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為什麼鋼鐵俠不出拼裝

為什麼鋼鐵俠不出拼裝

發布時間:2023-08-02 13:08:09

㈠ 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說,鋼鐵俠的戰甲能夠造出來么

按照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鋼鐵俠的戰甲很難製造的出來。雖然單兵外骨骼已經得到了非常高速的發展,但是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其實相對於鋼鐵俠的戰甲,我個人認為還是使命召喚中無畏戰士的巨力戰甲更加好造。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鋼鐵俠的戰甲真的造出來,那麼對於世界來說,都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還有一個就是武器系統,作為激光定向能武器,目前還沒有一款激光武器是能夠投入實戰進行使用的。一個是耗電量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不穩定,不可靠。可以說,短期內能夠造出來的恐怕也只有賈維斯這個系統了。

㈡ "鋼鐵俠"真能造出來嗎

不靠天賦異稟的超能力,不靠飛來橫禍的基因突變,鋼鐵俠Tony Stark僅憑科技的力量:一身炫酷的機甲就拯救了世界,贏得了無數粉絲。鋼鐵俠的一身機甲究竟距離現實有多遠?其實,防禦、武器系統是很常規的事情不必多說;智能對話系統Javis也已經有了現實版:Siri和Google Now;飛行推進系統也有現實中的對應版本:離子推力器;而唯有最核心最重要的能源系統,方舟反應堆(Arc Reactor),現實中從未有人真正實現過。方舟反應堆究竟是何物?現實中的人類距離實現有多遙遠?

鋼鐵俠的方舟反應堆,不需要補充煤炭汽油等燃料,不需要放射性重金屬也不需要光照,而且提供的能量密度高得驚人,這樣的能源在世界上有且僅有一種:受控核聚變。聚變的原材料是氘和氚,如果技術發展的足夠好那麼只用氘也可以,而氘在自然界中極其豐富:水中就有足夠的氘!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鋼鐵俠利用身體中的水作為原料,用小型離心機分離出氘,然後供給方舟反應堆用來聚變以獲得能源的。

方舟反應堆的具體實現方式是什麼呢?我們先看兩張圖:

其中等式左邊表示的是能量約束時間,R是托卡馬克的大半徑,可見半徑越大能量約束性能越好。因此想要把裝置尺寸縮小幾個數量級還能讓聚變發生是個相當困難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越新越好的托卡馬克就做的越大,為了達到聚變發生條件不得不如此啊…公式里還有其他幾項,例如電流I、密度n、磁場B等,可以通過提高這些量來實現小型化托卡馬克嗎?問題是,電流I、密度n越大,托卡馬克內部的等離子體不穩定性越強,電流太大則整個燃料可能完全失去約束然後炸壞裝置。磁場B如果可以增大倒是最好不過了,可是還是做不到啊!現在人類能實現的最大穩態磁場也就是10特斯拉這個數量級,ITER裝置已經設計用這最大的磁場來做了,而其尺寸還必須得做成10米高那麼大。。。因此鋼鐵俠如果想要真的做出來一個如此小型的托卡馬克的話,他一定是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物理突破,當今世界上還從未有人發現過!不過鑒於等離子體理論研究的不給力現況,全新的物理現象的發現完全是有可能的,比如說80年代就在實驗上首先發現了所謂的H-mode(高約束模式),一下子把聚變難度降低了不少。所以說鋼鐵俠如果是個物理實驗狂人,搞出來這種新突破也不是不可能呢!

《鋼鐵俠》作為一個超級英雄科幻電影,距離現實卻並非遙不可及,這也是我最喜歡它的地方之一吧。

㈢ 如何拼裝迷你的鋼鐵俠機甲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按照樂正畢櫻高的說明書來拼接是最方便快捷的。
樂高(LEGO),創立舉叢於1932年,公司位於丹麥,是全球知名的玩具製造廠商。截止至2022年,樂高已有90年的發展歷史。
「LEGO」圖標也變化了多種形式,最新的圖標是1998年製作,它是在1973年的版本基礎上稍作調整而成,使之更便於在數賀媒體上傳播和識別。第一個生產地在丹麥的一所紅房子中,那裡就是樂高開始的地方。

㈣ 鋼鐵俠的底座怎麼拼裝

看詳細說明或者上網找視頻。
把所需要的積木全部倒在一個鐵盤子里,這樣在查找積木零件時就會比較方便。
先搭建分類箱模型的底座的支架部分,由四個支架積木和一些零件積木所組成。

㈤ 人類還要多久才能造出鋼鐵俠的戰衣

直接不提復聯3的血邊吧,那個更不現實,至於其他型號,模型還差不多,或者說最多最多做出馬克1,而且用其他能源當核心的馬克1,馬克2以上都是無稽之談。

首先,可能很多人覺得,盔甲就是和會飛,會射激光導彈,並且有防禦力的一套盔甲外衣,那我說一下可能被大家忽略的戰衣的問題

方舟反應爐: 早期盔甲的能量來源,電影里被斯塔克在山洞裡做出來一個簡化版,每秒鍾生產幾億焦耳的電量,但是現實中根本就沒人能做出這樣的東西,至少做不出這么小的,

盔甲的材料,上到外太空,下到深海,電影早期的戰甲穿著需要機器人幫忙穿上,套上盔甲以前要先穿上一套金屬骨骼保護駕駛員,馬克3開始被美軍的飛機機槍掃射毫不影響,甚至在最後打鐵芒果時將一直手臂上的部件展開來可以當盾牌用並且阻擋機槍,被坦克的大炮從天上打的垂直掉下來給地面砸一個坑也不影響繼續使用,並且駕駛者毫發無損,只是最後脫下來的時候遇到了麻煩,但是由此可見盔甲中肯定有一套系統保護駕駛員的,因為斯塔克被坦克打下來摔到水泥地上毫發未損,羅德失去動力相比之下慢慢的摔到草地上居然摔的暈過去並且下半身癱瘓了。

體積,在保證機甲所有性能的同時,體內還裝滿了各種武器,裝了武器意味著盔甲中間有很多空心的地方,他的機甲在裝滿了武器的情況下還要兼顧所有的系統和核心技術。

Al賈維斯: 我覺得機甲里所有技術中,我們最接進的就是賈維斯,但是依舊差很遠,賈維斯的功能就不多贅述了,你想他是電腦的時候他就是電腦,你想他是人的時候他也可以是人,你想他是管家的時候他可以是管家,幾乎在地球的和平年代是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東西,戰斗的時候可以規劃飛行路線,分析敵人戰斗方式,黑入其他人的電子設備,掃描敵方弱點,你累了的話機甲交給他操控,可以快速維基網路,平時的時候可以幫忙管理公司,自己組裝機甲,陪人聊天,並且永遠的忠誠,而我們目前的世界連真正的AI都沒有。

盔甲的穿著與變形,馬克5開始出現可以自主穿上的盔甲,發展到後來的一直到馬克43,甚至不需要自己動手,叫一聲賈維斯就可以安排一套盔甲飛過來自動穿到你身上,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緊急脫離把你瞬間彈射出去,這個時候的盔甲不但各方面能力比以前強了,看他的穿脫方式,說明已經有些可以隨意發生形變的能力了,並且速度快,完全是戰斗中可以應急的水準。

隔熱系統,在腳底手掌長期噴射飛行的情況下,駕駛員居然不會被燙到。

對駕駛員的保護,電影中盔甲突破音速幾乎就是一瞬間的事,而有特殊的黑 科技 ,駕駛員肯定是一瞬間就暈過去,誇張一點速度再快一點的話可能駕駛員會被壓成肉泥。

我覺得,能做出不載人的盔甲,內部裝人的空間搭載各種設備而不是載人浪費空間,這種盔甲我的有生之年應該可以做出來,但是性能肯定不如電影里那麼強的,破壞力,防禦力,續航性,質量,都會差很遠。

從兩個方面來回答:硬體和軟體。

1,硬體說白了就是戰衣,納米材料先不說,就說第一代戰衣。

能源當面:微型核反應堆。這種東西就算現實可行,也不會用於民用生活。雖然有高效的能源,但是危險太大,一旦爆炸,可能一個小區就沒了。

材料方面:這個現實中應該問題不大,很多穿戴的盔甲模型都已經製作出來了。雖然鎧甲能做出來,也可以穿上,但是行動啊,保暖啊等自我保護方面距離電影中相差太遠,至少原地摔倒,人就會受傷,更何況飛起來。

應用方面:機械被研發,主要用於提高效率。要麼是工廠的工作效率,要麼是提速,縮短時間。如果用於戰爭,無人機器人就可以了。所以,應用不切合實際。

2,軟體:說白了就是系統。電影中的系統是人工智慧的賈維斯,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運算方法已經很接近人類大腦的模式。但實際生活中,貌似還沒有這種高度發達的人工智慧系統,僅僅依賴代碼,就創造人腦的工作模式,基本不可能。

因為人腦工作,屬於腦神經之間物質的相互傳遞,目前從醫學和生物學方面,人腦研究太多不足,精神類疾病依然是全世界的無解難題。

所以,從以上方面來說,這個時間無法估計,只能期待奇跡的發生。

這個世界變化快。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鋼鐵俠的戰衣,是根據現有的 科技 水平想像出來的科幻。依據目前的 科技 發展速度,這個科幻可能很快將變成現實,或被新的 科技 成果所淘汰。甚至這個戰衣還沒造好,就會出現更新的更強大的充滿高 科技 含量新戰衣。

理論都沒有什麼實際進展,實踐更是久遠的事

阿特拉斯,可穿戴機器人,噴氣服都已經有了成品,控制方面已經基本可以做到

從接線電話到1973年第一台手機,2008年可視電話!無人駕駛 汽車 ,無人飛機!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相信鋼鐵俠的戰衣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首先是能源,核能源很重要。或者實現下一代電池技術。目前電池技術根本無法長時間工作。

可控核聚變然後小型化。這是個比較長的過程。

鋼鐵俠那種戰衣是不科學的。要知道戰斗結構來講,昆蟲的結構才是最強的。地面戰斗人形裝甲炸掉一隻腿基本喪失了移動能力。如果是螞蟻型或者蜘蛛型就完全沒有問題。而且移動速度更快。

科幻片給我們的啟發是好的,但是並不是最科學的。無論應用於戰爭還是生產,昆蟲型的結構都是最科學的.

鋼鐵俠戰衣主要涉及材料、能源、信息傳遞,以現在的 科技 發展水平,目前信息傳遞方面基本符合要求,但是材料和能源方面考慮,無法預測具體時間,只有這兩方面有突破性進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相信大家在看完《鋼鐵俠》這部電影後,肯定都會想要一套鋼鐵俠的戰衣,因為穿上這戰衣不止帥氣,而且戰鬥力爆表。特別是在復聯3中的鋼鐵俠戰衣,它還能夠自由的融合變形。可問題是,現實中還沒有這樣的技術來製作一件鋼鐵俠戰衣。鋼鐵俠戰衣最核心的一部分是持續能源的供應,而這也是人類現在無法企及的技術。

持續能源指的是可控核聚變,一個可控的核聚變需要先進行點燃,然後當其輸出值大於輸入值時才算是成功的可控核聚變。一般科學家們用「q值」來作為這個輸入和輸出的比值。不過,核聚變是目前人類根本無法實現的技術。

人類對核聚變後發出的能量轉化,在理論上只能到40%左右。而可控核聚變的q值必須大於或等於2.5的時候,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可控核聚變。如此一來,輸入就會少於輸出,其作用也就會得到實際的應用。但可控核聚變的維護需要大量的財物,所以它必須要對人類有所貢獻的事,不然就會浪費科學家們所有的心血。

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完整做出可控核聚變,那人類將會用它做什麼呢?或者說這個 科技 能為人類帶來什麼?當有持續不斷的能量後,首先肯定是將這些能量轉變為用不盡的電能。

屆時,人類 社會 的電能會是一種廉價的能源,很多的火電廠和水電廠或許就會被淘汰,且大量有害化石燃料會被人們拋棄。可以說,幾乎所有的能源都會是電能,自然環境也會因此而得到極大的改善。當然,可控核聚變的作用還不止這個,人類還將會用它來製造任何東西。

我們知道,世間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化學鍵,之後,化學鍵再通過一定的秩序組合成為一個個有機物或無機物,而促使這些原子核化學鍵組合的東西就是能量。換而言之,可控核聚變就是持續不斷的能量供應者。所以,人類可以利用可控核聚變來製造出所需的物品。

還有一個就是,人類的飛行器將能在宇宙中永久的擁有動力,除非是飛行器被破壞,或其內裝置的可控核聚變被破壞。屆時,人類在太空中實現星際旅行就會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可惜的是,可控核聚變只是一個理論,人類在百年之內或許都難以製造出來。

只有托尼斯塔克能造出鋼鐵俠,不管是在六十年代還是六百年後。

現在腦電波控制技術還在研究,還沒有達到成熟的階段。如果這一項技術成熟,那麼就可以做到製造出機甲,高達,鋼鐵戰衣等高 科技 武器。

㈥ 鋼鐵俠時代即將來臨美軍造出真正的戰衣了嗎

雖說它的優點有很多,但缺陷也是不能忽視的問題,首先裝甲並沒有做到全面化,也就是說士兵在與敵人交手的過程中,一旦被發現不受保護的部位,勢必會遭受到嚴重打擊,除此之外它的動力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裝備的動力有剩餘還好,一旦全部用完,整套裝備必然會成為士兵作戰最大的累贅。

正因如此,美軍的鋼鐵俠裝備並不是十全十美的,還有著很大的上升空間,當然它與科幻電影還有很大的差別,但不可否認它確實是不斷探索的最好證明,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終究能製造出科幻電影中才存在的機械戰甲。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鋼鐵俠不出拼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筋搭接有哪些都是怎麼搭接 瀏覽:649
塑料模具碗盒怎麼脫模 瀏覽:326
焊接球閥壞了怎麼維修 瀏覽:495
錫焊不銹鋼焊點發污怎麼處理 瀏覽:327
一個模具如何用CAD畫圖 瀏覽:925
鋼鐵雄心4校長怎麼打日本 瀏覽:710
氯化氫用什麼鋼材 瀏覽:369
建彩鋼房面積怎麼算 瀏覽:448
電焊怎麼焊接技術 瀏覽:78
排氣管彎頭下料怎麼下 瀏覽:210
什麼材質不銹鋼板能耐4000度 瀏覽:872
鋼管的維修費是什麼科目 瀏覽:522
818是什麼不銹鋼好 瀏覽:571
鋼鐵收割怎麼沒上xbox 瀏覽:415
鋼鐵雄心4日本用什麼學說 瀏覽:209
不銹鋼宣傳欄里貼什麼材質的 瀏覽:496
鋅合金的和鋁合金哪個好 瀏覽:726
胳膊骨折拆鋼板多久能上班 瀏覽:778
不銹鋼用什麼焊縫 瀏覽:37
濟南到永聯鋼鐵怎麼去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