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道物理題,地震時敲擊鋼鐵產生聲音,答案是是通過固體傳播 我認為是空氣,鋼鐵通過摩擦發出聲音,
固體可以傳播聲音,而且速度比空氣快得多,當然要是你的耳朵沒有直接貼在鋼管上,聲音就要再通過空氣傳播到你的耳朵里了。
『貳』 求聲音在鋼材中的傳播速度
5200m/s
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這個介質可以是空氣,水,固體.當然在真空中,聲音不能傳播。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聲音的傳播速度跟介質的反抗平衡力有關,反抗平衡力就是當物質的某個分子偏離其平衡位置時,其周圍的分子就要把它擠回到平衡位置上,而反抗平衡力越大,聲音就傳播的越快。水的反抗平衡力要比空氣的大,而鐵的反抗平衡力又比水的大。
聲音的傳播也與溫度和阻力有關。
聲音還會因外界物質的阻擋而發生折射,例如人面對群山呼喊,就可以聽得到自己的回聲。另一個以折射為例:晚上的聲音傳播的要比白天遠,是因為白天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了上升的熱空氣,從而把聲音快速折射到了空中;晚上冷空氣下降,聲音會沉著地錶慢慢的傳播,不容易發生折射。
空氣(15℃):340m/s
空氣(25℃):346m/s
水(常溫):1500m/s
海水(25℃):1530m/s
鋼鐵:5200m/s
冰:3160m/s
軟木:500m/s
松木:3320m/s
尼龍:2600m/s
水泥:4800m/s。
(2)聲音在鋼鐵中怎麼傳播擴展閱讀
影響聲速的變因
聲波在介質中傳遞的速度,稱為聲速( 或音速)。聲速往往因介質種類、狀態等因素而影響其行進的速度。在空氣中傳播的聲速,因空氣的溫度、濕度、密度等不同而不同。溫度愈高,聲速愈快。濕度較大時,聲速也較快。
已知在20°C,乾燥、無風的空氣中,聲速約為 343公尺/秒,而在0°C 時,則為331公尺/秒。若物體移動的速度,超過當時空氣的傳聲速度時,稱為超音速。有關聲速的測量,早在西元1636年港人 梅爾森便已量出,在空氣中的傳聲速度為 316 公尺/秒。
其間雖經各國不斷測試,但正確求出在氣體或固體中傳聲速度的方法,則是1868年德國人孔特發現設計的,此即為著名的「孔特實驗」,至於現今一般慣用的聲速(0°C 的空氣)331公尺/秒,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修訂沿用至今的。
『叄』 聲音在鐵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聲音在鐵中的傳播速度是5200m/s。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專或固體、液體)傳播屬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物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物理中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物體在一秒鍾之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單位是赫茲,字母Hz。
人的耳朵可以聽到20Hz-----20000Hz的聲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間的聲音。聲音作為一種波,頻率在20Hz~20 kHz之間的聲音是可以被人耳識別的。
(3)聲音在鋼鐵中怎麼傳播擴展閱讀:
聲音常見的傳播速度:
1、空氣(0℃) 331m/s
2、空氣(15℃) 340m/s
3、空氣(25℃) 346m/s
4、軟木 500m/s
5、煤油(25℃) 1324m/s
6、蒸餾水(25℃) 1497m/s
7、海水(25℃) 1531m/s
8、冰 3230m/s
9、銅(棒) 3750m/s
10、大理石 3810m/s
『肆』 實驗設計:聲音在鐵,木頭,水和空氣四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鋼鐵:5200m/s;軟木:500m/s;松木:3320m/s;水(常溫):1500m/s;空氣(15℃):340m/s;空氣(25℃):346m/s。
聲速往往因介質種類、狀態等因素而影響其行進的速度。在空氣中傳播的聲速,因空氣的溫度、濕度、密度等不同而不同。溫度愈高,聲速愈快。濕度較大時,聲速也較快。已知在20°C,乾燥、無風的空氣中,聲速約為343公尺/秒,而在0°C 時,則為331公尺/秒。
(4)聲音在鋼鐵中怎麼傳播擴展閱讀
聲音的傳播最關鍵的因素要有介質,介質為所有固體,液體和氣體,這是聲音能傳播的前提。所以,真空不能傳聲。
聲音的傳播速度隨物質的堅韌性的增大而增加,物質的密度減小而減少。如:聲音在冰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在水的傳播速度快,冰的堅韌性比水的堅韌性強,但是水的密度大於冰,這減少了聲音在水與冰的傳播速度的差距。
若物體移動的速度,超過當時空氣的傳聲速度時,為超音速。有關聲速的測量,早在西元1636年港人梅爾森便已量出,在空氣中的傳聲速度為316公尺/秒,其間雖經各國不斷測試,但正確求出在氣體或固體中傳聲速度的方法,則是1868年德國人孔特發現設計的,此即為著名的「孔特實驗」。
『伍』 為什麼聲音在鋼鐵中傳播的速度快
是有傳播介質決定的。聲音是機械波,鋼鐵中原子的作用力很大,所以振動很強烈,聲音就傳播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