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脫硫劑有哪些
脫硫劑通常是指能夠脫除燃料、原料或其他物料中的游離硫或硫化合物的葯劑;在污染物的控制和處理中主要指能去除廢氣中硫氧化物所用的葯劑。洛陽合合工貿的技術人員介紹說各種鹼性化合物都可作為脫硫劑使用,而且各有各的特點。鐵水脫硫預處理工藝中主要使用的脫硫劑有NaCO3、CaC2、CaO、Mg等及以其為基礎的復合脫硫劑。
1、CaO基鈣系脫硫劑:
很多企業早期使用的CaO基脫硫劑主要為石灰w(CaO)=90%左右加螢石w(CaF2)=5%~10%的混合脫硫劑。活性石灰加入螢石、Al可以顯著改善脫硫效果。石灰是非常容易得到的原料,原料充足,價格便宜,但是石灰基脫硫劑使用量大,渣量大,處理周期長,在鐵水溫度高時也體現高的脫硫效率。
2、Mg及Mg基脫硫劑:
[Mg]與[S]反應在1350℃沒有電石、石灰脫硫反應的平衡常數高。但是金屬鎂和硫有極高的親和力,反應區動力學條件非常好,反應迅速而且十分強烈。鎂和鐵水中的硫反應生成的MgS熔點高(2000℃),密度低(2.82g/cm3),容易成渣。但是金屬鎂活性很高,作為脫硫劑必須作鈍化處理。
鎂不僅可以單獨脫硫,也可以使用鎂基復合脫硫劑。鎂基脫硫劑使用的鎂粉也是需要做鈍化處理的,這種鎂粉使用銑刀切削或噴霧法製成,直徑在0.15~1.2mm,w(Mg)=90%,其餘為鈍化塗層。將流態性處理的氧化鈣粉劑與鎂粉混合,保證濃相輸送通暢。鎂與石灰的復合脫硫劑脫硫反應機理如下:由於石灰的加入,氧化鈣粉裹包並離散鎂粉使之均勻分布在鐵水中,既擴大其反應區域,又減緩鎂的氣化速度,提高鎂的利用率;CaO可以作為復合物的核心把細小的MgS(1~5μm)聚合起來,加快夾雜物上浮,不斷降低反映區域內硫的濃度,提高脫硫速度,有利於實現快速深脫硫的要求。
3、NaCO3基鈉系脫硫劑:
採用蘇打灑入高爐出鐵溝脫硫的方法,蘇打分解的液態氧化鈉有很強的腐蝕性,氧化納揮發污染環境。用蘇打脫硫產生的渣流動性好使得除渣困難。蘇打價格也相對較高。所以,蘇打作為脫硫劑已經非常少見。
4、CaC2基鈣系脫硫劑:
電石(CaC2)具有很強的脫硫能力,研究表明鐵水溫度在1350℃時,電石粉劑脫硫反應的平衡常數最高。電石、干煤粉、鎂或氧化鈣這樣的復合脫硫劑在工業中應用比較廣泛,如攀鋼就曾使用過CaC2基脫硫劑。但是電石極易與空氣中的水分反應生成乙炔氣體,這種氣體易燃易爆,所以電石加工、運輸、貯存、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措施要求很高,造成加工困難。而且不能滿足深脫硫的要求。
㈡ 鐵水溫度有多高啊
鐵水的抄溫度為1535℃。鐵水的成分是單質鐵,鐵水是液態鐵的俗稱,為純凈物。
好的鐵水,其狀態是鐵水表面呈黃色,明亮且輝光,最初是細小圓球花樣,在鐵水表面擴展來回滾動。隨著時間的經過,圓球長大,運動緩慢,這種花紋是適合澆注的狀態。
通常壁厚越大,澆注溫度和過熱溫度都可適當調低;而隨牌號越高,碳當量越低,鐵水溫度就要升高。值得指出:牌號越高,雖然溫度要求越高,但是其過熱度不但沒升高,反而下降,所以,盡管高牌號鑄件的澆注溫度較高,但其鐵水的流動能力不如澆注溫度較低的低牌號鑄件的流動能力。
(2)進煉鋼鐵水脫硫最低溫度多少擴展閱讀:
鐵水溫度對鑄件性能的影響:
1、鐵水溫度過低貼士流動性差不能得到外觀完整的鑄件,鑄件薄壁處易出現白口,溶解溫度過低時還會產生石墨粗大的現象。
2、鐵水溫度過高時,會使石墨形態變差,甚至出現自由滲碳體。
3、過低的澆注溫度會提高氣孔的廢品率,而過高的澆注溫度會增加縮孔的廢品率。所以,在該生產條件下,普遍認為最佳澆注溫度是1395~1420℃。
㈢ 煉鐵需要的溫度是多少度
如果從使用工具的料質角度進行歷史分期,人類首先進入的是石器時代,當時人們只使用那些經過簡單加工就能夠應用的材料,如獸骨、石塊和木頭等。
除了少量的鐵質隕石和小塊天然黃金外,人們最早認識的金屬是銅。很可能是人們無意中用含有銅礦物的石頭搭建爐灶燒火,由於銅的熔點低,熔化後的銅金屬留在灰燼中被人們發現。這些新物質不同於石器,打磨後會發出誘人的光澤,而且可捶打成薄片和其他形狀,適於做裝飾品。後來人們又發現銅經過加工可製成切削工具,切割堅硬的物體時鋒刃只會變形而不易破損,比石刀、石斧強很多。大約公元前4000年,在古埃及與西亞兩河流域,銅器開始得到大量使用。
但是,用純銅製成的工具和武器太軟,不過人們很快發現,在冶煉銅礦石時混入一定量的錫,製成的青銅則遠比純銅硬得多。大約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與西亞地區最早進入青銅時代。
由於鐵的熔點為1150℃,比銅高很多,木柴燃燒的溫度很難使鐵礦石熔化,直到公元前1400年,在兩河流域才首先出現冶煉生鐵技術。位於小亞細亞的赫梯人是第一個使用鐵制武器的民族,他們征服了附近使用青銅武器的其他民族。與此同時,使用鐵制武器的多利安人入侵希臘,打敗使用青銅武器的原住民,把鐵器傳入歐洲。
中世紀時,歐洲冶金工匠採用一種能夠獲得較高溫度的熔鐵爐,熔融後的鐵水灌入鑄模,成為鑄鐵。它比以往的生鐵製品更便宜,也更堅硬,因而使鐵器得到更廣泛的使用,但也導致森林木材被大規模砍伐。18世紀末,英國鐵匠使用焦炭代替木炭,由此開始了以煤為主要能源的時代。
法國科學家列奧米爾發現,碳的含量決定著鐵的韌性和硬度。人們通過增加爐火的溫度以及向熟鐵中加入適量的碳,首次製成了更堅硬的鋼。但由於繁雜的工藝過程,鋼仍然是一種很昂貴的材料,僅用於製造刀劍和彈簧等。直到1856年,英國工程師貝塞麥發明了鼓風爐技術,通過送風的方法來提高熔爐溫度和控制碳的含量,生產出大量價格便宜的鋼材。不久,英國工程師西門子又發明了平爐煉鋼法,從此人類進入了鋼鐵時代。從槍炮、機器、輪船、鐵路、橋梁到許多日常生活用品,鋼材都得到廣泛的使用。
科學家在煉鋼過程中發現,適當加入少量的錳,可製成非常堅硬的錳合金鋼。隨後,人們又嘗試向鋼中加入鎢、鉻、鋁、鎳、鈷、鋇等元素,製成各種特殊性能的合金鋼,如在高溫下仍保持高硬度的鎢鉻合金鋼、不怕腐蝕的鎳鉻不銹鋼、具有極強鐵磁性的鎳鈷磁鋼等。
㈣ 轉爐煉鋼 轉爐煉鋼
1、轉爐煉鋼法的分類轉爐是以鐵水為主要原料的現代煉鋼方法。該種煉鋼爐由圓台型爐帽、圓柱型爐身和球缺型爐底組成。爐身設有可繞之旋轉的耳軸,以滿足裝料和出鋼、倒渣操作,故而得名。酸性空氣底吹轉爐——貝塞麥爐(英國1856年) 空氣轉爐{ 鹼性空氣底吹轉爐——托馬斯爐(德國1878年) 鹼性空氣側吹轉爐(中國1952年)轉爐{ 氧氣頂吹轉爐——LD(奧地利1952年) 氧氣轉爐{ 氧氣底吹轉爐——OBM(德國1967年) 頂底復吹轉爐(法國1975年)2、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簡介(1) 誕生的背景及簡稱現代煉鋼生產首先是一個氧化精煉過程,最初的貝氏爐和托馬斯爐之所以採用空氣吹煉正是利用其中的氧。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工業制氧機在美國問世,使利用純氧煉鋼成為可能,但原來的底吹方式爐底及噴槍極易燒壞。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於1947年在實驗室進行氧氣頂吹轉爐的實驗並獲成功,命名為BOF。奧地利聞之即派有關專家前往參觀學習,回來後於1949年在2噸的轉爐上進行半工業性實驗並獲成功,1952年、1953年30噸氧氣頂吹轉爐分別在Linz和Donawitz建成投產,故常簡稱LD。1967年12月德國與加拿大合作發明了氧氣底吹轉爐,使用雙層套管噴嘴並通以氣態碳氫化合物進行冷卻。1975年法國研發了頂底復吹轉爐,綜合了LD和OBM的優點,77年在世界年會上發表。(2) 氧氣頂吹轉爐的特點1)優點氧氣頂吹轉爐一經問世就顯示出了極大的優越性,世界各國竟相發展,目前成為最主要的煉鋼法。其優點主要表現在:(1)熔煉速度快,生產率高(一爐鋼只需20分鍾);(2)熱效率高,冶煉中不需外來熱源,且可配用10%~30%的廢鋼;(3)鋼的品種多,質量好(高低碳鋼都能煉,S、P、H、N、O及夾雜含量低); (4)便於開展綜合利用和實現生產過程計算機控制。2)缺點當然,LD尚存在一些問題,如吹損較高(10%,)、所煉鋼種仍受一定限制(冶煉含大量難熔元素和易氧化元素的高合金鋼有一定的困難)等。3 氧氣轉爐的發展趨勢對於氧氣頂吹轉爐的推廣和普及首推日本迅速,且引導了LD的發展趨勢:(1)容量大型化(相對投資較小);(2)配加爐外精煉以增加品種,提高質量(理論上可煉任何鋼種);(3)引入底吹技術,實施復合吹煉(減少噴濺,降低吹損);(5)實現冶煉過程計算機控制。 1轉爐煉鋼的原材料引言轉爐煉鋼所用原材料可分為金屬料和非金屬料兩大類。原材料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繫到吹煉操作的難易,而且會影響鋼的產量、質量和生產成本。1.1 金屬料轉爐煉鋼的金屬料主要是鐵水、廢鋼和鐵合金。1.1.1鐵水1 作用:轉爐煉鋼的主原料,一般占裝入量的70%以上。2 要求鐵水應符合一定要求,以簡化和穩定操作並獲得良好技術經濟指標。1)溫度≥1250℃而且穩定鐵水溫度的高低,標志著其物理熱的多少。較高的鐵水溫度,不僅能保證轉爐吹煉順利進行,同時還能增加廢鋼的配加量,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希望鐵水的溫度盡量高些,一般應保證入爐時仍在1250℃~1300℃以上。另外,還希望鐵水溫度相對穩定,以利於冶煉操作和生產調度。2)成分合適而且波動小 轉爐煉鋼的適應性較強,可將各種成分的鐵水吹煉成鋼。但是,為了方便轉爐操作及降低生產成本,鐵水的成分應該合適而穩定。(1)鐵水的含磷量≤0.4%:磷會使鋼產生「冷脆」現象,是鋼中的有害元素之一。轉爐單渣法冶煉時的脫磷效果為85%~95%,普碳鋼的含磷量通常要求≤0.04%,因此,國標規定鐵水的含磷量小於0.4%。需要指出的是,高爐內不能去磷,如果鐵水的含磷量超過0.4%,或者吹煉低磷鋼,則需採用雙渣法冶煉或對鐵水進行預脫磷處理。(2)鐵水的含硫量≤0.07%:硫會使鋼產生「熱脆」現象,也是鋼中的有害元素。轉爐的脫硫效果不理想,單渣法冶煉時的脫硫率僅為30%~35%,而通常要求鋼液的含硫量在0.05%以下,因此國標規定鐵水含硫量≤0.07%。如果鐵水含硫量超過0.07%或吹煉低硫鋼,則需採用雙渣法冶煉或對鐵水進行預脫硫處理。(3)鐵水的含硅量:鐵水中的硅是轉爐煉鋼的主要發熱元素之一,含硅量每增加0.1%,廢鋼比可增加1.3%~1.5%。對於大、中型轉爐,鐵水含硅量以0.5%~0.8%為宜。小型轉爐的熱損較大,鐵水的含硅量可以高些。若含硅量低於0.5%,鐵水的化學熱不足,會導致廢鋼比下降,小容量轉爐甚至不能正常吹煉;反之,如果鐵水含硅量高於0.8%,不僅會增加造渣材料的消耗,而且使爐內的渣量偏大,過多的渣量容易引起噴濺,增加金屬損失。另外,鐵水含硅量高時,初期渣子的鹼度低,對爐襯的侵蝕作用加劇;同時,初期渣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這會使渣中的FeO、MnO含量相對降低,容易在石灰塊表面生成一層熔點為2130℃的2CaO•SiO2外殼,阻礙石灰熔化,降低成渣速度,不利於早期的去磷。應該指出的是,一些鋼廠鐵水的含硅量超過了1.2%,個別的甚至達到了1.5%,對此應進行預脫硅處理,以減輕轉爐的負擔。(4)鐵水的含錳量:鐵水中的錳是一種有益元素,主要體現在錳氧化後生成的氧化錳能促使石灰溶解,有利於提高爐齡和減輕氧槍粘鋼。我國大多數鋼鐵廠所用鐵水的含錳量都不高,多為0.2%~0.4%。提高鐵水含錳量的方法主要是向高爐的原料中配加錳礦石,但這將會使煉鐵生產的焦比升高和高爐的生產率下降。對於鐵水增錳的合理性還需要做詳細的技術經濟對比,因此,目前對鐵水含錳量不提硬性要求。(5)鐵水的含碳量:碳也是轉爐煉鋼的主要發熱元素,≥3.5%的含碳量即可滿足冶煉要求,而通常鐵水含碳4%左右,故一般不做要求。國內一些轉爐煉鋼廠對鐵水成分的控制見表(6)1-1。3)帶渣量≤0.5%高爐渣中含有大量的S、SiO2,因此希望兌入轉爐的鐵水盡量少帶渣,以減輕脫硫任務和減少渣量,通常要求帶渣量不得超過0.5%。3 鐵水的預處理定義:鐵水在兌入轉爐之前進行的脫硫、脫磷或脫硅操作叫做鐵水預處理。目的:減輕高爐、轉爐的負擔,提高生產率。1)鐵水爐外脫硫鐵水脫硫的條件比鋼水優越(鐵水中碳、硅、磷等元素的含量高,硫的活度系數大,同時鐵水中的氧含量低),脫硫效率比鋼水脫硫高4~6倍,經濟上比轉爐雙渣法合算,因此鐵水預脫硫技術已被國內外廣泛採用。基本思路:向鐵水中加入脫硫劑使之化合入渣。(1)脫硫劑及其特點:目前常用的鐵水預脫硫劑主要有以下四種。①電石粉(CaC2)脫硫反應:CaC2(S)+[S]=CaS(S)+2[C]特點:脫硫能力強,但脫硫過程中有少量CO和C2H2逸出,並帶出電石粉,污染環境,因而必須安裝除塵裝置;價格較貴。②石灰粉(CaO)脫硫反應:2CaO(S)+[S]+1/2[Si]=CaS(S)+1/22CaO•SiO2(S)特點:價格便宜,脫硫成本低,但單獨使用時脫硫能力差,而且石灰表面會出現C2S,阻礙脫硫反應繼續進行,降低脫硫速度和效率,為此,常配加適量的鋁或蘇打粉避免C2S的生成:CaO(S)+[S]+2/3[Al]=CaS(S)+1/3Al2O3(S)使脫硫速度和效率明顯提高,如8圖1-1。③蘇打粉(Na2CO3)脫硫反應:Na2CO3(l)+[S]+[Si]=Na2S(l)+SiO2(S)+{CO}特點:脫硫能力很強,且產生的氣體具有攪拌作用,脫硫速度快,但價格貴且污染嚴重,現已很少使用,有時與其它粉劑配成復合脫硫劑。④金屬鎂脫硫反應:金屬鎂的沸點僅為1107℃,鐵水溫度下為氣體,故脫硫反應為:{Mg}+[S]=MgS(S)特點:金屬鎂直接加入鐵水時,會發生爆發式氣化反應,不僅導致鎂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而且還會引起鐵水噴濺而造成事故,因此不能單獨使用,常與其它粉劑組成復合脫硫劑。在相同的鐵水條件下,各脫硫劑的能力強弱順序為:Na2CO3、CaC2、Mg、CaO,見9表1-3。以上脫硫劑有的可單獨使用,但多為幾種配合使用,如電石粉+石灰粉、金屬鎂+電石粉、石灰粉+蘇打粉、金屬鎂+石灰粉等,其脫硫能力有較大差別。(2)脫硫的方法及效果:鐵水預脫硫的基本工藝是向鐵水中加入脫硫劑並使之混合而發生脫硫反應,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機械攪拌法和噴吹法。①機械攪拌法混合方式:將脫硫劑加入鐵水罐中,用耐火材料製成的攪拌器插入鐵水攪拌,使之與脫硫劑充分混合。特點:脫硫效果與攪拌器的轉速及脫硫劑的種類有關,見(10)圖1-3、1-4。此法有多種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KR法(電石粉為主),武鋼二煉79年引進,經消化改造使用以石灰粉為主的脫硫劑。②噴吹法混合方式:它是以空氣或惰性氣體為載體,利用噴槍將粉狀脫硫劑噴射到鐵水中,使鐵水與脫硫劑充分混合。寶鋼80年代由日本引進的叫DTS法,噴吹電石粉。各種脫硫劑在噴射法中的應用效果見圖1-6。實際生產中,各廠應根據要求達到的脫硫程度、鐵水的熱損和鐵損、脫硫設備費用、環境污染等問題,選用最適合的脫硫劑和脫硫方法。2)鐵水預脫硅基本思路:向鐵水中加入氧化性的脫硅劑,使之氧化成SiO2進入爐渣。(1)脫硅劑:常用的脫硅劑是以氧化鐵皮和燒結礦粉為主,配加少量石灰和螢石以降低渣子的黏度。各廠家所用配比也不完全一樣:日本福山 氧化鐵皮70~100%,石灰0~20%,螢石0~10%;日本水島 燒結礦粉75%,石灰25%。脫硅劑用量約為15~30kg/t。(2)脫硅方法:常用的爐外脫硅方法有投入法和頂噴法兩種。投入法是在高爐出鐵時,將脫硅劑投到鐵水溝中,藉助鐵水流入鐵水罐的沖擊攪拌作用使之充分混合、反應。這是最早的一種脫硅方法,效率較低,通常在50%左右。頂噴法是用0.2~0.3MPa壓力的空氣通過噴槍從(鐵溝或流入鐵水灌的鐵水流)鐵水液面以上一定高度將脫硅劑噴入,使之混合、反應。由於該方式使鐵水與脫硅劑兩次混合,所以脫硅效率高達70~80%,鐵水含硅可達0.1~0.15%以下。3)鐵水預脫磷轉爐煉鋼的脫磷效率較高,雙渣法冶煉尤其如此,但會增加造渣材料消耗,並延長冶煉時間,生產成本增大。近年來,鐵水的爐外脫磷研究有了較大的發展,已用於工業生產。基本思路:向鐵水中加入脫磷劑使其中的磷氧化並固定在渣中。(1)脫磷劑:目前廣泛使用的是蘇打系和石灰系兩類。蘇打系脫磷劑:2[P]+5[O]+3Na2CO3(S)=(Na2O•P2O5)+3{CO}石灰系脫磷劑:2[P]+5[O]+4CaO(S)=(4 CaO•P2O5),其中常配有一定的氧化鐵皮或燒結礦粉和螢石粉助熔劑。(2)脫硅處理:由於磷與氧的親和力小於硅與氧的親和力,而且鐵水中總含有一定的硅,因此,欲要脫磷需先進行脫硅處理。使用蘇打系脫磷時要求[Si]<0.1%,使用石灰系處理時要求[Si]<0.15%。(3)鐵水爐外脫磷方法及效果:目前,鐵水脫磷方法主要噴吹法,它是以氣體作載體將脫磷劑噴吹到鐵水包中,使之充分混合,快速脫磷。日本新日鐵以氬氣噴吹45kg/t,時間20min,脫磷率達90%左右。3)鐵水同時脫硫和脫磷從上所述,蘇打和石灰既是脫硫劑也是脫磷劑,因此鐵水同時進行脫硫和脫磷不僅成本低而且生產率高。目前,已在工業上應用的同脫工藝有以下兩種。(1)SARP法:即日本住友的鹼性精煉工藝,它是將鐵水首先進行脫硅處理,當[Si]<0.1%後扒出爐渣,然後噴吹19kg/t蘇打粉,脫硫率可達96%,脫磷率可達95%。該法的特點是,脫硫磷效率高,但處理成本高、耐火材料侵蝕嚴重,同時有氣體(CO)污染。(2)ORP法:也是先進行脫硅處理,當[Si]<0.15%後扒出爐渣,然後噴吹52kg/t石灰基粉料,脫硫率可達80%,脫磷率可達88%。該法的特點是,處理成本低,但渣量大而鐵損多(TFe=20~30%)。 1.1.2廢鋼1 作用:廢鋼是轉爐煉鋼的另一種金屬爐料,其作用是冷卻熔池。氧氣頂吹轉爐煉鋼中,主原料鐵水的物理熱和化學熱足以把熔池的溫度從1250℃~1300℃加熱到1600℃左右的煉鋼溫度,且有富餘熱量,廢鋼就是被用來消耗這些富餘熱量,以調控熔池的溫度。2 要求(1)清潔、少銹,無混雜,不含有色金屬;(2)最大長度不得超過爐口直徑的二分之一,最大截面積要小於爐口面積的五分之一。3 廢鋼的加工和預熱1)廢鋼的加工轉爐煉鋼所用廢鋼多為外購廢鋼。其來源廣泛,大小懸殊,外形各異,且多有混雜,應針對所購廢鋼的特點進行相應的加工處理如切割、打包、火燒、挑揀、水洗等,以滿足轉爐煉鋼對入爐廢鋼的基本要求。2)廢鋼的預熱目的:提高廢鋼比(見17表1-8),降低生產成本。方法及效果:利用鐵水罐余熱和燃料燃燒加熱。(首鋼)將廢鋼裝入鐵水罐中,置於煤氣烘烤器下烘烤30~40min,然後接鐵水一並倒入轉爐,廢鋼比提高10%。1.1.3鐵合金作用:脫氧劑、合金劑。種類:主要是Fe-Si、Fe-Mn、Mn-Si及Al,根據常煉鋼種不同還可能有Fe-Cr、Fe-W、Fe-Mo、Ni等合金。要求:成分准確、塊度合適(5~40mm)、用前烘烤。思考題1簡述氧氣轉爐的發展趨勢。2轉爐煉鋼對鐵水有哪些要求?3常用的脫硫劑有哪些?它們的脫硫能力如何?4鐵水爐外預脫硫方法有哪些?影響機械攪拌法脫硫效果的因素是什麼?5簡述SARP法同時脫硫脫磷工藝過程。6煉鋼用石灰應滿足哪些要求?2.2底吹氣體射流2.2.1底吹氣體的行為森一美等冶金學家,實驗用氮氣從底部吹入水或水銀中,並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其流出情況,發現氣體通過浸沒式噴嘴流出時在熔池中的行為有兩種:(1)鼓泡流速較小時,氣體在噴嘴出口鼓起而形成氣泡並逐漸長大,當氣泡長大一定程度(浮力大於粘滯力)後則脫離孔口上浮,這一現象稱為鼓泡。(2)形成射流流速較大時,氣體在孔口上形成連續的氣流射入液體中,這種現象稱為浸沒式射流。實驗發現,由流量計算的表觀馬赫數Ma/增加到1以上時,從噴嘴流出的氣體由鼓泡轉變成射流,即表觀馬赫數Ma/等於1的速度為臨界流速,如(32)圖2-12。表觀馬赫數Ma/用2-9式計算:Ma/=υ/a=Q/aA式中 υ——氣體出口速度,m/s;a——室溫的音速,m/s;A——噴嘴截面積,m2;Q——氣體流量,m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