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產能過剩一直在中國出現
由於社會主義國家多屬於消費結構快速變化的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出現產業潮湧現象,產能過剩現象在社會主義國家特別突出。而中國現階段就是屬於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所以產能過剩一直在中國存在。
而發展中國家之所以產能過剩一直存在,是因為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各國大眾的消費支出都會發生相似的結構變化,比如紡織、家電、煤炭、鋼鐵、房地產,不同於發達國家國家廠商要創新,製造新的產業以創造消費,發展中國家的廠商都很容易辨別出哪些行業賺錢。
同時由於發展中國家廠商投資的行業,沒有創新門檻,大家短期內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投資生產線,就可以輕易扎堆進入新行業。
(1)為什麼說鋼鐵和煤炭產能過剩擴展閱讀
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其特有的經濟制度加劇了產能過剩:
1、社會主義國家產業鏈普遍是偏重工業,有著嚴重的金融抑制政策。社會主義國家的銀行結構一般以大銀行為主,這樣的銀行業結構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有利於規模較大的國有企業融資。投資門檻低使2發展中國家容易出現潮湧現象,此時社會主義國家的貸款成本低,銀行業產業結構又不合理,這樣國有企業投資成本自然就低,加劇了產能過剩的現象。
2、國有企業存在預算軟約束。即私人企業投資失敗了,投資者會破產,而國有企業投資失敗了,會有國家兜底,所以國企投資往往會不計成本。
㈡ 中國產能過剩的東西這么多為什麼鋼鐵,煤炭,化肥,電線,咋辦呢
削減規模是唯一的途徑。鋼鐵、煤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行業。近年來版,受國內外市場權需求明顯下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等影響,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凸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亟需通過化解過剩產能推動行業結構優化、脫困升級。妥善安置職工是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關鍵,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實施,關系職工切身利益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總體部署,為做好職工安置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㈢ 中國十大產能過剩行業
產能過剩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超出市場消費能力。生產能力是反映企業所擁有的加工能力的一個技術參數,與生產過程中的固定資產數量質量、組織技術條件有很大關聯,因此,有種說法認為產能過剩並不意味著產品過剩是有道理的。中國十大產能過剩行業1、鋼鐵業據日經中文網報道,上海市郊外的鋼材市場"松江鋼材城"。一度被認為是雲集了2000家鋼鐵貿易公司的上海最大的鋼材市場,如今已經門可羅雀,關門大吉的公司也不在少數。然而,中國企業的增產意願仍然旺盛。據中國鋼鐵相關網站"中聯鋼網"統計,2014年中國將有24座新增高爐投入運行。年設計產能為3500萬噸。雖然與2013年新增加的7000萬噸相比減少了約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況下,產能仍將持續被增強。據悉,鋼鐵製造行業產能過剩已持續好幾年,在2007年前,粗鋼產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後產能利用率整體下了一個台階,再也沒有回到80%,即長期產能過剩的體現。2、煤炭2010年的"煤飛色舞"行情,至今被投資者津津樂道,不過彼時的人們,很難預見到:這竟然是煤炭股最後的絕唱,從2010年至今的整整四年裡,煤炭股迎來的是慘烈殺跌,一跌再跌,持有煤炭股的投資者,則虧損累累深度套牢。根據統計顯示,煤炭行業虧損面已高達80%左右。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24日,19家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煤企,有8家煤企凈利潤虧損,有14家煤企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中,煤氣化預計上半年虧損3億元-3.3億元;神火股份預計上半年虧損3.4億元-3.7億元;而國投新集更是預計上半年虧損6.5億元,同比下降594.50%。而對於虧損的原因,多家煤企都提到,是由於煤炭市場產能過剩,煤炭價格不斷下跌造成的。2002年,中國原煤產量僅為15億噸。2011年時,中國原煤產量達到了35億噸。2013年10月21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2013國際煤炭峰會上表示,"十一五"以來的7年間,全國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5萬億元,累計新增煤炭產能約20多億噸。截至2012年底,全國現有煤礦總產能約39.6億噸,產能建設超前3億噸左右。
㈣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可是還要、甚至是擴大生產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
就宏觀層面而言,我國經濟是「嚴重」產能過剩的,這種「嚴重」的產能過剩主要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與我國國民的「節儉」意識分不開,因為國民的節儉導致了企業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沒有人願意買,那這些剩餘的產品就只能出口了,出口給誰呢?——美國。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出金融危機時中國一定是得救助的,因為美國一旦垮了,中國的產能過剩就沒有地方消耗了,國內外都消耗不了的結果就是——大量企業倒閉、工人下崗、國內GDP銳減,換句話說,我國高速發展的很的一部分功勞來源與外國國民的超前消費意識。也就是說,產能的過剩可能是由於需求的不足而導致的相對「虛高」,當然這不排除有相當一部分絕對的產能過剩。所以說,擴大生產要看的是針對哪些市場——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另外,關於產業結構不合理,我國的產業結構主要是以製造業為主,而且還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低端,也就是說我們辛苦製造的東西,最後所獲得的利潤僅是利潤總額的一小部分。同時這種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與我國過剩的產能會導致我國的經濟受全球經濟的波動影響較大,所以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是我國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此,你說的產能過剩還要視乎你說的是哪種產業,一些具有戰略性的、高端產業:如新能源、環保產業或高科技產業,我國的產能不要說過剩,根本就是不足的,因此當然要擴大生產。
就微觀、企業層面而言,這也與我國產業結構的不合理相關,由於我國企業占據的多為產業鏈的低端部分,產品同質化嚴重,很多產業都是靠低成本競爭,業內過度競爭,這就導致了:一、擴大規模獲取規模經濟才能降低產品成本;二、一定的產能過剩能幫助企業擠掉那些規模不經濟的企業。因此,這兩者都將驅動企業擴大規模、擴大產能。
這是我的個人淺見,希望能幫助你。
㈤ 中國鋼鐵為什麼會產能過剩 高分!!!!
中國鋼鐵行業結構不合理導致產能過剩。
現階段中國正處於工業化發展中後期階段,鋼鐵需求巨大,鋼鐵行業面臨較大的市場空間。2007-2011年上半年,我國鋼鐵工業資產及銷售規模均呈穩定增長態勢。由於中國鋼鐵行業結構的不合理,一度導致中國鋼鐵產生過剩。
(5)為什麼說鋼鐵和煤炭產能過剩擴展閱讀:
2012年1至11月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2440億元,同比下降5 .37%;實現利潤660億元,下降57 .73億元,盈虧相抵利潤為虧損19.7億元,銀行借款同比增長6.58%,財務費用同比上升了24.38%,同時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到11月末達到68.67%,同比上升近1.64個百分點。
2012年1至11月份全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回落10.5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同比回落13.2個百分點,特別是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7.2%,而2011年同期是增長20.5%。
這足以說明下遊行業需求不足,加上鋼鐵產能過大,鋼材市場供大於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鋼材銷售異常困難。「由於鋼材價格持續下跌,擠壓了鋼材流通商的利潤空間,資金鏈出現斷裂,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恐慌,全行業虧損隨之而來。
㈥ 鋼鐵產能過剩是什麼
中國鋼鐵為什麼會產能過剩 高分!!!!
目前,我國的大工業,幾乎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這里的產能過剩主要是指技術水平不高的中小型企業過多,而且不斷在建設。例如,小煤礦、小鋁廠、小鋼廠等等,只要是能夠就地取材的,都會因高額利潤的吸引而大量涌現各種小廠。另外一種是包含了大型企業在內的重復建設,比如帶材賺錢,那麼各大企業就同時新上各種冷軋生產線;型材賺錢,就海現大量擠壓線,等等。
這是我個人所切身體會到的兩點,再次總結下就是:
1、低端中小型企業過多導致產能過剩,而高端產能仍舊是不足的;
2、大型企業重復建設某一類型的生產線,缺乏創新。
至於你寫論文,建議你還是中規中矩,沒有經歷和切身體會的東西是寫不出創新觀點的,而且很多具體的細節需要論述,很麻煩,搞不好就是弄巧成拙。
中國鋼鐵行業 什麼時候開始產能過剩
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的鋼鐵產能急劇增長,鋼鐵需求量增長幅度沒有同步跟進,開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鋼價下滑,鋼廠效益下降,甚至出現了局部虧損乃至後來的全行業虧損。
根據材料一概括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危害
未來兩年中國鋼鐵市場不會樂觀,產能過剩4億噸左右這是業內人士的共識,並且民營企業大量的沒有生產的鋼鐵生產線並沒有拆除,都在等待時機開爐冶煉,由於有環境保護成本較低當地 *** 不嚴格監管,用人採取隨意性的彈性工作制,稅收採取包稅制,產品生產工序簡化,質量要求降低檔次等成本優勢,這些虎視眈眈的民營企業就像春天的蒼蠅,季節一到立即冒出來繁殖,使的稍微改善的市場立即打壓回去。所以,鋼鐵工業的回暖是要經過國家層面的刮骨療毒的治理才能實現的。商品的價格決定於商品的價值和供需關系,鋼鐵產品作為一個普通的商品,也不例外遵循這一規律。目前,我國鋼鐵經過多年的高盈利期,誘導了這個行業的無序過度膨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都投資涉足鋼鐵廠建設,造成了目前實際上超過十億噸的產能。隨著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基建規模的大幅度壓縮和基礎建設投資強度的降低,以及國有企業投資慾望的萎縮,民營企業迴流資金的加強,外資企業撤資的加快,鋼鐵需求不再大幅增加。這必然造成了嚴重的過剩,鋼鐵廠為了維持基本的合同量,就相互搏殺,降低價格,使得熱軋薄板低於1750元【含稅】,棒線材1800元左右盤整,這就是所謂的低於白菜家。這種局面將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不會立即轉變,也不符合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客觀環境。作為一個鋼鐵行業的從業者,經歷了輝煌到衰落的過程,真是感慨萬千。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局面如果國家不進行干預,將會長期下去。很多鋼鐵廠目前是在堅持之中,等待時機。鋼鐵火爆不再來,規模十億變白菜;莫怨市場進嚴冬,私自上馬互拆台;昨日還在當農民,搖身一變鋼廠開;炫耀自己能暴富,鋼鐵老闆傳後代;收破賴的也建廠,軋棉花的也進來;娶了戲子投股市,資產轉移到海外;十代用不盡私財,永遠也不去還貸;冰凍期限有多長,我先停爐去躲債;工人生活怎麼辦,自己想法真活該!
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現在到底有多麼嚴重
目前經過一年多的的供給側改革和化解落後產能工作,已經削減了近一億噸的落後產能,但是目前的產能還有11億噸多,鋼鐵的需求量8億噸,出口一億噸,還有將近2億噸的過剩產能需要淘汰,這還不包括0.8億噸的地條鋼非法產能。
鋼鐵產能過剩 對哪些行業有影響
鋼鐵產能過剩危害最大的還是鋼鐵行業本身,其次是相互競爭壓價拖累了煤炭行業經營環境,擠死了礦山行業的利潤,打擊了航運市場的發展,干擾了港口和鐵路行業正常的收費標准,摧毀了鋼鐵貿易商的資金鏈,也使得低價格的劣質鋼材進入建築領域,留下後患。
鋼鐵產能過剩,多出來的鋼鐵怎麼處理?
出口,產能越過剩,則出口價格越低。牛奶是直接倒掉,這種情況中國也已經發生了。
中國為什麼鋼鐵會產能過剩
目前,我國的大工業,幾乎都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這里的產能過剩主要是指技術水平不高的中小型企業過多,而且不斷在建設。例如,小煤礦、小鋁廠、小鋼廠等等,只要是能夠就地取材的,都會因高額利潤的吸引而大量涌現各種小廠。另外一種是包含了大型企業在內的重復建設,比如帶材賺錢,那麼各大企業就同時新上各種冷軋生產線;型材賺錢,就出現大量擠壓線,等等。
這是我個人所切身體會到的兩點,再次總結下就是:
1、低端中小型企業過多導致產能過剩,而高端產能仍舊是不足的;
2、大型企業重復建設某一類型的生產線,缺乏創新。
至於你寫論文,建議你還是中規中矩,沒有經歷和切身體會的東西是寫不出創新觀點的,而且很多具體的細節需要論述,很麻煩,搞不好就是弄巧成拙。
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為什麼還研究其生產
鋼鐵行業和鋼鐵產品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生存的基本物質基礎,只要人類不消亡,在可預見的幾十年內,還沒有什麼材料能可靠、廉價地全面替代鋼鐵,因此,既然鋼鐵行業還要與我們人類並存許多年,那鋼鐵行業的技術進步就是人類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況且這個行業太大了,裡面商機無限,目前的產能過剩並不代表這個行業要滅亡。況且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產能過剩背後隱含的重要意義:人類的技術進步已經徹底超越了可憐的「供不應求」的「短缺經濟」時代,奠定了進入商品極其豐富的時代,人類已經有能力為自身製造使用不完的產品,為了這一天,人類奮鬥了200多年(甚至是2000年),終於實現了這個目標,這是人類值得驕傲的一天。可某些人卻簡單無知的認為產能過剩是洪水猛獸,太失之偏頗了。以我總工程師的經歷和參與過省級工業經濟管理的體會,產能過剩,無非是給人類提供了一個必需有競爭危機意識、必需要優化產業結構、升級產品技術含量、降低價格、獲得消費者滿意的這樣一個重要機會而已。繼續研究鋼鐵生產技術,優化產業結構,也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內容。
鋼鐵產能過剩,為什麼越減越多
主要是一些地方和一些民營鋼鐵企業,一邊享受著削減產能帶來的結合升高利好,一邊釋放已經關停的產能,個別的不法企業還在擴建產能。目前,我國鋼鐵12.6億噸產能,8.5億噸消耗量,1.4億噸極限出口量,過剩產能2.7億噸過剩產能。中國鋼鐵行業長時期的高利潤強烈 *** 了過度的,快速的產能擴張,就連農民,軋棉花的,賣香油的,做鋼結構的,做鋼鐵貿易的,村長鎮長都投資煉鋼,收破爛的都是鋼鐵廠董事長,造成鋼鐵產能幾十年的旋風式增長,達到了12億噸之巨,鋼鐵行業這種產能嚴重過剩局面是導致價格下滑,競爭白熱化效益低下的原因,無序擴張不制止,落後產能不淘汰,鋼鐵工業就沒有回暖的跡象,即使一時復甦,也會被立即死灰復燃的小鋼鐵抵消,最終受害的還是建設項目的質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國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沒有經過審批手續的,近二十年建設的鋼鐵廠一律拆除。
鋼鐵行業從什麼時候開始全行業虧損?
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在內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出口,大量的鋼鐵出口又造成了鋼鐵價格下跌,最終使得全球鋼鐵行業越來越不景氣。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鋼鐵行業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bg.qianzhan/...b統計,2014年中國的粗鋼產量達8.227億噸,是日本的7倍以上。2015年1到9月的粗鋼產量為6.09億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1%。由於需求下滑超過產量減少,為了確保銷量,各鋼鐵廠商展開了激烈的價格競爭。其影響不僅限於中國國內。受中國國內需求低迷影響,中國產鋼鐵大量流向海外。
中國2013年鋼鐵出口量為6200萬噸,到2014年猛增至9400萬噸,創歷史新高。預計2015年全年將超過1億噸。日本2014年度的粗鋼生產量約為1.1億噸,估計中國的出口量將逼近日本的產量。中國產鋼鐵的平均出口單價方面,2015年上半財年為每噸620美元左右,同比下跌逾兩成。
產能過剩的嚴重性毋庸置疑,鋼鐵行業想要翻身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㈦ 煤炭行業是否產能過剩
傳統煤炭行業肯定是已經產能過剩了,不僅煤炭行業,鋼鐵、水泥等前幾年很紅火的行業都過剩了;而且,煤炭等燃石化工今後極有可能嚴禁在國內開采(與美國等發達國家一樣),煤炭等燃石也不允許當作燃料直接燃燒。
㈧ 中國產能過剩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
1、直接原因是前幾年投資持續過快增長,一些行業如房地產、鋼鐵投資明顯過熱,導致產能擴張速度遠遠超過需求擴張的速度。根本原因是經濟增長方式不合理。
2、解決措施:
提高企業的素質,來解決產能過剩,這是一條途徑;通過兼並重組來消化一批產能過剩;通過優勝劣汰淘汰一批落後的產能;鼓勵企業到海外去發展,轉移一批產能。
通過採取多種措施,多措並舉,努力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職工的權益,使得經濟發展能夠進一步走上持續、健康的軌道。
(8)為什麼說鋼鐵和煤炭產能過剩擴展閱讀:
產能過剩行業:
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製造、平板玻璃、鋼鐵、水泥等六大行業被列入產能過剩行業。我國嚴控六行業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影響:
許多行業產能過剩,將導致物價總水平明顯下降,形成很強的通貨緊縮壓力,增加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產能過剩的發展將會使企業的投資預期和居民的消費預期下降,由此使經濟增長面臨越來越明顯的下調壓力。產能過剩的發展將會導致銀行不良資產明顯增加,金融風險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