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宣布對進口鋼鐵加征關稅哪些國家暫獲豁免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8日在白宮宣布,美國將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暫時獲得豁免。
在多名鋼鐵及鋁行業工人代表的見證下,特朗普當天在白宮簽署兩份公告,宣布美國將對進口鋼鐵加征25%的關稅,對進口鋁產品加征10%的關稅,相關措施將在15日後生效。
此外,美國歡迎盟友國家就加征關稅一事與美國討論替代方案。特朗普表示,如能找到替代方案,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不會受到損害,那麼美國將調整或免除該國此項關稅。他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負責談判工作。美國將在談判過程中展現出靈活性。
白宮8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加征關稅的依據是美商務部此前進行的「232調查」。去年4月至今年1月期間,美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進行調查,並認定這兩項進口產品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基礎設施、本土企業、工作機會等構成損害。
Ⅱ 特朗普將對鋼鐵和鋁征關稅針對的誰呢
特朗普稱將對鋼來鐵和鋁自產品進口徵收關稅。
此前報道援引白宮官員消息稱,由於高級顧問之間就可能採取的貿易行動存在分歧,特朗普不會在美國時間3月1日公布進口鋼鐵和鋁相關貿易保護措施的決定。報道稱,特朗普的首席經濟顧問科恩反對更傾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而貿易顧問納瓦羅傾向保護主義。不選擇本周四公布貿易決定反映出科恩和納瓦羅、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希特萊澤之間的持續分歧。
Ⅲ 美國對鋼鐵徵收關稅中國鋼鐵是漲還是跌
北京時間3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命令,15天後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關稅。該稅針對向美國出口鋼鐵、鋁的所有國家,但加拿大、墨西哥獲得30天的關稅豁免,後續是否延長將取決於正談判中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進展。
特朗普政府一名官員表示,相關國家的關稅豁免將帶來其他國家關稅的上升,以維持美國國內(鋼鐵和鋁)生產商80%的產能利用率目標。
直接而言,這一政策對中國鋼鐵業和鋁業的影響有限,尤其對鋼鐵業影響有限。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進口國。美國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進口鋼鐵產品3812.1萬噸,同比增長15.4%。其中成品鋼材2955.8萬噸,同比增長12.2%。在成品鋼材進口排名中,中國位列第7位,進口81.3萬噸,較2016年下降5.7%,佔美國成品鋼材進口總量的2.75%。
中國鋼鐵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左右,出口量也穩居世界首位。2011年以來,中國鋼材出口連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至2015年出口量到達頂峰1.12億噸。2015年後,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及國內供給側改革影響,鋼材出口進入下降通道,2016年出口1.08億噸,同比下降3.5%,2017年出口7541萬噸,同比大降三成。
美國徵收25%關稅對中國鋼鐵出口影響有多大?
盡管出口總量一路上揚,但中國對美國鋼鐵出口卻逐年遞減。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出口美國鋼材產品540萬噸,佔中國當年鋼材出口總量12.56%;到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鋼材產品118萬噸,僅佔中國鋼材出口總量的1.56%。在中國鋼材出口國排名中,美國由2006年的第2位下降至2017年的第18位。
中國對美鋼鐵出口萎縮是受美國頻繁的貿易調查影響。
美國是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最多的國家。據美國商務部數據,截至2018年底,美國有169項針對鋼鐵產品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其中29項針對中國,同時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多項保障措施或特別保護調查,用多種形式的關稅限制中國鋼鐵產品出口美國。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告訴《財經》記者,從中國鋼鐵產品整體出口規模看,美國這次關稅保護涉及的中國鋼鐵產能規模並不大,但中國對美鋼材出口可能會進一步萎縮。
中國鋁出口量約占年產量的10%。2017年,對美出口約佔中國鋁產品出口總額的14%。由於國際鋁價大幅上漲,受雙反關稅打壓的中國鋁產品在美國競爭力上升。今年1-2月,中國未鍛軋鋁和鋁材對美出口合計81.7萬噸,同比增長26%。
特朗普政府對鋁徵收的關稅要遠低於鋼鐵。今年2月27日,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重要鋁出口類鋁箔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作出最終裁定,涉案中方鋁企最高面臨186%的「雙反」稅率。相比之下,10%的新增關稅並不是中國鋁業的優先考慮事項。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對《財經》記者表示,他更擔心美國的保護關稅產生壞的示範效應,在全球掀起新的貿易保護潮流,進而波及中國對其他國家的鋼鐵出口。
美國的貿易措施常常引起其他國家跟隨。以光伏行業為例,2011年11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一年之後,歐盟也跟隨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在鋼鐵行業,中國也時常遭受歐盟的雙反調查。
由於歐美的雙反保護關稅,中國鋼鐵出口重心已經向歐盟、美國之外的國家轉移。2016年,中國向東盟、中東地區和韓國出口鋼材6909.29萬噸,同比增加395.61萬噸,增長6.07%,占出口總量的63.69%。
東盟是中國鋼材出口的主要地區。2016年,中國向東盟出口鋼材3893.75萬噸,同比增長12.62%,占出口總量的35.89%,比2015年提高5.13個百分點。2016年,中國鋼鐵出口前5名的國家分別為韓國、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
2017年4月,美國商務部分別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啟動「232調查」(指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立案調查)。今年2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調查報告,認為進口鋼鐵產品嚴重損害國內產業,威脅國家安全。
美國商務部在鋼鐵領域建議三種制裁措施:1、所有進入美國的鋼鐵出口國統一徵收24%的進口關稅;2、對特定國家或地區(巴西、中國、哥斯大黎加、埃及、印度、馬來西亞、韓國、俄國、南非、泰國、土耳其及越南)徵收至少53%的關稅,其他國家實施和2017年等額的進口配額;3、對所有鋼鐵進口國實施等額於2017年進口量63%的配額制度。
特朗普最終選擇了第一種方案,並將稅率提升至25%。關稅保護政策已經引發了美國鋼材的價格上漲。蘭格鋼鐵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以鋼產品熱軋卷板為例,2月初美國中西部鋼廠出廠價格為718美元/噸,月末已漲至789美元/噸;螺紋鋼月初為606美元噸,月末已漲至694美元/噸。
3月9日,中國最大的幾家鋼鐵出口企業股價均微跌。多年來排名第一的沙鋼股份(002075.SZ)處於停牌中。本鋼板材(000761.SZ)開盤價5.10元,收於5.08元,微跌0.59%;太鋼不銹(000825.SZ)開盤價6.71元,收於6.59元,跌2.37%;寶鋼股份(600019.SH)開盤價9.42元,收於9.10元,跌2.99%;鞍鋼股份(000898.SZ)開盤價6.75元,收於6.62元,跌2.07%。
Ⅳ 美國對外國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徵收關稅,他的這幾個軍事
一場席捲全球的貿易戰真的即將開始嗎。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加收關稅之際,歐盟透露稱將公布一份報復清單,對美國的一些產品加征百分之二十五的報復性關稅,涉及金額高達35億美元,不管美歐貿易戰是否打響,美國總統特朗普都扣動關稅班機,讓全球緊張的關稅計劃美國終究還是簽署了。
此消息一出,不僅美國國內鋼鐵和鋁消費行業廣泛抗議,亞洲,歐洲及北美多個國家和地區也威脅將會反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發表講話稱,歐盟必須反擊,我們將反擊。法國總統馬克龍:採取違反國際貿易原則的單邊規則尋求短期解決方案,在我看來,這是永遠不會有好處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我們未來幾天將繼續與美國政府進行各層次的溝通,讓他們明白這種意圖是不可接受的。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項決定在特朗普政府內部存在爭議,部分高級顧問對此持反對意見,做出決定之前,美國白宮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路透社報道稱一位了解討論情況的人士稱,由於政府立場一直搖擺不定,白宮整晚都處於混亂之中。
Ⅳ 美國 對中國 關稅 何時宣布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9日電(薛宇飛)華盛頓時間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命令,決定將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全面徵收高關稅,稅率分別為25%和10%。消息一出,旋即引起中國有關方面的反對。專家認為,中國鋼鐵和鋁產品對美出口並不多,此次影響較為有限,但美國已經多次對華發起了「雙反」等調查,對中國已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對中國的殺傷力有多大?
此次影響十分有限 但已被多次「切香腸」
商務部。中新經緯王培文 攝
華盛頓時間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命令,認為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決定將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全面征稅,稅率分別為25%和10%,暫時排除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產品。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中國商務部和有關行業協會的重視。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指出,美方措施是以國家安全為名,行貿易保護之實。實際情況是,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絕大部分屬於民用產品,談不到損害美國國家安全。美國濫用「國家安全例外」條款,是對以世貿組織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系的肆意破壞,必將對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造成嚴重沖擊,中方堅決反對。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特朗普上台以來,一直堅持美國優先的政策,這次依然體現了他的一貫做法,但以所謂的保護國家安全為由,則十分牽強。
白明認為,中國鋼鐵和鋁產品對美出口並不大,此次關稅政策,對中國相關行業的影響十分有限。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鋼鐵出口7543萬噸,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479萬噸,鋼鐵和鋁產品的出口量,占國內總產量的比重並不大。
光大證券(12.38 -0.80%,診股)的研究數據表明,受去產能和環保影響,2017年中國鋼材產量同比增速下降4%,鋼材出口量同比增速下降30.5%,占總產量的比例由2016年的11%下降至8%,出口到美國的鋼材更少,占總產量比重不到1%。中國鋁及鋁材出口占總產量比例不大,2017年僅為4%。
據BBC報道,美國需要從110個國家(地區)進口鋼鐵,而這其中,中國的出口量僅佔2%,排名第11,遠排在加拿大、日本、韓國等美國盟國之後。
但白明強調,雖然此次關稅政策對中國的影響有限,但美國已經連續多次對中國採取了「雙反」等調查,雙方貿易摩擦不斷,「此前的多次調查,不少都是針對與鋼鐵相關的產品,每次限制一點,類似於切香腸,這樣累積起來,已經對中國產生了很大影響,需要引起警惕。」
——對美國有好處?
或致鋼鋁價格上漲 對美消費者不利
美元和人民幣。中新經緯 畢彤彤 攝
拿起貿易保護的大棒後,真的會對美國有好處?白明認為,特朗普的舉措,仍是在兌現競選時的承諾,保護鋼鐵業的利益,但卻可能導致美國國內鋼鐵和鋁產品漲價,最終將成本轉嫁到普通消費者身上。
在特朗普正式簽署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全面征稅前,美國國內就對這一政策褒貶不一,反對聲音更是不絕於耳。當地時間3月6日,美國白宮宣布,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決定辭職。美國媒體認為,科恩的辭職與特朗普執意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稅有直接關系。這一政策,在美國共和黨內也激起強烈反對,此前,眾議院議長瑞恩就敦促特朗普放棄這一計劃。
白明分析,特朗普需要兌現承諾,保護鋼鐵業和藍領工人的利益。但他認為,想讓製造業迴流美國,通過關稅政策,或許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美國的要素成本已經很高,製造類企業是否願意迴流,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他說。
貿易保護政策,一直都是把雙刃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現象,也時常發生。有研究顯示,鋼鋁關稅計劃將令美國鋼鐵和鋁業增加3.3萬個就業崗位,但同時將導致依賴進口鋼鋁產品的其他行業損失17.9萬個工作崗位。
白明稱,鋼鐵和鋁產品關稅政策實施後,將會限制相關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短期
內會導致美國鋼鐵和鋁產品供應不足,推高相關產品的價格。鋼鐵和鋁產品的下游產業,如汽車業、建築業,都會受到波及。最終,產品漲價只能由美國國內的消費者買單。
——引爆新一輪貿易保護?
其他國家或有反制措施 對全球貿易不利
美元和人民幣。中新經緯 畢彤彤 攝
此次美國徵收關稅,是面向全球的,除了暫時豁免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受影響較大的歐盟、巴西、日本、韓國等國家,是否會出台反制措施?是否會引爆新一輪的貿易保護?
此前,歐盟高層已經對特朗普的征稅政策反映強烈。歐盟負責貿易事物的委員馬爾斯特姆表示,白宮的計劃實際上相當於以國家安全為幌子保護美國的相關行業,貿易戰沒有贏家,希望歐盟能夠得到豁免。如果歐盟經濟將因如此重大措施而受到影響,歐盟還將實施符合WTO規定的措施,保護歐洲相關行業不受美國關稅措施的影響,並對美國產品開征關稅,開征關稅的商品名單包括花生醬、哈雷摩托車等在內的各種商品,這些商品進口到歐盟的關稅總額可以達到35億美元。
路透社中文網9日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9日表示,韓國將積極考慮向世界貿易組織就美國加征所有進口鋼鋁產品關稅提出申訴,但也會繼續要求美國對韓國鋼鐵豁免關稅。
白明預計,鋼鋁關稅,會對全球貿易產生不利影響,受影響較大的國家,將會出台一些反制措施,保護自己國內相關產業的利益。但每個國家都會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舉措。
「歐盟或許會採取相對強硬的措施予以回應,但日本、韓國等對美國的依存度較大的國家,是否會採取強硬行動,則有待觀察。」他說。
對於中國的態度,王賀軍在講話中明確,中方將在評估美方措施給中方造成損失的基礎上,採取有力措施,堅決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多邊貿易體系,盡快撤銷相關措施。
Ⅵ 美對中國哪些東西加征關稅
2018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認定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內全,決定於3月23日起,對進口容鋼鐵和鋁產品全面征稅(即232措施),稅率分別為25%和10%。美方措施違反了世貿組織相關規則,不符合「安全例外」規定,實際上構成保障措施,嚴重侵犯中方利益。
我商務部今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Ⅶ 2003年美國實施鋼鐵保障案
2003年美國實施鋼鐵保障案
一:背景
根據2002年3月5日頒布的總統令,3月20日,美國限制鋼鐵進口的「201條款」正式啟動,美國對包括鋼材、長板在內的主要進口鋼鐵品種採取保障措施,實施為期3年的關稅配額限制或加征高達8%-30%不等的關稅。這是迄今為止美國對進口鋼鐵產品採取的最為嚴厲的貿易限制措施。和以往出台的保護鋼鐵產業的貿易救濟措施相比,此次鋼鐵保障措施具有涉及國家眾多、被調查產品范圍廣、保護措施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在國際社會,受到保障措施限制的有關國家,如歐盟、日本、中國等,採取了相應的報復或變相報復措施;世界貿易組織於2003年3月26日裁定,美國去年對 進口鋼鐵徵收30%的關稅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 這個由三人組成的世貿專家小組在中期報告中指出,導致美國政府開征這些關稅的調查報告中的論點不符合世貿組織有關保護的條款。
二:「WTO皇冠上的明珠」——爭端解決機制
(一)我國首次通過多邊機制處理中美貿易爭端
我國通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解決中美鋼鐵貿易爭端,就美國「201鋼鐵保障措施」要求世貿組織設立專家組,這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第一次運用多邊機制來解決雙邊貿易爭端。爭端解決機制的一個主要作用,是能夠確保經濟弱國對經濟強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提出挑戰,這當然包括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這一機制解決與發達國家的貿易爭端。
通過多邊機制解決雙邊貿易摩擦和爭端,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一項重大權利。而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對這類爭端,我們只能通過雙邊談判和訴諸對方國家法院,很難獲得公平處理。由於我們加入世貿組織對美國這種行為共同提出挑戰的或者是不滿的是大多數的世貿組織成員,最主要的鋼鐵產品的貿易夥伴基本上都加入到中國這個陣營,那麼這樣一來毫無疑問在談判中,美國處於一種很明顯的不利的狀態。 由此可見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是WTO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多邊貿易機制的支柱,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中頗具特色。因此WTO爭端解決機制 被稱為「WTO皇冠上的明珠」。
(二)爭端解決機制的特點:
1.磋商程序:在關貿總協定及WTO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程序方面與法庭有一定的相似的地方,但最大的區別在於首先在引起貿易爭端的成員國之間進行磋商,並自行解決貿易爭端。因此,在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第一階段是由國家政府之間進行貿易磋商,甚至當案件已經發展到其他階段時仍然可以進行磋商和調解.
2.報復機制,對違反WTO規則的政府有一定的懲戒性。當違背義務的一方未能履行建議並拒絕提供補償時,受侵害的一方可以要求爭端解決機構授權採取報復措施,中止協議項下的減讓或其它義務。這意味著,當一方違背其在1994年關貿總協定或一個有關協議項下的義務時,受侵害的一方在爭端解決機構的授權下,可以提高從違背義務的一方進口貨物的關稅,所涉及產品的貿易額應相當於被起訴的措施所帶來的影響.爭端解決程序規則規定此類報復行為應由爭端解決機構授權,並盡可能在專家小組或上訴機構判定在違背義務的關貿總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或知識產權協定的同一部門內採取。但當爭端解決機構認為這樣做不可能時,則可以授權在同一協定項下的其它部門採取報復措施。只有在極個別的情況下,並且作為最後的辦法,爭端解決機構才能授權採取跨協定的報復行為,如對於違背服務貿易總協定或知識產權協定項下的義務時可授權採取提高貨物關稅的辦法,予以報復。但是,提供補償和由爭端解決機構授權採取報復是臨時性的措施。最終的結果應是違背義務的一方實施建議。爭端解決程序規則要求爭端解決機構對案例進行審議,以確保建議的全面實施。
3.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世貿組織成員承諾,不應採取單邊行動以對抗其發現的違反貿易規則的事件,而應在多邊爭端解決制度下尋求救濟,並遵守其規則與裁決。
(三)鋼鐵案中看到的爭端解決機制的缺陷:——執行期限過長
在世貿的框架內解決爭端問題,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磋商:這一階段最長的時間為60天。發生貿易爭端後,在採取措施之前,爭端各方面都必須進行磋商,以尋求自行解決貿易磨擦的辦法。專家組:如果磋商失敗,起訴方可以要求任命專家組。在貿易爭端雙方提交仲裁申請後,專家小組提出裁決報告的期限一般是6個月,可以延長但無論如何不能超過9個月 上訴 : 任何一方就專家組做出的裁決均可提出上訴,上訴必須根據有關法律的問題及與上訴有關的事由提起上訴,上訴不審理現有的證據或審查新的證據。上訴可以確認、修改或推翻專家組的法律調查結果和結論。一般情況下,上訴不應超過60天,因特殊原因可以延長到90天。 爭端解決機構必須在30天內接受或否決上訴報告.裁決的執行 :裁決以後,敗訴方應立即糾正,如果不按裁決執行,那將做出補償或者承擔對它的處罰。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已經對各個環節的時間進行了限制,比較GATT時期的爭端解決程序大大縮短了時間。但是,從向DSB提出訴訟開始到做出裁決的過程達近1年。………..如果不服裁決,可以申訴。從立案到申訴結束做出最終裁決的整個過程將要有15個月。但是,商機往往一閃即逝,經過如此漫長的等待,即便最後公正的裁決下來,並且得到了執行,對於一個國家,一個行業尤其是那些對外部經濟依賴性很強的國家和部門而言影響可能已經是巨大而難以彌補的了。
三:」雙面佳人」-保障措施
(一)保障措施概述
關貿總協定所致力於創建的多邊貿易體制,要求各成員在處理它們之間的經濟貿易關系時,應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證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穩定增長,實現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擴大貨物的生產和交換為目的。實現這一目的的具體手段是通過談判達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實質性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但關貿總協定起草者們認識到,要想讓各國積極地參與這場「運動」,必須減少它們對由此而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的擔憂,即由於關稅的降低和其他貿易壁壘的減少,外國有競爭力的產品可能大量湧入,對本國的產業造成沖擊,進而影響本國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穩定。因此,他們就為關貿總協定設計了一個特別的保障性措施,即「對某些產品進口的緊急措施」(關貿總協定第19條)。根據這一規定,成員國在因不能預見的情況和進行關稅減讓而導致外國產品進口大量增加,以至於對本國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生產者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時,可以對該產品全部或部分中止談判中所承諾的義務,或撤銷、修改關稅減讓,即該成員可以恢復已承諾取消的配額等限制貿易的措施,或者重新提高已經降低的關稅。
保障措施是給WTO成員一種機會,即在貿易自由化的過程中,在特殊情況下援用一種有效的救濟,以臨時保護國內產業。 反傾銷與反補貼不同的是,針對對象是這一產品的所有進口方,涉及面很廣。關貿總協定在近50年的歷史中,成功地組織了八輪談判,使各成員的關稅大幅度降低,其他貿易壁壘也大大減少。應當說,這里也有「保障措施」的一份功勞(據統計,從1950年至1994年,各成員共採取了150次保障措施),因為正是有這個「安全閥」,各成員才放心大膽地降低外國貨物進入本國市場的門檻,使多邊貿易談判結出了累累碩果。採取保障措施所必備的這些法律條件規定在WTO《保障措施協議》和與GATT1994第19條.
(二)保障措施實施的條件:
1進口增長(such increased import)
協議第2條第1款規定,進口增長指「數量增長」,而非進口價值或金額的增長。這種增長包括兩種情況:絕對增長和相對增長。 絕對增長是指產品的進口數量在某一段時期內的絕對增加,如去年進口1000件,今年進口2000件。相對增長是指在某一段時期內產品的進口數量相對於進口方內部生產而言的相對增加,這往往反映在市場份額的變化方面。如,去年進口某產品1000件,同期國內產品的銷量為5000件,今年進口仍為1000件,但國內產品的銷量卻下降到了3000件。這種情況就屬於相對增長。在相對增長的情況下,進口量並不一定發生變化。一些學者指出,「相對增長」這一概念不盡合理,因為它等於是把國內產業調整的負擔轉移到外國產品身上,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體現。而在美國鋼鐵措施保障案中, 按照美國法律的規定,實際增加和相對於國內生產增加,都屬於增加. WTO專家組否認了美國實施保障措施的兩個前提條件,即「進口已經增長,這種增長既可以是相對於過去進口量的實際和絕對的增長,也可以是相對於國內生產的增長」,以及「這種增長正在對國內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存在嚴重損害的威脅」。 報告指出,美國誇大了進口增長的數量,把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量也計算在進口的總量中,實際上協定國之間不存在進口數量的限制。
。
2國內產業存在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狀況
協議第4條第1款規定,「國內產業」應理解為在進口成員方領土內生產相似產品(like proct)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全體,或相似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總體產量占該成員國內總產量主要部分的生產者。與《反傾銷協議》不同的是,《保障措施協議》沒有對後一種情況下產量的百分比規定下限。需要注意的是,關稅同盟既可作為一個整體實施保障措施,也可以僅代表同盟的某個成員實施保障措施。當關稅同盟作為一個整體實施保障措施時,對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的認定則應以整個同盟存在的情況為基礎;而當代表某一個成員實施保障措施時,則應僅以該成員的產業情況為基礎來確定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保障措施的實施也僅限於該成員。
「嚴重損害」是指對國內某一產業的狀況造成重大的總體損害。由於各成員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相關產業的成熟度也有所差異,因此不可能事先就何為「嚴重損害」確定一個非常明確的量化標准,而且這樣做也並不科學。但是從東京回合和烏拉圭回合的談判可以看出,標准問題是談判各方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標准過高則會迫使成員在多邊規則之外去尋求一些不正當的解決途徑,而標准過低則會導致保障措施的濫用,進而嚴重扭曲國際貿易。為了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統一各成員的實踐,協議規定,在評估國內某一產業是否存在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時,進口成員的調查機構必須評估與該產業狀況相關的所有客觀的和可量化的因素。協議還特別列舉了一些必須評估的因素,包括絕對或相對條件下的有關產品進口的比例和數量,增加的進口所佔有的市場份額,銷售水平、產量、生產率、設備利用率、盈虧及就業的變化情況。從實踐角度講,要評估「所有相關因素」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美國小麥麵筋保障措施案專家小組以一種很務實的方法確定了「所有相關因素」的最小范圍,即協議第4條第2款所明確列舉的因素和保障措施調查中利害關系方所明確提出的其他因素。「嚴重損害威脅」應理解為危急且顯而易見的威脅,必須有事實依據,不能僅根據指控、推測或極小的可能性便裁定「存在嚴重損害威脅」。 在確定嚴重損害或者威脅是否存在時,ITC考慮它認為相關的所有經濟因素,包括,但不限於:一、嚴重損害:國內產業生產設備重大閑置,相當數量的公司無法在一個合理的利潤水平進行國內生產經營活動,在該國內產業內有重大的失業或者待業。二,嚴重損害威脅:銷售或市場份額下降,庫存多並且增加(不管保存者是國內生產商,進口商,批發商還是零售商),國內產業生產,利潤,工資,生產能力或者就業下降的趨勢;國內產業中的公司無法獲得充分的資金對其國內工廠和設備進行更新,或者無法維持現有研發支出的水平;由於第三國市場上的進口限制而導致美國市場成為該產品出口轉移的主要目標.
3、進口增加與嚴重損害或威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保障措施協議》第4條第2款)
保障措施協定》第4條第2款(b)項明確規定,調查機關應根據客觀證據,確定進口增加與嚴重損害或損害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causal link)。對於如何確定這種因果關系,第4條第2款(b)項的第二句話提供了一項重要的標准:如果進口增加之外的因素同時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則這些因素造成的損害不得歸咎於進口增加(such injury shall not be attributed to increased imports)。這常常被稱為「不得歸咎要件」(non-attribution)。美國法律對"實質性原因"的定義是:重要並且不比其他原因次要的原因(a cause which is important and not less than any other cause)。因此,進口增加必須既是嚴重損害或者威脅的重要原因,同時與任何其他原因相比,又必須相等或者較大。在調查中,ITC確定了幾個進口增加之外的給鋼管產業造成損害或威脅的因素。在適用實質性原因標准時,ITC分析了這些因素的相對重要性,以確定這些其他因素與進口增加相比是否更為重要。ITC特別注意了鋼管需求下降這個因素。ITC雖然承認需求下降導致了嚴重損害,但並不比進口增加重要。ITC因此得出結論,認為滿足了實質性原因的標准,進口增加與嚴重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存在。
4、是否存在未預見的發展(unforeseen developments,GATT第19條)
專家組認為,在採取保障措施時,必須證明未預見的發展,這在WTO法中已經得到確定。但在鋼管案中,ITC報告沒有提及這一點;美國後來提出的油價下降和金融危機,在ITC報告中都未予以審查。ITC報告提到油價下降,是為了審查造成損害的另一因素。關於金融危機,美國稱ITC報告中說過,有些生產商認為,進口增加的一個原因,是亞洲金融危機在該地區所造成的需求下降。但專家組認為,這很難說證明了未預見的發展。
5、是否為緊急行動(GATT第19條)
專家組認為,盡管第19條名為"對特定產品進口採取的緊急行動",但條文中沒再提及緊急行動一詞。該規定的通常含義並不要求成員在採取保障措施之前,證明緊急狀況的存在;緊急行動一詞只是說明了保障措施的性質。盡管標題提到了緊急行動,可能會給GATT第19條和《保障措施協議》帶來實質性的義務,但標題本身並不構成實質性義務。《保障措施協議》第11條雖然也提到了緊急行動一詞,但它同樣沒有給成員增加什麼義務。
(三) 你提高關稅我以牙還牙 保障措施護身利器可能成為新的貿易壁壘
美國的保障措施,不但引發連鎖反應,掀起新一輪向我國出口鋼材的浪潮,而且歐盟、泰國、委內瑞拉等國家和地區也提出了限制鋼鐵進口的措施,有些國家還威脅將採取涉及農產品和其他工業品的報復性措施。如此循環下去,可能引發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救濟以及交叉報復。只是「冤冤相報何時了」,貿易戰一旦開打,很有可能波及多種產業。從經濟上看,保障措施的目的是保護低效而無競爭力的企業,對其他國家有競爭力的企業是一種抑制,而且處罰了最有效率的出口國,實踐中也常常導致貿易額下降,政治摩擦增加(美日汽車爭端就是個例子)。從關貿總協定的紀律上看,這種協議是兩國間數量限制的安排,逃脫了多邊體制的監督,此風若長,勢必對多邊體制產生破壞性作用。但由於關貿總協定並未對這個問題有明確規定,所以一直拿它沒有辦法,此措施也因而被稱為「灰色區域措施」。
四:產品排除——平衡要求採取保障措施的國內產業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的矛盾而採取的方法
美國在201鋼鐵保障措施中採取產品排除,實際上是一種利益平衡的需要。與反傾銷和反補貼一樣,保障措施作為一種貿易救濟措施,其目的是為因國外產品進口而遭受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的一國國內產業提供救濟。但是保障措施的調查和實施往往涉及眾多利害關系方的利益,除國內產業外,還有被調查產品下游產業的利益、最終消費者集團的利益以及可能受他國貿易報復影響的產業的利益,即公共利益。實際上,產品排除就是在國內產業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提供了一種利益平衡的機制,在保障措施過於嚴厲可能損害公共利益的情況下,通過產品排除來弱化保障措施的效果,以取得各利害關系方之間利益的重新平衡。自美國政府啟動產品排除措施以來,多達數百種的產品得到了豁免,其主要受益方為歐盟和日本,這有效地緩解了美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之間因201鋼鐵保障措施所產生的貿易摩擦。事實上,自美國公布產品豁免清單以來,歐盟和日本實際上已經放棄了進行貿易報復的計劃,而轉向爭取更多產品豁免的談判。從美國鋼鐵保障措施的實踐來看,產品排除成為美國政府與其主要貿易夥伴進行貿易談判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美國的鋼鐵保障措施引起了其主要貿易夥伴歐盟和日本的強烈反對,歐盟和日本均要求美國對其進行貿易補償,並擬定了數億美元的貿易報復清單。但是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美國配合談判的需要,陸續公布了八批產品排除的清單,將若干歐盟和日本對美出口的重要鋼鐵產品排除出本次保障措施調查范圍之外,通過減輕歐盟和日本鋼鐵生產商對歐盟和日本政府的壓力,美國政府為自己在貿易談判中贏得了更多的主動性。實際上,在這八批產品豁免清單發布後,歐盟和日本實際已經放棄了其貿易報復的計劃。
五:在規則中游戲,而非游戲規則
(一) 我國在WTO規則中游戲的第一次成功的實踐
1中國的反應
我國是美國的鋼材主要供應國,關稅突然提高,所受沖擊可想而知。中國數億美元的對美出口鋼鐵產品受到美國保障措施的影響。 因此,2001年6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正式決定立案對鋼鐵產品進口進行調查後,中國政府即發表聲明,表示中國政府對此嚴重關切,並將全力維護中國鋼鐵行業的正當權益並密切關注事態的進展。 隨後,中方聘請美國律師,於7月24日,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的名義,代表中國鋼鐵產業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正式遞交了參加201條款調查的申請文件以及對企業提供的生產數據予以保密的申請。這兩份文件的按時遞交,確保了我鋼鐵產業可全面參與後續程序的調查,並在後續程序中為自身合法利益進行有效抗辯。
美國總統公布對進口鋼鐵201保障措施調查案最終救濟方案後,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認為美國政府的這一決定將對中國鋼鐵企業對美正常出口造成嚴重影響,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中國政府表示強烈不滿;美國鋼鐵產業當前面臨的問題不能歸咎於外來進口,中國鋼鐵產品的少量對美出口更是不足以對美國鋼鐵企業構成損害或損害威脅;美國政府的這一決定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中國政府將保留向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提起申訴的權利。
中國政府根據WTO保障措施的有關規定,於3月14日向WTO提出就美201鋼鐵保障措施案與美國進行磋商。中國政府同時發表聲明指出,美國作為世界主要貿易大國之一,對維持國際貿易秩序負有重大責任,應當充分考慮到此舉對國際貿易秩序造成的重大損害。事實上,美國鋼鐵產業當前面臨的問題不能歸咎於外來進口,而是其內在產業結構不合理所造成的。採取保護主義措施只會阻礙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而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況且,中國向美國出口相關鋼鐵產品佔美國進口同類產品比例很小,根本未對美國鋼鐵業造成嚴重損害,中方要求美方應充分注意到中國的具體情況,妥善解決該問題。中美兩國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兩國經濟具有很大的互補性。中方希望通過雙邊磋商盡快解決中國關注的問題,避免中美經貿關系受到損害。 3月22日,中國與美國的201鋼鐵保障措施在華盛頓進行了磋商。磋商中,中國代表團嚴正聲明美方的做法違反了WTO的有關協議,並著重要求美國政府正視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事實,對中國輸美全部鋼鐵產品適用發展中國家待遇。此外我代表團還向美方提供了貿易補償要求,並聲明保留根據WTO協議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3月26日,中國正式要求與美國進行WTO《爭端解決諒解》項下的磋商。 4月11、12日,中國、歐盟、日本、韓國、瑞士和挪威6方就美國「201鋼鐵保障措施」在日內瓦與美方舉行了WTO《爭端解決諒解》項下的磋商。磋商中,6方均對美國違背WTO有關規定、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保障措施表示遺憾,要求美國立即終止該措施。中國代表團還就涉及中國實質利益的問題重點闡述了中方立場。磋商結束後,6方發表了聯合新聞聲明。
鑒於中國政府已根據WTO的有關規定與美就有關問題進行了保障措施和爭端解決機制項下的正式雙邊磋商,但美方未對中方提出的關於補償、排除等要求給予明確答復。按照WTO相關程序規定,我駐WTO代表團於5月17日(日內瓦時間)向WTO貨物貿易理事會遞交了中國對美部分產品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清單中包括自美進口的部分廢紙、豆油和電動壓縮機。中國將在WTO爭端解決機構最終裁決美國201鋼鐵保障措施違反WTO有關協議後,對來自美國的上述產品加征24%的附加關稅,加征後的關稅額為9400萬美元。 5月27日,中國正式向WTO請求設立專家組。 WTO於6月24日設立本案中國專家組。後根據WTO的有關規定,爭端各方進行協調,由同一專家組審理中國、歐盟、日本、韓國、瑞士、挪威、紐西蘭和巴西8方提出的請求。
此外,中國自5月21日開始,對部分鋼鐵進口產品進行保障措施調查,並從5月24日起的180天內,對9種鋼鐵進口產品(普通中厚板、普薄板、硅電鋼、不銹鋼板、普盤條、普通條桿、普通型材、無縫管和鋼坯)實施關稅配額;關稅配額內進口產品仍執行現行進口關稅稅率,關稅配額外進口產品在執行現行進口關稅稅率的基礎上加征7-26%的特別關稅。
2中國為保護國內鋼鐵產業實施的保障措施
2002年1到5月份,日本向美國出口的冷軋薄鋼板下降了61•24%,但與此同時,日本向中國出口的鋼材上升了39•8%,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鋼材上升了45•16%,歐盟對中國出口的鋼材上升了44•13%。他們的進口鋼材大量的轉移到中國來對我們鋼鐵產業已經構成了嚴重的損害和威脅。 為防止國際鋼材市場的過剩鋼材沖擊國內市場, 2002年11月19日,外經貿部發布公告:一、 自2002年11月20日起,對熱軋普薄板、冷軋普薄板(帶)、彩塗板、無取向硅電鋼、冷軋不銹薄板(帶)等5類進口鋼鐵產品實施最終保障措施。最終保障措施採取"關稅配額、先來先辦"的方式。在規定數量內進口產品仍執行現行適用關稅稅率,規定數量外進口產品在執行現行適用關稅稅率的基礎上加征關稅(10.3-23.2%)。最終保障措施在實施期間將逐步放寬。二、最終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為3年(包括臨時保障措施的實施期限),自2002年5月24日至2005年5月23日。 三、 不適用最終保障措施的臨時保障措施涉案產品在臨時保障措施實施期間加征的關稅將予以退還,有關辦法另行公布。四、 對進口份額不超過該類產品進口總量3%的原產於發展中國家/地區的產品不適用最終保障措施,但進口商需提供來自不適用最終保障措施國家/地區的產品原產地證明。五、最終保障措施實施期間,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可以根據有關情況的變化,依法審查最終保障措施的形式和水平。 至此,中國正式採取了第一個保障措施。
通過這個被譽為中國入世第一案的鋼鐵保障措施案,中國學會了怎樣在了游戲中生存,完成了從守門員到主力前鋒的角色轉變.以前「在世貿大門之外,中國往往是只能守、不能攻,進了大門,就可以變守為攻,利用WTO規則來保護自己.
(二) 美國的敗訴啟示我們要慎用保障措施
上述保障措施,有些被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至2002年7月,在WTO已經審結的5個保障措施案件中,所有採取保障措施的國家都敗訴了。 實施保障措施所必須遵守的條件的嚴格性是顯而易見的。採取這種措施必須遵守嚴格的紀律。這些紀律體現在以下的基本法律問題:一、關於調查的問題:進口是否增加,是否存在嚴重損害或者嚴重損害威脅,進口增加與嚴重損害或威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是否存在未預見的發展,是否為緊急行動;二、關於措施的問題:措施是否在必要限度內,措施是否遵守了最惠國待遇原則,措施是否遵守了對等性原則,措施是否遵守了關於發展中國家豁免的規定;三、關於程序問題:是否提供了事先磋商的充分機會,是否提供補償。
WTO對進口增加與國內產業嚴重損害因果關系的要求非常嚴格;每一個案件都敗在這個點上。特別是因果關系的論證,如何將其他因素造成的損害與進口增加造成的損害區別開來,成為一個幾乎無法克服的難題。 這向我們提示:保障措施一定要慎用。
Ⅷ 美國對中國鋼鋁實行關稅是什麼意思
就是美國根據本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實施的對進口鋼鐵徵收25%的關稅,對進口鋁產品徵收10%的關稅。
《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規定:美國商務部有權對進口產品是否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啟動調查。美國商務部2017年4月分別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啟動「232調查」,並於2018年1月向特朗普提交了調查報告。
(8)美國對鋼鐵徵收關稅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前10個月,對美出口鋼鐵最多的六大經濟體依次是加拿大、巴西、韓國、墨西哥、土耳其和日本。
來自中國的鋼鐵佔美進口鋼鐵總量的約3%。美國鋁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11月,加拿大、俄羅斯、阿聯酋、中國和巴林是美進口鋁產品的前五大來源地。
《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食品雜貨製造商協會警告,徵收高關稅將打亂全球供應鏈,增加消費者成本。美國釀酒業組織啤酒研究所預計,研究所會員將因此裁掉2萬個就業崗位。
美國建築師學會說:「徵收高關稅將「急劇增加」建築材料成本,削弱萬億美元基建計劃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