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騫撮挗鏉愯吹榪樻槸23騫磋吹
2023騫寸殑閽㈡潗姣2019騫寸殑璐點2023騫村叏鐞冪粡嫻庡嶈嫃錛岄挗閾佽屼笟涓嬫父闇奼傚炲姞錛屽艱嚧閽㈡潗渚涗笉搴旀眰錛屾帹楂樹簡閽㈡潗浠鋒牸銆傜柅鎯呯紦瑙e艱嚧鐢熶駭鍜岀敓媧繪仮澶嶆e父錛岀墿嫻佽繍杈撴仮澶嶏紝宸ュ巶寮宸ョ巼涓婂崌錛屼篃甯﹀姩浜嗛挗閾侀渶奼傚炲姞錛屽湪涓瀹氱▼搴︿笂鎺ㄩ珮浜嗛挗浠楓備互Q235鐑杞ф櫘閫氶挗鏉愪負渚嬶紝鍏2019騫村潎浠峰湪4000鍏/鍚ㄥ乏鍙籌紝鑰孮345B鐑杞ф櫘閫氶挗鏉愮殑浠鋒牸鍒欏湪4400鍏/鍚ㄥ乏鍙熾備互閮ㄥ垎閽㈡潗涓轟緥錛2023騫12鏈15鏃ワ紝瀹濇﹂剛閽㈠歸儴鍒嗕駭鍝佸嚭鍘備環鏍艱繘琛屼簡璋冩暣銆傚叾涓錛屾櫘楂樼嚎8mmHPB300鐨勫嚭鍘備環鏍肩淮鎸佷笉鍙橈紝涓4610鍏/鍚錛涜灪綰歸挗18mmHRB400E鐨勫嚭鍘備環鏍肩淮鎸佷笉鍙橈紝涓4340鍏/鍚錛涚洏鋙8mmHRB400E鐨勫嚭鍘備環鏍肩淮鎸佷笉鍙橈紝涓4660鍏/鍚ㄣ傚洜姝2023騫寸殑閽㈡潗姣2019騫寸殑璐點
⑵ 鋼鐵行業現狀
鋼鐵行業,即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
從鋼鐵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鋼鐵行業屬於中遊行業,上游主要為鐵礦石、煤炭、動力(電力)等,鋼鐵的下游應用廣泛,鋼鐵產品作為基礎原料,在地產、基建、機械、汽車、造船、家電等幾乎所有行業中被大規模使用。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⑶ 供過於求,我國哪些產品出現嚴重過剩的現象
在行政干預和企業的投資沖動的影響之下,中國目前無論是新型行業還是傳統行業的產品產能都出現了嚴重的過剩,企業開工率低。本輪產能過剩具體影響面廣,化解難度大等特徵。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建築材料:
2019年中國服裝產能244億件,國內實際銷售90億件,大部分出口國外,部分企業庫存嚴重。中國A股上市的83家主要品牌服裝商庫存過到854億元。其中美特斯邦威庫存20.3億元,海瀾之家庫存90億元,夏拉貝爾庫存21.6億元。
四,造船。
2019中國船舶製造產能6000萬載重噸,實際造船3672萬載重噸,產能利用率60.1%。
五,多晶硅。
2019年中國多晶硅的產量34.2萬噸,已經佔到全球產量量的67.3%,產能利用率不到80%。
六,石油煉化。
(1)2019年中國石油煉化能力8.7億噸,實際煉原油6.5億噸生產原油(汽油,柴油,煤油)3.6億噸,出口成品油5100萬噸。
(2)PX:中國2019年PX產能3496萬噸/年,實際市場需求量2850萬噸。
七,電力。
中國的電力供應由以前的短缺逐漸向產量過剩轉換,全國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棄風棄電情況。
八,房地產。
中國目前已經完成的商品房260億平方米,再加上公有產權房,小產權房,共產權房,無產權房至少可以居住40億人口。
⑷ 鋼鐵2019年會漲還是下跌
肯定會下跌了,全球性
⑸ 鋼鐵現在的發展程度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程度分析
——鋼鐵產量逐年增長
受市場需求的拉動,我國鋼鐵產量近年來快速增長。從鋼鐵主要產品的產量來看,
2020年全國鋼材產量為13.25億噸,較2019年同比增長9.96%;生鐵產量為8.88億噸,較2019年同比增長9.90%;粗鋼產量為10.65億噸,較2019年同比增長7.04%。
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鋼材、生鐵、粗鋼產量分別為3.29億噸、2.21億噸和2.71億噸,較同期均有大幅增長。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⑹ 2019鋼筋年後趨勢漲價還是下降
鋼筋在2019年漲價還是下跌。
2019年9月份,國內粗鋼產量小幅下降,鋼材需求穩中趨緩,鋼材價格呈先升後降走勢。隨著後期市場需求進一步趨緩,鋼鐵產量也將有所下降,市場總體保持弱平衡態勢,鋼材價格將呈小幅波動走勢。
(6)2019年的鋼鐵需求怎麼樣擴展閱讀:
2019年粗鋼供應量略有下降,但仍可能維持在9億噸高位水平。2018年國內粗鋼產量在利潤的推動下持續增加,全年粗鋼產量達到9.2億噸,較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0%。正規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提高及長期停產高爐重新點火是主要原因。
盡管2019年鋼鐵行業利潤面臨下滑壓力,但在利潤傳導的因素影響下,粗鋼產量或仍維持在9億噸的高位水平。
鋼鐵行業噸鋼利潤面臨下滑較大壓力,全行業利潤或面臨重新分配。2018年盡管噸鋼利潤較2017年四季度出現明顯下降,但1-10個月均維持在1000元/噸的高位水平,全年鋼鐵行業利潤大幅上漲。11月份鋼材價格出現大幅下跌之後,鋼鐵行業利潤開始明顯下降。
預計2019年鋼鐵行業整體利潤水平或出現明顯下降,焦炭、廢鋼鐵等產品或出現虧損,2019年鋼鐵全產業鏈面臨利潤再平衡的問題。
原料方面,焦炭仍面臨較大的環保及去產能壓力,焦炭價格波動主要受鋼廠利潤影響,若鋼廠例如急劇萎縮或出現虧損,鋼廠將壓制焦化利潤;鐵礦石方面,全球鐵礦石產能仍在釋放過程中,考慮達產問題預計增加890萬噸左右產量。
2019年全球礦山產量預計22.46億噸,較18年增加3930萬噸。全球鐵礦石產能擴張周期基本束,無新增產能下整體產量基本平穩。考慮鐵礦石價格扔處相對低位,預計2019年鐵礦石價格波動幅度相對有限。
⑺ 鋼鐵產業鏈深度解析
鋼鐵行業是典型的具有規模經濟效應的行業,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工業部門之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鋼鐵行業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或不可避免。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國家強力淘汰落後鋼鐵產能,同時嚴禁新增產能,導致目前鋼鐵產能已經成為稀缺指標,產能獲取成本越來越高,行業進入門檻顯著提升。
而擁有合規產能,且產能規模靠前的鋼鐵企業其規模效應將更加顯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定優勢。
鋼鐵的需求量與一國工業化進程密切相關。「十四五」期間,我國將處在由工業化後期向後工業化階段過渡,我國鋼材消費量將進入峰值平台區,每年鋼材消費量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鋼鐵行業生產流程:
過去多年,無論鋼鐵行業牛熊與否,行業內結構性機會始終存在。
一方面,鋼鐵產業鏈中,除中游的普鋼、特鋼,還包括上游鐵礦生產、上游配套(耐材、焦化產品、電極等)、下游延伸加工(鋼管、板材、鋼絲繩等)與金屬製品、以及貿易流通。
產業鏈足夠長,行業利潤在產業鏈各環節的流動容易帶來各種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自上而下地看,經濟增速下行周期疊加結構調整帶來景氣子行業機會,同時也帶來政策推動的企業轉型機會。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
鋼鐵產業鏈上游:鐵礦石采選
鐵礦石是指含有可經濟利用的鐵元素的礦石,是冶煉鋼鐵的重要原材料。但開采出的鐵礦石原礦無法直接投入高爐煉鐵,而是須經過一系列作業流程才能成為入爐熟料。
鐵礦石是鋼鐵企業中消耗量最大、處理流程長和比較復雜的基礎原料,品位較高的富礦加工為塊礦、部分粉礦以及少量的鐵精粉,而品位較低的貧礦則經貧礦選礦廠加工為鐵精粉,其中貧礦比富礦的處理流程更長、處理成本更高。
鐵礦石企業生產線的主要作業流程包括采礦、選礦和造塊等基本環節。
鐵礦石產業鏈:
從行業集中度看,鐵礦石寡頭壟斷特徵較為明顯,巨頭擁有強大的話語權。
國際四大礦山淡水河谷(ValeS.A.)、力拓(RioTintoPlc)、必和必拓(BHPBillitonPlc)、FMG(FortescueMetalsGroupLtd)產量約佔全球鐵礦石產量的一半,CR4達50%(僅2019年Vale受潰壩事件影響,份額有所下滑)。
Vale計劃到2022年底實現年產鐵礦石4億噸,未來將投資擴大年產能至4.5億噸。其他礦山則無明顯產能擴大項目,Capex多用於替換項目,維持現有產能。
資料來源:Mysteel,太平洋證券
國內鐵礦石儲量較高,但品位相對較低;為使國內貧礦達到入爐條件,選礦流程較長,選礦成本較高,對外礦依賴性大。
國內鐵礦石行業集中度較海外仍然較低,主要的大型礦區主要有7個:分布在華北、東北、華中、華東、西南和海南。
從目前中國鐵礦石企業所有權性質來看,國營鐵礦石企業居多。鋼聯數據統計的26家重點鐵礦石企業中,共有21家屬於國營企業,比例為80.77%。
國內主要大型礦區概覽: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洞察網《中國鐵礦石資源分布及特點》
鋼鐵產業鏈上游:燃料設備焦煤市場
焦煤也稱主焦煤,揮發分中等或較低、結焦性好,是煉焦生產中的主要煤種。
我國焦煤產量分省份看,山西產量最大(佔比47%),其次是山東(佔比10%)、安徽(佔比9%)和內蒙古(佔比6%)。
2020年全國焦煤產量的增加,主要來自山西等省份部分煤礦新產能的釋放。2020年為山西省新礦試運轉和投產大年,相較於2019年,2020全年以及2021年初,發改委、能源局並未批復山西省新的煤礦項目,且之前批復的煤礦項目的預期投產時間普遍在2021年後。
山西省非資源整合煤礦列表(截至2020年末,紅色為焦煤資源):
資料來源:山西能源局
國內存量以穩為主,增量有限。由於開發歷史長,大部分資源已被生產和在建礦井利用,尚未利用的資源較少,煉焦煤未來增產潛力較小,面臨後備資源儲備不足的困境。
目前國內下游用戶正加大內煤資源采購和海外市場尋源,考慮到國內主產區煤礦產能利用率常年處於100%以上,部分礦井已開采多年,資源趨於枯竭,預計內煤增量空間有限,需關注中國從加拿大和美國進口的情況。
焦炭市場
焦炭多用於煉鋼,是目前鋼鐵等行業的主要生產原料,被喻為鋼鐵工業的「基本食糧」。
以常規焦爐焦化產能來看,中國焦炭的產能和產量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占焦化總產能的43%左右,華東以22%緊隨其後,而西北以16%占據第三的位置,其他地區焦炭產能佔比在19%左右。
分省來看,山西、河北、山東牢牢占據前三的位置。後期隨著新增焦化產能的不斷投產,山西焦化產能霸主地位依然很難撼動。
鋼鐵產業鏈中游:冶煉及加工
從鋼鐵行業需求分布看,普鋼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建築業,也是整個行業需求佔比最高的部分,佔比達到50%。特鋼、鋼管、型鋼等品種在鐵路設備、石油化工、工程機械、汽車等行業領域大量交叉使用。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粗鋼產量前十省市分別是河北省、江蘇省、山東省、遼寧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廣東省、內蒙古。其中,河北省粗鋼產量排名第一,累計產量為24976.95萬噸。
目前我國粗鋼產能全球居首,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除少數省份外,各地均有鋼鐵工業分布,其中河北省是我國粗鋼產量第一大省,占我國粗鋼總產量25.56%。
目前世界三大特鋼產地為日本、歐洲以及中國。中國是特鋼產量大國,但是特鋼佔比低,且特鋼產品均以低端產品為主。
2020年特鋼板塊盈利繼續強於普鋼板塊:
資料來源:平安證券
特鋼類模具鋼產量高度集中,國內生產廠家主要有三類:老牌鋼廠、科研院所、鑄造廠等,鋼企重批量生產、院所重研發、鑄造廠重加工;寡頭壟斷,後來者較難進入。
天工國際、東北特鋼、攀鋼長鋼、廣大特材、寶鋼股份和齊魯特鋼六家公司產量佔到國內市場總額的80%以上,並且正在逐步集中。
高速鋼市場比工模具鋼市場還要小眾,屬於高端特鋼中的高合金鋼。國內目前的供給尚處於一個上升區間,行業內的集中度並不明顯,行業集中度僅為35.8%。
目前行業內兩大主要的供給商是天工國際和河北冶金。國外供給方面,高速鋼的高端產品大多由國外公司把持壟斷,國內公司在高速鋼領域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為法國企業Erasteel。
鋼鐵產業鏈下游:行業集中度較高
相對於鋼鐵行業,主要下游用鋼行業集中度較高,鋼鐵行業話語權相對缺失。
鋼鐵下游需求主要來自於建築業,其直接拉動的需求占鋼鐵消費的55%左右,同時會拉動工程機械以及重卡、家電等間接用鋼,直接和間接建築業占鋼鐵的75%左右,因此鋼鐵消費的核心變化就是建築業,而建築業的主要就是基建與房地產。
鋼鐵行業下游需求的兩個特點:一是易受到地產等建築業需求波動的影響,二是下游需求分布較廣,也意味著下遊行業容易出現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情況。
這也決定了鋼鐵在經濟增速下行、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常會出現細分子行業機會,包括經濟下行期間逆周期、穩增長行業相關機會、經濟結構調整時期高端裝備行業相關機會,以及成本下降下延伸加工利潤彈性恢復等機會,這些往往出現在鋼管、特鋼、金屬製品類細分龍頭公司中。
鋼鐵行業市場格局
從鋼鐵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龍頭企業兼並重組加速是2020年行業競爭格局的一大亮點。
2020年以來,行業龍頭企業兼並重組加速,寶鋼受讓太鋼控股權、重組重鋼、託管中鋼集團;方大集團重組四川達鋼;敬業集團重組雲南永昌、廣東泰都鋼廠;建龍對山西海威鋼鐵實行託管;河北冀南鋼鐵以裕華為主導對武安興華、文豐、唐山港陸等通過資產運作實行「強強聯合」重組;八一重組疆內鋼廠等等,均取得積極進展和階段性效果,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行業組織結構調整作出了明確的目標:到2025年,鋼鐵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中國鋼鐵產業60%-70%的產量將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團,其中包括8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3-4家、4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6-8家和一些專業化的鋼鐵集團。
而行業地位往往由資產規模、產能規模、市場份額、盈利能力、競爭態勢以及企業歷史等因素綜合形成。
而碳達峰、碳中和或將對中國乃至全球鋼鐵行業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或將比肩上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未來3-7年,鋼鐵產業將形成行業引領型特大型企業、行業引領型專業化企業、區域主導型企業和區域特色型企業共存的格局,市場競爭漸趨有序,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
雖然2020年已進入置換項目投產高峰,但由於部分項目延後,加上還要考慮產量爬坡期,2021年放量仍然較多。此後這輪產能擴張將進入尾聲,2022年預計產能增量較少。
短期看,通過「去產量」等方式實現鋼鐵行業「碳達峰」將重塑鋼鐵上下游產業鏈利潤分配,對大宗商品價格趨勢產生重要的影響;中長期看,通過產能轉移以及長短流程切換等方式實現鋼鐵行業「碳中和」將極大改變全球鋼鐵行業的供需格局。
⑻ 「碳中和」下的鋼鐵:利益再分配的杠桿
我們在前期報告中總結了 歷史 上通脹周期的演化規律,分析了本輪大宗商品上漲原因、走勢。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部署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問題,集中在財稅手段增加進口減少出口、金融手段打擊炒作,加強預期引導,取得了較好效果,但短期內供需矛盾尤其是供給不足明顯,大宗商品上漲預期仍存。供給不足既與海外疫情和地緣政治關系有關,也與國內政策執行有關,包括落實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環保限產的供給沖擊。
目前我國鋼鐵工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18億噸,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15%,是僅次於火電的第二大排放來源,也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中之重。同時,當前鋼鐵引領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對消費品的傳導已經對宏觀經濟、微觀經營、居民購買力產生影響,影響了各經濟主體的利益分配。本篇報告以鋼鐵行業為例,探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政策執行對經濟尤其是利益分配的影響。具體討論四大問題:我國鋼鐵行業有哪些特徵並如何影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當前鋼鐵產業的上下游供需格局如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環保限產下的鋼鐵價格會如何演化?將產生哪些經濟影響?
一、我國鋼鐵行業有哪些特徵?如何影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1、總量上,以粗鋼衡量的鋼鐵產量高、增速快,是鋼鐵行業碳排放總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這也意味著如何降低粗鋼產量將是未來碳中和實施路線不可迴避的難題。 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首次超十億噸,佔全球產量的份額超過50%。同時,近年來中國粗鋼產量增速顯著高於全球,2018-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增速分別為6.6%、7.9%和5.2%,分別較全球(除中國)增速高出2.7、9.9和12.9個百分點。
2、產業結構上,鋼鐵產業集中度低,行業資源整合空間大。碳中和為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提升帶來新的機遇,行業資源整合後有助於提升鋼企進口鐵礦石時的議價能力,保障供給的穩定性,提高發展的安全性,預防輸入性通脹風險。從橫向比較來看, 2019年美國、日本、印度和韓國鋼鐵產業產量前3家企業的產業集中度(CR3)在50%至90%之間,而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CR3僅為17.3%。 從縱向比較來看, 截至2020年末,中國鋼鐵行業CR10集中度為36.8%,較2016年僅提高0.8個百分點,與2016年工信部發布的60%目標相距甚遠。 長期以來,鋼鐵行業存在制約產業集中度提升的三大因素。 一是鋼鐵企業的地方政府管理特徵阻礙了大規模跨區並購;二是融資能力不足,限制了鋼鐵企業發起整合並購的能力;三是鋼鐵企業同質化競爭,經營者缺乏並購動力。
3、區域結構上,煉鋼企業地域布局不平衡,河北等重點地區面臨的減碳壓力較大,減碳限產可能帶來區域經濟發展壓力。今年碳中和的全國性政策機制與實施路線逐步成形,還需要對鋼鐵生產重點領域的重點地區予以政策支持,保障經濟的穩健運行。 從區域分布看,一是我國鋼鐵生產主要集中在北方,而鋼鐵需求主要集中在南方。2020年河北省粗鋼產量接近2.5億噸,佔全國煉鋼產量的23.7%,位居全國首位,是第二名江蘇省的兩倍。二是河北省內鋼鐵生產分布也不均衡,唐山市鋼產量佔全省總產量50%以上,邯鄲市鋼產量佔比約20%。
4、生產工藝上,鋼鐵生產工藝流程長,碳排放量相對較高。 我國長流程煉鋼工藝的生產原料主要是鐵礦石、焦煤等,同時生產過程中由於前期投入資金較大,一旦開工高爐不能停工,焦煤煉化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當前我國長流程轉爐煉鋼的產量佔比接近90%,顯著高於全球平均的71.6%。 鋼鐵的低碳發展要求煉鋼工藝的創新發展,未來以廢鋼為原材料、以電弧爐為的短流程煉鋼廠佔比將逐步上升,這將有助於降低我國對鐵礦石的依賴,規避國際鐵礦石價格沖擊帶來的輸入性通脹風險。
5、與供給側改革側重去產能不同,當前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政策重點在於鋼鐵行業去產量、降低碳排放,供需矛盾短期內難以緩解,鋼鐵行業利潤有望持續修復。 2021年1-4月規模以上鋼鐵行業的利潤總額1529.8億元,同比增超4倍,利潤率為5.2%,高於去年同期的1.6%和去年底的3.4%。
二、如何看待當前鋼鐵產業的上下游供需格局?
1、上游供給偏緊,鐵礦石、焦炭、廢鋼等原材料價格高位震盪。 1)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超過80%,而鐵礦石由海外壟斷且價格彈性高,是影響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最重要的外生變數。今年進口鐵礦石價格暴漲,影響到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構成輸入性通脹因素,鐵礦資源保障難題凸顯。從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來看,高品位礦的漲幅更大,反映出鋼廠對高品位礦的需求更高。2)國內焦炭供給彈性主要是由去產能政策決定,今年初焦化去產能政策實施使得焦炭市場供需錯配,焦炭價格大漲,國內鋼廠焦炭總庫存快速下降。焦炭與鐵礦石價格大幅度上漲使得鋼廠長流程路線的成本優勢減弱,短流程電弧爐煉鋼的經濟性增強,帶動了廢鋼需求的提升,而廢鋼供給受限使得廢鋼價格居高不下。總體來看,鋼鐵產業供應鏈安全、資源能源保障面臨挑戰。
2、國內地產需求韌性較強、基建需求和製造業用鋼需求回升,支撐鋼廠高鋼價、高利潤。 1)地產、基建用鋼需求波動是影響鋼鐵總需求的核心因素,建築、機械消費量佔比分別為59%、16%。2021年經濟恢復性增長延續,地產投資韌性較強,基建投資低位回升,建築用鋼量高於往年。2)中下游製造業設備投資有望進入上行周期,今年1-4月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23.8%,兩年平均增速較1-3月上升1.6個百分點,反映4月製造業持續回暖。製造業投資走強推動相關板材用鋼需求,製造業中機械、 汽車 、家電行業產銷持續增長,我國鋼鐵需求將平穩向好。預計2021年鋼材消費增長仍將延續。
3、海外製造業用鋼需求走強,海外市場供需錯配持續,國際國內鋼價走闊導致鋼企出口動力強,不利於國內鋼鐵供給。 據世界鋼鐵協會的短期預測,2021年全球鋼鐵需求同比增長5.8%,而除中國外鋼鐵需求同比增長9.3%。發達經濟體製造業活動持續擴張,海外製造業走強拉動國際鋼材需求。而海外粗鋼產能利用率仍在爬升階段,整體尚低於疫情前水平,市場供需錯配導致國際鋼材價格加速上漲。我國疫情控制後復工復產較早,粗鋼供給強於需求恢復,國內鋼價漲幅遠遠低於國際,國際國內鋼鐵價格價差走闊。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鋼材出口觸底回升,2021年1-4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長24.5%。國內鋼企出口動力強,不利於國內鋼鐵供給。
三、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及環保限產下的鋼鐵價格會如何演化?
1、2021年供給收縮預期增強是新一輪鋼價走強的核心因素。中長期目標執行短期化引發的鋼鐵供需失衡遠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短期行政式的供給限產執行力度都相對較強,全國鋼材價格已遠遠超出2016-2017年供給側改革時期水平。 一方面,國家減碳限產的中長期目標短期化,不斷加強限產預期。另一方面,地方行政式環保限產政策執行力度較強,時空范圍有擴大趨勢。 今年鋼鐵行業開啟去產能「回頭看」,各地環保督察組已經展開了現場檢查,違規企業生產節奏需要做出調整。若限產范圍進一步擴大、執行力度進一步加碼,鋼材價格或將進一步上漲。
2、5月監管政策開始糾偏,限產預期短暫讓位於保供穩價,短期鋼價回落。 年初以來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已經積累了一定泡沫,現貨市場受到貿易商投機炒作的助推,期貨市場還受到流動性充裕以及市場情緒的影響。5月以來中央集中出台的保供穩價舉措,主要集中在財稅手段增加進口減少出口、金融端打擊惡性炒作,持續引導預期。短期鋼價回落,市場對政策面的預期邊際變化,但供需矛盾的根本問題尚未解決。
3、展望後市我們有兩點判斷:一是大宗商品牛市並未見頂,鋼價短期盤整後還將有下一波的上漲,主要基於供需矛盾短期難以緩解以及流動性尚未轉向。二是大宗商品走勢分化,鋼鐵等碳達峰及環保限產行業走勢較強。
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鋼鐵行業如何影響經濟利益分配?
1、鋼價大幅上漲將引發三大風險:宏觀滯脹風險、微觀經營破產倒閉風險、下游消費品漲價和居民購買力下降風險
一是鋼價上漲使得中下游的中小微企業破產風險上升。 已有部分領域出現了「多生產多虧損」和間歇性停產的情況。鋼價上漲導致機械鑄造企業訂單盈利空間弱化,且采購環節需要現金結算使得企業面臨資金周轉困難。
二是鋼價上漲已有向終端消費品價格傳導的趨勢,可能導致居民購買力降低引發需求走弱。 今年一些耐用消費品及生活必需品行業均出現了成本驅動的漲價。家電行業企業因承受銅、鋁、鋼等大宗商品上漲的壓力紛紛宣布漲價。這導致消費者購買意願降低,五一旺季期間零售量同比下滑。
三是如果繼續嚴格實施鋼鐵產量負增長等舉措,供需矛盾加劇,中下游將面臨原材料缺乏、價格高漲的停產風險,中下游破產倒閉後中上游的需求難以持續,即宏觀滯脹風險。
2、當前碳達峰碳中和行政式減產將產生四大利益再分配:上中下遊行業、大中小企業、國企與民企、限產與非限產企業
一是碳達峰碳中和助推鋼材價格大漲,使得上中下游企業的利益再分配。 1)上游的大宗商品大漲擠壓了中下游企業的利潤。今年製造業多數行業利潤率普遍修復,但是包括鋼鐵在內的中上游利潤率的漲幅明顯高於下游製造業。2)中下游的中小微企業經營風險上升。盡管目前下游需求平穩尚且維持高鋼價、高利潤,一旦中下游企業成本上升擠壓經營性現金流,盈利空間弱化導致企業暫停接單,抗風險能力下降,中下游破產企業倒閉後中上游的需求景氣度難以持續。
二是碳達峰碳中和限產推動大宗商品上漲,將加劇國企民企之間的分化,降低資源配置效率。 碳達峰碳中和 相對利好鋼鐵等上遊行業,目前國企在上遊行業的佔比較高,將進一步擴大國企相對民營企業的優勢。
三是碳達峰碳中和長期將有利於排放較低的大型鋼鐵企業發展,不斷擠壓中小鋼鐵企業發展空間,產生大中小企業利益再分配。 國內的大型鋼鐵企業基本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未來如果二氧化碳排放超過配額的企業將需要從市場購買配額,這種局面下中小鋼鐵企業將喪失成本優勢,而大型鋼鐵企業長期以來的環保優勢將轉化為成本優勢。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促進鋼鐵產業擺脫粗放競爭的格局,有助於產業集中度水平的提升。龍頭鋼企將憑借成本及綠色製造優勢不斷擴張規模,持續提升盈利能力,而效率低下的中小鋼企則面臨環保成本及產量受限的雙重擠壓,將被收購或退出市場。
四是碳達峰碳中和將推動市場份額在限產企業與非限產企業之間再分配。 非限產企業擠出了重點鋼企的產量,重點鋼鐵企業產量佔比在2018、2019年連續下行。2021年限產區域的執行力度較強,唐山鋼鐵集團4月粗鋼產量同比大降31.7%,今年1-4月粗鋼產量累計同比下降18%。短期唐山等限產地區的供給缺口由非限產地區鋼企補充,部分地區的行政限產政策只會改變全國鋼廠之間的分配。
風險提示: 限產政策執行力度放鬆;鋼鐵需求大幅不及預期;原材料供應風險不斷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