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中國煉了多少鋼鐵

中國煉了多少鋼鐵

發布時間:2023-05-24 11:07:44

『壹』 中國的鋼鐵年產量是多少

2021年,中國鋼鐵產量是10.65億噸。佔全球56.71%,居第一位;同年,美國鋼鐵產量7268萬噸,在全球產量中佔比3.87%,排名第四。根據2021全球粗鋼產量排行榜,中國大陸鋼企在十強中佔7席,分別是:第一名寶武、第三名河鋼、第四名沙鋼,此外,鞍鋼、建龍、首鋼、山東鋼鐵分列七至十名。美國排名最高的是第十五名紐柯鋼鐵。

『貳』 中國有多少的鋼鐵儲備每年消耗多少

「十五」期間我國的鋼產量先後突破了2億噸和3億噸大關,年消耗廢鋼達5000—6000萬噸。這期間我國的廢鋼鐵資源緊缺,每年缺口1000萬噸左右靠進口解決。根據2004、2005年的鋼鐵市場情況和廢鋼消耗的市場價格分析,我們對「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的廢鋼資源及消耗情況進行了預測,預計2006——2007年廢鋼資源仍然緊缺,2008年起廢鋼資源緊缺狀況可望逐年好轉。

2004年我國粗鋼產量達2.72億噸,全國煉鋼消耗廢鋼5430萬噸,煉鋼廢鋼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萬噸,噸鋼耗廢鋼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國廢鋼鐵資源總量6178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內部回收廢鋼鐵1700萬噸,比上年增加170萬噸,社會采購廢鋼3300萬噸,與上年持平,進口廢鋼1023萬噸比上年多進口94萬噸,是進口廢鋼最多的一年。

2005年,預計我國粗鋼產量將達到3.3億噸以上,全國煉鋼耗廢鋼約為6100萬噸,比2004年增加670萬噸,噸鋼耗廢鋼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國廢鋼資源總量約為6800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回收廢鋼1890萬噸,社會回收廢鋼3800萬噸,進口廢鋼約1100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190萬噸、500萬噸和77萬噸。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實現工業化的支撐產業,鋼鐵產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條件,需要資源和能源的保障。面臨我國富礦少、貧礦多、每年有超過50%的鐵礦石須進口的現狀,發展我國的廢鋼產業,多回收廢鋼,多進口廢鋼鐵,鋼鐵企業多用廢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提高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節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也是近三十年才壯大起來,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急需調整。煉鋼生產中,轉爐鋼比例佔85%,電爐鋼比例佔15%,噸鋼耗費廢鋼量200公斤左右,對廢鋼需求量很大,廢鋼資源的社會積蓄量、廢鋼的年產生量、廢鋼市場的價格走勢等是我們十分關心並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課題。以下這些不成熟的意見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國廢鋼鐵消耗情況

1996—2005年是我國鋼鐵工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是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轉變的十年,是各種鋼鐵產品供給不足到自給有餘的十年。十年來,我國的鋼鐵產量連續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鋼產自中國,中國鋼鐵市場的繁榮帶動了世界鋼鐵市場繁榮,中國鋼鐵市場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後,用了七年的時間,在2003年邁過了2億噸的台階。今年,我國鋼、鐵、材的產量突破3億噸,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

十年來,我國累計產粗鋼173578萬噸,煉鋼耗廢鋼37650萬噸,平均廢鋼單耗217公斤/噸鋼,,也就是說有22%的鋼產量是由廢鋼煉成的。十年來,企業內部回收廢鋼15309萬噸,占廢鋼消耗量的40%以上。社會采購廢鋼21823萬噸,進口廢鋼6110萬噸,廢鋼資源總量43760萬噸。

在「九五」計劃期間,鋼產量以3—7%的年增長率增加,進入「十五」計劃後,鋼產量以年均增長20%的速度超常發展,使廢鋼資源緊張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進口廢鋼來保證國內廢鋼資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間進口廢鋼1294萬噸,「十五」期間,預計進口廢鋼量將達到4816萬噸,是「九五」期間進口廢鋼量的3.72倍,其價格也與國際市場接軌。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廢鋼進口國之一(見表一)。
「十五」期間我國的鋼產量先後突破了2億噸和3億噸大關,年消耗廢鋼達5000—6000萬噸。這期間我國的廢鋼鐵資源緊缺,每年缺口1000萬噸左右靠進口解決。根據2004、2005年的鋼鐵市場情況和廢鋼消耗的市場價格分析,我們對「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的廢鋼資源及消耗情況進行了預測,預計2006——2007年廢鋼資源仍然緊缺,2008年起廢鋼資源緊缺狀況可望逐年好轉。

2004年我國粗鋼產量達2.72億噸,全國煉鋼消耗廢鋼5430萬噸,煉鋼廢鋼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萬噸,噸鋼耗廢鋼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國廢鋼鐵資源總量6178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內部回收廢鋼鐵1700萬噸,比上年增加170萬噸,社會采購廢鋼3300萬噸,與上年持平,進口廢鋼1023萬噸比上年多進口94萬噸,是進口廢鋼最多的一年。

2005年,預計我國粗鋼產量將達到3.3億噸以上,全國煉鋼耗廢鋼約為6100萬噸,比2004年增加670萬噸,噸鋼耗廢鋼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國廢鋼資源總量約為6800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回收廢鋼1890萬噸,社會回收廢鋼3800萬噸,進口廢鋼約1100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190萬噸、500萬噸和77萬噸。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實現工業化的支撐產業,鋼鐵產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條件,需要資源和能源的保障。面臨我國富礦少、貧礦多、每年有超過50%的鐵礦石須進口的現狀,發展我國的廢鋼產業,多回收廢鋼,多進口廢鋼鐵,鋼鐵企業多用廢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提高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節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也是近三十年才壯大起來,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急需調整。煉鋼生產中,轉爐鋼比例佔85%,電爐鋼比例佔15%,噸鋼耗費廢鋼量200公斤左右,對廢鋼需求量很大,廢鋼資源的社會積蓄量、廢鋼的年產生量、廢鋼市場的價格走勢等是我們十分關心並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課題。以下這些不成熟的意見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國廢鋼鐵消耗情況

1996—2005年是我國鋼鐵工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是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轉變的十年,是各種鋼鐵產品供給不足到自給有餘的十年。十年來,我國的鋼鐵產量連續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鋼產自中國,中國鋼鐵市場的繁榮帶動了世界鋼鐵市場繁榮,中國鋼鐵市場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後,用了七年的時間,在2003年邁過了2億噸的台階。今年,我國鋼、鐵、材的產量突破3億噸,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

十年來,我國累計產粗鋼173578萬噸,煉鋼耗廢鋼37650萬噸,平均廢鋼單耗217公斤/噸鋼,,也就是說有22%的鋼產量是由廢鋼煉成的。十年來,企業內部回收廢鋼15309萬噸,占廢鋼消耗量的40%以上。社會采購廢鋼21823萬噸,進口廢鋼6110萬噸,廢鋼資源總量43760萬噸。

在「九五」計劃期間,鋼產量以3—7%的年增長率增加,進入「十五」計劃後,鋼產量以年均增長20%的速度超常發展,使廢鋼資源緊張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進口廢鋼來保證國內廢鋼資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間進口廢鋼1294萬噸,「十五」期間,預計進口廢鋼量將達到4816萬噸,是「九五」期間進口廢鋼量的3.72倍,其價格也與國際市場接軌。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廢鋼進口國之一(見表一)。
2001—2005年,由於鋼產量以20%以上的增長率增加,加上我國的廢鋼積蓄量不高,廢鋼的產出率不高,五年共進口廢鋼4800多萬噸。2006—2010,我國鋼鐵工業的產量不會有太大的增長,廢鋼的社會積蓄量增多,廢鋼資源量逐漸豐富,預計「十一五」末期,我國的廢鋼資源緊缺的狀況可以改善。

有人認為,我國到2007年廢鋼即可以自給,也有人認為要到2014年。

廢鋼的需求量取決於轉爐鋼和電爐鋼的比例,「十五」期間,電爐鋼的比例逐年下降,噸鋼耗廢鋼水平逐年減少,按2005年的耗廢鋼水平185公斤/噸,測算,電爐鋼的比例只有13%。

如果「十一五」期間,我國噸鋼耗廢鋼達到200公斤/噸,2006年將是我國進口廢鋼的高峰期,需進口1200—1400萬噸的廢鋼以補國內的資源不足。2001—2010年我國廢鋼積蓄量及廢鋼需求預測情況見表-4。

關於2006—2010年,廢鋼積蓄量及廢鋼需求預測的說明:

1. 鋼產量:假定鋼產量已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以調整產品結構為主,「十一五」期間,鋼產量控制在3.3—3.6億噸之間。

2. 通常廢鋼積蓄量是以前8—30年消耗鋼材量來測算,2005年我國廢鋼積蓄量13億噸,2006年為14億噸。

3. 廢鋼產出量指23年廢鋼積蓄量的年平均值。

4. 廢鋼產出率= 廢鋼社會采購量 / 廢鋼產出量

世界廢鋼產出率平均水平在80%以上,很多國家達90%。我國廢鋼產出率「十五」期間僅46—67%,且不穩定。「十一五」期間按67%測算廢鋼的產出,廢鋼產出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多產出廢鋼60—80萬噸。如果「十一五」期間,我國廢鋼產出率能增加10個百分點,則每年可多產廢鋼700萬噸左右。

5. 「十一五」期間,鋼鐵工業自產廢鋼按鋼產量的6%測算,十五期間企業自產廢鋼占鋼產量的比率由8.8%下降到5.7%,企業加強管理,抓好渣鋼的回收利用,企業內部回收的目標是可以完成的。

四、提高信息服務質量,為行業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務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自成立以來,在加強行業管理,提高行業自律方面;在溝通政府和企業關系方面;在穩定廢鋼市場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方面;在廢鋼供需體制改革,組建廢鋼加工配送中心;在冶金渣的開發利用、廢鋼貿易、廢鋼設備的研究製造方面;在進口廢鋼市場清理整頓、規范化管理方面;在推動廢鋼行業技術進步,貫徹廢鋼新國家標准方面;在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較好地滿足了鋼鐵工業快速發展對廢鋼的需要。

協會的工作及服務歸根到底是信息服務。為會員和企業提供政策、工藝、技術、廢鋼加工設備、廢鋼市場價格、廢鋼市場形勢分析是我們主要的職責。為了作好信息服務工作,三屆理事會期間,秘書處根據理事會的決定重組了協會信息部,改組了廢鋼鐵雜志編輯部,信息部由廢鋼鐵統計、《中國廢鋼鐵雜志》、《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三部分組成,協會信息部也是雜志和網站的編輯部。

1. 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

二年來,召開了兩次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年會,及時總結了廢鋼鐵統計工作,表彰了54名優秀的統計員、廢鋼鐵信息員,組織了廢鋼鐵網上錄入匯總統計軟體培訓,大多數企業通過網路傳送廢鋼鐵統計數據,廢鋼鐵統計信息化、自動化有了長足的進步。組建了廢鋼鐵價格信息網,編輯發行了《廢鋼鐵價格周報》及月報,廢鋼鐵價格周評和月評。在統計員、信息員和所在單位領導的支持下,已發出廢鋼鐵價格信息周報64期。我們的廢鋼鐵統計資料反映了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的廢鋼鐵收、支、存狀況;發布的廢鋼鐵價格信息周報及月報,反映了全國各地廢鋼鐵含稅進廠價格及其市場價格走勢,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廢鋼鐵市場行情,避免了一些網站對廢鋼鐵市場不負責任地炒作。我們的信息通過電子信箱、傳真、《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及時地反饋給會員單位,為大家提供了及時、准確的市場信息。

2.《中國廢鋼鐵》雜志

2004年,協會信息部開始負責 《中國廢鋼鐵》雜志的編輯工作。出版發行正刊四期、增刊兩期,並完成了雜志在北京的發行注冊更名工作。

2005年,《廢鋼鐵》雜志正式更名為《中國廢鋼鐵》,並由季刊改為雙月刊,發行量不斷擴大。內容重點放在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標准;登載行規行約,協會決議和文件;推薦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發表管理、技術論文和廢鋼鐵統計數據,廢鋼市場研究,成為具有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專業性科技讀物。

3.《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http://www.chinascrap.org.cn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自2004年5月底開通以來,根據市場的需要,不斷完善更新欄目,及時上傳和廢鋼鐵相關的信息,為會員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務。網站的主要欄目有:行業資訊(國內信息、國外信息),市場信息(價格快報、價格總匯、國內、國際市場綜述),政策法規,環保動態,協會介紹,行規行約,廢鋼標准(國內廢鋼標准、國際廢鋼標准),交易市場,科技園地、資料庫,電子雜志等欄目。行業信息、市場信息等主要欄目信息每天更新,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注冊用戶達5700多名,文章閱讀達39萬人次。在行業協會自辦的網站中,是點擊率較高的網站之一。

各位代表,協會的工作離不開會員單位的支持,《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是協會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協會是非營利性組織,雜志和網站目前僅僅是在維持成本下運行。

希望會員單位、與會的各位領導伸出你有力的手,支持協會的工作。像武鋼、鞍鋼、太鋼一樣,做到會員單位的領導、每一個科室、班組能訂閱一份《中國廢鋼鐵》雜志,所有的會員單位都能成為我們網站的甲級會員。把《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作為從事廢鋼鐵應用、廢鋼貿易、設備製造的良師益友和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我們將進一步作好信息服務工作,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用實際行動報答會員單位的厚愛!

結束語

「十五」期間,廢鋼鐵資源十分緊張,我們緊緊抓住國內、外兩個市場,較好地滿足了鋼鐵工業高速發展對廢鋼資源的需要。其間廢鋼鐵價格幾經波動,目前已穩定在比較合理的價格水平。

「十一五」期間,雖然廢鋼社會資源偏緊的狀況並沒有根本地改變。我國鋼產量連續十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廢鋼消耗遠趕不上世界第一的水平。美國鋼產量不足1億噸,但年消耗廢鋼7000萬噸以上,我國要成為鋼鐵強國,廢鋼產業任重而道遠。

『叄』 中國鋼鐵產量是多少

2020年1-12月全國粗鋼產量為78159.3萬噸。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12月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88億噸、10.53億噸和13.2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4.3%、5.2%和7.7%。

2020年1-12月全國累計進口鋼材2023.3萬噸,同比增長64.4%,均價831.6美元/噸。而同期全國累計出口鋼材5367.1萬噸,同比下降16.5%,均價847.2美元/噸。

全球鋼鐵行業競爭格局: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鋼鐵產量達到18.78億噸,比2019年增長0.48%。其中,中國鋼鐵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為10.65億噸,同比增長11.52%,佔比達到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印度,產量為1.0億噸,同比下降9.96%,佔全球鋼鐵總產量的5.34%;日本居第三位,產量為0.83億噸,同比下降16.16%,佔全球鋼鐵產量的4.43%。

『肆』 中國鋼鐵產量是多少

中國鋼鐵產量是10億噸。

從鋼鐵供需兩端看,實現了供需動態平衡。

2021年初,中國鋼鐵行業努力滿足下遊行業快速增長帶來的鋼材市場旺盛需求,充分釋放產能,鋼日產水平1月至4月逐月環比上升,形成了產銷兩旺的局面,進入5月以後,隨著限產措施的落實和下遊行業需求增速放緩,中國鋼鐵行業適時控制產能,鋼月產量連續6個月環比下降。

數據顯示,2021年前11個月,中國鋼產量為9.46億噸,同比下降2.60%,摺合鋼表觀消費量9.08億噸,同比下降5.2%。全年中國鋼產量為10.3億噸,比上年減少約3500萬噸。

行業簡介:

鋼鐵行業(Iron and steel instry)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包括金屬鐵、鉻、錳等的礦物采選業、煉鐵業、煉鋼業、鋼加工業、鐵合金冶煉業、鋼絲及其製品業等細分行業,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之一。

此外,由於鋼鐵生產還涉及非金屬礦物采選和製品等其他一些工業門類,如焦化、耐火材料、炭素製品等,因此通常將這些工業門類也納入鋼鐵工業范圍中。

『伍』 二戰時中國年產鋼鐵是多少

剛解放時,中國鋼鐵年產量只有13萬多噸,而且主產地為東北,二戰時的話肯定更少。

盡管我國鋼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於相當一部分鋼材的質量不夠過硬,每年還需進口大量優質鋼材,因此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以河北鋼鐵集團為代表(2012年鋼產量為7110萬噸),其在2012世界鋼鐵企業年度競爭力排名第二,前20名中我國共有9家企業上榜,年鋼產量均遠超千萬噸大關。

(5)中國煉了多少鋼鐵擴展閱讀:

大型鋼鐵基地:

鞍本區:是我國最大的鋼鐵基地,包括鞍山鋼鐵公司和本溪鋼鐵廠。鞍鋼是我國第二大鋼鐵聯合企業,所在地鞍山又「鋼都」之稱。鋼產量佔全國比重較大,而本溪鋼鐵廠以煉鐵為主,是我國鑄造生鐵的基地。今後將發展成為鋼鐵聯合企業。

京津唐地區:包括首都鋼鐵公司、天津鋼廠和唐山鋼廠。以首鋼規模最大,生產鐵為主。1958年建立煉鋼車間。天津鋼廠規模小而分散,產品多屬小型鋼材。

唐山鋼廠是我國小型鋼材基地。考慮到奧運會期間的環保要求,首都鋼鐵公司已搬遷至離唐山鋼不遠處的海島「曹妃甸」上,同時並將建設新的港口。

上海區: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但是除寶山鋼鐵公司外,其餘鋼廠規模小。但是一直以來,鋼材品種居全國首位。寶鋼同時是我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

武漢鋼鐵公司: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鋼鐵產量僅次於寶鋼、鞍鋼,局全國第三位。目前是我國生產板材的重要基地。

『陸』 中國鋼鐵產量是多少

中國鋼鐵產量9.46億噸。同比下降2.60%,摺合鋼表觀消費量9.08億噸,同比下降5.2%。預計全年鋼產量為10.3億噸,比上年減少約3500萬噸。鋼材庫存從3月上旬達到高點後逐步下降,年末與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總體來看,全年鋼材供需基本平衡,為下遊行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中國鋼鐵出口量

中國鋼材共出口449.7萬噸,環比減少42.3萬噸,創下2021年全年出口量新低,但同比仍然增加11.3%。從鋼材出口情況來看,自5月份的熱系以及8月份的全系鋼材出口退稅取消政策落地後,除6月份冷系搶出口導致有一小波增幅外,接下來幾個月出口量持續處於下降狀態。

雖然海外供需錯配的情況依舊尚未改善,但由於自五月份中國內貿市場沖高回落後,海外買家基本統一步調持有觀望態度,等待更低價資源,在退稅以及價格處於下跌通道的雙重打壓下,中國鋼材出口量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柒』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總體上,中國鋼鐵工業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78年)為「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1978~2000年)為穩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1、「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鐵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全國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新中國成立後,鋼鐵工業開始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蘇聯援助下建設了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鋼鐵工業逐步建設發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隨著「三線建設」的鋪開,在西南、西北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一批新的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考慮到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家確立了「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指導方針,提出了「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等口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就走上了一條以追求產值、產量增長速度為目標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

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和產值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78年,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據統計,1952~1978年期間,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鋼為綱」的發展指導方針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鋼鐵工業部門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協調發展的問題。由於對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大,就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過分的投入會制約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利稅貢獻,同其他產業部門相比而言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所以較高比例的投入就會影響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積累。由於鋼鐵工業是一個資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業,這一階段鋼鐵工業的發展也佔用了大量的能源。

據統計,1978年,鋼鐵工業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7.36%,能源消耗占整個國民經濟消耗能源總量的12.97%。另外,企業管理水平低、職工積極性不高也是當時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在1970~1975年期間,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形成了3000萬噸的生產能力,但是生產能力並不能夠得到充分實現。1974~1976年,曾經連續三年計劃生產2600萬噸鋼的目標都沒有實現,人們稱之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鋼鐵工業

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遇到了兩次重要機遇。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中國鋼鐵工業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加快了鋼鐵工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在這一階段,除了建設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廠等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外,又對一些老的大型鋼鐵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例如鞍鋼、武鋼、首鋼、包鋼等企業。1981年,我國與澳大利亞科伯斯公司通過簽訂補償貿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實現了改革開放以後利用外方資金和技術對鞍鋼焦化總廠瀝青焦車間進行改造。

1987年,國家計委批准了鞍鋼、武鋼、梅山(1998年後被並入寶鋼集團)、本鋼、萊鋼5個企業利用外資的項目建議書。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中國鋼鐵企業工藝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另外,一些非國有企業也進入到鋼鐵行業,例如,沙鋼、海鑫等,並且發展迅速。同時,1992年之前,中國鋼鐵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從放權讓利到承包經營責任制,希望通過企業改革釋放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實現了鋼產量5000萬噸和億噸兩次突破。198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超過了5000萬噸,達到5221萬噸。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為鋼鐵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內在動力。1994年以來,鋼鐵行業的舞鋼、本鋼、太鋼、重鋼、天津鋼管廠、「大冶」、「八一」等12家企業,列入國家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邯鋼、撫順鋼鐵公司、天津鋼鐵、酒泉鋼鐵等57家企業,列入地方改革試點。

到1998年,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試點鋼鐵企業均按照《公司法》實施了改組,初步明確了國家資產投資主體,理順了出資關系,建立了企業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199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首次超過1億噸,達到10124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13.5%,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0年,中國鋼產量為12850萬噸。

3、加速發展時期

「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更是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到2003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2億噸,到2005年,粗鋼產量達到3.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個粗鋼產量突破3億噸的國家,再到2006年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連續實現了鋼產量2億噸、3億噸和4億噸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這四年年增長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更是創紀錄的高達30.42%,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3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2位,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7)中國煉了多少鋼鐵擴展閱讀:

「十二五」鋼鐵工業主要成就:

1、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鋼材國內市場佔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鋼鐵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0%;資產總計6.2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10.4%,為建築、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品種質量明顯改善

「十二五」時期,我國鋼鐵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鋼材品種齊全,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

關鍵鋼材品種開發取得長足進步,高強建築用鋼板、抗震建築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大型水電站用鋼、高磁感取向硅鋼、高速鐵路用鋼軌等高性能鋼鐵材料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場館、上海世博會場館、災後重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三峽工程、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3、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時期,重點統計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噸及以上煉鋼轉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

軋鋼系統基本實現全連軋,長期短缺的熱連軋、冷連軋寬頻鋼軋機分別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寶鋼、鞍鋼、武鋼、首鋼京唐、馬鋼、太鋼、沙鋼、興澄特鋼、東特大連基地等大型鋼鐵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共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2272萬噸、煉鋼產能7224萬噸,高爐爐頂壓差發電、煤氣回收利用及蓄熱式燃燒等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大型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進了鋼鐵工業節能減排。

201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全面改善,噸鋼綜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標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12.8%、52.3%和42.4%。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捌』 大煉鋼鐵是哪年的

大煉鋼鐵是1958年。

1958年是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躍進」之年,大煉鋼鐵是這年「大躍進」運動的顯著的特徵。1958年的全民大煉鋼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成為1959年至1961年國民經濟遭受嚴重困難的直接誘因。

1957年,我國的鋼產量為535萬噸,由於「大躍進」的發動和人民群眾生產熱情的高漲,人們的頭腦開始不冷靜了,趕超英國的時間一再被縮短,1958年鋼鐵產量的指標不斷被拔高。

1958年1月24日,國家經委擬定的1958年經濟計劃(草案)提出,1958年全國鋼產量計劃為624.8萬噸,比1957年增長19.2%。這個計劃得到了這年2月召開的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的批准。

做法:

1、各部門、各地方都要把鋼、鐵生產和建設放在首位,為「鋼元帥升帳」讓路。

2、各級黨委第一書記掛帥,大搞群眾運動,大搞土高爐土法煉鋼。

3、對原有企業的生產能力不斷追加投資,致使基本建設規模迅速膨脹,戰線越拉越長。

4、商業銀行全力支持工業大躍進,以致拆東牆補西牆,打亂了正常的資金流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煉鋼鐵

『玖』 每年中國生產多少噸鋼鐵其中有多少因為生銹而廢棄

生產總量:2006年,全國產復鋼41878萬噸制,同比增長18.48%,同比增加粗鋼產量6533萬噸。其中,重點統計單位產鋼33517萬噸,同比增長15.15%,增加粗鋼產量4409萬噸。其他企業生產8361萬噸,同比增長34.07%,增加產量2125萬噸;生產生鐵40417萬噸,同比增長19.78%,同比增加生鐵產量6676萬噸。其中重點統計單位生產30272萬噸,同比增長18.36%,增加生鐵產量4696萬噸。其他企業生產10145萬噸,同比增長24.24%,增加產量1979萬噸;生產鋼材46685萬噸,同比增長24.45%,同比增加鋼材產量9172萬噸。其中重點統計單位生產30507萬噸,同比增長17.62%,同比增加鋼材產量4570萬噸。其他企業生產16178萬噸,同比增長39.75%,同比增加產量4602萬噸;生產鐵原礦58817萬噸,同比增長37.99%,同比增加生鐵產量16194萬噸。

『拾』 大煉鋼鐵持續了幾年

大煉鋼鐵是指1957年11月至1958年畝宏12月,持續了一年。
為了達到「趕英超美」的鋼鐵產量目標,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一項弊耐嘩全民煉鋼運動。
大煉鋼鐵運動,嚴重違背了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規律,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嚴重削弱了農業,沖擊了輕工業和其他事業,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
1958年8月17日通過《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斗》的決議,從此掀起轟轟烈烈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決議指出1959國民經濟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鋼產量達到2,700萬噸,爭取3,000萬噸。認為實現此計劃,中國鋼鐵和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除電力等少數幾種租行外,都將超過英國。
但截至1958年8月底,全中國鋼產量僅450萬噸,只剩四個月要完成650萬噸。9月1日發表公報,號召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奮斗。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鋼鐵工業是整個工業的基礎,是整個工業的綱,是整個工業的元帥。

閱讀全文

與中國煉了多少鋼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材模具密度是多少 瀏覽:327
沒有焊接筆如何自己製作焊接筆 瀏覽:399
不銹鋼和銅哪個更吸熱 瀏覽:273
200w蕊片如何焊接 瀏覽:351
鋼筋擠壓連接技術有什麼和什麼區別 瀏覽:890
為什麼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是鋼鐵長城 瀏覽:241
75鋼管理論重量是多少 瀏覽:362
兩用電焊機燒不銹鋼是什麼氣 瀏覽:931
直銷市政護欄需要多少錢 瀏覽:406
氧焊混合閥管斷了 瀏覽:169
鋼板什麼切割切面最平 瀏覽:326
鋼材復合板是指什麼 瀏覽:818
網紅麵包模具哪裡買 瀏覽:935
鋼材索氏體怎麼做 瀏覽:508
工藝管道焊接管台如何計算工作量 瀏覽:681
藤椅鋼管彎了怎麼恢復 瀏覽:829
ysl方管206號色 瀏覽:429
東吳證券三方存管銀行有哪些 瀏覽:167
取鋼板多久康復治療 瀏覽:273
經常用水清洗的鋼板用什麼漆 瀏覽: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