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我國鋼鐵企業的債務融資結構應做出怎樣的調整
(一)分業施策,把好投資審批關
一是對不同類型的產能過剩分業施策。對於鋼鐵、煤炭等絕對過剩行業,要堅決把住源頭,嚴格執行規劃,堅決淘汰落後,提高門檻,用差別水價電價、提高環保標准倒逼其退出市場。對於玻璃、造船等結構性過剩行業,要通過技術創新加快產品結構升級,集中力量研發高端產品。
二是停止審批新增產能和禁止「未批先建」。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產能過剩行業項目、新增產能的技改和產能核增項目。同時,加快修訂過剩產能行業的環保、節能標准。對於達到環保、節能等新技術標準的「未批先建」項目,允許其生產;對於未達新技術標準的「未批先建」項目,責令停止建設,進行處罰並根據實際情況可責令其恢復原狀。
(二)提高處置過剩產能所需資金的保障力度
一是設立中央專項基金。中央財政設立財政專項基金,補助地方和企業化解過剩產能所需資金。一方面,補貼過剩產能的資產處置,另一方面,用來幫助解決企業退出後人員分流、安置等。專項基金主要根據各省市區所需化解的過剩產能總量,按照多化解多補貼的原則實行分配。
二是允許地方發行長期債券。在資產處置上,除中央專項基金外,允許地方政府設立過剩行業轉型基金,資金來源於發行長期專項債券,按相關省市區減產規模確定債券發行額度,由省級政府發債並償還,中央政府給予貼息補助。在基金使用上,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權和創新空間。
(三)完善過剩企業資產處理方式
一是有序證券化分步化解不良資產風險。支持金融機構做好獃賬核銷和抵債資產處置,完善不良資產批量轉讓,通過既有或新設的資產管理公司幫助銀行剝離產能過剩企業帶來的不良資產,將不良資產打包管理,再通過之後有序的證券化逐步化解金融風險。
二是發揮金融市場作用推動企業兼並重組。一方面,通過「債轉股」支持銀行參與並購重組。提倡和允許銀行牽頭銀團貸款參與企業並購重組,實現並購重組後企業對銀行的負債轉為銀行對企業持股,減輕不良貸款帶給銀行的經營壓力。同時,支持、鼓勵保險資金等社會資本參與企業並購重組。另一方面,發揮資本市場作用,鼓勵證券公司開展兼並重組融資業務,各類財務投資主體可以通過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並購基金等形式參與兼並重組。
(四)妥善安置企業淘汰過剩產能下崗分流人員
在人員安置上,從「去產能」的財政專項資金中劃出固定比例予以定向安排;對承接再就業員工的企業,中央專項基金與地方過剩行業減產轉型基金按照一定比例給予相應的資金獎勵與政策傾斜;對下崗分流人員,免費提供再就業職業技能培訓;配合國有企業改革,將從債務重組中退出的國有資本充實到社保資金賬戶中來,穩定和適度增加失業人員的社保資金供給。
2. 鋼鐵行業2015去產能職工安置補貼今年是否能領到
徹底放棄了鋼鐵產能的鋼鐵企業正式員工可以領取轉型補償。初步統計顯示,大約煤炭系統是130萬人,鋼鐵系統是50萬人,共涉及到180萬職工的分流安置。對於如何做好這些職工的安置工作,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鼓勵企業挖掘現有潛力,在本企業內部安置職工,即企業依靠現有的場地、設施、技術開辟新的就業崗位,能讓分流出的職工在本企業繼續就業。
第二,促進轉崗就業創業,對需要離開本企業的職工,啟動就業扶持計劃,在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打出組合拳,幫助職工盡快就業和創業。
第三,對符合條件的實行內部退養,即距法定退休年齡五年以內,職工本人自願,企業同意,可以實行內部退養。
第四,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對不能實行市場就業的困難職工,政府將開辟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在這個過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會在資金、政策上給予支持。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億元作為獎補資金,主要用於職工安置。同時,失業保險和就業專項資金對其中符合規定條件的也要予以相應支持。在這個過程中,人社部還會妥善做好職工勞動關系的處理、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等相關工作。
3. 畢業生求職創業800元補貼,你們發了嗎
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怎麼申請,這四類學生可享補貼
財政部介紹,根據國家政策,我國從2013年開始,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2015年,求職補貼調整為求職創業補貼,並將對象范圍擴展到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
今年的就業政策,對這一補貼的使用范圍又進行了擴大。「鑒於困難人群中,低保對象、貧困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特困人員等四類重點對象貧困程度更深,因此,將求職創業補貼范圍擴展到四類重點對象,瞄準了最困難的人群。」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按照近日國務院印發的文件,就業見習補貼用於見習單位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保險以及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
財政部介紹,對吸納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並支付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費的單位,給予一定標準的就業見習補貼。對見習人員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單位,可適當提高見習補貼標准。為進一步激勵見習單位積極性,結合實際工作的需要,進一步擴大了就業見習補貼支出范圍。
失業保險基金可用於職工技能提升補貼
今年的政策明確,失業保險基金用於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依法參加失業保險3年以上,當年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企業職工,可申請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所需資金按規定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此外,政策還明確,對於不裁員或少裁員的鋼鐵煤炭煤電行業企業,降低穩崗補貼門檻,提高穩崗補貼標准。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鋼鐵煤炭煤電行業企業去產能任務較重,需要安置職工較多,針對這部分企業暫時繳納失業保險費有困難等原因而享受不到穩崗補貼的實際情況,文件通過適當降低穩崗補貼門檻,提高現有50%補貼標准等措施,加大對鋼鐵煤炭煤電行業企業支持力度,更好地發揮失業保險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穩定就業崗位功能作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多少錢?什麼時間發放?
據了解,各地求職創業補貼發放標准和時間不一樣,具體咨詢當地政府機構。
湖南省2018屆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發放
一、發放對象
學校中的孤兒、殘疾人、城鄉低保家庭、在校期間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2018屆畢業生。
二、補貼標准
按照每人800元標准給予一次性補貼,同一發放對象只能享受一次。
三、申領發放程序
按「個人申請——學校初審、公示及申報——市人社局審核及公示——市財政撥付補貼資金到學校——學校撥付補貼資金到個人」的程序進行,詳細流程參考《長沙市應屆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操作細則》(見附件)。
河南省2018屆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申領發放
一、補貼對象和范圍
我校2018屆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有就業意願並積極求職創業的,符合下列六項幫扶條件之一的畢業生。
(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畢業生是指經縣級民政部門批准,畢業年度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其家庭成員與其具有法定贍養、扶養、撫養關系的畢業生。(需提供低保證和戶口本證明)
(二)殘疾畢業生。(需提供個人殘疾證)
(三)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畢業生。(指畢業年度在2017-2018年內享受國家助學貸款資助的畢業生,需提供貸款合同)
(四)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是指該生在畢業年度為全省經縣級扶貧部門認定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含脫貧攻堅期間的已脫貧戶畢業生)。(需提供縣級扶貧部門出具的申請人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相關證明)
(五)貧困殘疾人家庭畢業生是指畢業年度內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或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需提供其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家庭成員與其具有法定贍養、扶養、撫養關系的證明)
(六)特困人員畢業生是指經縣級民政部門批准,畢業年度內享受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待遇的畢業生,包括成年孤兒畢業生。(需提供縣級民政部門出具的享受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待遇的相關證明)
同時符合上述兩種及以上情形的高校畢業生,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情形申報,不得重復享受。
二、發放原則和標准
(一)發放原則。堅持誠實守信、自願申請、學院審核、學校評定、公平公正、分級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
(二)發放標准。符合條件的每人1500元,一次性發放。
三、申領發放程序
(一)求職創業補貼申請。
1、符合條件的畢業生,應當按照本通知要求提出申請並認真、如實、完整填寫附表一:《河南省2018年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申請表》(需電子版填寫列印並簽字提交紙質版)。
2、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就業創業證、低保證、戶口本,國家助學貸款合同(包括生源地及高校助學貸款)、縣級以上機構出具的相關證明(以上除身份證外均為原件)
4. 2018年相關部門將如何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的落實
報道稱,近兩年來,我國鋼鐵行業大力推進去產能,成效明顯,嚴重過剩矛盾有所緩解,8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修訂出台了比原辦法要求更加嚴格、壓減力度更大的《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提出要嚴控新增 杜絕「鑽空子」。
「1個必須」指用於產能置換的冶煉裝備須是國務院國資委、各省級人民政府2016年上報國務院備案去產能實施方案的鋼鐵行業冶煉裝備家底清單內的冶煉裝備,和2016年及以後合法合規建成的冶煉設備。這是「基本前提」項,不在該范圍的冶煉設備一律不得用於置換。
「6個不得」具體指用於產能置換的產能不得為:列入鋼鐵去產能任務的產能、享受獎補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產能、「地條鋼」產能、落後產能、在確認置換前已拆除主體設備的產能、鑄造等非鋼鐵行業冶煉設備產能6類產能。這是「一票否決」項,觸及其中任何一條一律不得用於置換。
分析人士表示,置換產能范圍進一步予以細化和明確,將有利於增強地方對產能置換方案審核把關的操作性,有利於提高社會各界對產能置換工作監督的針對性,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嚴禁新增產能。
5. 鋼鐵產能置換政策
產能置換是利用市場化和法制化手段推動鋼鐵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的有效手段。自發布實施以來,有效遏制了鋼鐵產能無序擴張,在化解過剩產能、調整產業布局、推動兼並重組、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節能減排等方面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一、產能置換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產能置換比例偏低,非重點地區沒有明確具體的置換比例要求,難以抑制產量不減反增問題;
2、產能認定標准不統一,同一個爐型有備案、底單、測算、設計等產能口徑,置換過程中存在玩「數字游戲」、打「擦邊球」等現象;
3、全流程監管體系不健全,存在置換設備未及時拆除到位、「以停代關」問題,「畸形」爐容、「一爐多分」等現象;
二、產能置換方案必須包含哪些內容?
1、增加了配套設施的公示公告,即建設項目必須將預處理及精煉設施的型號、數量和產能一並公示公告。比如配套建設的脫磷、脫硫預處理裝置,LF爐、RH爐等精煉設施。
2、完整保留了退出項目信息,即退出項目所在地區、企業名稱、退出的冶煉設備型號、數量和產能,以及拆除時間安排等;涉及跨省(區、市)產能置換,須附產能出讓公告。
三、落實產能置換不到位等違反辦法的情形,從兩個層面進行處理:
1、對鋼鐵產能置換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並導致不良社會影響的企業、設計咨詢單位和評估機構,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追究相關責任;
2、對審核把關不嚴、監督落實不到位的地區和中央企業,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向全國通報,並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
法律依據:
《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
第六條 建設煉鐵、煉鋼產能均須分別實施產能置換。置換過程中的退出產能數量,按照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各省級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備案去產能實施方案的鋼鐵行業冶煉設備清單內產能數量核定;對2016年及以後建成的合法合規冶煉設備,退出產能數量按照《產能核算表》(附件1)進行核定。置換過程中的建設產能數量,按照《產能核算表》進行核定。企業建設脫磷轉爐須履行產能置換手續。建設非高爐煉鐵、提釩轉爐、回轉窯
礦熱爐(RKEF)等設備,產能核定須「一事一議」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