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鐵雄心2怎麼玩才能贏
德國是這個游戲早期最強的國家。要統一全球非元首莫屬。
1.開局
國家焦點萊茵蘭區域,獲得120點政治力量
科技研發兩項工業,按工業集中化路線發展。一項科技,縮減科研時間。一項步兵裝備。
早期不要發展坦克車,也不要重點發展摩托化步兵師。因為這兩項耗費石油和橡膠,是元首緊缺的資源。
武器生產要集中生產槍,炮和支援裝備。
暴兵要暴步兵,其他兵種海軍空軍都暫不發展
部隊編制上重用曼斯坦因,隆美爾和古德里安三位上將。不要提拔他們當元帥,先組建第一個由3個坦克師,1個摩步師和步兵共24個師組成的集團軍。由曼施坦因率領。
2.吞並荷蘭獲得石油和橡膠
只要政治力量足夠,馬上向荷蘭提出領土要求,製造戰爭理由。接下來宣盧森堡和比利時。
由於同盟國尚未形成大聯盟,250天後即可宣戰。元首靠步兵和三個坦克師,一個摩步師外加空中優勢單挑解決荷蘭。
荷蘭投降後,就會彈出和談界面。一定要在左下角下拉菜單點擊佔領全部區域。這樣印尼作為荷蘭的殖民地就會成為德國的領土。這一步之後元首就不缺石油和橡膠了。
打完荷蘭後,應有足夠的陸軍經驗改組陸軍布局。按三步一炮格局改組。偵查,工兵等支援部隊要加上。
海軍一分為二,全部潛艇組建潛艇部隊由鄧尼茨率領在英吉利海峽與皇家海軍周旋。其餘組成帝國艦隊躲在波羅的海不要出來。
3.消滅法國
吞並荷蘭後,戰爭理由時間一到就宣戰比利時與盧森堡。這時候盧森堡已是法國英國的保護國。一開戰就是同盟國群毆元首。這時候義大利很可能要求加入軸心國。這時候一定不能同意。否則你就不能獨占勝利果實了。
德法交界的馬奇諾防線是突破不了的。必須從比利時突破。迂迴從北方突入巴黎。這時候法國國家團結度只有25%,巴黎一破再掙扎兩下就會投降。
Ⅱ 鋼鐵雄心2 MIH0.52高手進
TG的最小領土是整個陝西,應該是政體的問題,政體要求是列寧主義
Ⅲ 鋼鐵雄心2作戰技巧
個人 意見 剛上所用國家:
德國--雖然被夾在法國與蘇聯中間,單可發揮空間很大,並且一流將軍很多,你不侵略別人法國是不會打你的,並且IC很多,夠你用好久,製造步兵師,裝甲師。
第一個問題
作戰前,現在前線擺開陣線。
露出一個口,讓他們進來,看見他們兵力多的話別打,一直拉開戰線,然後拍人封住口子。(當地圖被封死後,他們每天會減少士氣與兵力,並且移動不了),抓住機會,等他們士氣消失,兵力減員50%的時候,一舉殲滅。
只要你的士兵超過3個師他們反沖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是有名的將軍。如果是這樣你看準了他們軍隊調配,如果看見他們全網一個方向集結,你也集結,只要超過9個師一般他們不會攻擊。
第二個問題
佔領區只要看見他們的造反值超過30%就放2個衛戍師,平常的像10%-20% 放一個就行放的多了,浪費你造其他軍隊的時間。在5個-9個城市間放3個師,以防萬一。
問題三
作戰技巧嘛。。。。嘿嘿。。。。。打運動戰。
方法1.在地、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和他拉開戰線,敵人每佔領一個地方就得放一個部隊,那好我就打你放的那隻部隊,你主力回來我在跑,一直消耗敵人。缺點:我方每失去一個城市就見曬一寫IC,敵人就加一些IC,呵呵。。。。。。
方法2.派垃圾部隊去守住資源多的城市,主力全集結到一起打敵人的資源多的城市,以進為退!注意看準天氣到了冬天就別攻擊了休整下軍隊,因為冬天攻擊敵人我方不佔優勢。
缺點:因為主力全拍走了一但被圍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因為全吧部隊集結到了一起向前進攻有點優勢,單佔領後被敵人圍住就慘了。
這兩個方法是我自己玩的想法,說的不好別見諒。
自己手打,呵呵 還真累
Ⅳ 鋼鐵雄心2怎麼玩兒
你可以抄先看一下教程,教你怎麼搞軍事和外交。
簡單的說,一個國家先要搞好生產,生產補給品要盡量充裕,然後是升級科技(先陸軍戰術科學(e.g 裝甲先鋒),其次是步兵類(e.g36年步兵),還有重武器(e.g 坦克/火炮旅),飛機要兼顧一下,海軍的話具體看國家了)。
初期的軍隊基本上不夠用,要在生產裡面造的,注意一次別早太多,國力有限,人力資源也要注意。推薦防守型的多造步兵/山地,喜歡進攻的多造坦克(我喜歡重型的,輕型坦克主要是用來搶地皮的)。
將領按照軍銜帶的部隊由少到多,少將只有一個師的,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會晉升,高數值將領作用很大!
軍隊組織度很重要,沒了組織度就潰退了,所以軍事科技要多升級,以提高組織度。(當然鋼鐵雄心2的mod裡面也不盡然。
後期要注意放空,否則敵人陸軍還沒開過來,你部隊已經沒有什麼組織度了。
上手的話推薦1939年的德國,基本上玩一會就上手了,如果上手比較快的話可以試試1938年的中國,如果你能頂住日寇的進攻直到抗戰勝利的話,你玩這個游戲基本上就是資深玩家了~
Ⅳ 求 鋼鐵雄心2 美國的攻略或者玩法
要走歷史,需要在關鍵的幾天前存檔
36年,大裁軍(一個兵也不要,海陸空三軍全不要),換部長,換一個加5ic的部長,然後開始種地,從281ic種到360ic,如果觸發和平時期備戰事件,可以種地到500ic。
要走歷史,主要的不定因素有小鬍子和RB
小鬍子:吞並奧地利、蘇德台,瓜分波蘭前存檔,有時候電腦不配合
RB:RB一發飆,很容易滅了校長,所以要在36年就開始無償援助校長,並取消校長用錢換能源和石油的交易。
39年,開始造戰艦,10航母,5戰列艦,5輕巡,10驅逐艦,編程30艦艇戰斗群,部分運輸艦
41年,造16架對地支援飛機,和步兵,步兵守住幾個島嶼,防止日本攻佔島嶼,在驅逐艦換基地事件觸發後,飛機飛到埃及,等待開戰。
19411207,開戰,總共出300步兵師加自行火炮旅(其實有120個就足夠了),4個空降師,4個運輸機,空降部隊在倫敦集結。再出一組30艦艇戰斗群也可以
對義大利作戰:16架對地支援飛機,發現移動的敵人,就可以打掉它,有了這些飛機,完全能打破英軍和義大利軍隊的平衡,解決北非義大利軍隊,英軍就能逼降義大利了
對德作戰:軍艦開進英吉利海峽,運輸機找個沒有守軍的地方,空投4個師,然後立刻海運60個步兵師,在空軍支援下前進,打到德國邊境,停止前進,用空軍消滅德軍,減輕蘇聯壓力,讓蘇聯反撲,等蘇聯推進的差不多時,再前進。
對日作戰,在菲律賓設伏,殲滅RB登陸部隊,海軍襲擊運輸船,打傷日本艦隊,消耗RB人力和ic,減輕校長壓力,校長緩過來時,停止攻擊RB,別讓校長給小RB反推了,等待蘇軍在東亞集結,蘇聯宣日,蛋蛋RB,強行登陸東京
造十個核設施:一般正常能造八個,如果科技升到可以造6個核設施時,同時造5個,然後乘二
Ⅵ 關於鋼鐵雄心2mih的一些問題
mih使用獨立的mod文件夾的,所以文件是優先調用mih文件夾下的,當mih文件夾下沒有的時候才調用原版的,這就是你修改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的原因,修改器修改的是原版的文件
圖包理論上是放在mih文件夾下,但是保險的兩邊都放
Ⅶ 鋼鐵雄心2MIH中共怎麼打
1是的
2差不多3個一隊
3士氣可以更能打
4不需要
5趕不上也得研究啊
6有問題繼續問
Ⅷ 求鋼鐵雄心2 上手攻略,玩不明白太復雜了,不知道從哪下手
HOI新手兵種指導:
陸軍
步兵
也叫普步(普通步兵)。啥也不說,除了美國這種IC多到不知道往哪兒花的主以外其他國家步兵都占陸軍總兵力75%以上,作戰主力,維持戰線的骨幹力量,多做就是了。什麼都不突出,唯一的缺點是速度慢。通常配野戰炮(俗稱大炮,-1速度那種),如果對面是美國或者英國這種喜歡出機械化部隊(摩步機步坦克)的國家,就配1/3左右的反坦克炮,通常不配燒油的附加旅(AI除外,AI富得配重坦的都有)
傘兵
不用說什麼,可以用運輸機空降,不過最好不要拉去打硬仗,數據比步兵還差得比較多,主要是用來搶地盤的。配附加旅的話,通常是大炮,因為沒人會往有坦克的地方丟傘兵……登陸作戰中善用傘兵可以有極佳的效果。通常一個戰略方向有3個就足矣,需求量很小。
山地
很好用的東西,特種兵(山地陸戰傘兵)里通常是做得最多的。研發時間和同級步兵同年。顧名思義,在山地和丘陵作戰懲罰比普通步兵小。雖然看上去數據比同時期的步兵略差一點,不過這東西到了後期的地形加成極大,甚至進攻山地丘陵地形還有作戰加成,防守更是加幾十個百分點,效率動不動兩三百,幾乎就是個小要塞,非常 BT。不過要15人力而且花的IC和時間都比步兵長一些,但是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對於沒有空研發陸戰科技或者沒空出陸戰隊的(比如德國),也可以兼職陸戰隊負責登陸作戰,懲罰也比步兵小。附加旅和步兵差不多,大炮或者反坦,如果追求速度也可以上工兵。
陸戰
對日本、米國等登陸作戰頻繁的國家必備,專業是搶灘登陸和叢林作戰(熱帶的叢林和普通的森林不一樣,對機械化部隊懲罰極大),後期陸戰隊登陸甚至兩棲登陸懲罰為0——漂洋過海如履平地……附加旅主要是大炮,因為往有坦克的地方登陸實在是自己想不開……
衛戍
主要是用來壓游擊的,特點是不能動(只能戰略轉移),一旦被攻擊戰敗就直接全殲,因此有時候也做來守島(反正無路可退,換了啥部隊都是全殲)有時候拿來守海岸嚇人也行(不推薦,用小弟兵最好)。數據通常比同期步兵稍差點。壓游擊就配憲兵,守島守海岸就配炮。
騎兵
騎馬的步兵……數據和步兵差不多,速度稍快但比摩步差,落後的國家僅有的機動部隊。特點是37年可以升39半摩托化騎兵師,數據類似39步兵,在37-40年這段時間非常好用(坦克沒成型,步兵還比較菜),但是從40、41年開始就進入漫長的冬季,直到46年才有個數據不怎麼樣的「裝甲騎兵師」可以升級(軟攻防禦堅韌都不怎麼樣,唯一的亮點是硬攻比較好),因此中間這一段日子騎兵很難過,很少有人會白養5年騎兵,大部分都拆了(歷史上這一時期騎兵主要負責後方的反游擊任務,你也可以這么干……)……到51年可以升級空中騎兵師——雖然戰鬥力還是很渣,但是是全游戲最快的陸軍部隊,圈地的王道。當然,燒油速度也是全游戲最快的……附加旅通常是裝甲車和大炮,因為騎兵輝煌的年頭自行炮還沒有影子呢,等自行炮出來了坦克摩步是優先的……
民兵
這種東西上戰場就是用來堆人命的……要麼別造,要麼就玩大的,爆出成百上千個來。如果專心搞民兵流(要求國家人力夠多,IC也別太少,比如中國),建議全體配上大炮吧……據說性價比還行。
裝甲
不說了,就是坦克,利用低非裝甲度(就是車多)和高堅韌度以及高速度穿插到敵後進行合圍,由於堅韌高能夠輕松敵方戰線後方的零散阻擊部隊而不怎麼掉組織度;同時由於非裝甲度低,在防禦中可以作為支撐點核心使用——死守的時候經常是步兵啥的已經打殘了,就剩幾個坦克在哪兒死頂過去的。非常昂貴而且耗油量巨大,因此通常數目都不會太多(比如原版德國通常進攻蘇聯的時候有十幾二十個就不錯了)。配備附加旅通常是自行火炮或者自行火箭炮以加強對於步兵的打擊能力。如果追求精兵流可以配備重坦旅,非裝甲度會非常低,整個一個大鐵坨子,缺點是速度拖下來了而且更加昂貴。注意不要升級-4速度的超重坦。
輕裝甲
早期產物,有了39年基本中坦後就可以扔進歷史垃圾堆了。通常暴兵都是從39中坦爆起的。
摩步
坐卡車的快速步兵,數據和步兵差不多或者稍微高點,不過通常很少有人大規模出這東西,主要是非裝甲度相對其他機動部隊太高(這個數值越低越好)。加強旅可以配坦殲或者自行炮/自行火箭,這方面的考慮和步兵配大炮或者反坦差不多。作用主要是利用速度跟在穿插的坦克和機步後面充當餃子皮。
機步
縮水版坦克,非裝甲度在60左右,性價比尚可,如果學說和產油量允許的話(比如米國蘇聯)可以盡量多出一些。附加旅配備和摩步差不多,考慮到機步硬攻稍高一點,配備坦殲後硬攻和非裝甲度都相當不錯,基本上就是「二坦克」了,對出不起坦克的窮國很有吸引力。用法介於坦克和摩步之間,通常比較靠前。
指揮
戰力倍增器。主要作用是1、在影響范圍內(所在省及周邊相鄰省)提升指揮上限一倍(關於指揮上限又是個大話題……),2、在影響范圍內少量提升補給效率(同樣是高級內容……),3、在影響范圍內增加戰法出現概率(高級),4、利用高速度(特別是德國裝甲先鋒學說的指揮部,陸軍里除了直升機以外跑得最快的東西)和高防禦(無論怎麼打,除了空襲基本不掉兵力)圈地和進行小規模合圍,以及彈性反擊(一種戰術……高級內容)時破壞敵占區基礎設施和踩飛機。需要上將和元帥帶才能發揮1~3項功能。非常昂貴,通常做到主要戰斗正面幾個省能攤到一兩個就行,部隊越多效果越明顯。戰略進攻時可以編入先頭裝甲部隊一起前進,壓倒性戰略優勢時再分出來圈地,戰略防守時進行彈性反擊通常是單編的。單編的指揮部通常就是找一個垃圾的(1-2級,保守派)上將/元帥(不夠用中將升)帶著就行。
Ⅸ 鋼鐵雄心2的游戲攻略
游戲界面上方有6個選項 分別視圖(主要界面) 情報服務 科技 生產 外交 統計表視圖界面有 省份(顯示控制的省份) 陸軍 空軍 海軍(以上三個顯示你的部隊) 戰斗 (正在進行戰斗) 預備役(又稱冰箱 顯示戰略轉移和待部署的軍隊 基地等)選中一支部隊 自上而下顯示的是 部隊番號 將領 將領等級 兵力 部隊命令 部隊的構成最下方是部隊優先考慮 允許補充 允許升級 建立新部隊(利用此選項可以分割部隊)等 內政方面秉承前幾作,每1點的工業力(IC)每天消耗2的能源 1的金屬 0.5的稀有金屬,資源不足的可以通過貿易解決。貿易對象優先選擇友好高的國家,當然資源豐富也是必要的,主要有德國、蘇聯、英國、美國、法國、荷蘭(稀有金屬)、委內瑞拉(石油)等。
IC的分配可以利用生產界面的自動控制功能(尤其在不滿度為0的情況下)。
政策方針的調整在外交界面:
民主主義,增加宣戰異議,增加消費品需求,減少游擊行動幾率,獨裁主義反之。
左翼,右翼意識形態變化,影響內閣成員。
開放社會,增加國內省份的的反對率,減少佔領省份的反對率,減少情報懲罰,增加反對率增長 ,增加技術隊伍薪水,保守社會反之。
市場經濟,增加消費品的收入和需求,增加技術隊伍薪水,減少生產及升級的時間和花費,計劃經濟反之。
常備軍制,增加組織度獎勵,減少升級時間花費,減少裝備加成,增加人力經驗,徵召軍制反之。
鷹派,減少生產時間花費,減少反對率增長增加人力增長,鴿派反之。
干涉主義,減少外交正常化加成,減少外交花費 ,減少消費需求,減少宣戰異議,孤立主義反之。
內閣成員的變更也在外交界面,每一個變更將會增加1的反對率科技的研究要考慮科技的歷史年份,科技組的適應性,等級等,通常需要優先的,工業和步兵陸軍理論然後是裝甲、海軍、空軍及其理論 軍隊的移動可以用滑鼠右鍵點擊目標省份,陸軍可向陸地或者有運輸船的海洋移動,當陸軍所在省份的港口時候,點擊部隊,下方會有個登艦選項,當運輸船足夠時可以登艦隊,空軍運輸空降兵類似。
運輸船中的部隊登陸需選中運輸艦隊,點擊下方的登陸選項,然後右鍵點擊目標省份,注意目標省份需要有海灘。
運輸機空降部隊下達空降突擊命令,選擇目標省份即可,要注意的是運輸機的組織度滿的時候才有進行空降突擊的選擇。
空軍,海軍的可任務類型受科技影響,只有研究出科技才能執行相關任務。
部隊的命令選中部隊後在部隊界面選擇,也可以點目標地點出現選項,能執行的命令類型受科技的影響的。
可以用ctrl+右鍵點部隊的標志,選擇某個省的某軍種的所有部隊,利用shift可以對已選中的數只部隊中一支解除選擇。
戰斗時候在沒有司令部的情況下每個省份戰鬥上限最多出12個師(省份最高軍銜決定,元帥12,上將9,中將3,少將1),超出指揮上限減少75的作戰效率,司令部可增加指揮上限,當然還有其他好處,包括增加補給效率和奇襲,突破等等戰術的發動幾率。
關於情報工作,末日中情報工作的影響力增大,恰當利用甚至可以起到決定性作用,不過也是飽受非議的地方。
戰斗中只有領導戰役的將領才會增加經驗,但其他將領會影響各自部下的作戰效果。
陸軍空軍部隊包括航母的艦載機可以自動升級,不過需要在內政界面分配相應的IC。 進入游戲的時候本來只有8個國家可以選擇。
要選擇其他國家,先選中某國旗幟,右鍵出現下拉列表就可以選擇其他國家。 戰斗是本游戲的精髓所在,幾點小小心得,難免貽笑大方。
1、分進合擊:臨近省份的支援進攻,基本上上手後都能較好的利用,相應的還有個防禦支援,感覺上雞肋。
2、圍城打援:游戲中可以部分體現,當戰局需要你威脅而不是佔領某個省份時,你可以進攻進入此省份的部隊而不佔領此省份。
好處:敵人移動消耗組織度,而你可以休息增加組織度。
3、切斷補給:通過切斷補給,可以是敵軍處於無補給狀態,人力減少組織度下降,切斷補給需要善用,裝甲,山地等特色部隊。
4、善用空海軍的支援:其中戰略轟炸交通,海岸炮擊,攻擊港口,機場都是不錯的選擇。
5、當你要佔領無威脅的省份,而出征省份有危險時,少量部隊佔領,主力支援(可笑的很,打三馬才感受到這一點)
6、兵種合成:當裝甲和步兵混成時有15的戰斗加成,當然有時候是需要速度的
7、冰箱的利用:選中部隊,Ctrl+右鍵,可能減少移動時間,也可以用在即將被包圍的部隊的逃命,當部隊組織度低的時候甚至加組織度。
8、軍控的利用:這里學問不少,不過用了就在實際上降低了難度,打低交通省份極為有用。
9、地形天氣時間的考慮:只要能想到這一點就可以了,不必多說。 當你佔領一個非三大聯盟的國家70-80%的省份時候可以外交建立傀儡政權 傀儡可以給你提供資源 當科技先進時候可以為你提供圖紙。
外交吞並:需要佔領100%的勝利點和首都,而不一定是全部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