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鐵雄心4戰爭計劃怎麼制定 戰爭計劃制定技巧
委任AI玩法: 前線的實力對比,必須弄清楚。 盡量的細化前線區域,不要回一個戰區幾百個師全堆答一個戰線上,比如你一百個師根據戰線寬度,盡量的細分成幾個小戰線。 如果你是進攻型戰線,設置進攻目標要根據局勢一步步設置進攻方向和目標。切忌別一。
⑵ 鋼鐵雄心4太祖宣戰順序
大概幾種打法
一,早戰入統一戰線,吞了晉系,三馬,新疆,西藏,和常凱申一起抗日,憋pp點,宣晉,三馬,同時宣兩個,之後宣西藏,新疆,先宣西藏,西藏沒核心,後宣容易拖到77後,入大東亞共榮圈,除了打西藏,都可以用一營騎圈地,西藏把陣線拉開一格,放他們出來,不然攻蹲坑的山很累,最後部隊去港口守日本登錄,現在常凱申ai修改過,基本前線的補給會被常凱申塞滿,你賽三五個師就補給爆了,只能去守港口,之後憋40寬編制師,去平推日本,之後平推常凱申
二,早戰不入統一戰線,宣晉系,三馬,之後入共產宣常凱申,拉蘇聯一起打,劃線平推大概在38年中可以推了常凱申,七七日本參戰,蘇聯日本會搶掉一半的地,地圖有點難看,之後推日本,再背刺蘇聯
三,早戰不入統一戰線不拉蘇聯,前面一樣,宣晉系三馬,不拉一營騎圈常凱申地(類似打西藏),需要後退一格,再咬住常凱申的前線部隊,一營騎從縫隙穿進去圈地,b站有視頻,這個打法很累,但可以獨吞常凱申(先把平津圈掉,免的七七日本從那裡打進來,刷分搶地)
四,不早戰,史實路線,這個路線和早戰入統一戰線類似,初期大概會少10來個工廠,一樣幫常凱申守港口,落日後點國策滲透,用決議的共產滲透搶地皮,個人覺得這個路線很歡樂,但很拖時間,打完日本,常凱申,基本42年或更晚了
五,通過權利斗爭吞常凱申,類似小軍閥吞常凱申,一般沒人走這條線,走這條線不如玩滇系,晉系之類小軍閥
⑶ 鋼鐵雄心4德國師配置標準是什麼 德國各兵種
標配步兵師:七步二炮一個支援炮連,一個反坦克支援炮連,工兵支援連,一級的就行。
抓緊時間研究四號碾克,出來二三十個,40年即可滅掉並全吞同盟(起手宣英國荷蘭比利時並給法國吹喇叭,英法同盟就是個屁,挨個秒英法)、美國、蘇聯,沒有什麼壓力,兵不需要多少,100稍多個師(我一般40年十月才有140個師,實在不想造太多,元首人力並不很充裕)就夠了,元首打仗重在黑科技(四號碾克),直沖突破切後排,秒誰誰死,包餃子手到禽來,二遍滅同盟後跟蘇聯開戰,先守一波,包兩個餃子,然後平推,蘇聯死3兆,元首死了還不到100K(十萬),開戰才幾個月蘇聯GG
⑷ 可以推薦一下《鋼鐵雄心4》步兵編制嗎
1、適當的步兵比重
步兵支撐整個師的防禦和血量(類似的還有騎兵、摩托化步兵和機械化步兵),所以除非有強大的工業和人力做後盾否則皮脆肉嫩的編制最好不要考慮,開戰後快速的庫存流失會讓你的實際戰力迅速下降甚至因為損失過大無法補充。
2、在保證步兵比重的前提下,編制10寬。
10寬:兩種可選策略方向,一種是5個營步兵/摩托/機械化刷4圍甚至帶個坦克,靠科技(火炮+火箭炮)和工業能力強化輔助連,但部隊質量沒得說。
另一種就是5個營步兵堆4圍,帶個鏟子和炮就上,也適合不想投入資源裝備諸如醫療和偵察兵之類的打法,10寬度的核心都是同樣寬度下的高4圍。
3、在保證步兵比重的前提下,編制40寬
40寬:支援裝備利用率極高,生產線好養,由於過去分散多個師的火炮集中在一個師,裡面走火力優勢的火炮線時每輪傷害必定破防,威力巨大。
缺點就是光是把步兵和炮填進去模版里頭就要4、50點陸軍經驗,一個完成體的模版陸軍經驗可以吃掉上百,要拿出來用的時候仗已經打半天了,另外戰場兵力利用率偏低,荒山野嶺也得一萬多人去占。
20寬:泛用性強的編制,陸軍經驗、產能、科技和配置上的折中,裡面配置可以做的文章也比較多,0火炮,雙火炮,火炮+反坦都能湊整20,如果走裝甲先鋒的,配合偵查和無線電戰術一個接一個戰斗計劃秒拍,如果走人海的,拿個鏟子就夠。
⑸ 《鋼鐵雄心4》怎麼30個師打不過10個師
1.師是你自來己配置的,武器自、人數、組織度都是你自己設定的,所以說一個師可以是只有一個營的幾千人的小隊伍,也可以是25個營的三萬人大部隊,30個千人師打不過10個三萬人的大部隊是很正常。
2.如果是全步兵的師,你就得接受你能防不能攻的事實。但是如果你給你的純步兵師加幾個火炮,情況就完全不同。火炮的軟攻和硬攻是步兵的多少倍,有火炮的步兵在進攻中的效率高出不知道多少倍。現在最流行的「7步2炮神教」就是主張每個步兵師由7個步兵營和2個炮兵營構成。這種組合繼承了步兵的高防禦能力,適合守陣線。同時由於攻擊力不差,也能打陣地戰緩慢推進,並且造價也算合理,屌絲也能付得起造價。更重要的是它的寬度是20,常見的80寬度戰場正好填進去4個師,不會導致寬度浪費,確實是適應性最佳的配備。
⑹ 鋼鐵雄心4德國部隊配置及編組方式解析德軍怎麼玩
德國軍走歷史路線即可。
⑺ 鋼鐵雄心4一條生產線幾個兵工廠
鋼鐵雄心4一條生產線4個兵工廠。散知根據凳臘查詢相關資料信息,鋼鐵雄心4一條生產線沖粗消工廠依然只有4座軍工廠,2座民用工廠。
⑻ 鋼鐵雄心4德國出多少個步兵師比較合適
看你工業了 工業你要是發展的好 最好別用太多步兵 機械化軍團 穿插內突破強攻防禦樣樣精通 而且容學說 都有大量加成 步兵師 最費人口的 德國人口資源並不到 兩三百萬部隊 就喊人口不足 部隊得不到補充 跟蘇聯打 那每個 一年兩年 別想解決戰斗 在歐洲機械化步兵 比純銅陸軍 能力強太多了 盡量少用 步兵 多用機械兵 當然 也不是說不造 步兵用來防守 還是不錯的 你造三十五十用來放手 海岸線還是不錯的
⑼ 鋼鐵雄心4的裝備系統
兵器裝備對游戲其他的部分影響深遠
生產在為不同單位增添各自特色的同時,我們也希望構建一個更有趣的生產模式,即使人有理由不單單使用最先進的科技。為此,我們設計了全新的生產方式。比起之前一個師一個師的生產,本作每個車輛單位都獨自通過生產線被生產出來。一條生產線運轉的時間越久則生產效率越高。假若你改換生產更新的坦克,則變得稍慢。是一輛嶄新的虎式更能推動戰局呢,還是二十輛四式戰車?選擇權在你手中。而升級你的部隊裝備意味著新式裝備送上前線,而舊式裝備回到儲備,或是送到其他戰區,或是給盟友作支援。
這意味著一個師是由不同的裝備和操作他們的兵員所構成的。師大部分的能力數據來自於裝備,因此一個裝甲師不裝備坦克就有違初衷了。至於具體的師裝備構成,則取決於你如何設計師。從下來看,我們從營一級來考慮一個師里你需要裝備什麼,但師本身仍然是能在地圖上單獨指揮運動的最小實體。舉例來說,為一個師增加一個炮兵營你需要為其增添一些人手和生產幾門加農炮,然後這個營才能正常作戰。之後的日誌我們會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新的科技突破帶來新的裝備選擇。我們希望解鎖裝備的過程是清晰可見而且是可預知的。德意志的裝甲科技樹如下圖:
裝甲科技圍繞著不同底盤解鎖。每個底盤附帶4個子科技,每項則解鎖一個分支。舉例來說,當你解鎖了三號戰車,你就可以研究它的TD衍生型,三號突擊炮。把三號坦克的炮台替換為一門固定炮塔,就成了三號突擊炮。這樣的不同衍生可以在同一條底盤的生產線里來來回回來回來回切換而不受太多懲罰。所以當四號戰車主導戰場時,你可以把你三號的生產線轉為生產三號突擊炮。大多數國家確實如此生產他們的衍生型,而我們確實希望作出這樣的效果。歷史上,三號突擊炮實際上是德意志在二戰期間生產最多的裝甲單位。
另一方面,一些可自訂的裝備衍生型也可通過戰爭中習來的經驗解鎖。未來我們也會進一步探討這個。 為了鋼鐵雄心4能夠更加好玩,工作室努力學習鋼鐵雄心2裡面的陸軍學說向科技而不是鋼3裡面的學說裝備混合科技。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總共有四條相互獨立的陸軍學說科技線。每一條科技線又有一個或多個相互獨立的選擇來使得你的陸軍學說和子學說更加獨特。因為我們還在alpha測試版本中,所以我也不能確定地說發行的時候到底有哪些科技項在科技樹裡面。隨著我們進一步的開發和測試,這些科技是很可能改變的。不過我可以稍微說說這些科技線和科技選擇背後的一些一般性思想,這樣你們就會明白我們到底在幹嘛了。
機動作戰學說
這條路線主要聚焦於機動單位,而且是德國的預置路線。裝甲和機械化/摩托化單位會收益頗多。這條路線同樣可以在你打算發動一次進攻的時候減少所必須的准備時間(前敵組織?)。這條路線在一些早期獎勵幫助下,可以比較提前成型。第一條分支讓你選擇裝甲或是摩托化/機械化步兵作為你的研究重點。盡管摩托化步兵在戰斗中不是特別給力,但是它更加便宜而且可以大規模生產,因此它可以作為德國的一個備選方案,或者能夠給一些工業不是那麼給力的小國用。第二個分支在於,你是選擇向歷史上的德國一樣,為了追求最大人力而採取一種防禦姿態,亦或是繼續追求攻擊性的陸軍學說。哦對,咱也知道閃電戰不是一個陸軍學說,但是當年德國人把新的軍事思想和新的發明鼓搗出來整一起的時候人們都叫它閃電戰,所以咱也這么叫了。
火力優先學說
這是老美的預置路線。這條路線主要是為了服務那些又大又精又貴的土豪師,並在友方空軍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十分給力。第一個分叉出現在你是選擇給一個師更多的支援單位,還是增強每一個單獨的支援旅的戰斗能力。第二個分支讓你選擇是採用空地一體戰的姿勢(增加戰斗中的空軍支援效率),還是火力壓制(讓你把主要精力放在你的陸軍主體上)的姿勢把對手擼出翔。
大型作戰計劃學說
這條路線可能會被認為是最傳統的學說路線了,並且是英、法、意、日的預置路線。這條路線能夠給你更多的作戰計劃獎勵,並且能夠提升你的步兵和炮兵能力。這個學說在進攻時候會顯得有點虛,但是會給予更多的防禦獎勵。分支出現在你是選擇提升更多的進攻潛力和比較平穩地全兵種進化的進攻路線,還是大部分重點放在步兵上面並且可以更早成型的滲透路線。
人海戰術
這是專門給蘇聯和中國定製的。很明顯,這條路線主要就是,超級嚇人的人力修正,加強的陸軍士氣,和逆天的補員速度。早期的科技能夠帶來一些防禦上的獎勵,以及可以增強步兵和民兵的戰鬥力。路線分支的第一個選擇在,你是繼續追求無節操的人力碾壓風格,還是採用歷史上蘇聯的大縱深戰略,一種能夠充分利用現代化戰爭工具並且能夠全面地強化炮兵、裝甲和機動單位的學說。你大概注意到了,科技樹上的規模化動員(人力碾壓)的科技線比其他的科技線都要短。這是因為這個人海戰術,大家都願意把它當做一個應急措施,而不是真的一個陸軍學說。因此,當境遇改善的時候,我們鼓勵國家們把這個科技線扔一邊去。 在早一些的鋼鐵雄心游戲中,所有的空中單位都只是一些「翅膀圖標」,一團沒有特定數量(不過一般都是100架)的飛機,這些飛機在你的指令下可以去某些地區執行任務或者進攻某一特定省份。在鋼鐵雄心4中,我們不再使用這些抽象的「翅膀」了,每一架飛機都是獨立的裝備個體。當然我們不是給每一架飛機下達命令,取而代之的是給空軍基地下達命令,派出一定數量的飛機在特定的戰略區域執行任務。當我們設計新的圖像系統時,我們常會藉助像上圖一樣的視覺輔助。紅線標志著戰斗機發動以後展開攻擊時的路線,而藍線記錄著它們返回的路線。每一架戰斗機所採用的路線可能是不同的,這樣並非所有的任務路線圖都是一樣的,這樣看起來很不錯哦。當然,我們沒法在地圖上展示每一場實時狗斗。屏幕上的飛機代表著某一區域中正在執行任務的飛機的平均數量,因此如果在這個區域有戰斗機戰斗你會看見一個狗斗圖標的出現,而在戰斗中處於劣勢的戰斗機就會被擊毀。
這里還有一張空軍圖,雖然還是alpha版本的。
關於空軍任務,HOI4的地圖被分為了一塊塊我們稱之為戰略地區的區域。這些是空軍任務的主要目標。為了給你們一個概念,我可以告訴你們法國本土被分為了兩個戰略地區。你可以給任何在飛行航程之內的空軍基地,派出你愛多少就多少的飛機,設置任務的優先順序別,然後大可拍拍屁股不去管它讓飛機飛個痛快,直到你打算改變你的命令或者查看任務進度。戰略地區內的空軍力量平衡可以影響該地區的制空權指數。當制空權指數傾斜的時候它會影響虛弱方執行任務的次數,同時也會對該地區地面單位的行動產生負面效應。
真實任務(比如轟炸),排除掉天氣和敵方制空的因素,一般會每天進行兩次,一次白天一次黑夜。飛機會遵從玩家的優先順序設定,或者是合理地分成兩半進行出擊,如果玩家沒有設置優先度的話。當一架飛機起飛時,它有一定幾率被敵方防禦戰機發現,這個幾率受天氣、白天黑夜、雷達覆蓋率、敵方制空權這些因素影響。如果被發現,敵軍的防禦機會攔截它。敵方戰機會優先攻擊轟炸機,但是僚機有一定機會咬住這些敵方攔截機。空戰結束後,剩下的飛機會繼續執行空軍任務。任務產生的破壞不僅受參加任務的飛機的影響,同時也會受到一個中斷懲罰的數值的影響,這個數值基於在任務路途中被擊毀或被擊傷的轟炸機的相對數量來決定。 我們還有其他的變化:1、 與之前我們設置堆疊懲罰不同的是,空戰限制在1v1或2v1。飛機的總數依然有巨大作用,但能夠在同一時間攻擊敵機的飛機只有那麼多。我們覺得這樣更加貼近歷史2、取消了截擊機和多用途空中單位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戰斗機和重型戰斗機,後者搭載雙引擎,更快更重但機動性也更差。歷史上並沒有很多飛機能夠出色完成特定任務,因此玩家必須決定飛機科研的研究方向。通常來說,重戰克轟炸機,但也容易被戰斗機打穿。戰斗機也能克轟炸機,但是因為他們火力輕,因此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擊落轟炸機。3、飛機速度影響目標選擇了,更快的飛機挑選戰斗目標的優先性更高。因此,當攔截轟炸機的時候,火力和速度成為了戰斗機最重要的屬性。4、機動性是一個新的屬性。當兩架飛機遭遇的時候,高機動的戰斗機能夠更充分地輸出它的對空攻擊力量。5、覆蓋率相對來說是一個概念而不是一個數值。它基於飛機的最大航程和目的地-空軍基地之間距離的壁紙。如果一架飛機只是僅僅夠到目的地,那麼它的覆蓋率會非常差。(關於這個Coverage我覺得有一點爭議,最初認為是掩護率,但是下文有提到飛機被敵軍檢測到的幾率,因此這里我覺得這個Coverage指的是轟炸機的火力覆蓋率)
6、盡管單架飛機不會漲經驗,但是通過戰斗任務我們能夠獲得Aces。Aces可以分配給空戰單位來增加它們的效率,不過這是以的事了。總體來說,我們希望空軍的新變化使其成為一個「計劃與生產」的模塊而不是一個微操狂魔的盛宴。它的宗旨是讓你的戰略轟炸機能夠暢通無阻地把別人家炸平之前,先通過一系列空中戰役把對方的空軍拆了。當然,你也能猜到,航母也得大改,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