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內蒙古包頭市一共有幾個區幾個縣總共佔地多少
據《包頭市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包頭市轄10個旗、縣、區,其中:3個市區(昆都侖區、青山區、東河區)2個礦區(白雲鄂博礦區、石拐區),4個農牧業旗縣區(土默特右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固陽縣、九原區),1個經濟開發區。總面積27768平方公里。人口245.76萬, 居住著蒙、漢、回、滿、達翰爾、鄂倫春等31個民族。包頭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十三個較大城市之一,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
昆都侖區 昆都侖區位於陰山腳下,黃河北岸,昆都侖河畔,昆都侖區因河得名,是包頭市黨政機關所在地,包頭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區內設有13個街道辦事處,106個居委會。城區面積103平方公里,人口57.20萬由蒙古、漢、回、滿、達斡爾等28個民族構成。
昆區地理位置優越,民航、鐵路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交通、通訊十分便捷,是連接華北、西北的重要樞紐。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綠化覆蓋率達35.9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92平方米,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了27平方米,城市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完備。
近幾年,昆區區委、區政府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5年,全區GDP實現287億元,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穩居內蒙古自治區101個旗縣區首位。本級財政收入完成10.5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4.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308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6.5億元,均居自治區旗縣區前列。整合區域資源,60萬噸不銹鋼、燕京(包頭雪鹿)啤酒50萬噸技改擴產、一電廠2×12.5萬KW熱電聯產、包頭草原200萬噸水泥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實施,以不銹鋼、鋼鐵配套、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和能源、新型建材特色基礎產業集群為主的工業「四大產業集群」正在形成,200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59.5億元。在工業經濟的強勁拉動下,以中央商務區為主的商務、商貿流通業發展勢頭良好,鞍山道步行街、鹿城新天地、東方明珠休閑廣場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神華商務圈6大項目全面啟動,北京王府井、華聯、國美,上海華聯、淮海集團,寧波博洋、蘇寧電器等國內知名商企相繼入駐,鹿暢達及周邊鋼材市場不斷擴充,正在形成大型生產資料物流中心,以小肥羊等重點企業為龍頭的餐飲、文化、房地產業等都獲得長足發展,以「一線兩翼」為基礎框架的的商貿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對外開放成效顯著,高效優質的服務作風、開放開明的投資政策、周到細致的招商服務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的進入。2005年,引進區外資金實際到位55.3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306萬美元。
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昆區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建設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新昆區,在包頭市和自治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2006年,全區GDP要達到35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要達到14.5億元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740元。今日的昆區,正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向著建設我國西部地區經濟強區的目標不斷邁進!
青山區 青山區位於包頭市中部,北依陰山,南臨黃河,西與包頭市昆都侖區毗連,東與包頭市東河區相鄰。青山區現有面積67平方公里,人口41.13萬,由25個民族構成。 區內設有8個街道辦事處,77個居民委員會,是一個工業發達、科學技術先進、文化教育興旺、服務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新型市區。
青山區是以機械、汽車、電力、建材、紡織、建築、安裝為主體的現代化工業區,區內駐有中央、內蒙古、包頭大中型企業214家,包括內蒙古第一機械製造廠、內蒙古第二機械製造總廠、北方重型汽車有限公司、核工業部二O二廠(光華化學工業公司)、蒙電華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包頭第二熱電廠)、包頭供電局、「九九」集團、蘇蒙特亞麻紡織有限公司、內蒙古電建第一、第三工程公司等骨幹企業。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青山區的集體和街居、校辦企業異軍突起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區屬工業已初步形成輕工、機械、化工、木器加工、電器、建材、印刷、鑄造等行業。主要產品有特種鋼、高低壓配電櫃、燈具、鋁合金門窗、拖斗車、木器傢具、席夢思床墊、稀土萃取劑、彩印等上百種。
青山區市場繁榮,商業、服務業比較發達,各類商業服務網點1700多個,賓館、飯店、招待所十幾處,青山賓館、天外天大酒店、盤古俱樂部、馬沃雷克大酒店、滿都拉娛樂城環境幽雅,設備一流,服務周到,不僅可為人們旅行居住提供方便,還可承辦全國性大型會議。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全區精神文明建設,科研、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事業得到較大發展。全區現有科研所11個,各類科技人員1 .2萬人。有大專、中專、技校16所,各種衛生機構57個,床位近2000張。有文化宮、影劇院13座,圖書館20座,體育場地171個,其中第一工人文化宮、一機文化宮、二機文化館、是重大演出、體育比賽的主要場所。
全區環境優美,綠化覆蓋率達30%。
東河區 東河區是包頭市的老城區,有200多年的歷史,位於大青山南麓、黃河北岸、土默川西部。城區面積85平方公里。 東河區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素以「水旱碼頭」、「塞外通衢」著稱,昔日曾是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皮毛、糧食、葯材集散地。
東河區轄有12個街道辦事處,94個居民委員會,人口45.90萬,有蒙古、漢、回、滿、朝鮮等26個民族。東河區是回族居民的聚居區,現有回族1.7萬人, 大都居住在回民街道辦事處轄區內。東河區有伊斯蘭教、基督教、漢佛教、喇嘛教、天主教等5個宗教界別。
東河區交通發達,具有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多種運輸功能,是內地連接西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包頭民航機場位於東河區,有定期班機可通往北京、上海、太原、西安、武漢、廣州等地。
東河區是包頭市地方工業的集中地,70%以上的市屬企業駐在東河區。其中有包頭鋁廠、包頭糖廠、鹿王羊絨集團等。東河區區屬工業也有一定的規模和基礎,有機械加工、鑄造、冶煉、化工、塑料、皮革皮毛、機電加工、農牧機械、造紙印刷、日用五金、服裝鞋帽、食品加工等10多個行業,生產的產品有250多種,其中稀土合金暖氣片、帶式輸送機、羊剪絨拖鞋、童皮鞋、漢宮地毯、稀土混合金屬、鋼鋸條等在市場上深受歡迎。
東河區商業貿易比較發達,全市60%以上的物資倉庫設在東河區,自治區及其他盟、市、旗、縣駐東河區的轉運站、采購供應站及辦事機構等就有50多個,包頭市與內蒙古西部地區的商品物資交流相當一部分在東河區進行。東河區還被確定為包頭市個體、私營經濟示範區,優良的投資環境,寬松的優惠政策,吸引著方方面面的經營者。
東河區的旅遊事業發展迅速。由本區出發南行,過黃河大橋,可達鄂爾多斯高原,那裡有馳名中外的成吉思汗陵和妙趣橫生的響沙灣;北行,順盤山公路,可至陰山深處,那裡有塞外名寺五當召。區境內還有阿善溝門新石器遺址,雕梁畫棟的福征寺,清翠欲滴、群龍戲水的轉龍藏,聞名遐邇的清真寺和被人們譽為「塞外西湖」的南海旅遊開發區。
九原區 包頭九原區環繞包頭市區,北靠大青山,南臨黃河,東與土默特右旗相鄰,西與烏拉特前旗接壤。全區轄1個鄉、6個鎮,10個居民委員會,115個村民委員會,總面積1700平方公里,總人口28.19萬人。區政府所在地為沙河鎮。
九原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較雄厚的經濟基礎。已探明的礦產有煤、黃金、粘土、鐵、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長石、石墨、礦泉水等,儲量豐富。九原區是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煤可采儲量4800萬噸,發熱量4000-7500大卡;黃金遠景儲量50噸,平均品位5-6克/噸;鐵礦石儲量約1000萬噸; 石墨可采儲量為148.6萬噸。
「八五」以來,九原區按照「主攻城鄉工業,強化蔬菜種養殖業、優先發展科教事業」的方針,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九原區是包頭市重要的蔬菜副食品生產基地,以蔬菜為主的副食品生產發展迅速。蔬菜年平均復種面積8萬畝,不僅滿足了包頭市百萬城市人口的供應,而且遠銷到北京、天津、上海、二連等地。畜牧、養殖、林果業穩步發展。家畜總頭數達30萬頭(只),家禽存欄52萬只。肉類總產量7700噸。全區林地面積達10萬畝,果樹面積達到1.5萬畝,年提供水果580萬公斤。城鄉工業初具規模,已形成了煤炭、制酒、建材、黃金、包裝、印刷、地毯、冶金、化工、採掘、食品加工等20餘個行業,280多種產品。
九原區依託城市,交通十分便利,區內各鄉、蘇木、鎮及較大的村莊之間都有瀝青路及公共汽車相通。程式控制電話可直撥國內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沙河鎮環境優美,街道整齊清潔,商業服務網點齊全,市政設施初具規模,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鎮」。
石拐區 石拐區地處陰山山脈大青山西段,座落在包頭市郊區與土默特右旗、固陽縣交匯處。這里群山環抱,氣候宜人,在六十年代就被譽為塞外煤城。
石拐區轄1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34個居民委員會,11個村民委員會,總面積619平方公里, 人口4.84萬,由蒙古、漢、回、滿等9個民族構成。這里是以煤礦為主體的礦區,探明儲量7.2億噸,可采儲量3.4億噸,煤質優良。包頭礦務局是國家統配煤礦,生產技術先進,年開采量可達200萬噸。硬質粘土是石拐的又一重要資源,雜懷溝粘土礦是包頭鋼鐵公司的重要原料基地。除此之外,石灰石、白雲岩、油頁岩、石英以及鈮、鉭等非金屬和稀有金屬也是區內的重要資源。
石拐區平均海撥1450米,崇山峻嶺,是狐狸、青羊、石雞、狍子、山鷹等野生動物的生息之地。山脈綿延,孕育了針松、側柏、柞、桑、山杏、山黃芪、甘草、地黃、遠志、黃荊、百合等野生植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工業經濟形成以煤炭、電子、焦化、化工、建材、機械、輕紡為主的體系。主要產品有洗衣機電機、熔斷電阻、氧化膜電阻、軟磁鐵氧體磁芯、可膨脹石墨、精密模具在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水泥、漢宮地毯、樟木衣箱、阻燃寶麗板待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石拐區商貿服務功能齊全,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醫療衛生設施齊全,極大地方面了生產和生活。
白雲鄂博礦區 白雲鄂博礦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北部,地處陰山山脈以北的烏蘭察布草原,面積為303平方公里, 在包頭市區以北150公里處,四周被達茂聯合旗所環抱。全區人口2.43萬人, 由蒙古、漢、滿、回等11個民族構成。白雲鄂博礦區 夏秋季節氣候清爽宜人,平均氣溫19.4攝氏度,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白雲鄂博,蒙古語意為「富饒的神山」,歷史上是當地蒙古族牧民的神山聖地,每年農歷五月間,數百里之內的牧民聚集於此,舉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動,並召開「那達慕」盛會。
1927年丁道衡先生首次發現了白雲鄂博礦山。從此,白雲鄂博逐漸為世界所矚目。白雲鄂博礦是一座世界罕見的多金屬共生礦床,分布在東西長18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總面積48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現已探明礦體內蘊藏著160多種礦物,70多種元素。礦物種類主要有鐵、鈮和稀土礦物。其中鐵礦儲量9.5億噸, 鈮礦儲量519萬噸,稀土礦工業儲量3600萬噸,佔全世界的36%,佔全國的90%以上,因而被譽為「稀土之鄉」。另外,還蘊藏著銅、石英石、瑩石、磷灰石、軟錳礦等多種礦物。白雲鄂博現在是包頭鋼鐵公司的主要原料基地,對包頭市和自治區的經濟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白雲鄂博礦區以礦業、建材業為主,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和對外貿易。近年來,礦區采礦、選礦、冶煉和新型建築材料、服裝加工等地方工業有了很大發展,初步形成了礦業和建材業體系。
白雲區商業服務業日臻完善,交通便利,郵電通訊方便,文教、衛生等各項事業都有較大發展。
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邊貿和國際貿易中,白雲區已經在包頭、呼市、二連浩特、滿都拉、海口、烏蘭巴托設立了辦事處;白雲鄂博和蒙古烏蘭巴托市白音珠日和區結為友好區,並與蒙古金龍公司進行了經濟技術協作,興建了一批合資合作企業。為充分發揮白雲區資源、地緣優勢,白雲區人民正在努力把白雲鄂博建成包頭市通往蒙古、獨聯體乃至東歐的經濟走廊和對外貿易的窗口。
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右旗(簡稱土右旗),地處呼和浩特、包頭和准格爾煤田「金三角」腹地,南臨黃河,總面積2368平方公里。 京包鐵路、京蘭公路、呼包高速公路在境內東西橫穿而過。
土右旗黨政機關所在地薩拉齊鎮,位於包頭市區以東40公里的土默川平原上,是歷史悠久的「塞外古鎮」,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土右旗轄5個鎮、3個鄉,17個居委會,298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31.64萬,由蒙古、漢、回等10多個民族構成。
土右旗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為大青山中西段山地,南部為土默川平原,平原面積佔全旗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全旗按地理環境分為山區、沿山區和平原(黃河灌區)區三個經濟區。
土右旗境內水資源豐富,黃河流經旗內8個鄉,全長106公里。旗境內還有美岱溝、水澗溝等21條季節性河流。四條引黃灌溉乾渠橫穿境內,為農林牧副漁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旗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分布集中,易於開采。現探明的礦藏有20多種,其中煤儲量達2.5億噸,煤種有無煙煤、焦煤、焦瘦煤等。其他礦藏有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泥炭,以及泥灰岩、白雲岩、黃銅、石墨、雲母、石棉、長石、透輝石等,黃河沿岸還有豐富的鹽、鹵、芒硝資源。
土右旗農業發展迅速,是自治區的重要商品糧基地,有可耕地132萬畝,現有耕地118萬畝,糧食總產量達3.74億公斤。經濟作物中,甜菜產量6.9萬噸,黃芪1947噸,枸杞300噸。瓜類產量19857噸,蔬菜7.15萬噸。油料產量跨入全國百強縣之列,居第35位。 土右旗境內有草場82萬畝,牛、馬、驢、駝、騾、豬、羊、雞、蜜蜂為大宗。年肉類總產量達1.9萬噸,羊毛584噸,山羊絨31噸,禽蛋6356噸。境內現有林地1.8萬公頃, 共有41個大中型果園,果樹品種268個,年產水果4361噸。年產魚類等水產品800多噸。
土右旗現代工業初具規模,包括以深井潛水泵、汽車配件、農機具等為主的機械製造業;以水泥、白灰、石料、磚、預製件為主的建材業;以採煤、煉焦、型煤為主的能源工業;以化肥、復合肥、草酸為主的化學工業;以地毯、梳絨、皮革皮毛為主的輕工業等。商業在土右旗有悠久歷史,數萬土右旗生意人活躍於全國各地和港澳地區。
全旗境內交通便利,電力供應充足。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也發展迅速。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達茂聯合旗(全稱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多民族聚居的邊境牧業旗,是自治區23個牧業旗及18個沿邊旗(市)之一,是包頭市唯一的牧業大旗。達茂旗地處陰山北麓,東與四子王旗毗鄰,南與武川、固陽兩縣相連,西與烏拉特中旗交界,北與蒙古國接壤,有國境線88.6公里。 全旗總面積17410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積1657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89.5%。 旗政府所在地百靈廟鎮距包頭市157公里,距世界稀土之鄉白雲鄂博45公里。
全旗轄有1個鄉、7個鎮、共有95個嘎查、行政村。全旗總人口10.13萬人,由蒙、漢等9個民族構成。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5%。
達茂聯合旗地域遼闊,地上地下資源十分豐富。占總面積83%的可利用草場上,生長著種類繁多的天然優良牧草,飼養著148餘萬頭(只)牲畜、提供30萬頭(只)商品畜、年產3800噸肉、20萬張畜皮、2000噸綿羊毛、75噸山羊絨的畜牧業生產能力。
達茂旗南半部為農區,有宜農耕地120萬畝,主要糧食作物的小麥、莜麥、蕎麥、馬鈴薯;經濟作物以油菜籽和胡麻為主。正常年景糧食總產有6500萬公斤左右。
達茂聯合旗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地下礦產種類多、分布廣、儲量大。目前已探明的礦床、礦點、礦化點有126處。其中已探明儲量並具有開采價值的有稀土、金、鉑、鐵、鉻、錳、銅、褐煤、螢石、沸石、石膏、大理石、花崗岩、珍珠岩、石灰石等32種,其中黃金、稀土、鐵、石灰石、煤的儲量尤為可觀。目前全旗已形成以礦產、建材、畜產品三大行業為支柱,以黃金、稀土、鐵、珍珠岩、水泥、磚和皮毛肉乳開發加工為主體的生產格局。
達茂聯合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人文環境獨特,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百靈廟、哈布圖哈薩爾祭奠堂、花果山、希拉穆仁草原等景點。
全旗公路交通較為發達,現已形成了以百靈廟為中心、以呼--包、包--百、白--百公路為干線,輻射各蘇木、鄉的公路交通網路。程式控制電話已進入包頭市話網和國內、國際長途自動網。此外,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固陽縣 固陽縣位於包頭市正北。東與武川縣交界,南和土右旗及包頭市郊區毗連,西同烏拉特中旗和烏拉特前旗接壤,北與達茂旗相連。縣政府所在地為金山鎮。
全縣轄鎮6個,居民委員會11個,村民委員會104個。總面積5021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7.74萬,其中少數民族佔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人。農業人口16.7萬人。 每年播種面積為150萬畝,其中水澆地19萬畝。全縣有草牧場486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386萬畝。
固陽交通運輸條件比較便利。包白鐵路和包白公路縱貫南北。縣城距包頭55公里,同武川縣、呼和浩特、烏中旗、烏前旗、達茂旗等地均有公路相通,是公路交通的重要樞紐。在通訊方面,與包頭市並網的程式控制電話可直撥世界各地。
固陽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西漢時為五原郡北境。民國十五年(1926年)設為固陽縣,隸屬綏遠省。一九五O年成立固陽縣人民政府,一九七一年劃歸包頭市至今。
固陽縣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遍及全縣,品種多、儲量大、品位高、易於開采。現已發現的礦產有五十種之多,有黃金、鐵、錳、銅、鉛、鈮、鈉、鉭、鎳、鈷、鉑金、稀土、煤、白雲石、螢石、珍珠岩、長石、大理石、粘土、滑石、蛭石、磷、石膏、方解石、石墨、油頁岩、石英石、水晶石、芙蓉石、沸石、褐簾石、紫金石、磷灰石等。目前已開採的無論品種還是數量,僅為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還埋藏在地下待開發利用。
農畜產品和葯材資源也較豐富。主要農作物有小麥、莜麥、馬鈴薯和油料。蕎麥和馬鈴薯產量頗為可觀,除自食自用外,還可供出口。葯材有50多種,尤以黃芪產量最大,作為正宗的「正北芪」而享譽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各國。
固陽縣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以人均三畝基本田建設為中心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成效明顯,使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以黃金、生鐵、鐵精粉為主的工礦業,以水泥、磚瓦為主的建材業,以造紙、皮毛、地毯加工和農畜產品深加工為主的輕工業以及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縣滋補飲料廠生產的正北芪茶、蕎麥米加工廠生產的蕎麥曾榮獲國際金獎。
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於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自治區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也是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中唯一冠有稀土專業名稱的高新區。
稀土高新區位於包頭市區南側,屬全市規劃中心,管轄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新建區規劃面積為15.53平方公里。包頭"高校園區"和"科技園區"也一並納入稀土高新區,進一步完善了"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
稀土高新區的交通條件十分便利,距火車站6公里,距民航機場16公里,區內擁有多條城市規劃主幹道,輔以縱橫交錯的區間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快捷交通網路。高新區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全部實現了供電、供熱、供汽、給水、排污、道路、通訊、煤氣等"八通一平"。高新區內道路縱橫林立,綠化率達35.6%,綠化、美化、硬化面積達10萬平方米,同時稀土高新區還建有總建築面積39086平方米,集廠房、倉儲、辦公、服務於一體的黃河工業園區,創建了一個全新的投資環境。
稀土高新區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類政策體系,相繼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發展資金扶持力度的若干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快創業中心建設和發展的決定》、《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和《吸引、試用、培養人才暫行辦法》等政策,此外,還建立了風險投資資金、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科技創業孵化基金和扶持企業發展資金,在資金、技術、人才以及土地、廠房價格等方面享受到多種形式的優惠和服務,營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
稀土高新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運行"的特區運行模式,強化優質服務,提高辦事效率,建立了以企業為中心的"產業引導,政策扶持,跟蹤服務"的新型政企關系。工委和管委會設辦公室、綜合經濟發展局、土地規劃建設局、人事勞動局、財政局、財務中心、招商局、農村和社會事業管理局、公用事業管理處、綜合監察大隊、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分局和公安分局,這些部門承擔所有的政府職能,真正實現"小政府、大社會,小機構、大服務"。管委會機關全部實現了現代化辦公和信息化管理,平均年齡34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職工總數的97.8%。稀土高新區下屬的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是全國最大的國家級科技孵化中心之一,它是以科技開發和綜合服務為主的社會公益型事業單位,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是一個功能齊全、政策優惠的高新技術孵化基地,進駐企業可及時得到倉儲、住宿、餐飲、商務、法律咨詢服務。
為了促進科技創新,扶持進區企業發展壯大,稀土高新區建立了全國第一家稀土企業孵化器、組建自治區首家包頭軟體園和包頭軟體企業聯合會,並與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內蒙古大學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互建了虛擬孵化器,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稀土專家為科技顧問和稀土企業孵化器管理委員會成員,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企業成果轉化能力大幅度提升,軟環境建設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稀土高新區還建立健全了金融、郵電、保險、法律、審計、財會、公證等各種支撐服務體系,拓寬了服務領域,擴大了服務職能,健全了一條龍服務工作機制。
『貳』 鞍山科技大學怎麼樣誰能告訴我
鞍山科技大學的前身是鞍山鋼鐵學院,始建於1948年,是我國較早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 1958年成立學院,隸屬於原冶金工業部,1998年7月劃歸遼寧省管理。2002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鞍山科技大學。
學校座落於祖國的鋼都、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遼寧省鞍山市,地處遼東半島中部。學校主校區位於鞍山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內,東臨國家著名AAAA級風景區----千山,西依國家AAAA級旅遊勝地----玉佛山風景區。交通便利,風景秀麗,環境清新怡人。學校佔地面積近1500畝,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米,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60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80餘萬冊。經過50多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等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現有15個學院(系)、35個本科專業、11個高職專科專業、17個碩士點;在校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4000餘人;教職工188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近400人。另外,學校還聘請了10餘名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為特聘教授。學校面向全國20多個省市招生,建校以來共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6萬餘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已成為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
學校從198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家第二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17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化學工藝學科從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鋼鐵冶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學科與其它學校聯合培養博士生。目前學校還具有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單獨組織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權力。
學校現有化學工程研究中心、無機材料研究中心、色譜分離技術中心、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機電液測試研究中心等十幾個專門研究機構,化學工藝、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2個省級重點學科,化學工藝、鋼鐵冶金2個部級重點學科,1個部級重點工程研究中心。近年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300餘項,包括十幾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三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級基礎理論研究項目或博士基金項目。其中,200多項科研成果通過了各級科技主管部門組織的鑒定,50多項研究成果被授予專利權,近百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市級科技獎勵。這些成果中80%以上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累計經濟效益5億余元。學校教師平均每年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近200篇論文在國際刊物上發表、國際會議上交流或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我校研究生積極參與重大課題研究和項目開發,並已成為我校科學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學校於1996年創建科技園,科技園是面向國內外,集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產業化於一體的高科技園區。2002年,經遼寧省教育廳、科技廳審核,學校科技園被確定為首批省級大學科技園。目前,園區擁有20餘個研究開發中心和高科技企業。研究、開發出了"光電有機合成材料"、"納米粉體材料"、"高密度炭炭復合材料"等20多項市場前景廣闊的高新技術成果。學校注意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烏克蘭、德國、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的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21世紀,全校師生員工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努力把學校建成國內知名、省內一流、開放式、有特色、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學,為國家和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把新誕生的鞍山科技大學建成一所現代化的綠色大學城,是全校師生的共同願望。為實現這一目標,在省市領導和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學校利用資產置換進行新校園建設獲得成功。2001年5月,學校西校區以3.501億元拍賣成功,所得資金將全部用於新校園建設。目前,新校園建設已全面開工。相信,不遠的將來,一座校舍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米的環境優美、功能齊全、底蘊深厚、風格現代的綠色大學城將拔地而起,向全國人民展示科大的嶄新風貌。
更詳細的介紹請點:(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
http://www.asust.e.cn/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叄』 遼寧科技大學鞍山校區佔地多少
佔地183餘萬平方米。
遼寧科技大學,簡稱「遼科大」,坐落在遼寧省鞍山市,是中國較早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佔地面積18.3萬平方米。學校設有20所學院、1個教學部和1個工程培訓中心,共有59個本科專業。學校有授予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權利。
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0個,專業學科碩士點8個。學校有授予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權利,同等學力在職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工程碩士以及研究生推免權。
(3)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技術圖書館怎麼樣擴展閱讀:
遼寧科技大學發展歷史:
1939年,鞍山市成立奉天省立鞍山工科國民高等學校。
1946年,鞍山工科國民高等學校更名為省立鞍山工科職業學校。
1948年5月4日,省立鞍山工科職業學校和當時的私立東北清華中學、省立鞍山女子中學、私立文化中學聯合組成鞍山新華中學。
1949年1月15日,鞍山市委決定將新華中學專科部移交鞍鋼。10月1日,鞍山工業專門學校宣告成立,由東北工業部直屬。
1963年,鞍山鋼鐵學院(原鞍鋼夜大學部分)改建為鞍鋼夜大學,後發展為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職工大學。
1978年,鞍山鋼鐵大學更名為鞍山鋼鐵學院。同年,首次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2項)。
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鞍山鋼鐵學院更名為鞍山科技大學。
2012年,遼寧科技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轉設為遼寧科技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將該學院搬遷到鞍山市鐵西區職教城校區,並開辦應用本科教育。
2017年1月,遼寧科技大學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2018年1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