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鋼鐵是什麼意思這樣煉成指哪樣為何這樣說
「鋼鐵」直接代表著主人公保爾。保爾頑強如鋼鐵般的意志並不是一夕形成的,他隨著時事更迭,從一個普通的農民子弟成長為堅強的革命者,歷經曲折,保爾的人生經歷便是煉就鋼鐵的過程。
少年保爾,叛逆調皮,反抗意識強烈,後來,受朱赫來等人影響,參與革命,經受了敵人的拷打、戀愛的失敗、病痛的折磨、精神的痛苦,但最終還是寫下了「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這樣的豪言壯語。
文章簡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寫作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在文藝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局面。
斯大林時期的國家用「一統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視文學藝術在培養青少年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許多作品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向青年灌輸「共產主義理想「。
官方強調文學用「社會主義精神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文學藝術要完成這種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體現社會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英雄人物。
這一時期,蘇聯文學的主題是歌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歌頌黨和領袖,塑造蘇維埃新人的光輝形象,蘇聯文學的任務就是根據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創造出一個絕對信仰共產主義的人物並把他描繪得真實可信。
奧斯特洛夫斯基響應官方的號召開始撰寫《鋼鐵》,保爾樸素的階級感情、狂熱的獻身精神、對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和對領袖的絕對服從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線所需要的。
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卧病在床,雙目失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做斗爭的同時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
但他把小說寫好讓妻子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徵求他們的意見,戰友們熱情地評價了這部小說,可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郵局丟失。
但這並沒有挫敗他,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函授大學學習的同時,他開始構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是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完成。故事取材於他的親身經歷。
作者簡介:
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2歲開始勞動生涯,15歲加入共青團,參加過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國內戰爭。
1920年因傷重轉業,投入到經濟建設的潮流之中,先後負責過團與黨的下、中層領導工作,是蘇維埃「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
在傷病復發導致身體癱瘓、雙目失明後,他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935年獲得國家最高榮譽——列寧勛章;1936年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貳』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作品中的」鋼鐵「指什麼結合作品內容談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指信念、意志、毅力。
保爾·柯察金——一個「鋼鐵煉成的」革命青年。蘇聯的第回一代共青團員,堅答強的共產主義戰士。保爾出身貧苦,有鮮明的階級愛憎,他從小就在社會最底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後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為革命事業用於獻身,在戰場上勇敢、無畏。其後他經歷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戰,使自己越來越堅強。即使在傷病無情地奪走了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時,他仍不向命運屈服,而是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以另一種方式實踐著自己的生命誓言。保爾有著為理想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並學會了在生活中不灰心喪氣。」
希望對你有幫助,還望採納,謝謝!!!!
『叄』 小說標題中的「鋼鐵」有什麼含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標題中的「鋼鐵」指的是:頑強、執著、刻苦、奮進、勇敢、奉獻、寬容、誠回實、堅強、不為命運所屈答服的精神。
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寫作背景: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卧病在床,雙目失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作斗爭的同時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
但他把小說寫好讓妻子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徵求他們的意見,戰友們熱情地評價了這部小說,可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郵局丟失。
但這並沒有挫敗他,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函授大學學習的同時,他開始構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書是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完成。故事取材於他的親身經歷。
『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對什麼精神的贊揚
頑強、執著、刻苦、奉獻、勇敢、奮進的人格操守;自我獻身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堅忍的意志,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質,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艱難困苦一往無前的革命氣概。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譜寫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保爾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寧死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鬥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
尤其是他在病榻上還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的過程,表現了一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志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保爾又是一個於平凡見偉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歷表中,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他總是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
面對疾病的沉重打擊,他也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而且就是在他與病魔抗爭的英雄主義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險。保爾後來也終於認識到他不愛惜身體的行為不能稱之為英雄行為,而是一種任性和不負責任。因此,保爾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漸歷練成熟起來的鋼鐵戰士,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讓人感到親切的榜樣式人物。
『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主要是運用什麼修辭起到什麼作用。
比喻太泛泛,比擬也泛泛,大概是指革命者,而不是什麼人生啦專保爾啦,是指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屬者,或者布爾什維克在人的精神.
這句話沒法討論修辭手法,非要討論的話,修辭手法總之很牛逼,具體還可以衍生到疑問句表肯定,肯定句表強烈肯定,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有著什麼精神 什麼意志什麼品質
保爾柯察金有堅韌不拔的精神,鋼鐵一樣的意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貴品質。
『柒』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的象徵意義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專,因此它很堅固.我們屬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作者在塑造保爾這一形象時,用內心獨白、書信、格言警句,揭示了這一形象的內心的全部復雜性和成長過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俄語: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1942年,蘇聯根據原著小說拍攝了一部同名的電影.
精彩的人生是要經過堅苦的磨練出來的
『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鋼鐵的意思
「鋼鐵」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徵,鑄鋼煉鐵,須經千錘百煉。此處的「鋼鐵」直接代表著主人公保爾。把保爾比作鋼鐵,是因為他面對敵人,毫不畏懼,面對孱弱,毫不退縮,有著堅定的革命理想,有著宏偉的人生目標,打不敗、搬不倒。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內容梗概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他因痛恨神父平時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的復活節蛋糕上撒煙灰而被學校開除。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凌辱,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店老闆,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 「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佩托夫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佩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希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來很友好,教保爾學會了英式拳擊,還培養了保爾樸素的革命熱情。一次,因為解救朱赫來,保爾自己被關進了監獄。而後敵人因疏忽把他錯放了,保爾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柯察金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戰士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擾和疾病的威脅。 一次參加工友同志的聚會,保爾因帶著穿著漂亮整潔的冬妮婭同去,遭到了工友們的譏諷和嘲笑。保爾意識到冬妮婭和自己不是—個階級,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上,但卻被她回絕了,兩個人的感情不得不產生分裂,從此保爾便離開了冬妮婭。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
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可是保爾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對麗達產生的感情,後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最後下定決心斷絕了他們的感情,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爾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
在海濱療養時,他偶然認識了女民工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 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斗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一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6個月後,寫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來時丟失了,保爾一度灰心喪氣。後來,他振作了起來,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終於出版了。生活的鐵環已被徹底粉碎,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玖』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鋼鐵
太陽高高地俯視著大地,灼灼地燃燒著大地,耀眼的陽光照耀大地,似熔爐,又似希望。
保爾·柯察金便在如此的太陽下生活著,他的生命都在挫折中熔煉,又因為他心中的希望,讓自己的生命如太陽般閃耀!
不管生活怎樣無情地虐待他,他仍保持自己不息,不滅的熱情和堅韌。保爾·柯察金,他是一個勇敢、堅強、孝順、富有責任心的少年。隨著時光漸漸的消逝,保爾也一點點長大,沉重的責任使他到處奔波以赴使命。他在戰火中英勇善戰,不怕犧牲;在工作中努力學習,堅持到底,最終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面對病魔無窮無盡的纏繞,痛苦難當,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理想,頑強不息。最終,他以超人般的意志戰勝了自己——從事寫作,開始了新的生活。
何為鋼鐵?
索絡面卡區的團組織幾乎全部全上陣了。團省委去了三個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爾。這三個人是朱赫來同志親自選定的。鐵路搶修工作開始了,誰也沒想到條件會有那麼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涼涼;四周荒涼一片,幾百個人晚上擠在四間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著淋濕了又沾滿泥漿的衣服,緊緊地抱在一起,盡量對方的體溫取暖。早飯是茶,午飯是素扁湯和一隻煤球一樣的黑麵包。每天生活的內容只有搶修鐵路。但他們憑著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堅強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務。
這便是鋼鐵。
它在熾火中煎熬,經過了千錘百煉的打擊,在迅速的冷卻中更為凝練,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盆栽中再不出蒼天大樹,鳥籠里飛不出翱翔雄鷹。相比之下,現代人更像泡沫,脆弱得一觸即破,皮破了,流了一滴兩滴血,不是疼得哭著喊著叫媽媽,便是直接把痛字寫在臉上,把「脆弱」的含義表現得淋漓盡致。經過炙烤和錘擊,鋼鐵方才煉成。難道我們就不能堅強一點嗎?
想成為鋼鐵,須在逆境中求生。只有山重水復之後又見柳暗花明,才能凝成鋼鐵般堅韌不屈的靈魂!
「人最寶貴的生命,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時能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後記
「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戰斗』」。
這段激勵人心被千千萬萬青年人引以為座右銘的文字,就出自原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已經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這部書是他強忍劇痛,在病床上歷時三年才完成的。保爾柯察金也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他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底層飽受折磨。然而他憑什麼使自己繼續活下去呢 是毅力。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自從認識水兵朱赫來以來,他的心被共產黨吸引住了。經過幾番波折,他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他出生入死,英勇殺敵。在戰爭中他也受了不少傷。最嚴重的一次就是被彈片擊中頭部,死裡逃生。痊癒後,保爾沒有忘記黨,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戰斗隊伍,開始了新的生活!。 我很喜歡書中一段景物描寫:海浪在他腳下拍打著凌亂的石堆,從遙遠的土耳其刮來的乾燥海風吹拂著他的臉。港灣的海洋呈不規則。一系列的景物描寫,讓人深感其中。
讀了這本書,我才領悟到:一個人的毅力是對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就拿這本書的主人公來說吧,他一生的命運非常坎坷,然而他憑著什麼讓自己活下去呢?是毅力,是毅力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像他這樣,十幾歲就立足沙場,奮勇殺敵,在沙場上,他被砍了好幾刀,仍然大難不死,為什麼呢?還是因為毅力,年輕的他後來疾病纏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著,有休假的機會仍然工作著,毅力真是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啊!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遇到困難,只要勇敢地去面對,我們就會發覺,我們也是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著酸甜苦辣,也有離別時的傷心,不然,怎麼會有重逢時的喜悅呢?在我們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遠是不可能的——從古自今,有哪一個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沒有,他們都是在挫折中鍛煉了自己,使自己成為千古佳話。我們不要以為當一名作家寫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因為在寫書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挫折和困難,只有這堅強的毅力才能夠克服這困難和挫折。
例如: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的時間,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30年,司馬遷編《史記》歷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誰能夠一步登天呢?毅力也需要堅持,在堅持的同時也需要毅然斷然的決斷,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對考驗能斷然初之,又有利於持之以恆。為什麼說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因為,只有堅強的毅力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才能獲得成功,所以堅強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的內心有了極大的震撼,作為一名中學生,我知道了我應該做什麼。
想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保爾這個有血有肉的青年形象,他有自己的理想與目標,他自強不息,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是一個偉大而平凡的人。說他偉大,是因為他有抱負,有鋼鐵般的意志力和解放全人類的信念,是這個信念讓他可以無私無畏地奉獻自己的青春、精神,甚至生命;說他平凡,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像保爾一樣深深地愛著祖國的革命兒女,有了他們,才會有今天勞動人民美滿的生活。和保爾一樣,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理想與信念,有理想固然好,可理想不是幻想,光是空想沒有用,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實現這個理想?故事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給了我們答案:只要心中的理想不變,勇於追求,永不言敗,舊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他臨死時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沒有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沒有因碌碌無為而羞恨,我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而斗爭!」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也許感受不了他為了解放事業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顧的滿腔熱血,也許也理解不了他對全世界無產階級同胞深沉的愛,但他這種無私的愛、堅定的意志將會鼓勵我們更執著地追求心中美好的理想,就像保爾那樣,做一隻在高空飛翔的雄鷹,不怕狂風,也不懼暴雨,勇往直前地朝著自己的目標,每接受一次風雨的洗禮,不會輕言放棄,只會更加執著地追逐心中的夢!
保爾有滿腔熱血,有偉大的理想,更不乏在逆境中仍奮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他在疾病纏身的條件下,仍然堅持寫作,為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獻出了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為人民而戰斗不息,得到不少人的尊重和稱頌,像保爾那樣自強不息,同厄運作斗爭的人,比比皆是,舉不勝舉,在這些人中,有眾所周知的偉大人物,像勾踐、曹雪芹,也有原本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人,像張海迪這樣的。睜大眼找一找,原來這些偉人都是凡人啊!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但他們有毅力與自信心戰勝困難,最後終於登上了成功的寶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有時候遇到了挫折,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在逆境中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分析失敗原因,才會下更大決心。要不,怎麼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呢」?「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這話說得一點也不錯,只要戰勝困難,永不言敗,成功遲早屬於你!
謝謝你,保爾,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在我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保爾.柯察金
閱讀——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的美好對話,讀者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與萬里之外,那千年以前的作者交談,這種交談是一種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活動。
在這白雪皚皚的寒假中,我無拘無束,自由盡情地去遨遊那豐富多彩的書籍海洋里。每一本書籍讀得我廢寢忘食,但其最使我愛不釋手的:是那本文學名著之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本書是前蘇聯的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其革命作家所著。
小說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三零年期間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其小說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內戰時期保爾的成長;第二部分寫建設時期保爾的成績。且在第二部分中,極其強烈的表現了熔鑄「鋼鐵」和煉成「鋼鐵」的過程。
保爾:他是一個具有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品質,不屈服於命運,為理想而獻身的英雄戰士。
「鋼鐵」比喻有堅定信念,堅強意志和和堅韌毅力的人。保爾,不正是那塊鋼鐵嗎?
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的人,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全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人,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會在斗爭中百煉成鋼。
保爾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敢於戰勝任何艱難困苦的剛毅性格,形象地告訴青年一代,什麼是共產主義理想,如何為共產主義理想去努力奮斗,革命戰士應當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保爾在墓地憑吊女戰友娃蓮時所說的那段話,就是他的共產主義人生觀的自由。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他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並學會了在生活中不灰心喪氣。」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解釋道出了小說的主題。
保爾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經受住了人生各個方面的嚴峻考驗。
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堅強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病魔的搏鬥中,他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在病榻上,他還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表現了一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志。
我認為,主人公的真誠、崇高、勇敢等品質仍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俄羅斯國土奧斯特洛夫斯基紀念館「自強」人文中心主任赫拉布羅維茨婭說:「我們的中學生們從作家奧斯洛夫斯基手中接過了戰鬥武器。」
保爾故事的時代背景雖然已經過去80多年了,但保爾精神仍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保爾的精神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是啊!保爾為了支援前線,他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修建鐵路的勞動中,戰勝了秋雨泥濘、嚴寒大雪、缺吃少穿、露天住宿、殘匪騷擾、疾病威脅等種種困難。這種鋼鐵般的意志怎麼不值得我們學習呢?
我國正在進行建設有中國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這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艱難險阻,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這就需要我們發揚保爾精神,像消滅敵人那樣克服困難,以革命的大無畏精神結合科學的態度,不斷取得我國改革和發展的勝利。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把保爾身上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理想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繼承和發揚下去。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應當趕緊生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隨時都有可能中斷生命。」這段話曾是幾代人的座右銘,今天看來也還是能夠引發我深深思索。生命只有一次,應該好好珍惜,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它的價值。進入21世紀,人類尋找精神家園的追求更加深切。
青春總是和理想、激情做伴。保爾那頑強堅韌、奮發向上的人格力量,對我們的青少年,對我們的民族來說,永遠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寶貴財富。
老師們、同學們:享受醉心讀書的樂趣,感悟做人做事的真諦!讓我們一同把閱讀當成一次愉快的旅行吧!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憑著不向困難低頭的態度,就一定會成功!
我家有書櫥上有很多書,但我最愛讀的一本就是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所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了,這本書寫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年幼家貧失學,做過小工,參加過紅軍打過仗,負過傷,後來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保爾·柯察金——一個雙目失明,身體癱瘓的人,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礙前,憑自己鋼鐵般的意志及親友的鼓舞,勇敢地與疾病搏鬥,勇敢的與自己的生命搏鬥的人。保爾的意志比鋼鐵還堅硬,在深陷絕境的情況下,他不甘心於吃喝、呼吸和等死,於是拿起唯一還能利用的武器——筆,但是在書中的結尾,他連筆也拿不動了,而是靠口述,請親友筆錄,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這部傑作,最終實現了追求一生的理想。
理想,每個人都追求過,每個人都放棄過,每個人都經歷過,每個人都努力過……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一生不會經歷坎坷,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霍金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無異於死掉。」它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重量,對於勤勞的人,十分重要,而對於懶惰的人呢,不值一分錢!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中一條無馱的小船,隨波逐流;一個人有理想,然而目標不明確,就會導致失敗,甚至禍國殃民;一個人有理想,然而目標明確,就會對國家,民族,人類作出很大的貢獻。
當一位英國記者問作者為什麼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是啊,人生怎能不經過考驗,沒有一個人能輕輕鬆鬆的成功。
我最欣賞保爾的這一句話: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從現在起,珍惜時間吧,不要讓自己後悔一輩子!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而言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看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後,這句意味深長的話語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中,保爾從小受盡了折磨,長大後,在參軍的過程中,身體受到極大的傷害。雖然生活的道路漫長又坎坷,但保爾以頑強不屈的精神戰勝了種種困難,寫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說:《暴風雨中誕生的兒女》。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沉痛的打擊並沒有使他低頭,而是越加在挫折中展示出了驚人的力量。
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都比較優越,都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小皇帝」。我們就如同溫室中綻放的花朵,從未經歷過風吹雨打。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是否能像保爾一樣勇敢地面對困難,並解決困難呢?保爾那堅強不屈的精神,就如同遭受地震襲擊的四川人民。雖然他們面臨的是困難重重,但他們沒有放棄這片滿是廢墟的家園,而是以臨危不懼、堅韌不拔的精神在這片廢墟上重建美好的家園……
正如保爾教育我們如何戰勝困難。他一個全身癱瘓的人都能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而我們這些在人民關懷下,撫育下的少先隊員,又怎能被困難嚇倒呢?每當我在逆境中想要放棄的時候,是保爾指引我走出逆境;每當我遇到挫折落淚時,是保爾鼓勵我擦乾淚水,勇敢地站起來面對困難。在生活中,保爾時時教育著我,鞭策著我,使我奔向那輝煌的成功之路。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從哪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鋼鐵是需要用烈焰來鍛造的,只要我們在生活中能像保爾一樣堅強不屈,奮勇拼搏,就能成為一塊真正的鋼鐵。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用血與火書寫出的英雄史詩。這部小說就是前蘇聯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惡劣條件下,以堅強的毅力創作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的主人公保爾,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保爾?柯察金的堅韌,他的勇敢,他的勇氣,他的品質,他的一切都令我無不佩服,當然最佩服的是他的堅強。他在戰場上頭部嚴重受傷,在碘酒消毒時卻一聲不吭;他頂風冒雪堅持建設鐵路,卻因肺炎和傷寒昏倒在雪地上;他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條件下創作小說,花費六個月心血,結果書稿卻不慎丟失,他沒有放棄創作,小說也一點一滴積累而成。
和保爾的生活相比,我們現在豐衣足食,自己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時稍微受點小傷就疼得哇哇叫,難道我們為此不應該感到慚愧,不應該開始反省自己嗎?還有遇到困難時,有誰能毫不言棄,一如既往堅持到底呢?又有誰能毫無抱怨,坦然接受呢?例如寫作文寫到一半就扔下筆放棄,練習舞蹈天天喊累抗拒,比賽遇到強大的對手就不敢應戰,仔細想想,我們做到了不言放棄嗎?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的革命烈士永不言棄,用生命換回來的。生命是寶貴的,但也要在珍愛生命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發揮生命的價值,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力量。我相信,保爾他的精神與品質將會激發我們的意志,把我們鍛造成一塊鋼鐵,為了理想而去奮斗,去發揮自己的生命價值。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蘊含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凝結著打動人心的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長,是無數人心中不朽的那一塊豐碑。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便是保爾.柯察金對生命的態度,對人的一生的評價。
回首過去,望著自己的生命態度,一遇到困難就畏縮不前,進退兩難的樣子,真讓人羞愧不如。
例如一道數學題,不是很難也不是很簡單,只需化簡一下,再來一下它的倍數就可以了。
但我對它的態度卻很簡單,看一分鍾,初步判斷是否困難。如果不困難就動一下筆,寫一下,一嚮往著最簡單最簡便的方向寫,所以答案幾乎(ever)不正確。困難的話,更簡單,先想一想自己到底會不會,不會明天就去借鑒一下別人的勞動成果。(當然也不排除亂寫的可能性)
想到這里,我覺得很可笑,連掛在嘴邊的笑容都是苦笑,澀得不得了,羞愧的情緒一股腦地涌進來。這時的我當真就想找一個地洞,把自己埋進去。
想到這里,我真的要好好改新革命了,真的要改掉我的一些壞習慣了。
做什麼事都應該全力以赴,能做好就一定做到最好,這樣才不會讓自己覺得在虛度年華,浪費時光,不讓臨死前留下後悔的眼淚。這才是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任何事情的態度。
從前的不懂事,可以饒恕,那麼現在的每分每秒,我們都應該做到最好。這樣未來回首往事就不會羞愧。這才是對待生命的態度。
謝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寒假中,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讀過之後感慨萬千,回味無窮。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被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鋼鐵般的意志所感動了。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花妙筆寫出了保爾·柯察金悲慘又幸福的一生。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因為工作太過於勤奮,常常夜以繼日,最終把身體累垮了。在無奈退伍之後還是沒有擺脫病魔的折磨。一開始他只是得了炎症,後來因為用眼過度連眼睛也看不見了,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壓垮保爾·柯察金。因為他有厄運打不垮的精神,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革命意志,有著一顆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
古今中外許多名人成功的故事,證明了只要有厄運打不垮的精神,有堅強不屈的意志,就一定能取得勝利。我國古代史學家談遷在寫《國榷》時書稿經常被人盜走,但是談遷卻克服困難重新開始,最後五百多萬字的新《國榷》終於誕生了,而且這次的書稿比以前更加詳細真實,更加精彩。
在我們的身邊,像保爾·柯察金這樣有堅強意志的的人也大有人在,我們班的小莉就是這樣的人。有一次小莉得了重感冒,老師和同學都勸她在家休息,可是她堅持上學,沒有因病耽誤一節課。
是啊,人只要厄運打不垮的精神,有鋼鐵般的意志,希望之光定能驅散絕望之雲,從勝利走向勝利。
「每個人都有一雙翅膀,我們沒有理由拒絕飛翔!」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他是前蘇聯的革命家、作家、戰士。家境貧寒讓他11歲便開始當童工,15歲上戰場。他在1933年寫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故事中的主人公保爾在最後近乎絕望的期待中,終於迎來了州委的賀電。但這本書的作者卻沒有那麼幸運,而是經歷了更多的磨難,小說不被出版社認可,16歲在戰斗中不幸身受重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但這些都阻攔不了他前進的腳步。失明後的他並沒有放棄,依然努力寫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巨作。正因為這樣,他成就了自己多方面的名聲。
在閱讀中,男主人公保爾的奮斗足跡令人敬佩,女主人公冬妮亞與保爾的深深友情讓人身臨其境。頑強的意志力,加上他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成就了他們,讓人們見證了他們的精彩!雖然是家境貧窮,但保爾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追求。無論多麼困難,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只有不怕苦,不怕累,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才可以創造出奇跡。」這是保爾及作者告訴大家的哲理,也是我看書的心得,當我合上書本之時,身體充滿了力量。
就拿8月份的鋼琴考級來說吧!雖然我已經不是「新手」了,但每次學習里總會讓我有一些莫名的緊張感,擔心臨近學校期末考了,考試曲子來不及學,擔心到考試時間了還沒有學會或者還彈的不夠熟練,擔心10級的演奏速度自己跟上不,又擔心考官從一首曲子的中間開始抽考等等,特別是臨近考前的一個月讓我既擔憂,又緊張,同時加上每天枯燥又漫長的練琴又讓我心裡很煩燥和焦慮。這時媽媽就告訴我,一定要有信心,沒有努力就不會成功,你努力了、用心了肯定會獲得好成績,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一定要心平氣和的靜下心來彈奏,把自己融入到音樂當中,要用心、用情、用肢體語言去表演,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媽媽還向我講述了鋼琴巨星郎朗的故事,這個努力、自信的男演奏家,硬是憑借著對鋼琴的一份熱愛、一份執著、一份苦練,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大舞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鋼琴神話,被譽為「和平大使」……聽了這些,我的焦慮和煩燥感頓時煙消雲散了。我對媽媽說:「我一定會加油,一定會用心、用情去彈奏練習的!」
有了父母的鼓勵,我開始了刻苦的訓練,一天、一星期、一個月,我的水平有了飛躍的提高,考級曲子已經背誦地滾瓜爛熟,各首曲子已經演繹的很到位。當我來到考場時,媽媽的鼓勵和自信環繞著我,讓我不再緊張,我心平氣和的走進考場,用我最好的狀態用心、用情的演繹了各首曲子。雖然考試成績還沒有出來,但我聽到考官說:「這個彈得不錯」,我想成績應該不會差。父母的鼓勵和笑容陪伴著我,我讓信心滿滿,考官的評價讓我無比的興奮和自豪,更讓我明白了閃耀背後的不容易。我會在努力中飛翔,讓奇跡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