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單位會員有哪些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煤炭海外開發公司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
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
中國石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技術國際工程公司
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
中國農牧漁業國際合作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重型機械化公司
中國交遠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石油工程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林業國際合作集團公司
中國北京國際經濟合作公司
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機械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
中國海外經濟合作總公司
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總公司
中國電子國際經濟合作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華育發展總公司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工程和材料公司
中國中鐵航空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中國四達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
中國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
中國廣播電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通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商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水產(集團)總公司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
中國萬寶工程公司
中建國際建設公司
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遠對外勞務合作公司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中辰國際工程承包有限公司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國電水利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美歐亞國際商務網路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城建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廣宇東旭國際經貿有限公司
北京京鍾廣告有限公司
華夏遠程(北京)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中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中油鴻運石化產業有限公司
北京國經聯信經濟信息咨詢中心
北京情滿五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中商政通(北京)信息中心
北京市金台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
北京國研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澳美歐(北京)國際商務服務中心
華爾乾豐管理顧問(北京)有限公司
戴爾(中國)有限公司
財富名商(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國門商務區建設管理委員會
中方大地(北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北京大信德廣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光德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
中國天津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
天津五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開發區智達工貿有限公司
聖侖國際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鋼集團邢台機械軋輥有限公司
河北省獻縣廣廈機械有限公司
河北天山實業集團(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遷西縣商務局
河北世坤建築安裝有限公司
邯鄲市金凱龍碳素有限公司
中國山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
中國內蒙古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內蒙古包頭興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凱利特醫葯器械有限公司
沈陽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中冶集團鞍山冶金設計研究總院
遼寧國際合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成大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大連國際合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大連華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大連虎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東北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
阜新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撫順市對外建設經濟合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煤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
中國吉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東北分公司
松遼水利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長春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長春建工集團吉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大連港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黑龍江省商務廳
黑龍江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
哈爾濱市商務局
中國黑龍江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煤炭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
哈爾濱電氣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黑龍江國際工程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連雲港市東方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
中國華源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中國上海外經(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對外勞務經貿合作有限公司
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中發電氣集團公司
上海輕紡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上海公司
中石化上海金山工程公司
上海二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上海美達建築裝潢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
上海麥肯瑞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上海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BAZO 投資(亞洲)有限公司
上海虹華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瑞晨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瀛達企業投資(集團)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聚隆綠化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宋宇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思恩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松江禮品城有限公司
上海凱耀物流有限公司
上海金姿紡織裝飾織造有限公司
江蘇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
連雲港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南京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江蘇省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通市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協會
啟東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南通神勇建設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無錫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煤第五建設公司
鹽城市天虹建築工程總公司
江蘇省電力建設第三工程公司
徐州飛虹網架(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南通三建集團有限公司
江陰博格機械製冷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寧波市慈溪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鼎立集團建築有限公司
浙江省東陽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浙江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中大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溫州市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
溫州市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協會
華門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華光冶煉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宏旭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浙江麗水國泰針織服飾有限公司
中國安徽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揚子集團
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慶市國際經濟合作公司
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蚌埠市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煤炭工業合肥設計研究院
淮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蕪湖市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煤特殊工程公司
安徽朗溪經濟開發區
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
福建省對外經濟貿易研究所
福建省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協會
中國武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茂對外經濟服務貿易有限公司
中國福州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福建南平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泉州中泉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省對外勞務合作公司
江西省商務廳
中國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核工業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
江西省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省九江市對外經濟合作公司
山東省商務廳
山東省濰坊市商務局
中國青島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德建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山東省建設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天元建設集團總公司
威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兗礦集團有限公司
高密市華振紡織有限公司
泰安泰山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億嘉農化有限公司
中國河南國際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
濮陽市拱月特殊教育服務有限公司
湖北省商務廳
中國湖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
武漢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
湖北省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武漢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揚子江工程咨詢公司
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
宜昌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湖北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學院
中國湖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湖南省國際商貿聯合會
湖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株州冶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廣東國際合作(集團)公司
中國廣州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廣東對外勞務經濟合作公司
中國華西企業有限公司
廣東海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工程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省冶金工業總公司
廣東中交技術經濟咨詢有限公司
廣東省第七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吉欣(英德)熱軋不銹復合鋼有限公司
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廣州擎天實業有限公司)
深圳國際合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東方超捷國際貨運代理(深圳)有限公司
江門市對外勞動服務公司
中國廣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廣西北海海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貴港市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廣西建工集團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東方天盟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南寧五零網路有限公司
中國海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重慶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重慶市萬州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四川省對外經濟貿易學會
成都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省長江企業(集團)公司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四川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東方電力設備聯合公司
貴州省商務廳
中國貴州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雲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雲南建工集團總公司
國家電力公司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
雲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
中國西藏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陝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中國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華山國際工程公司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
中交通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八方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陝西省國際工貿發展中心
西安華聖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對外經濟發展公司
甘肅省建築工程總公司
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
寧夏伊斯蘭地質工程集團
伊斯蘭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中建新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新疆電力建設公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
新天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公司
新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⑵ 貴港的人口民族
截止2012年末,貴港市戶籍總人口529.92萬人,比上年增加2.23萬人。常住人口418.68萬人,比上年增加3.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183.08萬人。貴港市城鎮化率為43.73%,比上年提高1.66個百分點。貴港市人口出生率15.35‰,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8.95‰。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貴港市總人口為503.31萬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增加43.35萬人。貴港市201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411.88萬人,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增加17.77萬人。 貴港市人口地區分布表地區 總人口(萬人) 常住人口(萬人) 貴港市 503.31 411.88 港北區 58.11 57.84 港南區 62.89 50.79 覃塘區 56.32 40.75 平南縣 142.24 112.80 桂平市 183.74 149.69 漢語
貴港市漢族使用的文字相同,語言有土白話(俗稱貴縣話)、客家語(俗稱麻介)、普通話、白話四種。由於語音的不同,也創造了一些「土漢字」,如「媯」(媽媽)、「冇」(沒有)等等。這些自創的土漢字多在師公戲的唱詞中出現,在其他場合是不通用的。 土白話,俗稱貴縣話現多稱貴港話。講貴縣話者分布於江南各個鄉鎮及江北的貴城、石卡(除石卡街外)、五里(除五里街外)、三里(除三里街外)、覃塘、東龍、大圩等地,以「貴縣街話」為代表。貴縣話屬粵語勾漏片,雖然貴港話的一些吐字發音與廣州話有很大的差別,但相比之下四邑片粵語與廣府粵語的差距更大,比如,台山話、開平話與廣州話差別非常大,而兩地又很靠近,同時貴港話與勾漏片粵語的代表方言玉林話又有較大分別,貴港話相對音清而玉林話音濁。 客家話,俗稱「麻介」。講客家語的分布於橋圩、木格、湛江、東津、瓦塘、八塘、東龍、覃塘、蒙公圩、三里、五里等地的圩鎮或村屯。客家語與壯話、貴縣話是貴港市三大語言,人數幾乎各占貴港市人數的三分之一。 普通話(包括桂林、柳州話),民國時期稱為「官話」,能聽懂的人很少,會講的更少。解放後,南下幹部講普通話,駐軍講普通話,中小學實行普通話教學,平時收聽的電視廣播也大多是普通話。人們都能聽懂普通話,少、青、壯年人也能講帶鄉土音的普通話。 粵語,俗稱白話。在貴港市轄區有三種白話,分別是廣州白話、梧州白話、佛山白話。貴港市轄區講廣州白話的有貴港沿江各大造船廠及附近的石卡鎮、三里鎮等部分鄉鎮,講梧州白話的有石卡街(石東街)、三里街、五里街及附近村屯,講佛山白話的只有黃練街、古樟街(居委會)、木梓街三個圩鎮(不包括村)。其他地方的人也能講以上的白話,但只限於交際時和舞台上,不用於平時家常交談。 壯語
貴港市壯族人口38萬,占貴港市總人口的28%。貴港市的壯話屬紅水河土語區的北壯,語法結構與各地壯族方言基本相同。貴港市地處桂東南,壯、漢兩族人民長期聚居,受粵語影響,借詞絕大部分都取粵方言音如(feihgih)飛機,(dietloh)鐵路、(hagkauj)學校、(yinzminz)人民等等。壯話在語音、語調上也受粵語一定的影響,與桂南、桂西、桂北一帶的壯話差別較大,與上林、武宣、桂平等地的壯話差別較小。貴港市的壯話可分奇石、中里;東龍、古樟;三里、覃塘;大圩、附城幾個方言區。各方言區的語法特點基本相同,語音、語調小有差異,不影響交談。 2012年貴港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679.18億元,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8.68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273.38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257.13億元,增長10.1%。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1.8%、53.4%、34.8%,分別拉動貴港市經濟增長1.2、5.4、3.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1.9:40.3:37.8,與上年相比,第一、二產業的比重分別下降了0.1個百分點和1.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比重分別提高1.7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6281元,比去2011年增加1036元,增長9.3%。
2012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3.5%,八大類消費指數中除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與上年持平外,其餘均保持增長,食品類、煙酒類、衣著類、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交通和通訊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類分別增長4.4%、3.8%、4.3%、4%、0.9%、2.4%、4.4%。另外,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增長2.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增長4.3%。2012年年末全社會從業人員260.63萬人,增長1.15%。年末城鎮就業人員29.75萬人,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7881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80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2%。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勞動工資28787元,比2011年增加2453元,增長9.32%。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不含勞務派遣人員)29988元,比上年增加1762元,增長6.24%。貴港市財政收入50.03億元,增長15.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57億元,增長22.5%。貴港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6.24億元,增長19%。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752.6億元,增長1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1億元,增長22%;財政收入57.42億元,增長1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3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8196元,增長13%。
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805.4億元,增長5.2%;財政收入66.11億元,增長15.1%,增幅在全區排名第1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1.4億元,增長23.2%,增幅在全區排名第1位;外貿進出口總額3.06億美元,增長38.3%,增幅在全區排名第3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9%和11.5%。 貴港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對發展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貴港市地勢平坦,物產豐饒,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糧食、蔗糖、林果、禽畜、水產基地,石硤龍眼、荔枝、桂皮、蜜棗、毛尖茶、淮山、草席、蓮藕、瘦肉型豬、三黃雞、肉鴿、腐竹、羽絨等農產品馳名海內外。
主要農副特產有稻穀、玉米、木薯、糖蔗、花生、荔枝、龍眼、柑橘、白砂糖、黃紅麻、茶葉、煙葉、油桐籽、油茶籽、松脂、竹筍干、八角、桂皮、桂油、木耳、牛奶、蜂蜜、禽蛋、蠶繭、蓮藕、豬、牛、羊、雞、鴨、兔、魚等30多種,素有「廣西糧倉、魚米之鄉」美譽和「中國第一糖城」的雅稱。
解放前,農作物種植面積以糧食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玉米、大豆次之;經濟作物以甘蔗為主,油料作物次之。1949年,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為20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180萬畝,佔88.7%,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15.15萬畝,佔7.45%,其它作物佔3.85%。糧食總產為13747萬公斤,畝產76公斤(按播種面積計,下同),人均有糧260.5公斤(按農業人口計,下同)。農業總產值為6122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人均產值兒7.9元(按農業人口計,下同)。農業生產力低,加上災害頻仍,農民生活朝不保夕 。
解放後,經減租退押、土地改革,土地歸農民所有,擺脫了封建制度的枷鎖,解放了生產力,農民的生產熱情空前高漲。1953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18753萬公斤,畝產86公斤,人均有糧328公斤,比1949年分別增長36.4%、13.15%和25.9%。農業總產值達9391萬元,人均164.3元 。
1956和1957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雖有較大幅度增加,但因連遭春旱、夏澇和秋旱,農業生產全面歉收。1957年全縣糧食總產僅達15910萬公斤,農業總產值9161萬元,比1953年分別下降了18.46%和2.51%。人均有糧235.9公斤,人均產值147.3元。
在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出現「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以「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加上連遭3年的自然災害,1959年至1963年的5年中,全縣糧食生產處在1年增3年徘徊1年大幅度減產的被動局面。如1963年,全縣糧食總產量僅達15251萬公斤,人均有糧229公斤。農業總產值9732萬元,人均產值145.8元。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其它農副產品全面減產。因而,社會產品奇缺,市場供應緊張,群眾生活困難,並導至各種疾病增多,群眾體質下降。在這期間,黨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制定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及時糾正了「大躍進」運動中所造成的嚴重失誤,農業生產有了良好的轉機。1965年,全縣糧食總產回升到22486萬公斤,人均有糧319公斤,農業總產值達到15115萬元,人均產值214.4元。糧食總產、人均有糧和人均產值分別比1963年增長47.43%、43.7%和47%。「文化大革命」期間,廣大農村基層幹部和群眾,抵制了「四人幫」的干擾和破壞,堅持發展糧食生產,全縣糧食生產獲得好收成。至1976年,全縣糧食總產達到35503萬公斤,比1965年增長57.89%。農業總產值達到22390萬元,人均產值230.5元 。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貴縣改革農業經濟體制;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問題;提高和放開了農副產品價格,恢復集市貿易;正確指導和積極引導農民發展農副業生產和發展多種經營;調整了農業內部結構,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1982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高達46706萬公斤,人均有糧430公斤,農業總產值29629萬元,人均產值272元。糧食總產、人均有糧分別比1978年增長37.73%和59.4%。當年給國家提供商品糧8553.55萬公斤。1984至1986年,由於水旱災害頻繁,加上農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效益嚴重下降,政府對農業投入相對減少,縮減了糧食種植面積,因而全縣糧食生產連年滑坡。1985年糧食總產只達36221萬公斤,比1982年減少10485萬公斤,人均有糧減少120公斤,農業總產值29822萬元比1982年略增。人均產值260元,比1982年略減。
1986年以後,縣委、縣政府總結了糧食滑坡的經驗教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的維修配套,新增水利項目工程。據統計,1986年至1988年政府投資於農田水利工程總額為608.22萬元,年均投資202.6萬元。比1982至1985年投資總和多369.89萬元。(二)大力推廣「雙雜」(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高產良種,提高科學種田水平,主攻單產。1986至1990年貴港市累計種植「雙雜」品種面積達到238.65萬畝(按播種面積計,下同)。年均種植面積47.6萬畝,其中1990年種植面積達73.5萬畝,占水稻面積的60%。種「雜交」玉米16萬畝,占玉米種植面積的89.9%。(三)建立糧食基地和商品糧基地。1986年至1990年的5年中,貴港市共投資928.7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751.23萬元,縣財政撥款177.5萬元),建立糧食基地和商品糧基地。在全部投資中,屬糧食基地資金的223.8萬元,屬商品糧基地資金的440萬元。(四)解決農用物資如化肥、農葯、農膜等的供應緊缺和價格不合理等問題,從而增強了發展農業的後勁,增強了抗災能力。1987年全縣糧食回升至41177萬公斤,其它各項經濟作物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至1989年貴港市糧食總產達3.83億公斤,比1988年增長11.92%。是年農業總產值達33276萬元。
201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0.26億元,增長6.34%。其中,農業總產值108.55億元,增長7.8%;林業總產值14.23億元,增長3.52%;牧業總產值92.33億元,增長5%;漁業總產值23.15億元,增長7.93%;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1.99億元,增長5.8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7.49萬公頃,比2011年增加3168公頃,總產量149.12萬噸,增產5.89%,其中:稻穀產量124.84萬噸,增產4.77%;玉米產量14.95萬噸,增產9.24%。全年油料產量8.72萬噸,增長11.67%;甘蔗產量239.16萬噸,增長11.34%;蔬菜產量131.14萬噸,增長5.72%;水果產量20.51萬噸,增長9.14%,其中龍眼產量5.96萬噸,增長7.88%,荔枝產量6.23萬噸,增長8.44%。 貴港市解放前的工業生產均以傳統的手工生產為主,生產設備極為簡陋,產量甚少。生產行業主要有窯業、冶工、製糖、油榨業、釀酒、藕粉、紡織、建造、木工等。清末民初才漸興電力、機器碾米、皮革、印刷、機修等業。
民國10年(1921年)城區商人集資辦發電廠,安裝火力發電機組一台(套),發電量20千瓦。為本市現代電力工業之始。24年,廣西省政府在貴縣羅泊灣興建廣西企業公司糖廠。該廠購進美國壓榨、製糖設備,擁有工人170人,為貴港市現代第一間大型工廠。該廠同年年底投產,至抗日戰爭期間於28年被日本飛機炸毀。至32年,本市僅有碾米廠、修車廠各一間,工人僅30人(碾米廠18人,修車廠12人)。33年,貴縣淪陷,該二廠亦疏散停業。1949年至1950年統計,本市有發電廠1間,碾米廠9間,玻璃廠1間,製鞋店13間,皮具店4間,傢具及鋸木店共33間,計有工人1600餘名。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為475萬元,(至1957年止,均按1952年不變價計算)僅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4621萬元的10.3%。1950年工業總產值為771萬元,其中屬縣辦國營工業僅1個發電廠,年產值0.7萬元。1951年廣西省工業廳興建貴縣獨山糖廠,1952年投產。1952年全縣有工業生產單位1732家(含私營工業及個體手工業戶),年總產值799萬元。屬地方國營工業的有縣屬發電廠及省屬貴縣糖廠2間,工業總產值273.9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34.3%。貴縣糖廠產糖2481噸,產值272.6萬元。縣辦國營工業產值僅1.3萬元。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貫徹執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針。將一些私營工廠實行公私合營或保留資方股分合並到國營工廠,並將全縣1610戶3000多人的個體手工業者分別組織成立了鐵工、木器、紡織、車縫、單車運輸等72個生產合作社(組)。1955年,省工業廳在城區西郊馬君嶺新建一座日榨蔗1500噸的大型糖廠,為「一五」期間在本市投資興建最大的工業項目。1956年該廠建成投產,當時有職工1942人,年產糖11932噸。產值達1463.21萬元。此期間本市還新辦了印刷廠、農具廠、大米加工廠、油料加工場、屠宰場、西江農場修理廠、修理場等幾個國營工廠。1957年工業總產值為2077萬元比1952年的799萬元翻了一番多。
1958年「大躍進」時,由於盲目地、片面地追求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貴縣也大辦了一批廠礦。是年工企業單位達10084個(含人民公社、生產大隊辦的廠礦、生產、加工場等10010個),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082.91萬元,總產值3351萬元(按1957年不變價計)。為了加強對工企業生產的管理及規劃,縣政府於同年成立了工業局,下轄廠礦企業64個,總產值612.5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僅873元。主要產品有糖、食品、紙、土布、毛巾、金屬製品、煤、生鐵、焦炭、化肥、水泥、皮革製品等。由於廠礦辦得太多,導致管理、原材料、產品質量、銷路等方面存在大量難以解決的問題,故於1959年將大批廠礦企業關閉停辦。到1959年底,全縣工企業單位剩下213個、職工6357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129.7萬元。工業總產值4912.5萬元,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14940.6萬元的32.88%。其中縣辦工業32個,職工人數3355人,總產值1304.6萬元。1960年冬,黨中央決定對國家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貴縣縣委、縣政府從1961年起,對一些基礎差、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當年停辦了白雲石礦、大岩磷礦、澱粉廠、煉鐵廠、石油廠等17個單位,合並了糖果廠、農械廠、被服廠等8個廠,精簡下放職工2475人。經過5年的整頓至1965年底,全縣工企業單位尚保留有96個,職工人數3612人,比1959年分別減少了55%和43%,但產值僅減了19%為3981萬元,企業經濟效益明顯上升,全員勞動生產率11022元比1959年的7728元增長43%。
1966年貴縣的工業得到較穩定的發展。是年機製糖產量達到10525噸,土糖837噸,機制紙5503噸,鈣鎂磷肥7849噸,飲料酒12267噸,紅磚2800萬塊,平板玻璃58萬平方米,工業總產值為4013.41萬元,比上年增加32.41萬元。正當國民經濟逐步好轉、工業生產穩步回升之時,由於「文化大革命」的開始及以後無政府主義思潮泛濫成災,致使工業總產值從1967年的4252萬元下降到1968年的3777.7萬元,1969年又下降到3499.2萬元。1970年後,隨著對工業投資的增加,工業生產逐步回升。此期間新建了氮肥廠、農葯廠、水電設備廠等數家中小型工廠,1976年全縣全民所有制獨立核算工企業擁有固定資產原值7288.76萬元比1965年的3981萬元增長82.96%,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1億元達到11042萬元。比1966年增長111.64%(均按70年不變價計)。「文化大革命」10年間,平均每年遞增7.7%。
1978年全縣工企業(只含全民、集體所有制工企業)51個,職工人數達11823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8509萬元,工業總產值13136.37萬元,比1976年增長17%和1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委、縣政府著重抓了蔗糖業生產。除改造更新貴縣糖廣的設備以提高生產能力外還投資新建了覃塘糖廠。到1984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208間,職工人數12094人。固定資產原值達13763萬元。工業總產值21409萬元。其中自治區屬企業10家,產值2773萬元;地區屬企業1家,產值435萬元;縣屬企業32家,產值14729萬元。僅貴縣糖廠和覃塘糖廠的產值就達9845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46%,充分顯示了蔗糖工業的優勢。是年,全縣工業企業共上交稅金2897萬元,實現利潤2259萬元,稅利合計5156萬元。1988年貴港市工業總產值為41250萬元(按80年不變價計),首次超越當年農業總產值的3176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6.5%,顯示了工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起的主導地位和作用。1989年貴港市工業總產值44666萬元。其中全民、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單位210個,產值32315萬元(全民所有制工廠78個,產值27456萬元;集體所有制工廠132個,產值4859萬元),占貴港市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2.35%。僅貴港甘蔗化工廠的產值就達12102.8萬元,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27.1%。此外產值超過千萬元的還有貴港市第二甘蔗化工廠、廣西西江化工總廠、廣西貴港鋼鐵廠、紅旗紙廠等四家;產值超過百萬元的有豐寶化工廠等25家。這些全民、集體所有制的工業企業共有職工26794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2314萬元,比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分別增長127%和274.76%。全員勞動生產率14542元,平均每人實現利稅3597.8元。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利潤15.46元,稅金13.81元。改革開放11年來,貴港市工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13136.7萬元上升到1989年的44666萬元,增長240%(均按80年不變價計),平均每年遞增13%。
2012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229.15億元,增長10.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0.4%,拉動貴港市經濟增長4.1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占國民經濟總量的3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拉動貴港市經濟增長3.6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基本情況: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367家,比2011年增加25家,其中內資企業330家,港澳台商投資企業27家,外商投資企業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624.08億元,增長12.03%,其中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有9家,和上年持平;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工業企業有18家,比2011年減少2家;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工業企業有143家,比2011年增加27家;年產值超過5千萬元的工業企業有255家,比上年增加51家。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4.73億元,增長10.59%;完成利稅總額82.8億元,下降30.7%;實現利潤總額61.12億元,下降37.7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82.39%,比2011年同期降低75.54個百分點;工業產銷率98.3%,提高1.16個百分點。 貴港江南工業園區
貴港江南工業園區位於貴港市區東南部、鬱江南岸。廣西貴港江南工業園區位於貴港市港南區,規劃范圍為20.07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11-2030年。江南工業園的功能定位為:廣西自治區級開發區中的典型代表;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的示範區;西江經濟帶中的主要產業集聚區;貴港市最重要的產業園區和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南區建設港城融合的核心空間。 根據規劃,江南工業園未來將發展以皮革、羽絨輕紡等地方特色產業為龍頭,以食品飲料、電子信息和化工製造業等精加工技術型產業為骨幹,以臨港物流、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導向,並大力發展以綜合性服務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形成貴港市的現代綜合城市新區。
貴港(台灣)產業園區
貴港(台灣)產業園是廣西重點推進的27個產業園區之一,位於貴港市覃塘區,距市中心城區8公里,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以港口現代物流、台資企業和電子信息產業、船舶修造業和現代製造業、水泥、製糖、林產品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其功能分區產業布局:
1.石卡臨江產業園
主導產業布局:港口現代物流業、台資企業和電子信息產業、船舶修造業和現代製造業為主導產業。
2.覃塘林產品加工區
主導產業布局:林產品加工產業。
3.黃練工業集中區
主導產業布局:水泥建材製品產業。
4.大嶺工業集中區
主導產業布局:現代農業及農產品深加工產業。
5.甘化工業集中區
主導產業布局:製糖產業。
貴港國家生態工業(製糖)示範園區
示範園區地處貴港市中心城區,是全國第一個批准設立的循環經濟試點園區,2001年8月經國家環保總局正式批准並對示範園區進行授牌。示範園區總規劃面積為30.53平方公里,以電子信息、糖紙循環、能源、紡織服裝為主導產業,配套發展物流業。其功能分區產業布局:
1.西江產業區
主導產業布局:以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為主導產業。
2.貴糖產業區
主導產業布局:以糖紙循環為主導產業。
3.熱電循環經濟產業區
主導產業布局:以熱電聯產、能源、造紙等產業為主導產業。
⑶ 請問廣西防城港市有哪些大型企業、集團公司麻煩知道的大俠一一列舉一下,小女子不勝感激!
防城港市元一農業綜合發展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先鋒貿易有限公司
防城澤穎合成助劑材料廠
廣西防城港市韓進化學材料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迦南美地廣告裝潢有限公司
冰封網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越南凱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辦事處
廣西榮德偉業
廣西防城港榮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香廠
慶元華特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防城區紅土鎳礦冶煉廠
廣西合力發電有限公司
洋洋蓄電池銷售貿易中心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鄉那其村那福組
防城港市廣興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南山泉工貿有限公司銷售部
廣西防城海世通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市灘營錳礦業有限公司
防城港三官草繩廠
防城港市港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南山泉工貿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四方嶺螢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防城港市峰鳴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新景泰貿易有限公司
防城港中越貿易有限公司
廖氏農副產品加工廠
廣西防城港市紅宇貿易有限公司
義信-越南紅木傢具手工藝品商行
廣西偉恆物流有限公司市場部
名嘉木業貿易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海源酒業化工有限公司市場部
防城港湛煤經貿有限公司(煤炭)
防城港市偉恆物流有限公司(昆明辦)
防城港天億電腦專業維修中心
中國防城外輪代理有限公司
廣西中天葯業有限公司
廣西偉恆物流有限公司
廣西邦德化工有限公司.
廣西邦德化工有限公司貿易一部
廣西防城港市回收有限公司
廣西東成水產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南群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興正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防城港海順達商貿部
防城港市華駿貿易有限公司(總公司)
廣西防城港威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天堂傘業防城港市總經銷
防城港興火礦業有限公司
廣西鑫港貿易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大陸蛋品批發部
防城港中燁五金礦產有限公司
深圳市若比鄰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防城港代理處
廣西子貢貿易發展有限公司
防城港中海船務代理有限公司(貨運部)
防城港市八角批發公司
雲南省宣威大成燃料有限責任公司(防城港辦事處)
防城港工貿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眾華經貿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市宇通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防城港市億龍礦產開發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恆創電腦公司
防城港市中港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市中港玻璃鋼廠
防城港市港口區何氏海水養殖基地
東興市鴻興貿易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市裕華商貿有限公司
廣西防城港市回收有限公司越南分部
明輝五金交電經營部
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香料開發總公司
廣西恆拓集團特康醫葯有限公司
廣西貴港市億森林產有限公司
防城港市偉恆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