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四章的主要內容
第四章
冬妮婭給塔尼亞寫信,傾訴自己的心事。城裡唯一的劇院舉行了盛大的晚會,佩特留拉派士紳界的很多人都出席了。保爾被押去發電。帕夫柳克趁舞會熱鬧時闖進來,又因樂曲的問題和戈盧勃打架。場內十分混亂。
城裡有「燒殺擄掠猶太人」的傳聞不脛而走,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謝廖沙等人商量著藏身的地方和方法。戈盧勃和帕夫柳克雙方發生沖突後第三天,虐殺猶太人的暴行開始了。可怕的三天兩夜裡,有很多人被殺戮和摧殘。但只有幾個人抵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卧病在床,雙目失明。在與病魔做斗爭的同時,他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代面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
但在把小說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徵求意見後,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郵局丟失。這並沒有挫敗他,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函授大學學習的同時,他開始構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根據親身經歷寫就此書。
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誰
一、作者簡介: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前蘇聯作家,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開始工作,1919年加入共青團,參加蘇聯國內戰爭。1920年秋天在戰斗中負重傷,23歲時全身癱瘓,24歲時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驚人,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在1933年寫成自傳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勛章。奧斯特洛夫斯基於1936年12月22日逝世,年僅32歲。1940年位於索契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改建成為國家博物館。
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成的一部優秀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所走過的道路,反映了蘇聯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難、艱苦奮斗、勇於勝利的大無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其小說形象超越時空,超越國界,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震動著數代人的心弦。小說問世不久,便被改編成電影和舞台劇,並在世界各地流傳開來。
三、主要內容:
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烏克蘭某鎮一個貧苦工人家的二兒子,父親死得早,母親則在富人家當廚娘, 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是個鉗工,受盡了資本主義制度剝削和壓迫人民的痛苦。保爾在被迫退學後,他當過車站食堂的小伙夫,做過發電廠的工人,之後認識了冬妮婭——一個林務官的女兒。低下的社會地位和苦難的生活練就了保爾一副不屈不撓的性格。十月革命爆發後,紅色政權遭到了外國勢力干涉和本國反動派的聯合圍攻。
烏克蘭的政治形勢也空前的激烈動盪,保爾通過哥哥認識了朱赫來。朱赫來是個老布爾什維克戰士,紅軍撤退時將他留在了鎮上。朱赫來很友好,教保爾學會了英式拳擊,還培養了保爾樸素的革命熱情。一次,因為解救朱赫來,保爾自己被關進了監獄。而後愚蠢的敵人卻很快把他錯放了。出獄後的保爾慌不擇路,跳進了冬妮婭家的花園。冬妮婭很喜歡熱情、倔強、個性剛強的保爾,保爾也被漂亮、整潔、文雅、不像其他富人家的孩子一樣瞧不起工人的冬妮婭所深深吸引。
後來,保爾在朱赫來的影響下參加了紅軍。成為了著名的科托夫斯基騎兵師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他和他的戰友們曾一天向敵人發起十七次沖鋒。在戰斗之餘,他還喜歡讀小說,一有空就講給戰友們聽。一次激戰中,他頭部受重傷,被送進了醫院;出院後,保爾住進了冬妮婭親戚的家。因為他的一隻眼睛失明了,所以不能再回前線了,但他不忘工作,立刻投入了地方上的各種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次參加工友同志的聚會,保爾因帶著穿著漂亮整潔的冬妮婭同去,遭到了工友們的譏諷和嘲笑。保爾意識到冬妮婭和自己不是—個階級,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上,但卻被她回絕了,兩個人的感情不得不產生分裂,從此保爾便離開了這個文靜的女孩。
為了供應城市木材,保爾參加了鐵路建築。暴雨、泥濘、大雪、凍土,工作條件越來越惡劣,武裝土匪的騷擾和疾病、飢餓也都威脅著保爾和同志們。但鐵路還是如期修通了,已升為省委委員的朱赫來為他們的革命熱情深深感動,他說:「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由於成績突出,保爾被任命為某鐵路工廠的團委書記,女政委麗達經常幫助保爾,幫助他提高認識,搞好工作。保爾漸漸愛上了麗達,但又以革命為由放棄了自己第二次萌動的愛情。當他再次遇到麗達,想向她表白的時候,卻發現麗達已經和別人結了婚,已經有了孩子。保爾因傷寒再次回鄉住進了醫院,而且得了肺炎,肺炎好了,但醫生又在他脊柱上發現了一處彈片留下的足以致命的暗傷,於是保爾又回到家鄉養病。
在家鄉養病期間,保爾到烈士墓前憑吊戰友,感慨萬千,發出了感人至深、振聾發聵的豪言壯語:「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有一次差點死了,但他想起了戰友,覺得自己應該活下去,畢竟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斗爭。』」他曾經想過自殺,但經過激烈的的思想斗爭後,他選擇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手槍。病癒後,保爾又忘我地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在工作中,他堅決地和各種非主流思想和「歪風邪氣」作斗爭。
1924年,黨組織不得不卸掉他身上的全部重擔,讓他長期療養。他的視力越來越差。在海濱療養時,保爾認識了達雅——一個出身工人家庭的女孩兒:在達雅家中,保爾鼓動了達雅對老頑固父親的造反,並引導她加入了蘇維埃,最後達雅和保爾結婚了。
1927年,保爾完全癱瘓,繼而雙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喪氣,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但堅強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保爾開始了創作。但在手稿寄給郵局給弄丟了,保爾悲痛欲絕,後來在達雅等人的鼓勵下,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人從小到大的經歷,告訴人們一塊「鋼鐵」是經歷過許多磨難才能煉成的。
1934年,在母親、妻子以及同志們的幫助下,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他的又一部中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終於出版了,保爾又開始了他新的生活。[1]
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誰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打工。15歲時奔赴前線,因在戰斗中不幸身受重傷,復員進入鐵路工廠工作。
而後由於病情惡化而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作者在病床上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
後世對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紀念
1936年5月,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返回索契,入住烏克蘭政府所贈的別墅;8月,完成《柯察金的幸福》的創作;12月15日,突發腎結石和膽汁中毒;12月26日(一說22日)晚7時50分,病逝,年僅32歲。
為紀念奧斯特洛夫斯基,俄羅斯雕塑家格利高里·波多茨基製作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雕像。2015年9月22日上午,由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與波多茨基共同向清華大學捐贈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雕像揭幕儀式在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圖書館舉行。
4.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字數、頁數是多少
374000字,143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版說,於1933年寫權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4)索契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擴展閱讀
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卧病在床,雙目失明。在與病魔做斗爭的同時,他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代面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
但在把小說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徵求意見後,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郵局丟失。這並沒有挫敗他,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函授大學學習的同時,他開始構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根據親身經歷寫就此書。
5.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書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蘇)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譯者:陳恆哲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9
頁數:440
內容簡介: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年僅29歲,雙目失明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索契寒冷的夜裡為全世界的青年發出的這聲疑問,鑄就了指引一代代人的燈塔——《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尚未成年的保爾被暴虐的神甫從學校中趕出,一腳踏進了這紛亂的人間。
是年,已然統治了這龐大帝國數百年的沙皇貴族們搖搖欲墜。
是年,名曰布爾什維克的火種在那位導師的帶領下星火燎原。
是年,這個叫做保爾·柯察金的小夥子還沒有遇到那面紅旗。
日後堪稱這面紅旗下最堅硬鋼鐵基石的英雄戰士,引領著無數青年的榜樣,他的人生,拉開了帷幕……
作者簡介: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前蘇聯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
1904年9月22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 ,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斗中不幸身受重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
1930年開始,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斗崗位的理想。
從1934年起,他開始寫作反映國內戰爭時期無產階級為蘇維埃政權而斗爭的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直到病逝,《暴風雨所誕生的》才寫了第一章。
1935年,蘇聯政府為了表彰他的文學功績,授予他列寧勛章。
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