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鐵雄心4 校長打了葡萄牙之後怎麼打
看需求,重建王國並拿到巴西核心後理論上不缺人了,也有一定工業實力。一般這時候該打西班牙並介入二戰了。如果要打軸心國就焦點陸軍,出一些帶重防空(你拼不過德國人的空優的)和重反坦的部隊,41年前能騙到金盾,比較好防守,可以靠手操慢慢推進配合蘇聯。如果打同盟的話,其實就在於登陸英國,可以考慮造一些海軍陸戰隊和小編制部隊,偷掉英國。
《鋼鐵雄心4》(Hearts of Iron IV)是由瑞典游戲發行商Paradox Interactive開發的一款著名的二戰模擬游戲。它是《鋼鐵雄心》系列的一款作品。
2014年1月24日,Paradox Interactive人氣戰略系列最新作《鋼鐵雄心4》發布了寫實版二戰記錄預告片,希特勒、丘吉爾、斯大林、羅斯福等人皆在其中。毫無疑問故事將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展,諾曼底登陸、冬季攻勢和廣島原子彈爆炸或將一一呈現 在游戲之中。
❷ 鋼鐵雄心4各國隱藏勝利點在哪 怎麼利用勝利點讓敵國投降
敵方佔領區,特別是它的核心地區,仔細看那些地圖上的地名的小點,滑鼠移動到點上面會顯示這個點的勝利點數價值多少。然後看戰爭狀態,也是滑鼠移動到對方陣營領導的的進度條上,會顯示投降進度以及需要多少點,能力很強或者還有好多師的主流國家可能點到了還是需要打一陣才行。另外主要勢力集團之間相互對戰,不要往了多發展一些戰略性力量威懾打擊對手,比如戰列艦、大型轟炸機,這樣也有利於加快對手陣營領袖的投降進度。不過歷史上很多負隅頑抗的國家要打的幾乎什麼都不剩了才行,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有時候一直打到北海道邊了才會投降...
分析一下奧地利的情況,工廠只有3個軍工,沒多少資源,人力少,縱深不夠。
之前我一直想的是種田種出成功,反打打死AI,但是無奈種田時間太短,38年2月即要開打,現在感覺這個做法是不太行的(我又不願意修要塞),既然種田不行,那就只能搶了,搶是最快的發育方法,只要你能搶得過。
但搶又搶誰呢,周圍有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3個小國,正常的來說哪一個都打不過,不過我發現1.1版的AI大部分時候行為都會非常激進,有希望能以弱勝強。
捷克斯洛伐克由於要拉大戰線就不打了,南斯拉夫地形不好要打上比較長時間,那就只有打匈牙利了。
在36年-37年,由於裝備不滿員太嚴重,肯定是打不起來的。
首先要確定該國家是不是軸心國,如果有軸心國加入戰爭,你就別想他投降了,死戰到底系列,要拿夠參戰國的勝利點他才會投降。如果他只是參戰國,點開你們的戰爭看看,他投降傾向多少了,勝利點拿完就離投降不遠了。點數夠的話佔領首都基本就會投降。如果你的敵人是一個陣營,必須所有主要參戰國停止抵抗,其他國家才會投降
❸ 鋼鐵雄心4怎麼接管佔領區
鋼鐵雄心4接管佔領區的方法:
土地有控制者和所有者兩個屬性。控制者表示當前是誰控制,此屬性由戰爭中的進攻和撤退改變。比如,德國進攻波蘭獲勝,波蘭的土地的控制者就是德國。
土地的所有者表示土地原先的、按照協議的主人,由和平會議改變。比如,德國進攻波蘭獲勝,雖然波蘭的土地的控制者變成德國,但所有者仍然是波蘭。
首先,如果你攻下的領土是你盟友的核心領土,則該地歸盟友。例如,德國佔領法國諾曼底,英國從諾曼底登陸,因為諾曼底是法國核心領土,所以英國打下的諾曼底歸法國。
如果上述條件不滿足,則陸戰從哪裡出發,新土地就歸哪國。例如後期軸心國同時參與兩場戰爭,一場進攻英國為首的同盟國,另一場進攻蘇聯為首的共產國際。蘇聯抗擊德國節節勝利,攻下了波蘭所有的土地,但是波蘭不是蘇聯的盟友(不在同一場戰爭中),所以攻下的土地的控制者歸蘇聯。
如果上述條件不滿足,則空投和海上登陸,不論出發地的國籍,攻下的土地都屬於你。
注意事項:
空投和海上登錄,在獲得首次首都補給後會進行一次調整。如果補給通過盟友佔領區,則剛才劃分給你的土地變成該盟友的。例如,中華民國和美國共同對日本作戰,美國已經佔領東京港口,中華民國海上登陸佔領一個非港口城市,此時登陸軍處於斷糧狀態,該城市歸中華民國控制。
然後佔領軍四處運動,連通美國佔領的東京,因為補給從美國東京運送,所以剛才歸中華民國的土地變成美國的。又如,中華民國具有加拿大軍事通行權,因為不可從中立國攻擊,所以空降到美國,然後把佔領區跟加拿大連通。因為加拿大不是中華民國的盟友,所以首次補給連通後控制者不變。
與以上規則不符的,是因為控制者控制一個州後,把該州送給了盟友。
❹ 求鋼鐵雄心2日本攻略,謝謝!
樓主喜歡玩日本那我就來告訴你吧,日本的戰略。一出來,把日本的艦隊重新編隊,編成適合你自己的,能對付美國好軍的配置。可以適當發展點工業來增加IC。36年就是完成部隊的換裝升級、提高生產力、和增加大量步兵。三七年就開始把重心放在海軍上了,陸軍適當增加。大舉QIN華吧!注意,不要登陸上海,這個對日本的戰略不利。你就一直從北向南推就行,操作合適80多個師38年底滅了CN。勝利之後最好選擇劃分CN、建立很多親日的傀儡政府(電腦自動生成。)之後的39、40年你就重點發展大海軍,一半兵力放在泰國為進攻英屬緬甸印度做准備。其他的兵力就是用來打菲律賓、荷屬印尼、英屬馬來半島、澳屬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及奪取太平洋重要島嶼。40年就會有法國投降,你選擇中間選項佔領印度支那就行了,這樣你就得到這個地方了。其他不要選,不然劃不來。41年底就對英美宣戰吧 ,好好利用你辛苦發展起來的航母戰列艦等混合編隊,打敗美國吧。不過要想登陸美國還是很難的必經日本國力弱,沒對方造得快。能得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控制整個太平洋、印度洋就很不錯了。之後樓主自己去想吧。我登陸過美國的花了400個師才拿下,加上之前那些佔領地區光陸軍就600師,我1945年航母有30艘,戰列艦20多艘。期間有可能美國投降 割讓太平洋所有島嶼。一般希望不大,如果樓主要打蘇聯最好是德國將要得手,你的兵力很多時再去打這個龐然大物吧。30艘的主力編隊,我一般8艘航母、5艘戰列、戰列巡演艦3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5艘、驅逐艦4艘。佔領區多用衛戍部隊來佔領,可以移動的部隊拿去進攻。
❺ 關於鋼鐵雄心2德國
我做法是不跟日本聯盟,打波蘭後,要集中兵力按照歷史的路線進攻荷蘭等國,記住,集中你的裝甲部隊,像瘋子一樣橫沖直撞,佔領的事情留給後續部隊,最後把英法軍團圍在馬奇諾防線,等待事件發生,之後包餃子,完成。 而我是這樣的,先把西班牙共和國拉過來,平定內戰,再三面進攻
德國一路 義大利米蘭方向一路 西班牙一路,這樣很快就把英法傻瓜打趴。我自己的軸心國有義大利,西班牙共和國,葡萄牙,南斯拉夫,希臘,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我全部實行軍事控制,仆從國主要擔當非洲跟環地中海戰區的作戰,德國主要對手是蘇聯(或者你可以嘗試攻打英國本土,我就是用空降部隊把他幹掉的,直接避開不列顛海軍,前提是制空拿到手)
對付英國海軍我一開始很頭疼,我的帝國第一艦隊給滅掉後覺醒,我全出海轟跟戰斗機,平均一個月炸掉他一兩首航母,不停轟炸,半年時間把英國海軍減員大半以上,哈哈
❻ 鋼鐵雄心4被佔領國家沒領土了,怎麼還不投降
鋼鐵雄心4被佔領國家沒領土了,不投降才可復國。
❼ 請問,鋼鐵雄心2匈牙利什麼攻略
外交無所謂,等劇情...(德奧合並,白色方案...),不過記得要先派支部隊進入萊茵非軍專事區
生產調成自屬動生產就ok了
科技的話步兵科技,裝甲科技,陸戰理論,工業科技優先。空軍海軍科技看情況...
適當的暴一下兵(38年),36年的話可以先建建工廠,堆一下IC...
要是第一次玩的話強烈建議先新手教程
暴兵的話看一下吧,坦克一定要有,步兵也要有...
由於我是玩民國的所以一向不重視發展空軍和海軍...反正發展了也要被日本滅所以不如集中發展陸軍,所以我玩哪個國家都不重視空軍和海軍(玩日本,美國除外)。我覺得德國不太用空軍和海軍的,早點滅了蘇聯是王道...英國的話可以偷渡
大概就這樣,覺得還可以的話記得採納一下
❽ 鋼鐵雄心2 諸多問題
鋼鐵雄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距很大,游戲的思路、操作也會有很多的差異的。以下按照AOD+MIH的MOD來說明(第三問應該可以證明樓主的版本是MIH)。
對於AOD版本而言,最大的改變在巨大的堆疊懲罰,並且部隊可以選擇死戰以拖延時間,所以在反登陸的實踐上也會有很大的改變,二線部隊變得非常重要。就我個人的經驗,山地沿海省份放上2-3個民兵,其後再有三個步兵師作為預備隊,協同作戰就可以抵擋日軍的登陸。不過比較麻煩的就是湛江,這塊地不留八九個師,其中至少5-6個步兵師是頂不住的。如果是原版的話,一開局就能升級36步兵師,七七事變前就把讓所有部隊完成換裝,那每個沿海省份丟一個拖炮步兵就行了,當然,湛江要多放幾個(如果有民兵沒解散就丟過去充數吧)。
上面已經提到的部隊的選擇,顯然我的建議是能用步兵就用步兵,沒有條件的話才用民兵來當肉盾。衛戍個人不推薦使用,沒有機動性,一旦戰敗就會消失,唯一的好處就是很大程度的削減游擊度,也就會在控制佔領區重要經濟省份(比如莫斯科、多特蒙德)並確保絕對安全的條件下才會放一個。沿海部隊的編組,不嫌麻煩的話可以一個個師拆開(都是沒什麼裝甲度的部隊,無所謂混編與否),唯一的好處在於鍛煉將領。不過話說回來,能丟過去守海灘的將領,一般都是聊勝於無的角色,所以如何編組也無所謂了。
有個戰略轉移的科技,具體名字忘了,在科研界面第一個研究步兵中。研究完衛戍就可以戰略轉移了(其實動不動都一樣= =)。
首先是日本的陸戰科技會超過 空一格 ,而且日本幾乎可以肯定會研究滲透的學說,其中很大的作用就是提高夜戰的效率。其次就是許多MOD會給AI做一些修正,例如米帝的兩棲登陸,毛子的冬季攻勢,小鬍子的裝甲巷戰等等……結合歷史,給日本加一些夜戰的效率也未嘗不可,不給電腦點紅包,難度太簡單游戲性也就差了。
拉鷹派的效果主要在於加人力增長速度和生產效率(最大可以達到10%,非常重要),但是壞處在於消減不滿的速度會變慢(幾乎雞肋的減乘)。干涉的話是減消費品需求和外交的花費,但是壞處在於和談難度增加(HOI對於政治的模擬是比較粗糙的,基本都是拼得你死我活,沒啥和談的必要,有個例外,後面會講到)。
樓主在這一問中給出的信息是矛盾的, 空一格 的海軍盡管雄踞亞洲第二(= =),但是和日本相比基本屬於可以直接忽略的級別,爭奪制海權幾乎毫無可能,怎麼又會去進攻日本了呢?
中國進攻日本的精髓就在於和談,吞並偽滿洲國和,揮師朝鮮半島之後(別把釜山佔領了,否則就直接落日),同日本和談,一般而言我會選擇讓其割讓承德和仙台兩塊地(前一塊連接華北東北,後一塊就是日本本土了)。提前也會造幾艘運輸船,大搖大擺的運60個師上日本本土(這是我國固有領土,在境內運輸兵力你管得著)?等到運輸完成之後,撕毀休戰協定在對日宣戰,基本就是平推本州的節奏了。這種操作需要注意,就是別把干涉拉太高了,否則日本不願意和你和談。之後是傀儡日本還是落日就看著辦吧,不過個人傾向於前者,畢竟這些海軍可以為我所用,善莫大焉。
樓主在中日戰爭低烈度的拉皮條戰斗中才會沒有體會到空軍的作用,AI的日本空軍也是於可以忽略的級別,然而讓玩家用日本就可以發揮價值了(中國防空可以忽略,隨便炸,都不需要奪取制空權;但問題是國力有限,而且中國沒什麼機場,一般也就出到8架戰術,不能發揮集群作用)。
倘若換到蘇德戰場或者太平洋戰場就是另一番天地了,生產一個空軍中隊的成本大約三個步兵師,但是善加使用起作用遠超過三個步兵師。蘇德戰場是陸空戰場,抵抗德國侵略時,俯沖轟炸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樓主不妨試試讓陸軍元帥指揮16個師的俯沖空中封鎖一隻正在移動的部隊,不用一天的時間,三個師的組織度就會打掉一大半,也就是說這支部隊基本上可以趴窩一個月了。還有就是對於擊潰的部隊使用對地攻擊,同樣的,基本一兩天就可以把人力打空(對於磨垮小鬍子有重要的租用),當然,可以無限擴大AI的漏洞,形成對地攻擊挖坑戰術,在玩家中一般認為這是惡意利用游戲Bug,一般不予支持。
同樣的,在海上的霸者不是什麼航母(CV)、戰列(BB),而是海轟,兩者主力艦隊對打,能夠擊毀對方30%的船隻已經是運氣好的可以了。然而用16組海轟去攻擊對方有艦只的港口試試吧,基本上一周之內可以把對方的艦隊徹底消滅,一艘船都不留。但是海轟的一個局限就是航程,否則陸基裝備的性能遠超過海基,還要幹嘛要造航母呢?空軍是如此重要,那制空權自然就要考截擊機和通用戰斗機來爭奪了,不過AI智商畢竟有限,除非壓倒性優勢,否則也不會是玩家對手的。
海軍船隻么,對我大海轟黨來說就是浮雲,再多都能炸掉。不過可以考慮編一個航母主力艦隊6CV(遠程放風箏輸出)+3BB(近戰抗血)+10CL(輕巡,防空、近戰用)+10DD(反潛、近戰用),注意降大小型艦只的比例控制在1:1以下,考慮到小型艦只容易傷沉,所以還是多編一點吧。它的主要用處,就是海轟把港口炸平之後在門口堵路,這樣一來基本上可以在無損的條件下全殲對方整編艦隊了。還有一種玩法是海狼戰,只是造潛艇,專門在夜間(對方減成,潛艇加成),一般也可以獲得3:1的戰損比,不過這是拼國力的打法,不是特別推薦。個人最常用的,就是等到研究出51型驅逐艦之後,開上N條流水線爆驅逐艦,所有的船隻都裝上火控,51DD的戰鬥力已經可以和早期的BB匹配,特別是撞上火控之後,射程會超出對方的DD甚至是CL,而且射程一致,能集中火力打輸出。最關鍵的是便宜得很,拼掉對方主力艦隊之後就算自己的編隊也殘了,回港休整一個月又能拉出去兜風了(對比CV、BB極慢的維修速度),沉幾艘也一點不心疼,等你造出500艘51DD之後,就可以徹底控制全世界的海洋了。
比如我簽訂了一項貿易協定,用20點煤炭換1點稀金,如果貿易效率是100%,也就是我每天可以獲得1點稀金,對方獲得20點煤炭。但效率是50%的話,我只能獲得0.5稀金,相應的對方也只有10煤炭。少掉的那一部分呢?在路程中收到敵對方攻擊損失了。
鍵盤的右上角有一個按鍵是「Prt Sc(print screen)」,按這個就能截圖了。貌似在論壇上發戰報的大神有專門的截圖工具,我的水平只夠自娛自樂,遠沒到大開大闔的地步,自然也就不太用截圖的功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