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鐵雄心2的海戰教學
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99CV或99BB的艦隊放在現實里都不行,更別說是游戲?游戲里首先艦隊里的輔助艦和主力艦的比率應該為1比1,這樣才能發揮出正常的戰鬥力,不然會有效率懲罰。這個是很真實的,如果一個航母戰斗群就一艘DD幫忙兩艘CV反潛。。。。CV不被SS打沉才怪的說。。。。。。
比較好的艦隊構成為(也是現實中航母編隊的大致構成)一CV二BC(其實BB也可以,但是速度跟不上)三CL三DD一~二SS這個編制的作用是 CV:對海,對岸 BC(BB):對岸,防空,保護CV不被沖過來的對方BB或者BC做掉 CL:防空 DD:反潛 SS:反潛,渾水摸魚 黑夜和白天是影響所有戰斗的因素,但是氣象才是對海戰影響嚴重的!所以在海戰之前。仔細觀察戰場一年左右(游戲中)是很重要的。在不利的天氣條件下。BB可以輕松擊沉CV!(你想想艦載機都非不起來,一點戰鬥力也沒有。射程問題就不存在了。)而器對於天氣的作用不但可以抓敵人的空子
也可以防止敵人鑽自己的空子。 海狼專家:指揮潛艇作戰效率加10%
封鎖專家(實際應該叫反封鎖專家):減低指揮的艦隊被發現概率
高級戰術專家:戰斗效率10%,海空軍通用技能
偵查專家:增加發現敵人幾率,海空軍通用技能
❷ 鋼鐵雄心2一些疑問
版本是DA1.3?有點久遠,細節記不太清了,簡單說一下
1,問題是什麼?雖然我記不清這個加成AI跟玩家是否相同,但這個游戲里AI跟玩家不平等的地方多了。AOD里這個加成跟平均非裝甲度有關,是個浮點型變數,原版好像是只有有和無兩種狀態吧
2,遠征軍就是這樣,原版的話,軍控吧,反正花不了幾個錢
3,如果是新造的部隊,只能在與首都陸地聯通的省份部署,如果是從部隊上卸下來的附加旅,只能在與卸載的省份陸地相連的省份部署,另外如ls所說,有些附加旅有兵種限制
4,問題沒太看懂,「在深淵建立聯盟」,是你主動發起聯盟,還是只是信息欄里有一個「拒絕了盟國的外交提議」,後者的話,很有可能是資源交易的信息,到資源界面把自動交易勾掉就是了
❸ 鋼鐵雄心2海軍搭配問題
常見船的縮來寫:
主力艦:航母CV,戰列自BB,戰巡BC,重巡CA
輔助艦:輕巡CL,驅逐DD
其他:潛艇SS,運輸TP
1,海軍要搭配,主力艦:輔助艦不能超過1:1,否則會有陣位懲罰。因為輔助艦比主力艦容易沉,這個比例通常放到1:2到1:3,以保證部分輔助艦被擊沉後沒有懲罰。海軍我覺得大體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常規玩法,以主力艦為主力的艦隊,可以用CV+DD的組合,或者BB+DD的組合,BB這組可以將BC和CA混編進來,CV除了在不影響速度的前提下可以攙點CL,盡量不要混其他船。另一種是拼消耗,就是傳說中的飛潛快,DD海,SS海或者海轟海,這種是大量爆同一種兵,不混編
2,基於AOD系統的mod才有堆疊懲罰,啤酒罐1.2好像還是基於DA的吧,只要不超過指揮上限就沒事兒
3,傘兵轉場,先讓傘兵登機,然後把運輸機跟其他飛機混編後即可轉場
4,兩棲突擊的目的地必須有海灘,不能超過TP航程,另外突擊的選項里盡量選全天,TP組織度和士氣的下限選0,否則會出現TP去目標海區轉一圈又回來的情況
❹ 鋼鐵雄心2電腦自動產生空艦隊和無線造海軍附加旅
這是米妖參戰,ai轉到戰時後開始暴艦船造成的。
52上好像有補丁,版可以解決幽靈艦權隊的問題。
不過說真的,相對於米妖暴幽靈艦隊,蘇聯和小鬍子暴的陸軍才是卡機的根本原因。即使不裝mod,蘇聯暴到上K的陸軍師都是有可能的。
❺ 鋼鐵雄心2裡面各個附加旅作用
憲兵抄旅:一般給衛戍師,增強反游擊效率 炮兵旅:增強對步兵師的傷害還有攻打有堡壘的城市時作用比較大 反坦旅:增強對坦克的傷害,專克裝甲師 :工兵旅:增強對已方部隊過河時的攻擊效率,還有速度加1
❻ 鋼鐵雄心2的問題
技能1的海狼戰專家可能成長為技能N的海狼戰專家;和技能3的高級戰術專家完全不一樣..
當然,戰術專家再帶出海狼專家..那就不一樣了...
看你想怎麼用了....一般除非將領非常多的幾個大國....可以非常充分的分配...不然有個能用的就行了...連挑的餘地都沒有的時候還說什麼了...
❼ 鋼鐵雄心2海軍如何搭配
常見船的縮寫:
主力艦:航母CV,戰列BB,戰巡BC,重巡CA
輔助艦:輕巡CL,驅逐DD
其他:潛艇SS,運輸TP
1,海軍要搭配,主力艦:輔助艦不能超過1:1,否則會有陣位懲罰。因為輔助艦比主力艦容易沉,這個比例通常放到1:2到1:3,以保證部分輔助艦被擊沉後沒有懲罰。
海軍我覺得大體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常規玩法,以主力艦為主力的艦隊,可以用CV+DD的組合,或者BB+DD的組合,BB這組可以將BC和CA混編進來,CV除了在不影響速度的前提下可以攙點CL,盡量不要混其他船。另一種是拼消耗,就是傳說中的飛潛快,DD海,SS海或者海轟海,這種是大量爆同一種兵,不混編
2,基於AOD系統的mod才有堆疊懲罰,啤酒罐1.2好像還是基於DA的吧,只要不超過指揮上限就沒事兒
3,傘兵轉場,先讓傘兵登機,然後把運輸機跟其他飛機混編後即可轉場
4,兩棲突擊的目的地必須有海灘,不能超過TP航程,另外突擊的選項里盡量選全天,TP組織度和士氣的下限選0,否則會出現TP去目標海區轉一圈又回來的情況
❽ 鋼鐵雄心2的海軍要怎樣編隊才是正確的
編隊看學說的,海軍學說不一樣,編隊絕對天差地別,不僅如此,也要看國情和科技,時間段和敵人狀況的。這個太復雜,不好說清楚的,和人玩,就是那麼隨機的,跟著變化而變化,最適合就是最好的。和電腦玩為例,如果你用德國,你想海上有作為,就先行海軍吧,陸軍就那樣,本來很強了,給海軍讓點路沒什麼。你可以用德國這樣編隊,如果你用米妖這樣編隊,純粹找死的節奏。德國海軍可以這樣編隊。戰列巡洋艦獨立編隊,重型巡洋艦獨立編隊。編隊數量12-18-22-23多了懲罰會太嚴重。這個編隊也就是39到42年初的樣子。過了時間也就變化了。因為德國海軍可以39年末40年初具備滿組織度88比其他學說高出近乎一倍,士氣本來就是所有裡面最高的。附加旅防空必須的,因為敵人是航母,火控必須的,射程和威力,迷彩2必備的,決不能少,因為你要突入航母。-40能見度,戰列巡洋80.還有40能見度,驅逐艦還50呢,重巡就只有70-40還有30能見度,這是非常可怕的,作用2個,航母是在作戰,可是找不到目標,另外作用,憑借高30航速去襲擊20多節老舊航母,掐住對方非死即重殘。多編隊踢皮球,踢的丘吉爾想不開。為什麼不具懲罰要這樣編隊呢,戰斗效率雖然看起來損失了,可是火力其實是具有殲滅性的,這樣的編隊小而強,和輔助劑編組那是有堆疊代價的。
說不說效率損失那個高。這個時期要的是聚殲海軍空白期。登陸作戰。目的不同至於輕型航母的拉近作用,趕得上發展,可以有的。輕型航母不拖速度可以和這樣的主力艦隊編隊,威力強大。38年潛艇很弱的,然後44年了,提前研究價值不大,電動潛艇雖然可以,但是不是很強大。至於日本的那種大型潛艇,算了吧,性價比太糟糕了。德國後期編隊就又變了,高速護航,拖著重型火力,收割被輕型防空火力強大的艦隊末掉了性子了的航母編隊。德國生產大航母是胡鬧的行為,後期用潛艇海去換航母編隊也是想不開了。直接轟炸機開進港口,防空滿,加雷達,加戰斗機和轟炸機,航母來轟炸港口是作死,用驅逐艦去吸住攻擊完畢的艦隊,用戰列艦在其航母歸途上實施攔擊聚殲,連飛機也用上一起轟,你覺得航母攻擊港口能奏效嗎?如果航母先攻擊空軍基地那也是作死,其他地方的轟炸機炸,海軍層層圍毆,來而不歸。重型巡洋艦性價比很不錯,一個編隊必敗,2個3個呢,可以大量流水,航母生產要困難的多,主要30%能見度的重型巡洋一旦接近航母編隊是致命的。
德國後期,潛艇6-12-18單獨編隊,執行各種特殊任務,躲著驅逐艦航母點。有戰列艦就不用躲了,上去干吧。後期不執行聚殲任務,可以8個防空雷達輕巡洋,7個主力炮艦,外加3個輕型護航,18條一組,反潛用潛艇就可以了。優勢不用說。
艦隊存在成型後不好對付,中規中矩,組織度太高了。要是美國就復雜了,尤其對付這海浪學說。對付電腦可以,和人玩海浪的對戰,那就不是一條艦隊怎麼編組了,而是要如何編組小隊組成30條戰艦的組合了。不然鐵定被剋死了。主要准則是,高航速航母編隊,協同低航速能扛能開炮的小編隊,高航速小編隊如何保護主力艦隊,起碼要2個30組合配合作戰,不然航母學說沒了航母就悲涼了。那東西不是你想有就來的。一旦失去,海軍空白期就會是個漫長的慘淡時刻。
❾ 求鋼鐵雄心2 上手攻略,玩不明白太復雜了,不知道從哪下手
HOI新手兵種指導:
陸軍
步兵
也叫普步(普通步兵)。啥也不說,除了美國這種IC多到不知道往哪兒花的主以外其他國家步兵都占陸軍總兵力75%以上,作戰主力,維持戰線的骨幹力量,多做就是了。什麼都不突出,唯一的缺點是速度慢。通常配野戰炮(俗稱大炮,-1速度那種),如果對面是美國或者英國這種喜歡出機械化部隊(摩步機步坦克)的國家,就配1/3左右的反坦克炮,通常不配燒油的附加旅(AI除外,AI富得配重坦的都有)
傘兵
不用說什麼,可以用運輸機空降,不過最好不要拉去打硬仗,數據比步兵還差得比較多,主要是用來搶地盤的。配附加旅的話,通常是大炮,因為沒人會往有坦克的地方丟傘兵……登陸作戰中善用傘兵可以有極佳的效果。通常一個戰略方向有3個就足矣,需求量很小。
山地
很好用的東西,特種兵(山地陸戰傘兵)里通常是做得最多的。研發時間和同級步兵同年。顧名思義,在山地和丘陵作戰懲罰比普通步兵小。雖然看上去數據比同時期的步兵略差一點,不過這東西到了後期的地形加成極大,甚至進攻山地丘陵地形還有作戰加成,防守更是加幾十個百分點,效率動不動兩三百,幾乎就是個小要塞,非常 BT。不過要15人力而且花的IC和時間都比步兵長一些,但是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沒有空研發陸戰科技或者沒空出陸戰隊的(比如德國),也可以兼職陸戰隊負責登陸作戰,懲罰也比步兵小。附加旅和步兵差不多,大炮或者反坦,如果追求速度也可以上工兵。
陸戰
對日本、米國等登陸作戰頻繁的國家必備,專業是搶灘登陸和叢林作戰(熱帶的叢林和普通的森林不一樣,對機械化部隊懲罰極大),後期陸戰隊登陸甚至兩棲登陸懲罰為0——漂洋過海如履平地……附加旅主要是大炮,因為往有坦克的地方登陸實在是自己想不開……
衛戍
主要是用來壓游擊的,特點是不能動(只能戰略轉移),一旦被攻擊戰敗就直接全殲,因此有時候也做來守島(反正無路可退,換了啥部隊都是全殲)有時候拿來守海岸嚇人也行(不推薦,用小弟兵最好)。數據通常比同期步兵稍差點。壓游擊就配憲兵,守島守海岸就配炮。
騎兵
騎馬的步兵……數據和步兵差不多,速度稍快但比摩步差,落後的國家僅有的機動部隊。特點是37年可以升39半摩托化騎兵師,數據類似39步兵,在37-40年這段時間非常好用(坦克沒成型,步兵還比較菜),但是從40、41年開始就進入漫長的冬季,直到46年才有個數據不怎麼樣的「裝甲騎兵師」可以升級(軟攻防禦堅韌都不怎麼樣,唯一的亮點是硬攻比較好),因此中間這一段日子騎兵很難過,很少有人會白養5年騎兵,大部分都拆了(歷史上這一時期騎兵主要負責後方的反游擊任務,你也可以這么干……)……到51年可以升級空中騎兵師——雖然戰鬥力還是很渣,但是是全游戲最快的陸軍部隊,圈地的王道。當然,燒油速度也是全游戲最快的……附加旅通常是裝甲車和大炮,因為騎兵輝煌的年頭自行炮還沒有影子呢,等自行炮出來了坦克摩步是優先的……
民兵
這種東西上戰場就是用來堆人命的……要麼別造,要麼就玩大的,爆出成百上千個來。如果專心搞民兵流(要求國家人力夠多,IC也別太少,比如中國),建議全體配上大炮吧……據說性價比還行。
裝甲
不說了,就是坦克,利用低非裝甲度(就是車多)和高堅韌度以及高速度穿插到敵後進行合圍,由於堅韌高能夠輕松敵方戰線後方的零散阻擊部隊而不怎麼掉組織度;同時由於非裝甲度低,在防禦中可以作為支撐點核心使用——死守的時候經常是步兵啥的已經打殘了,就剩幾個坦克在哪兒死頂過去的。非常昂貴而且耗油量巨大,因此通常數目都不會太多(比如原版德國通常進攻蘇聯的時候有十幾二十個就不錯了)。配備附加旅通常是自行火炮或者自行火箭炮以加強對於步兵的打擊能力。如果追求精兵流可以配備重坦旅,非裝甲度會非常低,整個一個大鐵坨子,缺點是速度拖下來了而且更加昂貴。注意不要升級-4速度的超重坦。
輕裝甲
早期產物,有了39年基本中坦後就可以扔進歷史垃圾堆了。通常暴兵都是從39中坦爆起的。
摩步
坐卡車的快速步兵,數據和步兵差不多或者稍微高點,不過通常很少有人大規模出這東西,主要是非裝甲度相對其他機動部隊太高(這個數值越低越好)。加強旅可以配坦殲或者自行炮/自行火箭,這方面的考慮和步兵配大炮或者反坦差不多。作用主要是利用速度跟在穿插的坦克和機步後面充當餃子皮。
機步
縮水版坦克,非裝甲度在60左右,性價比尚可,如果學說和產油量允許的話(比如米國蘇聯)可以盡量多出一些。附加旅配備和摩步差不多,考慮到機步硬攻稍高一點,配備坦殲後硬攻和非裝甲度都相當不錯,基本上就是「二坦克」了,對出不起坦克的窮國很有吸引力。用法介於坦克和摩步之間,通常比較靠前。
指揮
戰力倍增器。主要作用是1、在影響范圍內(所在省及周邊相鄰省)提升指揮上限一倍(關於指揮上限又是個大話題……),2、在影響范圍內少量提升補給效率(同樣是高級內容……),3、在影響范圍內增加戰法出現概率(高級),4、利用高速度(特別是德國裝甲先鋒學說的指揮部,陸軍里除了直升機以外跑得最快的東西)和高防禦(無論怎麼打,除了空襲基本不掉兵力)圈地和進行小規模合圍,以及彈性反擊(一種戰術……高級內容)時破壞敵占區基礎設施和踩飛機。需要上將和元帥帶才能發揮1~3項功能。非常昂貴,通常做到主要戰斗正面幾個省能攤到一兩個就行,部隊越多效果越明顯。戰略進攻時可以編入先頭裝甲部隊一起前進,壓倒性戰略優勢時再分出來圈地,戰略防守時進行彈性反擊通常是單編的。單編的指揮部通常就是找一個垃圾的(1-2級,保守派)上將/元帥(不夠用中將升)帶著就行。
❿ 鋼鐵雄心2陸軍各配什麼旅好~~山地啊 裝甲師啊 什麼的....(詳細點啊~~~)
下面主要說以下原版的吧,不同的MOD區別很大,不好說,且,僅供參考。
步兵師+大炮,面對裝甲機步多的國家(德美,有些版本的蘇)就按1/3的比例上反坦克炮吧,有油的話就全上自走炮(其實有油的話所有的大炮都可以換成自走),有標准師的也可以配
傘兵師+大炮,傘兵可不是用來攻堅的,打要塞師的話可以上精銳團
山地師+大炮或工兵(追求速度)其實在山地戰中沒必要追求速度,而且很多版本不能配這個
陸戰師+大炮,有精銳團就上幾個吧,畢竟是用來攻堅的
衛戍師+憲兵隊或大炮(守海岸或孤島,但不推薦用衛戍師來守海岸,用小弟兵最好)
騎兵師+裝甲車(有些版本不能)和大炮
民兵師+大炮(民兵流)
裝甲師+自行火炮(主戰力量)、重型坦克(用於突破,少數配就行了)、工兵旅(快速穿插)
輕裝甲師(前期使用)同裝甲師+自行火炮(主戰力量)或工兵旅(快速穿插)
摩步師+自行火炮(配合坦克作戰)、坦克殲擊車(沒坦克時)、工兵旅(坦克閃擊時快速跟進)
機步師+自行火炮、工兵旅、坦克殲擊車(推薦,小坦克一個,再和摩步+自行火炮混編,作為主戰的機械化力量)
指揮部+大炮吧,限速用的(只有我這么干),圈地的話不上或上工兵吧,攻堅就上個重殺傷力的,如自走火箭炮、巨炮什麼的。
不知道寫這么多有沒有分呢。其實你可以上網找一下各兵種和附加旅的解說啊,要網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