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鐵限產對鐵礦石價格利多還是利空
鋼鐵限產對於鐵礦石價格屬於利空,相當於需求減少了。
⑵ 去產能效應給鋼鐵行業帶來什麼影響
進入九月,市場持續關注的鋼鐵行業中報業績已悉數發布,行業盈利豐厚態勢確定。
2017年上半年,在需求繼續維持穩中向上態勢的情況下,隨著我國供給側改革不斷推進抑制行業供給,鋼鐵行業盈利持續好轉,各上市鋼企營業收入同比均大幅上升。
盈利好轉之下,鋼鐵企業短、長期償債能力均有所改善。長江證券統計顯示,2017 年以來,行業資產負債率呈持續下行態勢,1
季度環比下降0.48 個百分點,29 家上市鋼企中僅10 家資產負債率有所上升,其餘19 家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2017
年上半年,行業流動比率為近兩年來相對高位,29 家鋼企中僅7 家流動比率有所下降,其餘22 家均有所回升。
2016 年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指出要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對於鋼鐵行業目標杠桿率,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稱通過3-5 年去杠桿,鋼鐵行業杠桿率應降至60%以下。在當前行業盈利高企的格局下,行業去杠桿有望進一步加速。
鋼鐵行業在2017年上半年跑出優異行情,這種態勢是否可以延續?
從去產能以及各項督查等綜合來看,供給側的改善將繼續發揮效應,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需求端來看,下半年PPP及各
項重大工程項目的推進,以及基建投資的托底作用,需求仍將平穩釋放,因此市場基本面仍有改善的趨勢,所以下半年鋼市仍會有好的行情出現。
具體來說,對於2017年下半年,鋼鐵價格最主要的推力可能還是來自於限產預期。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8月21日,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十六部委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明確在全面完成「大氣十條」考核指標的基礎上,今年10 月到明年3
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 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並將目標分解到各個城市。
廣發證券研究團隊認為,環保高壓或常態化,而環保持續高壓不僅將限制鋼廠的產量釋放,還將使得環保不達標的鋼廠逐步退出市場。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徐莉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採暖季「2+26」城市鋼鐵產能限產50%,如此強烈的限產預期,讓後期給供給收縮產生了強烈的預期。
而有鋼貿商向記者表示,進入九月份,鋼鐵產品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鋼鐵供給需求端的收緊可能將會繼續給鋼鐵企業帶來較大的盈利預期。
國企是很堅強的。
⑶ 新一輪「停工限產令」或將如期而至,對哪些行業深有影響
霧霾天氣,大家都不陌生。早幾年的時候,我國大部分城市的空氣質量都比較差,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工業城市,霧霾天氣頻發,不僅對環境產生了較大的破壞,還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慶幸的是,霧霾天氣出現以後,國家及時出台了一些環境保護政策。現如今,在相關部門的治理下,霧霾天氣基本上已經消失無蹤了,各地又重現了藍天白雲的美景。但是我們都知道,環境治理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永遠不能鬆懈的事情。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樣。因此,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環境治理成果,我們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除此之外,還有我們這次要說的「停工令」。
⑷ 鋼鐵行業限產政策
法律分析:2009年5月8日,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再次祭起這一號令大旗,出台了《關於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緊急通報》,要求各地工業部門控制鋼鐵總產量,淘汰落後產能,並「對落後鋼鐵企業、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四條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⑸ 國家限制鋼鐵產量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當然是利好。鋼鐵行業本身具有大起大落的特點,任由市場自由競爭和自生自滅,只會導致重專復建設和低屬水平競爭。
鋼產量已經過剩,其實現在動手已經滯後。
通過國家對鋼鐵產業的有效調整,既可優化先進的企業的經營環境,還可降低鋼鐵企業采購成本,提高我國鋼鐵企業整體水平。
⑹ 高一 上 政治 我國鋼鐵限產的經濟生活道理
說明了兩方面的道理
1.供求關系指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它是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關系在市場上的反映。 由於鋼材市場飽和,造成供大於求,所以價格下跌,這時就應「限產」,重新維持供求平衡,保持合理的價格。
2.價格是一種從屬於價值並由價值決定的貨幣價值形式。價值的變動是價格變動的內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價格形成的基礎。商品價格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動,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所以鋼材價格的變化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我們要通過「限產」等方式調節,但不能過度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