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時德國的鋼鐵供應情況
德國國內資源能滿足戰爭需要的只有煤炭等很少的資源。像鐵礦石,石油,有回色答金屬這些戰略資源都不能自給自足,都需要進口。
歐洲都是德國佔領國,這些資源的取得非常方便。即使是購買,也幾乎是沒有成本的。進口資源只需要付出德國馬克,但德國馬克是德國政府印刷的,放開印鈔機印刷就是了,等於是用廢紙換別人的資源。
B. 鋼鐵工業的產量
煉鐵和煉鋼的大工業生產分別於17世紀20年代和19世紀70年代最先在英國發展起來,以後在聯邦德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等國陸續得到發展。1875年全世界生鐵產量為1400萬噸,鋼產量190萬噸。1875~1913年,西歐各國和美國等的工業化需要大量的鋼鐵,又相繼大力發展了轉爐和平爐,因此,生鐵產量和鋼產量都迅速增長,1913年分別達8000萬噸和7650萬噸。1914~1950年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和多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鋼鐵生產發展緩慢。1950年生鐵產量和鋼產量分別只增長到1.30億噸和1.89億噸。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和連續鑄鋼技術的發展,帶鋼熱連軋機和冷連軋機的發展,使鋼鐵生產能力大為提高,各國恢復和發展經濟又需要大量的鋼鐵,於是鋼鐵生產又以較快的速度發展。1974年生鐵產量增至5.05億噸,而鋼產量更高達7.10億噸。隨後因1973年開始的石油調價和世界性的經濟蕭條,鋼鐵生產發展轉慢,甚至有些年份反而下降了。到1979年世界生鐵和鋼的產量才創造了新的紀錄,分別達5.29億噸和7.47億噸。但是,以後幾年又下降了。總的來看,鋼鐵工業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1919年美國鋼產量佔世界鋼總產量的比重高達59.2%。從50年代中期起,日本、蘇聯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鋼鐵工業發展較快,在世界范圍內鋼鐵生產集中在某一國家的程度大為削弱了。20世紀70年代後幾年,最大產鋼國蘇聯鋼產量佔世界鋼總產量的比重為20%左右。發展中國家鋼總產量增長比發達國家快,因此,雖然佔世界鋼總產量的比重還很小,但所佔比重不斷增大1982年全世界產鐵的國家和地區已增至50個左右,產鋼的國家和地區增至100個左右。年產鋼量曾達到500萬噸以上的共有24個。其中年產鋼曾達 1億噸以上的有蘇聯、美國和日本;2000~6000萬噸的有中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英國和法國;1000~2000萬噸的有波蘭、加拿大、巴西、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西班牙、比利時、印度和南朝鮮。
英國的鋼產量在1885年以前、生鐵產量在1889年以前的長時期內,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的鋼產量和生鐵產量分別於1886和1890年躍居世界第一位,並保持了八十多年之久。蘇聯生鐵產量從1970年起居世界首位,鋼產量1971年首次超過美國,1974年以後一直居世界第一。1980年日本鋼產量占第二位,以下依次為美國、聯邦德國、中國、義大利、法國、英國。在主要產鋼國中,日本鋼產量增長速度最快。日本年產鋼量從2000萬噸增加到1億噸只用了13年,蘇聯花了18年,而美國經歷了48年。在相應期間內,鋼產量年平均增長率,日本高達13.8%,蘇聯為8.6%,而美國僅為3.4%。近十幾年來,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鋼鐵工業發展最快的是南朝鮮,其鋼產量1970年僅為48萬噸,1980年即達860萬噸,十年間平均每年遞增33.4%其次是巴西,1980年鋼產量達1534萬噸,1971~1980年期間年平均增長率為11%。
C. 二戰時中國年產鋼鐵是多少
剛解放時,中國鋼鐵年產量只有13萬多噸,而且主產地為東北,二戰時的話肯定更少。
盡管我國鋼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由於相當一部分鋼材的質量不夠過硬,每年還需進口大量優質鋼材,因此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以河北鋼鐵集團為代表(2012年鋼產量為7110萬噸),其在2012世界鋼鐵企業年度競爭力排名第二,前20名中我國共有9家企業上榜,年鋼產量均遠超千萬噸大關。
(3)二戰前為什麼鋼鐵產量增長慢擴展閱讀:
大型鋼鐵基地:
鞍本區:是我國最大的鋼鐵基地,包括鞍山鋼鐵公司和本溪鋼鐵廠。鞍鋼是我國第二大鋼鐵聯合企業,所在地鞍山又「鋼都」之稱。鋼產量佔全國比重較大,而本溪鋼鐵廠以煉鐵為主,是我國鑄造生鐵的基地。今後將發展成為鋼鐵聯合企業。
京津唐地區:包括首都鋼鐵公司、天津鋼廠和唐山鋼廠。以首鋼規模最大,生產鐵為主。1958年建立煉鋼車間。天津鋼廠規模小而分散,產品多屬小型鋼材。
唐山鋼廠是我國小型鋼材基地。考慮到奧運會期間的環保要求,首都鋼鐵公司已搬遷至離唐山鋼不遠處的海島「曹妃甸」上,同時並將建設新的港口。
上海區: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但是除寶山鋼鐵公司外,其餘鋼廠規模小。但是一直以來,鋼材品種居全國首位。寶鋼同時是我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
武漢鋼鐵公司: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鋼鐵產量僅次於寶鋼、鞍鋼,局全國第三位。目前是我國生產板材的重要基地。
D. 二戰前俄國鋼鐵產量
蘇聯工業在二戰前發展歷程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1913年,俄國工業產量佔世界工業產量的2.6%,俄國工業產量只是法國的1/2.5,英國的1/4.5,德國的1/5.9,美國的1/14。
1913年人均工業產量,俄國分別為德國、英國的1/13和1/14,不到美國的1/21。在機器製造工業方面,俄國落後的程度更大。俄國生產的機器只及德國的1/40,美國的1/33。
二、一戰後的1920年,蘇俄工業生產只是1913年的14%,煤產量是1913年的23.4%,鐵礦石、生鐵、原鋼、水泥、硫酸產量分別只是1913年的1.6%、2.4%、4.6%、3.2%、9%。機械工業產量是1913年的7%。就總的工業生產水平而言,俄國倒退了幾十年:1920年煤炭產量為870萬噸,相當於1898年的產量;生鐵產量11.6萬噸,比1862年還少一半;棉織品產量相當於1857年的水平。
在1920年,蘇俄工業產量只佔世界工業產量的0.5%,而美國佔47%,英國佔14%,德國佔9%,法國佔5%,日本佔2%。當時蘇俄不但在工業產量上落後於美、英、德、法,日本、義大利、加拿大也超過了他,甚至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的鋼鐵、煤炭產量也超過他。列寧把當時的俄國比做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就是在這樣極其復雜而艱苦的情況下開始建沒社會主義的。
三、1938年當初的蘇聯,由於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優越,由於有計劃地發展工業,由於蘇聯人民的努力,蘇聯工業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發展。例如,法國、英國、德國、美國的工業生產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別增長1%、10.4%、19.4%、54.3%,而蘇聯同期工業增長7.5倍,同期蘇聯機器製造工業增長了19倍。到1940年,蘇聯工業產量比1913年增長11倍左右,工業產量超過德、英、法,成為歐洲第一工業大國。
以鋼產量為例,俄國1913年鋼產量為420萬噸,只佔世界鋼產量的4%,落在美德英法之後。1938年的鋼產量比一次大戰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僅次於美國和德國,比英國和法國的產量總和還高:(參見下表)
1913年至1940年蘇聯和其他列強鋼產量之比較(單位:萬噸)
年份 1913年 1920年 1930年 1938年 1940年
蘇聯 480 16 590 1800 1770
美國 3180 4230 4140 2880 6080
德國 1400 760 1150 2320 1900
英國 650 920 740 1050 數據不詳
法國 350 270 940 610 440
義大利 93 73 170 230 100
日本 25 84 230 700 數據不詳
E. 二戰時,德國的鋼鐵產量不到3千萬噸,為何美國能到達8千萬噸
德國在二戰時加入的很早,所以他在戰爭中的投入還是很高的,美國加入的比較晚,而且美國的工業生產本來就比較先進,工業產值也高,佔中中的投入少,這樣就有更多的人力資源在生產上,德國的重點都放在了提高軍事實力上了,所以就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美國一樣生產高產量的鋼材。
實際上德國只是在產業量產上因為沒有那麼專心地投入而輸給了美國,德國本身的工業生產質量,生產出來的品質確實是很棒的,生產量跟不上的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德國戰爭時間太長,沒有提供給工業生產的比較穩定的環境。
F. 中國歷年鋼鐵產量
據從1896年到1948年的半個多世紀的統計,全中國累計的鋼產量只有760萬噸(包括機械廠的鋼產量在內)。其中達到最高年產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萬噸,而且絕大部分產量還分布在日本侵佔的東北地區。發展概況由於受到戰爭的影響,1949年全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居世界第26位。
1952年全國鋼產量為135萬噸,1983年達到4002萬噸,增長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遞增速度為11.6%。1949~1983年,中國累計產鋼5.47億噸,生鐵5.75億噸,鋼材3.87億噸。
產地分布 鋼鐵工業的地區分布發生了可喜變化。舊中國的鋼鐵工業由於被日本帝國主義壟斷,主要集中在東北一隅,如1943年東北的鋼產量就佔全國鋼產量的94.5%,分布極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區(未計台灣省)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高達85.8%。
東北地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達70%。但經過30多年建設,布局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已降到57.3%,東北地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也降到了25.5%。
(6)二戰前為什麼鋼鐵產量增長慢擴展閱讀:
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70年代後期,全世界鐵礦石總儲量約為3500億噸,其中富礦儲量約為1500億噸(以上均不包括中國的儲量)。蘇聯鐵礦石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近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是巴西、玻利維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這五國鐵礦石儲量之和佔世界總儲量的90%左右。蘇聯70年代各年的鐵礦石產量為1.95~2.46億噸,占同期世界年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強,是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國。
澳大利亞、巴西、美國、中國、加拿大的鐵礦石產量依次占第二至第六位。鐵礦石資源豐富是發展鋼鐵工業的重要條件。全世界平均的礦鐵比總的趨勢是下降的,20世紀50年代末高於2.00,60年代末降為1.80左右,70年代末又降至1.70左右。
G. 二戰時期,日本發動戰爭的資源都是哪來的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貧瘠的島國,主要的戰爭資源石油、鋼鐵、橡膠、煤炭、稀土、銅礦、黃金乃至於民生息息相關的糧食日本都比較稀缺,那麼日本是如何獲得龐大的戰爭資源使他的戰爭車輪保持轉動的呢?
石油資源
先說石油,石油是戰爭中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航行的全都趴窩。甚至可以說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就是源於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
而日本是著名的貧油國家,日本國內石油生產只佔石油消耗的7%,那日本二戰中的石油是那來的呢?
先看一組數據:
1940年日本進口:石油2205萬桶,成品油1511萬桶
1940年底剩餘石油儲備:石油2086萬桶,成品油2804萬桶
1941年日本進口:石油313萬桶,成品油524.2萬桶
1941年底剩餘石油儲備:石油1235萬桶,成品油2588萬桶
1942年日本進口:石油814.6萬桶,成品油237.8萬桶
1942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684萬桶,成品油1849萬桶
1943年日本進口:石油984.8萬桶,成品油465.2萬桶
1943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235萬桶,成品油1146萬桶
1944年日本進口:石油164.1萬桶,成品油333.4萬桶
1944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20萬桶,成品油475萬桶
(1)1941年美國禁運前的石油來源
從數據表中我們可以看出1940年的石油進口和石油儲備是日本的巔峰,而這些石油進口大部分來自美國(美國提供了80%),另外一部分來源於荷屬東印度群島。所以在美國禁運日本前,日本的石油是主要來自於進口和日本之前的石油儲備。
(2)1941年美國禁運後日本進口斷崖式下跌
1941年6月日本佔領越南後,美國宣布對日本禁運,英國和荷蘭效仿,切斷了對日石油供應,因此日本在1941年石油進口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只有313萬桶,只佔1940年14.2%。
所以禁運後的日本石油儲備急劇減少,不得不做出了偷襲珍珠港冒險的抉擇。
日本還大肆掠奪東南亞的特產橡膠和錫錠
H. 二戰期間日本鋼鐵主要來源
這個問題很新穎啊,仔細想想還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就日本那點資源想發動這么大規模的戰爭是妄想。在機械化戰爭時代基本的戰爭資源是煤鐵糧食石油。在各大國中,日本的鋼鐵和彈葯是最少的,比如鋼產量是200萬噸,連德國的1/10都不到。當時日本的鋼鐵來源主要是從美國進口鋼鐵和廢鐵。從中國的掠奪是次要的。當時日本並沒有得罪美國,所以美國願意出口。 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斷絕一切對日貿易。 日本的鋼產量急劇下降.日本發動二戰是長期准備的,通過在外國特別是中國的掠奪,積累了大量的資源.戰爭期間又以戰養戰的政策,使日本的資源不會耗盡! 東北有戰爭所需的幾乎所有煤鐵糧食資源!石油有東南亞的,沒和歐美開戰前從他們那進口,開戰後東南亞的油田就是日本的了,當時美英在東南亞還儲存的大量的石油,加上日本本身就是危機意識很強的國家,平時就儲存的大量石油!第三個原因是日本的機械化水平比較低的,看以前的是史料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日軍基本都是徒步機動,戰斗也大多是和對方的徒步步兵作戰,陸軍對石油的依賴和使用量和蘇美德的軍隊比少的多的多。大部分石油是海空軍用了,可到戰爭結束海空軍的飛機數量也沒美國多,這實際就是國家戰爭能力的極限了。說到這就明白為什麼蘇軍攻佔東北被日本認為是最致命的,東北被佔領戰爭最基本的資源就沒了!日本當時已經有在本土失守的情況下舉國遷移東北,加上關外的100多萬軍隊也許還能頂一兩年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