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鋼材的成分
鋼材有害成分是 硫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製成的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鋼材加工都是通過壓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鋼(坯、錠等)產生塑性變形。根據鋼材加工溫度不同,可以分為冷加工和熱加工兩種。鋼材中除主要化學成分Fe鐵以外,還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錳(Mn)、磷(P)、硫(S)、氧(0)、氮(N)、鈦(TO、釩(V)等元素,這些元素雖含量很少,但對鋼材性能的影響很大。碳是決定鋼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它影響到鋼材的強度、塑性、韌性等機械力學性能。當鋼中含碳量在0.8%以下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韌性下降;但當含碳量大於1.0%時,隨含碳量增加,鋼的強度反而下降。一般工程用碳素鋼均為低碳鋼,即含碳小於0.25%,工程用低合金鋼含碳小於0.52%。鋼中有益元素有錳、硅、釩、鈦等,控制摻入量可冶煉成低合金鋼。鋼中主要的有害元素有硫、磷及氧,要特別注意控制其含量。硫(sulfur)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化學符號S,原子序數16。硫是氧族元素(ⅥA族)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三周期。通常單質硫是黃色的晶體,又稱作硫磺。硫單質的同素異形體有很多種,有斜方硫、單斜硫和彈性硫等。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硫酸鹽或單質形式存在。 硫是人體內蛋白質的重要組成元素,對人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硫主要用於肥料、火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劑生產。硫單質難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易溶於二硫化碳。硫及含硫礦石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硫(S+O2=點燃=SO2)在空氣中與水結合形成亞硫酸,亞硫酸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合反應生成硫酸,從而造成硫酸型酸雨。對人體而言,天然單質硫是無毒無害的,而稀硫酸、硫酸鹽、亞硫酸和亞硫酸鹽有毒,硫化物通常有劇毒。濃硫酸會腐蝕人體皮膚。
㈡ 不銹鋼的主要成分是Fe,為什麼多數不銹鋼卻沒有磁性
首先糾正你的概念,不是多數不銹鋼沒有磁性,而是多數不銹鋼有磁性。只是日常生活中由不銹鋼製造的用品沒有磁性,所以讓你形成了這個印象。
所有的鋼材,主要成分都是鐵(Fe)。但是同時還包含許多其他元素,如錳、鉬、鎳、鈦、碳、釩、鉻、硅等等等等。
對於鐵來說,它存在同素異構體,即在不同的溫度下,鐵的晶體結構是不同的,恰恰是由於這種晶體結構的不同造成它磁性的變化。簡單講,鐵的晶體結構是體心立方結構(鋼鐵中稱為鐵素體時,通常室溫下是這種結構)時,具有磁性;鐵的晶體結構是面心立方結構(鋼鐵中稱為奧氏體,通常高溫下結構),就沒有磁性。
有些不銹鋼中,由於加入了上面所說的其它元素,使得它們在室溫下也能夠以奧氏體的狀態穩定存在,所以表現出沒有磁性。它們常常被稱作奧氏體不銹鋼。但是,還有大量其它類型的不銹鋼是處於鐵素體狀態,那麼它們就表現出磁性,它們在工業上大量的應用,比如被稱為鐵素體不銹鋼的。
在一些日用品中,使用的不銹鋼必須沒有磁性,比如機械手錶,它們採用的不銹鋼表殼和表帶,就不能有磁性,因為磁性會造成手錶的機械零件磁化而不能正常工作。
㈢ 鋼鐵是晶體還是非晶體
鋼鐵是晶體,其晶間結構的不同決定鋼鐵的材質.
㈣ 鋼鐵中有什麼成分 它們的比例是多少
鋼鐵是鐵與C(碳)、Si(硅)、Mn(錳)、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組成的合金。其中除Fe(鐵)外,C的含量對鋼鐵的機械性能起著主要作用,故統稱為鐵碳合金。它是工程技術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屬材料。
按含碳量不同,鐵碳合金分為鋼與生鐵兩大類,鋼是含碳量為0.03%~2%的鐵碳合金。碳鋼是最常用的普通鋼,冶煉方便、加工容易、價格低廉,而且在多數情況下能滿足使用要求,所以應用十分普遍。按含碳量不同,碳鋼又分為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隨含碳量升高,碳鋼的硬度增加、韌性下降。合金鋼又叫特種鋼,在碳鋼的基礎上加入一種或多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構和性能發生變化,從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韌性、耐腐蝕性,等等。經常加入鋼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我國合金鋼的資源相當豐富,除Cr、Co不足,Mn品位較低外,W、Mo、V、Ti和稀土金屬儲量都很高。21世紀初,合金鋼在鋼的總產量中的比例將有大幅度增長。
含碳量2%~4.3%的鐵碳合金稱生鐵。生鐵硬而脆,但耐壓耐磨。根據生鐵中碳存在的形態不同又可分為白口鐵、灰口鐵和球墨鑄鐵。白口鐵中碳以Fe3C形態分布,斷口呈銀白色,質硬而脆,不能進行機械加工,是煉鋼的原料,故又稱煉鋼生鐵。碳以片狀石墨形態分布的稱灰口鐵,斷口呈銀灰色,易切削,易鑄,耐磨。若碳以球狀石墨分布則稱球墨鑄鐵,其機械性能、加工性能接近於鋼。在鑄鐵中加入特種合金元素可得特種鑄鐵,如加入Cr,耐磨性可大幅度提高,在特種條件下有十分重要的應用。
㈤ 鋼和鐵晶體結構的差別
鋼和鐵的區別
鐵是一種化學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見到的一種物質。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純粹意義的的「鐵」我們幾乎是看不到的。我們平時說的鐵一般包括生鐵和熟鐵,嚴格說,它們都不是純粹意義上的「鐵」,都是以鐵元素為主的合金。鋼也是以鐵元素為主合金,鋼與鐵的主要區別是含碳量不同。
人們由鐵礦中提取鐵,將礦石、焦炭和石灰石(助熔劑)在高爐中冶煉,使氧化鐵還原成生鐵(或鑄鐵)。所得生鐵一般含鐵90%~95%,碳3%~4.5%和少量的硅、錳、硫、磷等。生鐵是煉鋼或熟鐵(鍛鐵)的原料,含碳量在0.2%~2.1%之間的鐵合金稱為鋼。生鐵在平爐、轉爐或電爐中進一步冶煉除去碳、硅、磷等雜質,可得各種組成的鋼。鋼加上其他金屬元素,還可以構成不同的 合金鋼,如日常的 不銹鋼就是含有鉻,鎳等其他元素的 合金鋼。 鋼材就是含碳量大於0.025%,小於0.2%的鐵碳合金。鐵是大自然賞賜給人內的恩物,將開採的鐵礦石放入高爐中冶煉後即得到生鐵,生鐵按不同冶煉工藝和用途可分為煉鋼生鐵和鑄造生鐵。煉鋼生鐵是一種含碳量>2%的鐵碳合金,同時也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等元素,其中硅和錳是有利元素,按一定比例存在於鋼鐵中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強度.硬度和耐腐耐磨性,而硫和磷則有害,會分別造成鋼鐵的熱脆性和冷脆性,降低材料性能。 把煉鋼用生鐵放入煉鋼爐中按一定比例熔煉,將得到的鋼液澆鑄成型,冷卻後即得到鋼錠或鑄坯,供軋製成各種型材,為了獲得不同性能的鋼材,還會在熔煉過程中加入鉻.鎳.鉬.鎢.釩等微量元素,
而這些化學成分決定了鋼材的不同特性。其中「鉻」可以增加鋼材的耐腐蝕性,通常國際上把含鉻量大於13%的鋼材稱為 不銹鋼。 鎳可以增加鋼材的強度和韌性 鉬可以防止鋼材變脆, 鎢可增加鋼材的耐磨損性
別看鎢的硬度較低,只有大約40s,但它們的抗磨損能力非常高, 釩可增加鋼材的抗磨損性和延展性。
低碳鋼-含碳量小於0.25% 碳素結構鋼-含碳量大多在0.7%以下
中碳鋼-含碳量在0.25~0.6% 碳素工具鋼-含碳量一般在0.65~1.35% 高碳鋼-含碳量大於0.60%
不銹 彈簧鋼-含碳量一般在0.45~0.7%,含鉻量大於13% 滾動軸承不銹鋼-含碳量一般在1%,含鉻量大於13%
高速鋼-又稱鋒鋼,含碳量一般在0.7~1.65%,含鎢5.5~19%,600攝氏度下工作時,硬度能保持在HRC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