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寫作提綱
自從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是一種積累。荀子有雲:「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毅力,它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而會更堅強地去面對。
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小時候的生活十分艱苦,不是被母親責罵,就是受神父冤打。但他憑著毅力,仍然堅持生活,並立志要從軍。保爾?柯察金長大後,終於實現了他的志向——當一名軍人。從軍期間,受到了老一輩的栽培和教育。自身又長期實踐,他憑著毅力,在勞動、戰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學習和嚴格要求自己,終於鍛煉成具有崇高理想、堅毅的意志和剛強性格的革命戰士。他把整個生命和所有精力毫無保留的地奉獻給世界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努力使世界和平!這種精神是多麼可貴啊!如果保爾?柯察金沒有憑著毅力,他怎麼可能煉成一個有崇高理想、堅毅的意志和剛強性格的革命戰士呢?
讀了這本書,我才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是對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就拿這本書的主人公來說吧,他一生的命運非常坎坷,然而他憑著什麼讓自己活下去呢?是毅力,是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像他這樣,十幾歲就立足沙場,奮勇殺敵,在沙場上,他被砍了好幾刀,仍然大難不死,為什麼呢?還是因為毅力,年輕的他後來疾病纏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著,有休假的機會仍然工作著,毅力真是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啊!
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遇到困難,只要勇敢地去面對,我們就會發覺,我們也是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著酸甜苦辣,也有離別時的傷心,不然,怎麼會有重逢時的喜悅呢?在我們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遠是不可能的——從古自今,有哪一個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沒有,他們都是在挫折中鍛煉了自己,使自己成為千古佳話。我們不要以為當一名作家寫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在寫書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只有這堅強的毅力才能夠克服這困難和挫折。例如: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的時間,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30年,司馬遷編《史記》歷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誰能夠一步登天呢?
毅力也需要堅持,在堅持的同時也需要毅然斷然的決斷,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對考驗能斷然初之,又有利於持之以恆。為什麼說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因為,只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才能獲得成功,所以堅強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的內心有了極大的震撼,作為一名中學生,我知道了我應該做什麼!
鷇56103 回答採納率:20.4% 2008-08-25 16:41 檢舉
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一種積累。毅力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驚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更會堅強地去面對。這是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大的感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它生動地描寫了一代工人階級青年在苦難中誕生、在斗爭中成長的過程;在風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資本家、反動哥薩克、外國侵略者的重重壓迫下,他們懂得了愛和恨,增長了知識,煉就了堅韌頑強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風暴中,經過共產黨的教育,百煉成剛,從自發的反抗者逐漸鍛煉成了自覺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保爾的英雄主義是早期布爾什維克的理性真誠,個人價值和集體事業在觀念上處於和諧狀態。小說不僅通過一個接一個的困境來塑造這位主人公,還通過激動人心的獨白、發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這種赤誠情懷。
整部小說的主要價值,正在於塑造了保爾這樣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典型形象。然而十九世紀英國的運動中,雖然早以出現了無產階級文學的萌芽。但那主要是詩歌。至於其他的古典作家,他們對舊社會腐朽黑暗的揭露盡管非常深刻,但他們沒有塑造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正面人物形象。保爾的出現,無論是形象的高大或形象的純真質朴而言,都是一個新的高峰。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後,我才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對他的一生是有多大影響的。就說這本書中的主人公保爾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憑什麼使自己繼續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上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這樣,能在十幾歲就立足殺場,英勇殺敵的動力是什麼?是毅力!年輕的保爾後來疾病纏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療傷的機會他也不願意放棄工作,這就是毅力的力量!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憶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這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世界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令人久久不能平靜的書中的一段文字。是啊,就像書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保爾·柯察金同志,這個令我聽到就信心百倍,渾生充滿力量的響亮的名字,一個以超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從死神手裡奪回自己的生命,卻又置生死於度外,全身心投入到黨和解放事業中去。雖然雙目失明,不能在前線戰斗,但他仍然不望在後方繼續為解放事業而奮斗!他和我國的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等人一樣,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為我們過上現在這種好日子打下了基礎。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為地主們放牛、放馬呢。這本書結合了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親生經歷,真實、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戰火紛飛的烏克蘭地區。直到現在,書中的保爾·柯察金同志的精神還支撐著數萬名兒童、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來吧,讓我們共同來認識他,了解他,學習他吧,讓我們為和平而奮斗到底!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憶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這是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世界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令人久久不能平靜的書中的一段文字。是啊,就像書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保爾·柯察金同志,這個令我聽到就信心百倍,渾生充滿力量的響亮的名字,一個以超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從死神手裡奪回自己的生命,卻又置生死於度外,全身心投入到黨和解放事業中去。雖然雙目失明,不能在前線戰斗,但他仍然不望在後方繼續為解放事業而奮斗!他和我國的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等人一樣,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他們為我們過上現在這種好日子打下了基礎。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為地主們放牛、放馬呢。這本書結合了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親生經歷,真實、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戰火紛飛的烏克蘭地區。直到現在,書中的保爾·柯察金同志的精神還支撐著數萬名兒童、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來吧,讓我們共同來認識他,了解他,學習他吧,讓我們為和平而奮斗到底!
自從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是一種韌勁,是一種積累。荀子有雲:「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毅力,它的表現往往是一個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們就不會向挫折和困難低頭,而會更堅強地去面對。
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小時候的生活十分艱苦,不是被母親責罵,就是受神父冤打。但他憑著毅力,仍然堅持生活,並立志要從軍。保爾?柯察金長大後,終於實現了他的志向——當一名軍人。從軍期間,受到了老一輩的栽培和教育。自身又長期實踐,他憑著毅力,在勞動、戰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學習和嚴格要求自己,終於鍛煉成具有崇高理想、堅毅的意志和剛強性格的革命戰士。他把整個生命和所有精力毫無保留的地奉獻給世界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努力使世界和平!這種精神是多麼可貴啊!如果保爾?柯察金沒有憑著毅力,他怎麼可能煉成一個有崇高理想、堅毅的意志和剛強性格的革命戰士呢?
讀了這本書,我才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是對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就拿這本書的主人公來說吧,他一生的命運非常坎坷,然而他憑著什麼讓自己活下去呢?是毅力,是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像他這樣,十幾歲就立足沙場,奮勇殺敵,在沙場上,他被砍了好幾刀,仍然大難不死,為什麼呢?還是因為毅力,年輕的他後來疾病纏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著,有休假的機會仍然工作著,毅力真是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啊!
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遇到困難,只要勇敢地去面對,我們就會發覺,我們也是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著酸甜苦辣,也有離別時的傷心,不然,怎麼會有重逢時的喜悅呢?在我們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遠是不可能的——從古自今,有哪一個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沒有,他們都是在挫折中鍛煉了自己,使自己成為千古佳話。我們不要以為當一名作家寫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在寫書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只有這堅強的毅力才能夠克服這困難和挫折。例如: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的時間,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30年,司馬遷編《史記》歷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誰能夠一步登天呢?
毅力也需要堅持,在堅持的同時也需要毅然斷然的決斷,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對考驗能斷然初之,又有利於持之以恆。為什麼說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因為,只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才能獲得成功,所以堅強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的內心有了極大的震撼,作為一名中學生,我知道了我應該做什麼!
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提綱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店老闆,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
「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希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爾家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朱赫來是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領導人。
在一次釣魚的時候,保爾結識了林務官的女兒冬妮婭。
一天,朱赫來被白匪軍抓走了。保爾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來的途中,保爾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溝里,與朱赫來一起逃走了。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抓進了監獄。在獄中,保爾經受住了拷打,堅強不屈,為迎接白匪頭子彼得留拉來小城視察,一個二級軍官錯把保爾當作普通犯人放了出來。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參加了紅軍。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干將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攏和疾病的威脅。
在這一段時間里,他和冬妮婭的愛情產生了危機,冬妮婭那庸俗的個人主義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倆人逐漸產生了感情。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爾是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在海濱療養時,他認識了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斗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一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後來是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終於出版了!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提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提綱:工人家庭出生的保爾·柯察金自小貧困,12歲就當童工,受盡凌辱,憎恨那些欺壓人的老闆,保爾解救了的富家女孩冬妮婭,與其相戀,又因為階級立場不同分開;保爾因為築路工作得了肺炎,住院療養期間與女民工達雅相愛,開始寫作《暴風雨所誕生的》,結果書稿丟失了;在妻母的幫助下,口述完成了《暴風雨所誕生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自傳體小說。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從小當童工,15歲上戰場,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奧斯特洛夫斯基開始小說創作時,由於身體疼痛難忍、軀體幾乎不能動彈,但奧斯特洛夫斯基藉助刻字板,獨立完成了小說的開篇。歷時三載,奧斯特洛夫斯基終於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
保爾·柯察金的人物賞析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烏克蘭鐵路工人家庭,由於早年喪父,保爾·柯察金自小的生活就十分貧苦。保爾擁有頑強、執著、刻苦、奮進等品質,同時也具有頑強堅韌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
Ⅳ 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讀後感,結構思路要怎樣才好
1、符號式筆記
我們讀書的時候,把舉雀書磨首中重要的、或者有疑問的地方,用各種符號(例如直線、曲線、括弧、三角、問號……等等)勾劃出來,或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語,這種筆記,就是符號式筆記。
符號式筆記使讀過的書上的重點問題、疑難問題一目瞭然,這就為提綱筆記、摘錄筆記等其它形式的筆記作好了准備。
批語可以是對書中一段內容的概括,也可以是心得體會,或者是對書中某一個問題沒有看懂所表示的疑問等。
做符號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所讀的書必須是自己的。圖書館的或借別人的圖書,不應該亂批亂畫。
(2)每一種符號所代表的意思,自己應該固定下來,不要隨意改動。比如,用直線表示重要的內容,用「…」表示精採的句子或優美的詞彙,用「 」表示應當特別注意的地方,用「 ?」表示尚未弄懂的問題等,以後看書,就都要按自己的這個規定去使用這些符號。
(3)符號不能作得過多。如果整頁整頁都圍上圈,劃上線,全都成了重點,就等於沒有了重點,符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4)要清楚整齊。不要把書弄得很臟,塗劃得連原文都看不清楚了。
以讀高爾基的《海燕》為例:
海 燕
在茫茫的大海上,狂風卷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直沖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2、摘錄式筆記
摘錄式筆記正游早就是把我們從書上、報上看到的一些精闢的,富有哲理的,對我們很有啟發的內容抄寫下來。這種方法看起來比較費事,其實是一種省時省力積累知識的好辦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日後查找起來,面對茫茫的書海,你就能體會到作摘錄筆記的優點了。
作摘錄筆記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有選擇地抄錄。把文中對我們最有用、最有啟發的內容抄下來,每條抄錄筆記應當「少而精」。「少」指字數較少,「精」指內容把握要點。
(2)要忠實原文。書里有段話,我們覺得挺好,想把它抄下來。抄的時候,又覺得某個詞用得別扭,乾脆另換一個詞代替,這樣不行。既然是摘錄,作者怎樣寫,我們就應怎樣抄,不但詞句不能改動,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能改動。一段話中,前後和中間不需要摘錄的文字,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3)要註明出處。每條材料都要註明是從哪本書里第幾頁抄錄的,作者是誰。如果是在報紙、雜志上抄錄的,就要把報紙、雜志的名稱、日期寫上。還要註明文章的標題和作者。這樣便於以後使用時查對。
3、剪貼式筆記
在自己訂閱的報紙、雜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資料及時剪下來,經過整理就是剪貼式筆記。這種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簡便。
剪貼式筆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進行剪貼式筆記時要按不同的內容分類。可以准備幾個用來貼剪報的本子,或者把一個本子分成幾個部分,把語文知識、歷史知識、自然常識等內容分別貼進去。
(2)每一條剪貼的內容要註明出處、時間。即剪自哪一種雜志或報紙,哪一年哪一期等。
(3)短小的剪貼筆記也可以作為讀書卡片的內容。
4、感想式筆記
讀完一本好書或一篇好的文章,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寫出來,這種讀書筆記就是感想式筆記,也叫讀後感。
這種讀書筆記重在訓練同學們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也是我們小學生在寫作時需要用到的。如何寫感想式筆記,我們將在五六年級時候專門學習。
〔寄語〕
寫讀書筆記的方法還不止這些。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讀書的習慣去創新。假如我們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寫讀書筆記就好像在萬花叢中採集花蜜。天長日久,我們會發現讀書筆記對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範文
下面舉一個關於說明寓言的摘錄筆記的例子: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
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向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
有一位同學讀了《詹天佑》後的感想是這樣寫的:
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詹天佑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1905年,他在清政府腐敗無能的情況下,在帝國主義的嘲笑聲中,毅然接受了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這正是他愛國主義的表現,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詹天佑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晚上在油燈下繪圖計算,和工人同吃同住,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他克服種種困難,使鐵路提前兩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數學習題的時候,常常害怕困難,抄襲同學的答案,比比詹天佑,我多慚愧呀!我決心以詹天佑為榜樣,長大了也為祖國爭光。
這篇短短的「讀後感」,既要表達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又要敘述自己被詹天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其結果,文章內容顯得分散、乾巴巴,倒像是一份「決心書」。
由此可見,寫讀後感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觸最大和體會最深的一點來寫,應突出重點,切忌面面俱到。當然,寫的時候還要善於聯想,依照原文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結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
六、提要式筆記
即把原文的基本內容、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這種筆記寫法,常常在談長篇、中篇的各種書籍時使用,可記在卡片、活頁紙或筆記本上。這種筆記要求首先要把原文讀通、讀懂,抓住重點,然後再把基本內容概括出來,力求文字簡明扼要,目的是使自己在幾分鍾之內就能回憶起書的基本內容。如是故事或小說等記人敘事的文體,就應該抓住它的重要情節、人物形象、中心思想,用很簡潔的文字予以概括;如是論說文體,可按論證的結構將論點、論據記下來,主要觀點力求不遺漏,對闡述、論證部分可以從略。剛開始學寫整一本書的提要,可以參考書前(或書後)的內容提要,也可以做提綱筆記,先練習編寫文章的段落提綱,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時間一久便熟能生巧了。這對提高綜合、歸納能力確實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例一:
《西遊記》這部小說的提要:
《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作的長篇小說。根據唐代名僧玄奘去天竺(今印度)取經這一真實的歷史事件,在民間傳說和有關話劇本、雜劇基礎上進行再創作而成。全書一百回。前七回寫孫悟空出世、遠游求道、闖龍宮、攪冥府、大鬧天宮;第八回至第十回,描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出世,交待取經緣起;第十三回以後,轉寫孫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護唐僧降妖伏魔,化險為夷,安達西天。小說以唐僧取經的故事為線索,以神猴孫悟空為主人公,將社會矛盾和自然力量幻化為一個五光十色的神奇世界,曲折地表現了勞動人民蔑視封建統治,搗亂封建秩序,不畏強暴,戰勝困難,同一切災害和邪惡作堅決斗爭的精神。
例二:
《青春之歌》這部小說的提要:
小說主要描寫在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領導下,北京一批青年愛國學生在「九·一八」到「一二·九」這一歷史時期中的斗爭事跡。林道靜是書中的主人公,她是一個要求進步、嚮往革命又比較脆弱、耽於幻想的青年,但在如火如荼的斗爭中,在盧嘉川、林紅、江華等優秀共產黨員的教育、幫助下,經過痛苦的思想改造,終於由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全書圍繞著林道靜這個主要人物,還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青年群像。如追求光明的許寧,文靜幼稚的王曉燕,自私庸俗的余永澤,醉生夢死的白麗萍,還有無恥的叛徒戴愉等,都頗有個性。小說通過這些人物,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進步青年學生的苦悶、彷徨、斗爭、歡樂,也鞭撻了少數渣滓的卑鄙、無恥、可惡,再現了當時復雜的社會生活,有著較強的社會意義和認識作用。
七、讀書心得
讀書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經過認真的思索,參考有關的資料,聯系社會實際或個人的思想、學習、工作的實際,總會有一些見解、體會和心得,把這些體會或心得寫下來,形成完整獨立的一篇文章,就是讀書心得,也叫讀後感。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與批判。總之,讀書心得是將自己閱讀後的感受系統整理而形成的,與上面介紹的各種形式相比,這是讀書筆記中要求更高的一種筆記形式。
寫好讀書心得,是理解原文內容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好方法,寫好讀書心得,需要了解其寫作規律,注意其寫作方法。
1.要認真閱讀原文
讀書心得顧名思義就是要先讀後得,要有感而發。而「讀」是「得」的前提,讀者之「得」則要建立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建立在精讀的基礎上。
2.要介紹讀物的概況
讀書心得是讀後之得,因何而「得」應講清楚。這就要求在文章的開頭首先介紹「讀」的內容,就是概述讀物的內容要點,或者主要的中心思想,或者直接引用原文的某些文字。然後,再引出自己根據以上內容的感想。這可以說是寫讀書心得較為固定的格式。
3.必須觀點鮮明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意。讀書心得和原作之間的關系,從內容上說,必須緊密相連;從觀點上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你贊成某個作品的觀點,可以在讀書心得中表示擁護、支持、稱頌;如果不贊成它,則可以批評、論爭、斥責、反對。無論褒或貶,都要做到觀點明確,立場鮮明;模稜兩可,似是而非,就會使文章失去說服力和吸引力。
在處理原作和感想的關系時,應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觀點不同時,不要把原作的意思擴大、縮小或斷章取義,隨便歪曲;另一個是觀點相同時,不要以原作代替感想,把讀書心得變成原文內容的復述。
4.要重點突出
讀書心得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圍繞著原文的主題與中心多角度、多側面地談感想、發議論,也可以圍繞某一角度、某一側面集中抒寫感想;既可以就讀物中的某些內容充分發揮,也可以就書中的內容與其他讀物加以比較,寫自己的認識。但無論怎樣寫,都要善於捕捉和抒發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注意把筆鋒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或幾點上,最忌諱的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談。
5.要有真情實感
俗話說,情真才詞切。一篇好的讀書心得,不但可以使讀者看到作者感情脈搏的跳動情況,還可以使讀者跟著作者感情脈搏的跳動去尋味原作的感情所在。矯揉造作,言不由衷,甚至無病呻吟,非但不能討好,還會引起讀者的反感。
6.必須聯系實際
讀書心得的「得」固然是因「讀」而發,但是,如何「發」,就不能不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工作實際或社會實際、現實實際。這一點是讀書心得的重要特點之一,也是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主要界限。讀書心得既不像某些文藝作品那樣,可以通過藝術形象抒寫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像某些專著那樣,可以專談某些業務知識。聯系實際,不要寫成自己某項成績的匯報,也不要寫成檢討書一樣;要注意分寸,不說大話,不說空話。聯系實際,要努力發揮聯想,不要拘泥於原文,思路要開闊,聯想要豐富。
7.要以議論為主
讀書心得屬於議論文的范疇,所以在表達方式上,應採取議論為主的方式。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議論文,往往採用「夾敘夾議」的寫法來表達中心思想。「敘」,就是引述讀過的文章中體會最深、教育最大的那個章節、那一段或一句話、那一個人物。「議」,就是在「敘」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的感想,是「敘」的深化。必須強調的是,讀書心得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間或援引原文,也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它只是服務於寫體會,不能為引用而引用。援引原文有這么幾種情況:或者因為感想由它而來;或者感情需要借它而發;或者作為述的對象;或者作為議論的根據。總之,如果不是出於表達上的實際需要,就不要過多地援引原文。「議」為主,「敘」為賓,「敘」是為「議」服務的,不能本末倒置。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也常常輔到抒情,採用敘述、議論、抒情相結合的表達方式,做到敘述簡潔,議論精當,抒情真摯。
常寫讀書心得,不僅能夠培養和提高寫作能力,而且能夠鍛煉和考查閱讀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有利於促進讀寫結合。
例文:
讀《賣油翁》有感
《賣油翁》這個故事,說的是古代有個叫陳堯咨的人,擅長射箭,百發百中。他因此而感到自豪。一個賣油的老人看了,只是略表贊許地說:「無它,唯手熟爾。」他把油葫蘆放在地上,用一個銅錢蓋住葫蘆口,將油通過錢孔灌入葫蘆中,葫蘆灌滿了,錢孔卻沒有沾上一滴油。他自謙地說:「我亦無它,唯手熟爾。」
這個故事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熟能生巧,只要經過刻苦練習,達到精熟,任何本領都是可以掌握的。
我們常常看到,老農能預測風雨,善於治理田地;工人能操縱機器,加工出精密的復雜的零件;演員能扮演各種角色,做出生動的表演;畫家能運筆自如,畫出最新最美的畫圖……對此,人們總會發出種種贊嘆,稱他們是「天才」。豈不知這一切並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他們勤學苦練,長期積累經驗,達到熟練的結果。
我們有些同學常常羨慕那些學有專長,身懷絕技的人。自己也想試一試,今天學一會兒提琴,明天練一練畫畫,但是淺嘗輒止,一磁到困難就放手不幹了。嘆息自己缺少音樂和畫家的天賦,結果總是一事無成。其實這些同學的腦子並不笨,有的人玩起撲克牌來是常勝將軍,但在數學競賽中卻是倒數第一名,說到底是後者不如前者那樣練得多,沒有達到「手熟」的緣故。
掌握一種技能,獲得一種本領,其實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只要勤學苦練,就能達到精熟。我們青年人不應該自暴自棄,只要樹立信心,勤奮起來,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學有所成。
<實例>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實例>二 剛從遠處看到的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案):用「雋秀」形容「筆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來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態柔軟而美好,「如斧削」一樣筆直的山峰怎麼能給人以柔軟的感覺呢?可以把「婀娜」改為「挺拔」。 ——《語文短評·顧此失彼》
<實例>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餘,說出幾點希望 首先當然是希望大家(不限於知識分子,而是一切黨員、團員,一切覺悟的青年和覺悟的勞動者)都應該向他們學習,特別是那些至今對知識分子還有某種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們,以及那些一味爭名奪利,甚至對社會主義祖國至今還三心二意,羨慕資本主義「天堂」的人們,多讀讀他們的事跡。…… 其次,我想說,希望一切先進分子所在機構中的黨組織、每個黨員以至每個正直的公民能夠更多地更好地關心這些先進的人們。……
<實例>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題目。聽了以後,不免會產生很多遐想。這是一位盲人嗎?她叫什麼名字?給她三天光明,她會去做什麼呢?這一連串的問題會浮於腦海。我無法回答你們,因為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 但是,在書中我看過的每一篇文章,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小時候的海倫(就是作者)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周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而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在一場高燒之後,海倫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隨之而然的又不能說話了。這三樣東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這三樣,對一個常人來說,等於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如果你是海倫,給你三天時間,你會去干什麼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動力與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顆又陰又暗,又冷又濕的心。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這樣活著,生不如死,還是早一點兒結束算了。 然而,海倫的做法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而且,正是這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女子,竟然畢業與美國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成就啊。但是,畢竟,這驚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的。與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別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海倫可以創造這些常人無法想像的奇跡,全靠她有著一顆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新。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自己那顆熾熱的心,用自己那偉大的愛,去擁抱美好、充滿生機的世界,以驚人的毅力與困難作戰,終於,她戰勝了生命的挑戰,張開了心靈的眼睛,有了信心與希望,走出了寂靜與黑暗。最後,她又把那雙慈愛的手——伸向了全世界! 海倫從又瞎又聾的女孩成了舉世文明的作家,經歷多少坎坷啊,可她從沒有退縮,而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懼地面對困難,去戰勝它,跨過它。一個又瞎又聾的人能做到,更何況我們是一個沒有缺陷的人,沒有理由做不到啊!一些同學很自卑,說自己笨,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天才,也沒有笨蛋。天才和笨蛋是取決於這個人有沒有決心學習,有沒有毅力堅持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路途坎坷、崎嶇,就看你有沒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它踩在腳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 我們每一個人時刻都在描繪著自己的人生畫卷,只有奮斗,只有自強不息,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鮮亮光耀的色彩,我們的生活畫卷才會閃光。
<實例>五 讀《童年》有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里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後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後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里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里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Ⅳ 高二作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筆記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