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屬表面發黑處理是指什麼
鋼鐵零件的表面處理一般有————鹼性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兩種。酸性氧化法也稱為「發藍」。目的是使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以防止金屬表面被腐蝕,酸性氧化法也稱為「磷化處理」(國際上大多軍工企業均採取此法),其具有比發藍更好的抗磨損性與抗腐蝕性。鋼鐵製品表面經「發藍」處理後所形成的氧化膜,其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呈黑藍色或深黑色。
Ⅱ 金屬表面發黑處理方法是什麼
金屬表面發黑處理方法是化學表面處理的一種常用手段,原理是使金屬表面產生一層氧化膜,以隔絕空氣,達到防銹目的。外觀要求不高時可以採用發黑處理,鋼製件的表面發黑處理,也有被稱之為發藍的。
發黑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傳統的鹼性加溫發黑和出現較晚的常溫發黑兩種。但常溫發黑工藝對於低碳鋼的效果不太好。 鹼性發黑細分出來,又有一次發黑和兩次發黑的區別。
處理效果:
該工藝生成的氧化物薄膜性能穩定,在常溫下可長期保護套圈倒角、擋邊處不生銹,軸承的外觀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件發黑前除銹和除油的質量,以及發黑後的鈍化浸油。發黑質量的好壞往往因這些工序而變化。特點:
(1)發黑安全不用電,用鹼性高溫發黑需100%用電。
(2)提高工效:共需1-2小時。
(3)發黑成本低,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對發黑時間做了嚴格的控制。
(4)工藝適應性強:解決了球墨鑄鐵不能發黑的難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發黑處理
Ⅲ 鐵怎麼做發黑處理
鋼鐵發黑,就是將工件置於鋼鐵發黑劑中,在鋼鐵表面形成一層四氧化三鐵薄膜。薄膜厚度在0.5-1.0μm之內,均勻且緻密並牢固地結合到鋼鐵表面。由於,這膜是藍黑色的,它通常被稱為發藍或發黑。
准備階段,需要去除工件表面的油,銹,水垢等,表面被氧化成高質量的氧化膜做准備,主要包括化學脫脂,酸洗等。
發黑階段,將清洗完成後的工件放入發黑槽液中,並放置一段時間,以在工件表面上形成所需的氧化膜層。
如果,是高溫型發黑劑,則需要調節入槽的溫度和出槽的溫度,浸防銹油,其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氧化膜層的耐腐蝕性,增加潤滑性和表面光澤度。
常溫時,鐵在乾燥的空氣里不易與氧、硫、氯等非金屬單質起反應,若有雜質,在潮濕的空氣中易銹蝕;在有酸、鹼或鹽的溶液存在的濕空氣中生銹更快。
在高溫時,則劇烈反應,如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Fe3O4,赤熱的鐵和水蒸氣起反應也生成Fe3O4。加熱時均能同鹵素、硫、硅、碳、磷等化合。除生成+2和+3價氧化物外,還有復合氧化物Fe3O4(磁鐵的主要成分)生成。
鐵易溶於稀的無機酸中,生成二價鐵鹽,並放出氫氣。在常溫下遇濃硫酸或濃硝酸時,表面生成一層氧化物保護膜,使鐵「鈍化」,故可用鐵製品盛裝冷的濃硫酸或冷的濃硝酸。
Ⅳ 螺絲/螺母為什麼要發黑處理什麼是發黑處理
發黑工藝
鋼製件的表面發黑處理,也有被稱之為發藍的。
其原理是將鋼鐵製品回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答密的氧化膜保護層。
發黑處理現在常用的方法有傳統的鹼性加溫發黑和出現較晚的常溫發黑兩種。
一種常溫發黑處理工藝,主要由以下工藝步驟完成:1)清洗;2)脫脂:工件必須完全浸入脫脂液中;脫脂液濃度ph值12-14,處理時間10-30min,每過3-5分鍾上下抖動幾次,葯液濃度低於ph12時補充脫脂粉;3)水洗;4)酸洗:酸洗液濃度ph值2-4,處理時間5-10min;5)水洗;6)發黑:池液濃度ph值2.5-3.5,處理時間10-12min;7)水洗;8)吹乾;9)上油。本發明有益的效果是:1.發黑安全不用電,用鹼性高溫發黑需100%用電。2.提高工效:共需1-2分鍾。3.發黑成本低,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對發黑時間作了嚴格的控制。4.工藝適應性強:解決了球墨鑄鐵不能發黑的難題。 發黑為了耐磨和防銹。
Ⅳ 什麼鋼種需要發黑處理,什麼是發黑處理
發黑處理是鋼表面氧化處理的一種,它主適用的鋼種為碳鋼和低合金鋼專。
發黑處理,就屬是把工件放入很濃的鹼和氧化劑溶液中加熱(加熱溫度約140℃左右,保溫1-2小時),使鋼的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四氧化三鐵(Fe3O4)薄膜。氧化鐵膜可以隔絕空氣而防止鋼的內部被氧化,以達到耐腐蝕的目的。由於操作上的不同,及金屬本身化學成分的不同,這層薄膜的顏色有黑色、藍黑色、棕褐色等。
Ⅵ 鋼廠工件發黑怎麼處理
發黑處理是指將工件放在沸騰的含濃鹼(氫氧化鈉)和氧化劑(亞硝酸鈉或硝酸鈉專)的溶液中加熱,使其表面屬生成一層約0.5~1.0μm的均勻緻密、而且與金屬基體結合牢固的四氧化三鐵薄膜,該膜呈藍黑色,故一般稱之為發藍或發黑處理。
鋼鐵零件的發黑處理,常用於過程防銹或增加外觀質量,其工藝流程為裝夾具→化學除油→冷水沖洗→酸洗→冷水沖洗→氧化處理→冷水或溫水清洗→沸水沖洗→皂化→浸油→裝箱。其發藍操作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①准備階段 主要是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鐵銹、氧化皮、鹽渣等,為表面活化為優質的氧化膜作好准備,主要包括煮沸、化學除油、酸洗以及工件的裝卡等。
②氧化處理階段將已經准備完畢的工件,放入加熱到設定溫度的發黑溶液中,停留一定時間,使工件的表面生成所要求的氧化膜層,注意調節入槽的溫度和出槽溫度等。
③氧化後的輔助加工階段該階段主要是填充處理和浸油,其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氧化膜層的抗蝕能力,增加潤滑性和表面光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