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應力退火的溫度怎麼選擇
去應力退火的溫度,一般應比最後一次回火溫度低20~30℃。
進行去應力退火時,金屬在一定溫度作用下通過內部局部塑性變形或局部的弛豫過程使殘余應力鬆弛而達到消除的目的。
在去應力退火時,工件一般緩慢加熱至較低溫度(灰口鑄鐵為500~550℃,鋼為500~650℃,有色金屬合金沖壓件為再結晶開始溫度以下),保持一段時間後,緩慢冷卻,以防止產生新的殘余應力。
(1)鋼鐵焊件退火需要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不同的工件去應力退火工藝參數:
1、焊接件
加熱溫度為500-550℃,保溫時間為2-4小時,爐冷至300℃出爐空冷。
2、高精軸套、膛桿
加熱溫度為600-650℃,保溫時間為10-12小時,爐冷至200℃出爐。
3、精密絲杠
加熱溫度為550-600℃,保溫時間為10-12小時,爐冷至200℃出爐。
4、量檢具、精密絲杠
加熱溫度為130-180℃,保溫時間為12-16小時,空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去應力退火
② 一般碳鋼焊接件去應力退火處理的溫度與時間有什麼規定,時間與工件厚度有什麼直接關系嗎
去應力退火溫度為600-700°C,保溫1-2小時。工件厚度越大,保溫時間應越長。
③ 不銹鋼退火溫度
不銹鋼退火溫度介於1050℃~1100℃之間。
最高加熱溫度(退火溫度)作為退火的一個最主要工藝參數,大多數合金的退火加熱溫度的選擇以該合金系的相圖為基礎的。
如碳素鋼以鐵碳平衡圖為基礎。各種鋼的退火溫度,視具體退火目的的不同而在各該鋼種的Ac3以上、Ac1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溫度。
(3)鋼鐵焊件退火需要多少溫度擴展閱讀:
重結晶退火也用於非鐵合金,例如鈦合金於加熱和冷卻時發生同素異構轉變,低溫為
α相(密排六方結構),高溫為
β相(體心立方結構),其中間是「α+β」兩相區。
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溫穩定組織和細化晶粒,也進行重結晶退火,即緩慢加熱到高於相變溫度區間不多的溫度,保溫適當時間。
④ 不銹鋼焊接件退火處理
退火處理一般是針對碳鋼材料消除焊接殘余應力,其熱處理溫度在600℃左右,這對不銹鋼回焊接件來說答是出於敏化溫度范圍內,將會降低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故對不銹鋼材料消除應力,一般採用穩定化熱處理,溫度在850℃以上,快速冷卻,還有最好的消應力及優化組織性能的方法是固溶處理,溫度在1050℃左右,水冷,既能消應力,又可以使不銹鋼完全奧氏體化,細化晶粒,組織均勻。
⑤ 熱處理退火、回火、正火、淬火的確切溫度分別是多少
退火;根據材料不同選擇500--550度
回火;根據材料和用途分為【低回180--240,中回300--360,高回580--660】正火一般採用920--930淬火根據材料不同採用800--860度不同
⑥ Q345B鋼板焊接後退火溫度350度可以嗎
350攝氏度只能算是中溫回火,不能說是退火。
Q345B焊接件的退火溫度要達到600攝氏度以上,並且保溫時間要根據板厚適當增減。詳細可以參考NB/T 47015的表5。
⑦ 退火溫度是多少呢
不同金屬材料的退火溫度不同,例如鉑900-1000℃;銅650℃;黃銅600-650℃;鎳銀650-680℃;鋁283-350℃等。
退火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時間,然後以適宜速度冷卻。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
退火的主要目的:
(1) 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便於切削加工和冷變形加工。
(2)改善或消除金屬材料在鑄造、軋制、鍛造和焊接過程中所造成的各種組織缺陷,防止變形或開裂。
(3)細化晶粒,改善組織,提高力學性能。
(4) 為後續熱處理(淬火)作好組織上的准備。根據鋼的成分、原始狀態及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分為擴散退火(均勻化退火)、完全退火、等溫退火、球化退火和去應力退火等。
⑧ 低碳鋼回火或退火溫度
退火分①完全退火(Ac3以上20-30℃)、②不完全退火(Ac1-Ac3)、③球化退火(Ac1以上20-30℃保溫2-4小時,爐冷至Ar1以下20℃長時間保溫)、④均勻化退火(Ac3以上150-300℃)、⑤去應力退火和再結晶退火(不超過Ac1)。 至於低碳鋼回火,低碳鋼本身韌性好,強度並不高,通常採用低溫回火,回火溫度在150-250℃。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