!!!
中國鋼鐵行業結構不合理導致產能過剩。
現階段中國正處於工業化發內展中後期階段,鋼容鐵需求巨大,鋼鐵行業面臨較大的市場空間。2007-2011年上半年,我國鋼鐵工業資產及銷售規模均呈穩定增長態勢。由於中國鋼鐵行業結構的不合理,一度導致中國鋼鐵產生過剩。
(4)全國鋼鐵過剩多少擴展閱讀:
2012年1至11月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2440億元,同比下降5 .37%;實現利潤660億元,下降57 .73億元,盈虧相抵利潤為虧損19.7億元,銀行借款同比增長6.58%,財務費用同比上升了24.38%,同時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到11月末達到68.67%,同比上升近1.64個百分點。
2012年1至11月份全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回落10.5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同比回落13.2個百分點,特別是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7.2%,而2011年同期是增長20.5%。
這足以說明下遊行業需求不足,加上鋼鐵產能過大,鋼材市場供大於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鋼材銷售異常困難。「由於鋼材價格持續下跌,擠壓了鋼材流通商的利潤空間,資金鏈出現斷裂,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恐慌,全行業虧損隨之而來。
『伍』 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現在到底有多麼嚴重
目前來經過一年多的的供給側改自革和化解落後產能工作,已經削減了近一億噸的落後產能,但是目前的產能還有11億噸多,鋼鐵的需求量8億噸,出口一億噸,還有將近2億噸的過剩產能需要淘汰,這還不包括0.8億噸的地條鋼非法產能。
『陸』 鋼鐵產能過剩,多出來的鋼鐵怎麼處理
可以有多種方式,出口,重新加工成優質成品,低價批發等。
產能過剩鋼專鐵企業解決方法:屬
如推動跨地區、跨所有制和區域內兼並重組。
又如,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對於不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壓縮其生存空間,迫使其退出市場,促進化解鋼鐵過剩產能。
『柒』 全球鋼鐵產能過剩,都怪中國嗎
中國鋼鐵生產的來高速發自展不但滿足了中國飛速發展的用鋼需求,也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造成了全球的鋼鐵市場過剩;但是,也有很多的國家和地區大量增加鋼鐵產能,試圖搶佔中國高速增長的用鋼需求,只不過是沒有達到目的,產生了抱怨情緒。所以說,全球鋼鐵產能過剩是一個行業不自律造成的,決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你能說全世界汽車產能過剩都怪德國,全世界家電過剩都怪日本,全世界電腦過剩都怪美國,全世界石油過剩都怪沙特,顯然不公平的。
『捌』 中國 能解決 鋼鐵 產能過剩嗎
2月17日,工業和來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源樂江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明確,「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中國將把鋼鐵產能進一步壓減1.4億噸,相比於2016年初提出的1億-1.5億噸的目標更為明確。
去年,全國共壓減了6500萬噸的鋼鐵產能。以「十三五」期間1.4億噸的目標計算,未來四年中國還將壓減7500萬噸的鋼鐵產能。
徐樂江還透露,2016年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由年初的56.37點上漲至年末的99.51點。同時,鋼鐵企業利潤同比去年增長2.02倍,虧損企業虧損額比2015年下降了51%,部分企業的職工收入也呈現恢復性增長。
『玖』 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為什麼不把過剩的出口呢
為什麼叫產能過剩?就是因為剩下了,能出口還能叫過剩么...現在也不是戰爭時期,沒人要多餘的鋼鐵
『拾』 中國鋼鐵行業 什麼時候開始產能過剩
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的鋼鐵產能急劇增長,鋼鐵需求量增長幅度沒有同步跟進,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鋼價下滑,鋼廠效益下降,甚至出現了局部虧損乃至後來的全行業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