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國家怎麼控制鋼鐵開采量

國家怎麼控制鋼鐵開采量

發布時間:2023-07-10 01:38:37

『壹』 國家限制鋼鐵產量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當然是利好。鋼鐵行業本身具有大起大落的特點,任由市場自由競爭和自生自滅,只會導致重專復建設和低屬水平競爭。
鋼產量已經過剩,其實現在動手已經滯後。
通過國家對鋼鐵產業的有效調整,既可優化先進的企業的經營環境,還可降低鋼鐵企業采購成本,提高我國鋼鐵企業整體水平。

『貳』 中國有礦產資源開采限制制度嗎

1、中國有礦產資源開采限制制度。
2、《礦產資源法》第3條規定:「 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由國務院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地表或者地下的礦產資源的國家所有權,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不同而改變。
國家保障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礦產資源。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礦產資源的保護工作。
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准取得探礦權、采礦權,並辦理登記;但是,已經依法申請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在劃定的礦區范圍內為本企業的生產而進行的勘查除外。國家保護探礦權和采礦權不受侵犯,保障礦區和勘查作業區的生產秩序、工作秩序不受影響和破壞。
從事礦產資源勘查和開採的,必須符合規定的資質條件。」
3、《礦產資源法》的上述規定,就是我國礦產資源開采限制的規定。這說明,我國是有礦產資源開采限制制度的。

『叄』 我國如何破解鋼鐵產能過剩困境

鋼鐵產業已經陷入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危機,並且6月份中鋼協會員出現了今年以來的首次單月虧損,虧損額合計達到了6.99億元,虧損面積也在進一步擴大。眾所周知,鋼鐵企業涉及的資金大、廠區多、人員多,在目前實體經濟異常低迷的情況下,一個有效的經營管理模式對於鋼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鋼鐵企業是典型的生產型企業,生產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生產設備的先進與否;另外,由於配套設施比值較大,努力提升經營規模進而降低邊際成本成為鋼企大浪淘沙的重要手段。在過去的時間里,大鋼企不停地通過並購擴大自身規模,而小鋼企也不甘落後,各種渾水摸魚、更換大型設備的情況屢見不鮮。從國家層面來說,希望通過鼓勵並購一方面是提高我國鋼鐵產業的集中度進而增強我國鋼企話語權,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產能歸攏來化解產能過剩;從地方政府層面來說,中小型鋼企增資擴充規模不僅可以幫助解決就業,還能拉動GDP增長,也樂見其成。於是,中小型鋼企有地方政府撐著、大型鋼企有國家撐著且自身龐大的規模對政策也形成了一定的綁架,結果產能越來越多,最終在經濟下滑之際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當然,鋼鐵工程建設期較長,拿高爐來說,近期投產的高爐大都是09、10年信貸擴張之時投建的,而當時也正是經濟一片向好,我相信誰都沒有辦法預料到3年之後的經濟形勢究竟如何,前段時間異常火爆的李佐軍也只是在去年年中才形成論斷且結論還存有很大不確定性。因此,僅從產能過剩的角度來說,並不存在誰對誰錯,但既然出現了問題自然就需要追究責任,私營企業若出現戰略失誤,結果就是資產損失,而國企出現失誤就需要對高管追責,經濟處罰、行政處罰都OK。
言歸正傳,在經過前幾年的規模擴張和設備更新換代之後,目前我國很多鋼企不論在規模還是在設備的先進度方面都保有較大的優勢,但是整體來說,我國鋼鐵產業卻不具備優勢,原因就在於影響企業經營效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經營管理模式。「一流的設備、二流的管理」最終造就的不僅是資金的無端浪費,還是一個個缺乏競爭優勢的二流甚至三流企業,歸根結底又演變為所有權之爭,這是個龐大的課題,暫且不表。
就目前來說,粗放式地一味擴大規模已經無法給鋼企帶來利潤的增長,轉型升級、改變經營模式才是王道。不過,這一戰略對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的企業而言是不同的。
對於大型鋼企來說,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延伸產業鏈、進行多元化布局。首先是積極涉入上游資源開發領域,主要目的在於保障資源自給率、提高經營穩定性;其次要合理對下游貿易、物流進行布局,圍繞產品主要流通區域和戰略重點客戶,設立物流企業或鋼材加工配送中心,增強客戶粘性;最後,努力涉足相關配套領域,如機械、船舶、汽車製造、新材料等。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加大研發力度,逐步擺脫低端產能的束縛。
對於中小型鋼企來說,目前企業規模還遠未達到最優邊際成本的點,規模擴張是企業的根本動機,而且隨著大型鋼企轉型,中小型鋼企擴大規模也可以填補低端產能的漏洞。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熱點行業追蹤報告》指出,需要謹防的是大型鋼企、巨型鋼企繼續擴張,最終不僅對政策形成綁架,還會損害整個市場環境。大型鋼企規模優勢已經頗為顯著,繼續擴張徒勞無益、只會形成更嚴重的壟斷,而且大型鋼企也具備轉型的能力,何況作為大型國企,本身也具有引導產業轉型的義務。既如此,不妨將低端市場讓出一部分給中小型鋼企,從而實現市場競爭性布局。

『肆』 鋼鐵工業的布局主要有哪些因素

鋼鐵工業布局

鋼鐵工業是最重要的基礎工業,是其他工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有了鋼鐵,就使得我國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成為可能。同時,鋼鐵工業的發展也有賴於煤炭工業、採掘工業、冶金工業、動力、運輸等工業部門的發展。由於鋼鐵工業與其他工業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許多國家都把發展鋼鐵工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並把這種發展與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互相協調起來,保持正常的比例關系。

(一)鋼鐵工業生產的特點

鋼鐵工業是一個龐大的物質生產部門。從礦石的開采,依次將礦石熔煉成生鐵,將生鐵煉成鋼,將鋼軋製成各種形狀規格的鋼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產過程。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可以分為礦山開采(包括采礦、選礦)、煉鐵、煉鋼、軋鋼等四個相對獨立的階段。一個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它的生產過程包括若干廠礦,如采礦、選礦、燒結、煉焦、耐火材料、煉鐵、煉鋼、軋鋼等主要生產部門,以及化工(氮肥、三苯等)、電力(熱電站、電廠等)與其他(如爐渣製品、水泥等建材生產)一系列工業企業。如武鋼就是由15個主體廠礦和30多個輔助生產部門所組成。

鋼鐵工業需要大量的礦石原料和燃料。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基本原料,地球上含鐵化合物有300多種,但具有工業價值的只有五種,即磁鐵礦,赤鐵礦、鐵的氫氧化物(以褐鐵礦為主)、菱鐵礦和含鐵線泥石。鐵礦石的儲量和品位直接影響利用價值及礦山的服務年限和開采規模。焦炭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石灰石、錳礦石、螢石和耐火材料等是鋼鐵工業的輔助材料。所以鋼鐵工業的發展必須伴隨著一系列不同類型的礦山開發和建設。

鋼鐵工業的生產過程是化學、物理的變化過程,對環境污染嚴重,被列為污染危害最大的三大部門(冶金、化工和輕工)、六大企業(鋼鐵、煉油、火電、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和造紙)的首位。環境污染主要反映在氣、水、渣三個方面。廢氣主要是從燃燒系統排出的。污染過程很復雜,污染也是多方面的,有毒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烴、粉塵等。附近居民受二氧化硫的影響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系統的病症。廢水主要有焦化廠的廢水,它含有酚、氰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質。廢水就地浸透污染地下水;排入江河、湖泊則污染地面水,使生活飲用水和水生生物含有害物質,對人體引起不良後果。所以應積極處理好廢水,合理排放,以免污染環境。同時在選廠時應盡量把工廠建在不透水層的地帶,減少工廠廢水對深層地下水的污染。廢渣主要是高爐渣,要有一定的堆放場地,平均每年生產一噸生鐵,相應排放出0.6噸的爐渣。目前一般都可利用來製造水泥、渣磚、渣棉或製作肥料。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工藝的革新,如採用電爐煉鋼、冷軋工藝等,其污染的程度可得到改善。

(二)鋼鐵工業的建設條件

鋼鐵工業的建設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用地面積較大:每生產一噸鋼鐵一般需要2平方米左右的用地,再加上鋼鐵企業的建設,需要一批為它服務的和被它帶動發展起來的工業企業用地,則范圍就更大,一般要比鋼鐵廠本身的用地擴大2~3倍。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多採用大型高爐多座聯立裝置,要求地基承壓力高。同時要求廠區面積形狀上適合於現代化鋼鐵工業生產工藝流程的要求,有儲備大量原料和半成品的倉庫、場地,並保證有繼續發展的預留地。

用水量大:一個年產350萬噸的鋼鐵廠需水6米3/秒,其中冷卻用水佔5米3/秒;如用直放式,平均每煉一噸鋼需水100~200立方米,故鋼鐵工業應有足夠水源保證。目前我國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大都位於幾條主要河流的沿岸,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考慮了用水和運輸條件。在北方缺水地區建廠應考慮循環用水。

用汽量大:生產一噸生鐵一般需要0.3~0.4噸/小時的蒸氣。為了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最好在廠區附近建立熱電站供電、供熱,也可建自備鍋爐供熱。

用電量大:一個年產100萬噸規模的鋼鐵廠,要有3萬千瓦的電力設備配套。由於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供電要可靠,要求有二個以上的電源或至少用二條線路供電。

運輸量大:一個大型的鋼鐵廠生產一噸鋼鐵,廠內外平均貨運量20噸左右,其中原料運輸5.5噸。沉重和大量熾熱的貨物運輸,要求長達上百公里的鐵路專用線,因此,鐵路專用線的接軌、編組站的設置、鐵路構築物的位置、地勢的情況,對鋼鐵工業的選址以及對工廠總平面的布置都有很大的影響。同時運輸出入量極不平衡。一般原材料運入量占總運輸量的73~83%,而成品、副產品的運輸量只佔17~27%,所以必須考慮運輸工具的合理利用問題。

協作面廣:主要有產品原料的協作,如鋼鐵廠和焦化廠、重機廠和化工廠之間的協作;副產品和廢品回收的協作,如爐渣製造建築材料,部分可供鋼廠利用;輔助工廠的協作,與為鋼鐵廠服務的工廠建立協作關系;此外,在廠外工程方面如水、電、氣、管線、運輸方面的協作等。總之,鋼鐵企業本身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生產綜合體。

職工人數較多:由於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產系統,不僅擁有的生產部門很多,同時職工人數也很多;因此在布局上不僅要滿足工業生產的要求,而且要滿足城市建設的要求,正確處理工業與城市、工業區與生活區的相互關系,合理組織上下班的人流交通。

(三)鋼鐵工業的布局特點

我國年產100萬噸以上的鋼鐵聯合企業稱為大型企業,如鞍鋼、武鋼、包鋼、馬鋼等;年產10~100萬噸的為中型企業;10萬噸以下的為小型企業。合理配置鋼鐵工業,對於均衡合理布局生產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隨著工業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鋼鐵工業的規模有越來越向大型化方向發展的趨向。如在五十年代末,我國所建的最大高爐容積只有1500立方米,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建成規模也只有100~300萬噸/年。而現在我國擁有的最大高爐容量為2500立方米,最大鋼鐵企業的規模為600萬噸/年。國外六十年代以來新建鋼鐵聯合企業的規模多在600萬~1200萬噸/年之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的規模已達1600萬噸/年。一般說來,擴大企業的規模,採用工藝先進的大型設備,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原材料與燃料動力的單位消耗,降低生產成本,有的甚至還可以減少單位產品的平均投資,這是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的。但同時工業規模的擴大,必將引起同類生產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對集中。工業企業的規模越大,其分布條件受地理條件的制約性也越大。如建設一個1000萬噸/年規模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需要開發鐵礦石儲量二、三十億噸以上的大礦山,建設1500萬噸/年以上的煤礦和發電容量達100萬千瓦的大電站,為其供應原料、燃料和動力,需要佔地30多平方公里,還必須有很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以適應5000萬噸/年廠外運輸量的需要。按上述要求,象這樣龐大的生產綜合體,必然會給選擇合適的廠址增添不少困難,從而使其分布只能局限於個別地區。所以,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雖然是國家工業體系的骨幹與基礎,但它們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為數不多的。

鋼鐵工業基地的位置,如果既接近鐵礦產地,又接近燃料基地,這是很理想的配置方案。如我國的本溪、渡口等鋼鐵基地,就具備了上述的優越條件。但在多數的情況下,原料和燃料卻往往不能在空間上結合,這就增加了鋼鐵工業廠址選擇的困難和技術經濟比較上的復雜性,使鋼鐵工業的分布在原料與燃料基地二者之間擺動。十八世紀後半期和十九世紀初,在用焦炭冶煉生鐵的最初發展階段上,由於單位產品的燃料消費量很大,如煉一噸生鐵需用5噸煤煉成焦炭的時候,鋼鐵廠的位置選擇在燃料產地較為有利。因為把礦石運到煤那裡比把煤運到礦石那裡更為經濟。十九世紀後半期和二十世紀初,隨著冶煉焦比下降,生產一噸生鐵所需要消耗的煉焦煤減少到2噸,而目前每煉一噸生鐵所需的焦炭則進而減少到0.5~0.8噸,而所需的鐵礦石則是2~4噸。同時,鋼鐵工業對冶金焦用煤的質量要求很嚴,一個鋼鐵企業往往要求有多個煤礦提供不同煤種與牌號的煤炭。因而,隨著冶煉生鐵所消耗的煤和焦炭比例的減少和貧鐵礦的開采量的增加,鋼鐵工業特別是大型鋼鐵企業,大多數靠鐵不靠煤分布了,使鋼鐵工業明顯地出現向鐵礦基地分布的趨向,如我國的武鋼、包鋼等都是如此。因此,鋼鐵工業的最優布局,應是同時接近煤鐵資源,或採取以接近鐵資源為主,並能方便地取得煉焦煤的位置上。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概如此,如蘇聯的庫茲巴斯鋼鐵基地的布局就位於燃料基地。庫茲巴斯是蘇聯東部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生鐵、鋼的年生產能力接近1000萬噸,所產的鋼軌佔全蘇1/3,各種鋼材供應周圍廣大地區。就整個鋼鐵基地而言,直到目前,大部分原料(鐵礦石)仍依靠區外,但生鐵的成本在全蘇各大鋼鐵廠中是最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庫茲巴斯有發展鋼鐵工業的優越條件,可以就近供應優質煉焦煤和動力。在蘇聯,長期以來,有一種「鍾擺式」的理論指導鋼鐵工業的布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由於工業生產聯合化、協作化的發展,選礦和運輸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一種帶傾向性的意見,認為鋼鐵廠接近燃料產地一般說來更為有利。其根據是:現代大型鋼鐵工業的生產,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電力,而隨著鋼鐵工業中心的建立,很容易吸引機械、化工、電力等工業部門,形成一個較大的工業綜合體。而鋼鐵廠及與其結合在一起的電力、化工、機械等工業的聯合,實際上表現為變相的燃料動力工業綜合體。根據他們的計算,直接的冶煉過程每生產一噸鋼材約需要1.2噸標准燃料,但對整個綜合體系來說,每生產一噸鋼材則需要消耗2.6噸標准燃料,而鐵精礦原料只需1.3~1.4噸。因此,他們提出,即使利用中央區的鐵礦,大部分成品再返回中央區,在西西伯利亞建廠(規模為500萬噸/年生鐵),每年節省費用6000~7000萬盧布。西西伯利亞鋼鐵工業基地正是根據這個原理來建設的。

以上例子,也說明了鋼鐵工業對於原料(鐵礦石)和煤炭資源的依賴性。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實踐也一再證明:發展鋼鐵工業,首先必須有充足的原料和燃料。必須大力開發礦山資源,使礦石和煤炭資源有足夠的保證。例如,我國冀東地區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主要礦山多靠近鐵路和灤河,交通、水電等建設條件也很好,區內煉焦煤與冶金輔助原料資源也相當豐富。因此,大力開發冀東地區的鐵礦資源,對於發展我國的鋼鐵工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上所述,大型的鋼鐵聯合企業,是鋼鐵生產集中化和聯合化的反映。這種類型的鋼鐵工業,對原料、燃料、建設條件、協作關系要求都比較高。現代化的大型聯合企業雖然數量不多,但它能帶動一批為它服務的工業企業的發展,而且能吸引一大批其它工業在其附近發展。同時往往又以用電、交通條件為發展其他工業的發展創造條件。一個現代化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布點與建成意味著新的工業中心的形成,具有高度的戰略性。因此,必須在全國和大區域范圍內統一布局。在布局上除了考慮接近原料和燃料產地外,還要考慮全國和地區之間的生產平衡和國防安全的原則,以充分發揮它在部門或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骨幹作用。

中小型鋼鐵企業,由於能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建設周期短,建廠的技術經濟條件比較容易滿足,因此,必須因地制宜適當發展,使其與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互相配合、分工協作。

因各地的資源條件、建設條件、消費對象的需要不同,可以建立相對獨立的礦山、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和鐵合金廠,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大工業中心服務,或為礦區附近某些工業服務等。

總之,影響鋼鐵工業布局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它不僅受原料、燃料與建設條件的影響,同時也受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的制約。眾所周知,鋼鐵工業的布局應該接近原料或燃料產地,這是一條重要的原則。但位於日本沿岸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其原料、燃料全靠國外供應,產品亦大量出口。在生產遠離原料地和消費地的情況下,日本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具有競爭能力。之所以如此,除了企業本身採用了先進技術和大型高效設備外,其中方便的海運條件無疑也是一種重要因素。

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研究採用更新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提取金屬的方法,如不需要再設置高爐,平爐和其他復雜車間;正在設想從礦石中直接使金屬還原,將以粉末狀的金屬放入電爐再熔煉,或將其直接壓製成必需的產品;正在擬議用中子照射加工金屬的新方法。一旦冶金工業實現了新工藝,將會對鋼鐵工業的布局,以及鋼鐵廠的布置產生深刻的影響。

PS:鋼鐵工業的生產,需要的原料品種多(如鐵礦石、焦炭、石灰石、耐火材料等)、數量大,消耗的燃料和水也較多,產品也都是笨重的鋼錠、鋼材,所以鋼鐵工業是一個巨大的復雜的生產系統,影響其布局的因素也很多。從提高生產的經濟效益出發,運費因素應是影響鋼鐵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因而不論是原料還是成品,貨運量都是極其龐大的,為了降低運輸費用,鋼鐵工業的布局應接近原料地和消費地,或擁有良好水運條件的地區。
參考資料:http://218.63.248.165/RESOURCE/GZ/GZDL/DLBL/DLTS0115/14919_SR.HTM

『伍』 鋼鐵產業的發展政策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關於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並從創新能力、產業結構、綠色低碳體系建設、資源保障和供給質量等方面對「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發展做出了具體要求。對此全國各省市也陸續提出了「十四五」時期鋼鐵行業的發展目標。本文將對國家層面、地方層面的鋼鐵行業政策的重點內容及發展目標進行深度解讀。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鋼鐵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寶鋼股份(600019)、河鋼股份(000709)、沙鋼股份(002075)、鞍鋼股份(000898)、安陽鋼鐵(600569)、山東鋼鐵(600022)、華菱鋼鐵(000932)、馬鋼股份(600808)、本鋼板材(000761)、包鋼股份(600010)等。

本文核心內容:鋼鐵行業政策歷程、國家層面鋼鐵行業政策、31省市鋼鐵行業政策、31省市鋼鐵行業發展目標。

1、政策歷程圖

自建國後的五十餘年內,我國鋼鐵行業發展迅速。1996年,我國鋼產量突破1億噸,佔世界鋼產量的13.5%,成為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2001-2005年:鋼鐵工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7167.37億元,超過1949~2000年中國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總辯衫和。

但是在鋼鐵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國鋼鐵行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至「十五」初期,我國對鋼鐵市場的巨大需求估計不足,制定的相應發展規劃與實際差距較大;產業發展布局缺乏統籌安排;技術進步跟不上新增產能的發展,產品品種質量結構矛盾突攜高腔出;產業集中度低,影響企業聯合重組的體制和機制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落後產能亟待淘汰,鋼鐵行業的現代銷售體系不健全,大宗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鏈還有待進一步發展等。這些問題將是「十一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需要認真面對並著手解決的。

「十五」至「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國鋼鐵行業歷經了從「高速發展」到「淘汰落後產能念枝,實現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的變化;各階段我國鋼鐵行業發展規劃重點基本均集中在淘汰落後產能、嚴控鋼鐵產能和積極推進鋼鐵行業實現合理布局等。

「十五」計劃(2001-2005年)至「十一五」計劃(2006-2010年)時期,國家層面提出:著力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嚴格控制新增鋼鐵生產能力,加速淘汰落後工藝、裝備和產品等發展方向;從「十二五」規劃開始(2011-2015年),明確了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的平均噸鋼綜合能耗、噸鋼耗新水量和噸鋼二氧化硫排放等要求,以實現實現鋼鐵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十三五」期間,規劃明確了鋼鐵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壓減粗鋼產能、提高產能利用率和行業集中度等目標;

到「十四五」時期,根據《關於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布局結構合理和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以確保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等,成為「十四五」時期我國鋼鐵行業的重要任務。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鋼鐵行業政策匯總

近年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規劃,內容涉及5G網路建設、終端IPv6升級改造、「雙千兆」網路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建設等;2020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主要政策規劃匯總如下:

註:查詢時間為2022年5月10日。

——鋼鐵行業重點政策規劃解讀

(1)《關於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2年1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綠色低碳深入推進,構建產業間耦合發展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等發展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發展主要目標如下:

(2)《關於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大力推動節能減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22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從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健全節能減排政策機制和強化節能減排工作落實等方面,對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指引:

——國家層面鋼鐵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4部門聯合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圍繞煉油、水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等17個行業,提出了節能降碳改造升級的工作方向和到2025年的具體目標。對於鋼鐵行業,提出到2025年,鋼鐵行業煉鐵、煉鋼工序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清零,行業節能降碳效果顯著,綠色低碳發展能力大幅提高。

《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中有關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的指導內容如下:

3、各省市層面的政策匯總及解讀

——31省市鋼鐵行業政策匯總

根據《關於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我國將力爭實現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等發展目標。截至2022年5月1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均發布了「十四五」時期和至2025年末的鋼鐵行業發展規劃,重點內容涉及禁止鋼鐵行業新建和擴建、推進行業高端綠色化發展、鼓勵鋼鐵企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以及降低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等目標:

——31省市鋼鐵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十四五」期間,我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提出了鋼鐵行業的發展目標。其中,河北、江蘇、山東、遼寧和山西等鋼鐵生產大省提出了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指標、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指標、鋼鐵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鋼鐵行業總投資額等具體發展目標;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提出鋼鐵及相關行業營業收入目標、廢鋼回收利用量等發展目標;此外,北京、廣東等省份雖未公布具體的數據指標,但也提出了鋼鐵行業的具體發展目標: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陸』 國家對鋼鐵今年的政策

法律分析:一是嚴禁新增鋼鐵產能。二是完善相關的政策措施。三是推進鋼鐵行業兼並重組,推動提高行業集中度,推動解決行業長期存在的同質化競爭嚴重,資源配置不合理,研發創新協同能力不強等方面的問題,提高行業的創新能力和規模效益。

法律依據:《鋼鐵產業發展政策》

第二條 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我國鋼鐵產品優良品率有大幅度提高,多數產品基本滿足建築、機械、化工、汽車、家電、船舶、交通、鐵路、軍工以及新興產業等國民經濟大部分行業發展需要。

第三條 通過鋼鐵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實施兼並、重組,擴大具有比較優勢的骨幹企業集團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鋼鐵冶煉企業數量較大幅度減少,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佔全國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達到70%以上。

第四條 通過鋼鐵產業布局調整,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形成與資源和能源供應、交通運輸配置、市場供需、環境容量相適應的比較合理的產業布局。

『柒』 我國的鋼鐵資源是由國家控制的嗎

基本上算是國家控制,為何這樣說呢,1、表面上鋼鐵產業是市場放開的,民營經濟可以介入,但由於其體量太大,民營經濟真正介入很少,事實上都是有國有公司控制。2、我國公務員法第62條有個交流制度,處級以上幹部與國有企業老總(市級國有企業及以上)可以交流,不受體制限制,也就是說大型國有企業老總本身就是體制內幹部,國家控制幹部也就變相控制了企業。

『捌』 中國鋼鐵產量怎麼計算

中國鋼鐵產量計算方法:

1、圓鋼重量(公斤)=0.00617×直徑×直徑×長度。

2、方鋼重量(公斤)=0.00785×邊寬×邊寬×長度。

3、六角鋼重量(公斤)=0.0068×對邊寬×對邊寬×長度。

4、八角鋼重量(公斤)=0.0065×對邊寬×對邊寬×長度。

5、螺紋鋼重量(公斤)=0.00617×計算直徑×計算直徑×長度。

6、角鋼重量(公斤)=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長度。

7、扁鋼重量(公斤)=0.00785×厚度×邊寬×長度。

關於控制中國鋼鐵產量的要點:

一、控制鋼產量所必須堅持的原則

以促進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為目的,以控制碳排放為長期目標,以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為中短期目標,運用市場化的手段來統籌推進控制鋼產量的各項政策搭配,創造有利於鋼鐵行業減產的內外部環境。

二、堅持將控制鋼產量作為長期目標

一個產業的需求變化情況決定了這個產業的產量。任何國家鋼鐵行業的增長曲線在末端都是平滑的,而不是達到峰值之後突然出現快速下跌。

而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性、逆周期調節政策的一貫性,以及需求的縱深性決定了鋼鐵行業的需求更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因此,寄希望於中國的鋼產量在短期內由快速增長轉變為下跌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利於行業穩定發展的,甚至會對鋼鐵行業造成傷害。

因此,控制鋼產量過快增長,應該由一個年度或者短期目標轉變為一個階段性目標,或者五年規劃目標。由此,可以在更長的規劃期內,綜合運用市場、環保、准入、調控等多種手段,穩妥、平滑地完成由產量增長到保持穩定再到逐步下降的變化。

三、堅持以去產能為路徑,以提高盈利能力為目的

控制鋼產量,並不是不希望鋼鐵行業繼續發展,而是希望在中國工業化發展的末期,為未來可以預期的、非常時期保底政策退出後大概率會出現的需求拐點做好充足的緩沖和准備。

並不是單純地希望壓降鋼鐵產量,而是希望繼續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鋼鐵行業的競爭能力,從追求規模效益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效益,讓低質量發展的市場主體逐步有序地退出行業。

控制鋼產量的政策,不應簡單地關注於實際的產量是否增長,而是應該進一步以去產能為路徑,以提高市場主體的盈利能力為目的。產能降下來,那麼在市場需求維持增長的同時,鋼鐵企業可以獲得更好的盈利,而一旦行業外部環境出現變化,鋼產量的降低也就成為了水到渠成的結果。

四、堅持以市場化原則為手段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鋼鐵行業帶來的最大啟示,莫過於順應市場的趨勢,以市場化的手段推進改革,事半功倍。

以此為鑒,在進一步制定和實施控制產量的政策時,也應一如既往地堅持以市場化手段推進。尤其是不能出現過去曾經出現過的無論區域需求和盈利情況的「一刀切」、強制國企減產、安排政令目標等手段。

這些方法可能有助於短期內實現目標,但強制企業放棄市場,必然會引發市場的強烈反彈:要麼導致更多的不規范企業湧入市場,「地條鋼」等產品重出江湖;要麼導致鋼材市場價格無序暴漲,給國民經濟其他行業造成損失,也給鋼鐵行業的治理帶來更多困難。

從中國鋼鐵行業的產量分布來看,整體上雖然由於需求增長,鋼產量的增長是可以與之匹配的,但是具體來看,仍然存在著大量不符合區域布局、產品結構布局的產量分布,每年依舊會出現「北材南下」「西材東進」等跨區域、長距離運輸鋼材的低效行為。

這一方面導致全國各區域市場的鋼材價格被幾乎拉平,另一方面也讓產能過剩區域的鋼鐵企業增產沒有了後顧之憂。由此可見,控制鋼產量是一項需要非常細化的政策,在這個過程中起作用的將是細化區域、細分品種等更具體的市場規則。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鋼鐵新聞網-關於控制中國鋼產量的幾點思考

『玖』 近幾年我國鋼鐵行業整合速度加快,我知道的山東濟鋼和萊鋼,山西關停合並了許多中小鋼廠,目的是調控全國

現在鋼鐵產量過剩是不爭的事實。現在各個鋼廠可以直說沒有一家是不在賠錢生產的。都是為了保住客戶。沒有一個是減產的。要想能防止全國性的鋼材產能過剩唯一的方法國家帶頭,把鋼廠生產並入計劃經濟才能有效解決。

閱讀全文

與國家怎麼控制鋼鐵開采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支模架一平方多少鋼管 瀏覽:359
汽車模具成形沖頭一般用什麼線割 瀏覽:751
鋼材怎麼區分是否貼牌 瀏覽:814
3dmax古銅色不銹鋼材質怎麼調 瀏覽:567
用什麼膠粘帶粘不銹鋼 瀏覽:623
標準的鋼管直徑多少 瀏覽:661
如何解決焊接電流電壓穩定性 瀏覽:655
120mm厚鋼板每平米多少錢 瀏覽:184
鋁合金和斷橋鋁的價格差多少 瀏覽:867
合金套和鑽石套哪個好 瀏覽:957
鋼板怎麼化學處理可代替噴砂 瀏覽:867
馬鋼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47
被不銹鋼燙傷怎麼不疼 瀏覽:617
轉向架用什麼鋼材 瀏覽:798
bnc接頭怎麼拆開焊接 瀏覽:167
鈦合金牙套如何修復 瀏覽:10
數控內圓磨床模具如何保養 瀏覽:859
保溫壺304不銹鋼怎麼清洗 瀏覽:131
商用不銹鋼盆去哪裡買 瀏覽:149
回收二手鋼板價格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