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鐵產能過剩什麼時候才能不過剩啊
產能過剩是自由的市場經濟造成的必然結果,雖然市場能消化一切,但等待市場自主調節專是個很漫長的過屬程,通過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是最有效的辦法。
二十世紀初的大蕭條之所以沒有波及蘇聯,其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蘇聯當時實行計劃經濟,所有的經濟手段都是有政府調控的。
因此,對於鋼鐵的產能過剩,適當的政府幹預可以加快市場對產能的消化,當然需要多長時間具體要看政府通過什麼手段,和手段的力度。但是最快也要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才能真正擺脫產能過剩。
❷ 鋼鐵行業什麼時候開始去產能的 2013年
提出鋼鐵行業去產能的政策是2014年的冶金行業協會工作年會上,目前已經取得了實效專,整個屬行業已經開始受益。隨著鋼鐵煤炭去產能的不斷推進,積極成效正在逐步顯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企業效益明顯改善,2017年1季度,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利潤由上年同期虧損87.5 億元轉為盈利232.8億元。二是工資社保拖欠減少,截至2017年3月末,山西省煤礦累計拖欠工資比2016年底下降58.4%;累計欠繳社會保險比2016年底下降10.8%。三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16年全年共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9座、落後煉鐵產能677萬噸,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71座、落後煉鋼產能1096萬噸。煤炭優質產能在產業升級中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四是市場競爭秩序改善,通過開展淘汰落後、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和聯合執法三個專項行動,進一步營造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
❸ 2016年鋼鐵行業如何去產能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鋼鐵行業並購重組趨勢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粗鋼產能約為12億噸,按照2015年產量測算,產能利用率不足67%,而受發展慣性及前期新建產能逐步釋放的影響,產能仍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鋼鐵消費量總體進入下降通道,產量、需求嚴重失衡的矛盾將進一步突出,去產能的任務異常艱巨。
總的來看,美日歐等國家通過產能退出機制,保證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讓退出過程平穩、有序。政府利用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等政策,通過推動兼並重組、擴大消費、限產、促進產能海外轉移、淘汰落後產能等手段,化解了本國的產能過剩。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和僵屍企業並不順利,主要症結在於退出機制不完善,企業退出面臨著人、財、物等方面的處置難題,尤以人員安置問題最為棘手。此次《意見》特別明確了加強獎補支持、完善稅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職工安置、盤活土地資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說,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為我國鋼鐵行業的產能退出奠定了基礎。
此次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退出涉及人員和范圍很廣,不同地方、不同區域和不同企業的特點和歷史問題各不相同,50萬職工的妥善安置,遠非地方或企業自身力量所及,其財政托底的資金來源需要進一步落實。下一步仍需完善退出機制,使企業退出過程更加有序、穩定。
❹ 鋼鐵去產能政策是什麼時候公布的
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樂江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明確,「回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答,中國將把鋼鐵產能進一步壓減1.4億噸,相比於2016年初提出的1億-1.5億噸的目標更為明確。
去年,全國共壓減了6500萬噸的鋼鐵產能。以「十三五」期間1.4億噸的目標計算,未來四年中國還將壓減7500萬噸的鋼鐵產能。
徐樂江還透露,2016年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由年初的56.37點上漲至年末的99.51點。同時,鋼鐵企業利潤同比去年增長2.02倍,虧損企業虧損額比2015年下降了51%,部分企業的職工收入也呈現恢復性增長。
❺ 以什麼行業為重點去產能 2016年全年退出鋼鐵產能
以鋼鐵行業為重點去產能, 2016年全年退出鋼鐵產能6500萬噸,2017年還將繼續去除產能5000萬噸。
❻ 娼嶅潑鐗歸挗2025榪樿兘鐢熶駭鍚
2025騫磋ヤ紒涓氬皢涓嶈兘鐢熶駭銆
鏍規嵁涓鍥介挗閾佹柊闂葷綉鏌ヨ㈠緱鐭ワ紝灞變笢鐪2025騫村簳鍓嶏紝鑳舵祹閾佽礬娌跨嚎鍦板尯閽㈤搧浜ц兘鍏ㄩ儴閫鍑恆傛綅鍧婄壒閽涔熷湪姝よ屽垪錛屾墍浠2025騫磋ヤ紒涓氬皢涓嶈兘鐢熶駭銆
娼嶅潑鐗歸挗闆嗗洟鏈夐檺鍏鍙稿嬪緩浜1993騫達紝鏄涓鍥介挗閾佸伐涓氬崗浼氫腑鍥戒簲鐭垮晢浼氫細鍛樺崟浣嶏紝鍏ㄥ浗500瀹跺ぇ鍨嬩紒涓氶泦鍥涔嬩竴錛屼腑鍥藉埗閫犱笟500寮恆佸北涓滅渷姘戣惀浼佷笟100寮恆佹綅鍧婂競鍗佸己浼佷笟銆
❼ 如何做好鋼鐵行業「去產能」這道難題
鋼鐵行業屬於資本密集型和人工密集型雙重資源佔有行業,又是連續生產不可停頓的行業,還是污染環境消耗能源的行業,多年積攢的問題很多,再加上民營企業低勞動力成本,低環境投入和低環境保護運行費用,低稅收比例和低上繳五險一金統籌額度,造成國有正規鋼鐵企業價格上沒有了優勢,人才的無保護流動造成國有企業技術開發成果無償被侵害和佔有,國有鋼鐵企業脫困的道路還沒有找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今年的主要工作是「三去一降一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去產能」,主要是壓縮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的過剩產能。根據國務院的安排,鋼鐵行業將在近年來淘汰落後的基礎上,到2020年粗鋼產能凈減少1億-1.5億噸。煤炭行業的去產能目標則是,從2016年開始,用3到5年時間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
相比其他工作,去產能的目標清晰、邊界比較清楚,應該是首先有效率推進並完成的任務,這樣才好推動其他挑戰更大的工作。不過,在現實之中,去產能開始面臨現實的挑戰,在去產能壓力大的重點區域,開始出現了抵觸甚至是「反彈」情緒。
今年5月,中國第一鋼鐵大省河北省政府立下壓減1726萬噸鋼鐵、1422萬噸煉鋼產能的軍令狀,此後又出台了《河北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用3-5年時間,全省退出煤礦123處、退出產能5103萬噸。不過,部分河北鋼企表示,當河北省不折不扣地去產能時,外省企業卻到河北購買已經拆除的二手裝備。有鋼企負責人和基層幹部表示,過去三年來,在國家要求去產能之際,東部某省的鋼鐵產能反而增加了1500萬噸。部分鋼企和基層地方對去產能產生了抵觸情緒,稱「鋼鐵去產能是國家意志,不應當只由河北承擔」,「其他有鋼省份不能只享受市場利益,卻不承擔去產能責任,要真正做到全國一把尺子量到底。」
除了對去產能的地區性公平提出質疑,部分鋼企還對環保方面的公平性表示不滿。據媒體援引河北國有鋼廠負責人稱,現在合規企業生產一噸鋼的環保成本約為150-200元人民幣,但環保執行較差的企業成本則為40-50元/噸,甚至沒有成本。一旦國家相關檢查和標准執行有所疏漏,沒有管住執行較差的企業,對於合規鋼廠就形成很大的不公平。此外,補償資金到位也有問題,很多去產能對象是民企,由於民企很少給職工上保險,而職工沒有保險就不能得到補償,又形成了國企和民企之間的不公平。
在中央政府強力推動「去產能」之下,相信類似的「反彈」現象並不多見,而且在行政調控之下,也不會影響「去產能」的大局。但是,政策執行中的現實問題卻不能忽視,否則會留下很多後患。在我們看來,當前「去產能」亟須處理好一些矛盾:一是去產能重點區域與非重點區域的矛盾,區域之間可以有目標差異,但絕不能允許出現其他省份到河北買舊設備的現象!也不能允許這邊去產能、那邊卻在擴產能的現象。二是環保執法既要有硬度,形成環保硬約束,還要有廣度,點和面都要覆蓋,不能有大的遺漏。三是去產能補償中,對國企和民企一視同仁,不能形成新的不公平。四是要兼顧行政方式「去產能」與市場回暖後的現實需求。
對於去產能與市場回暖問題,尤其需要處理好。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鋼價上漲與煤價上漲比較明顯,這是在「穩增長」目標下的需求上升所致,對這種有真實需求支撐的變化,就不是簡單化的壓制能解決問題的。這都要求政府主管部門和基層政府能夠系統、全面地來處理問題。我們注意到,國家發改委最近在相關規劃中表示,停止建設擴大鋼鐵產能規模的所有投資項目,對連年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靠銀行續貸等方式生存的鋼企實施整體退出,推動取消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鋼材保稅政策,適時調整重大技術裝備所需鋼材進口稅收減免政策。在這類總量控制政策之下,去產能政策的執行的確也需要有一些彈性。
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也是最緊迫的任務,如果推進不下去,肯定會導致更多的改革受阻,因此,對於地方和企業在去產能的一部分「反彈」需要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