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俄國十月革命前後這一段歷史時期為背景,描繪了當時的社會變革、階級斗爭和各階層人物的心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保爾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
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與朱赫萊一起逃跑。由於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跳進冬妮亞的花園。冬妮亞和保爾產生了愛情。
在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出院後,他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冬妮亞和保爾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體質越來越壞。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他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社會主義文學中一部的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藝術典型。作者在刻畫這一人物形象時嚴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實,並不把保爾的堅強意志和剛強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認為是在英勇的戰斗和艱苦的勞動中,在刻苦的學習和嚴格的律己中鍛煉出來的。
小說真實而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烏克蘭地區的廣闊生活畫卷,塑造了以保爾·柯察金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輝形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生動而又富於生活氣息的語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使得該書備受廣大讀者喜愛。
這種唯有真實才能產生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得讀者能完全融入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和他的作品。所以,當他以一個戰士的超人毅力奮起反抗無情的命運的時候,平凡的生命就在與命運的激烈撞擊中迸射出非凡的光芒。這種光芒是永恆的,永遠能給蒼白的心靈帶來光明和力量。
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當今社會背景下的人有何意義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文學中的一部輝煌巨著,也是世界文學中的經典之作,在上世紀50-60年代曾深深地影響了我國的一代青年。
這部作品講的是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故事,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一個革命英雄,他的事跡讓無數人感動流淚。然而隨著蘇聯歷史的終結,人們開始用懷疑的眼光來審視這一段曾經的歷史。在有些人看來,保爾·柯察金不能算是一個成功的文學形象,因為他只是當時蘇聯主流政治路線的傳聲筒。
因此在近幾年,這部曾經紅極一時的小說已經漸漸無人問津,很多年輕人只從老人口中聽說過這部作品的名字,卻不知道它究竟寫了些什麼,為什麼曾經引起過那樣的轟動。
③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故事發生的年代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生於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當過童工,飽嘗過屈辱。十月革命後投身於捍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1920年秋在戰斗中負重傷,轉到勞動戰線,跳進第聶伯河打撈木材,因而患上傷寒和風濕症。後來又因勞累過度,健康日益惡化,終於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以驚人的毅力和病魔斗爭,在病榻上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在致友人信中寫道;「只有我們這樣的人,只有像我們這樣發瘋似地愛生活、愛斗爭、愛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設工作的人。只有我們這樣能夠了解並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只有一點機會,就不能放棄生活!」 1934年冬,他開始寫《暴風雨所誕生的》。小說以1918年末到1919年初國內戰爭為背景,反映烏克蘭人民擊敗波蘭侵略者的英勇斗爭。全書原計劃寫三卷,作者只完成第一卷便去世了。
④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大概內容,詳細一點
故事講述的是沙俄政府時期一個普通士兵保爾。柯察金的一系列成長的過程,其中穿插了保爾的愛情,在戰斗中殘疾卻依然奮勇殺敵,他身上始終洋溢著一種熱觀,積極向上,不服輸的精神,我們謂之鋼鐵一般的精神,在那個時代可能有很多這樣的保爾,作者編了這么一個美好的形象只在教育並影響一代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努力生活,意志堅定,最終都可以煉成剛的,此書在我國上世紀八九時年代的影響頗為廣泛,受到很多讀者的好評,也激勵了一代人的成長,值得一看。
⑤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的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
沙俄統治末期到蘇聯30年代中期的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內容梗概:
保爾·柯察金,出生於貧困的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憑母親替人洗衣做封面飯維持生計。他因痛恨神父平時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的復活節蛋糕上撒煙灰而被學校開除。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那兒他受盡了凌辱,所以他憎恨那些欺壓窮人的店老闆,厭惡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錢人。 「十月革命「爆發後,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妄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佩托夫卡鎮也經歷了外國武裝干涉和內戰的歲月。紅軍解放了謝佩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希維克朱赫來在鎮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來很友好,教保爾學會了英式拳擊,還培養了保爾樸素的革命熱情。一次,因為解救朱赫來,保爾自己被關進了監獄。而後敵人因疏忽把他錯放了,保爾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來到了冬妮婭的花園門前,縱身跳進了花園。由於上次釣魚時,保爾解救過冬妮婭,加上她又喜歡他「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他的到來讓她很高興。保爾也覺得冬妮婭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他們都感受到了朦朧的愛情。為了避難,他答應了冬妮婭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婭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他把弟弟柯察金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保爾參軍後當過偵察兵,後來又當了騎兵。他在戰場上是個敢於沖鋒陷陣的戰士而且還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宣傳員。他特別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斯》等作品,經常給戰友們朗讀或講故事。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受了重傷,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死神。他的身體狀況使他不能再回前線,於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忘我地投入到艱苦的體力勞動中去。特別是修建鐵路的工作尤為艱苦;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還有武裝匪徒的襲擾和疾病的威脅。 一次參加工友同志的聚會,保爾因帶著穿著漂亮整潔的冬妮婭同去,遭到了工友們的譏諷和嘲笑。保爾意識到冬妮婭和自己不是—個階級,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戰線上,但卻被她回絕了,兩個人的感情不得不產生分裂,從此保爾便離開了冬妮婭。等到在修築鐵路時又見到她的時候,她已和一個有錢的工程師結了婚。
保爾在鐵路工廠任團委書記時,與團委委員麗達在工作上經常接觸,可是保爾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對麗達產生的感情,後來他又錯把麗達的哥哥當成了她的戀人,最後下定決心斷絕了他們的感情,因而失去了與她相愛的機會。 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組織上不得不把保爾送回家鄉去休養。半路上誤傳出保爾已經死去的消息,但保爾第四次戰勝死亡回到了人間。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入了黨。由於種種傷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勞動,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喪失了工作能力,黨組織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讓他長期住院治療。
在海濱療養時,他偶然認識了女民工達雅並相愛。保爾一邊不斷地幫助達雅進步,一邊開始頑強地學習,增強寫作的本領。 1927年,保爾已全身癱瘓,接著又雙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終於把這個充滿戰斗激情的戰士束縛在床榻上了。保爾也曾一度產生過自殺的念頭,但他很快從低谷中走了出來。這個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並且沒有絲毫寫作經驗的人,開始了他充滿英雄主義的事業——文學創作。保爾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紙板做成框子寫。6個月後,寫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來時丟失了,保爾一度灰心喪氣。後來,他振作了起來,自己口述,請人代錄。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他用生命寫成的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終於出版了。生活的鐵環已被徹底粉碎,保爾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蘇聯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1904年9月22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 ,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斗中不幸身受重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斗崗位的理想。
⑥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是描述什麼時期的作品
革命時期的時候,主角是保爾-柯察金
⑦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的是什麼時候的故事、是黑暗社會嗎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1942年,蘇聯根據原著小說拍攝了一部同名的電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描述的事件發生於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歷史時期。保爾·柯察金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書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的影響下從自發走向自覺的。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會根源,懂得了要想推翻舊世界,必須成為「勇敢堅強的階級弟兄」和「堅決斗爭的鋼鐵戰士」。在積極投身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偉大斗爭中,他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和祖國聯系在一起時,才會創造出奇跡。他曾說:「我贊成那種認為個人的事情絲毫不能與集體的事業相比的革命者。」
保爾總是把黨和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與火的時代,保爾和父兄們一起馳騁於疆場,為保衛蘇維埃政權,同外國武裝干涉者和白匪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在那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年頭,保爾又以全部熱情投入到和平勞動之中,他那種苦幹精神和拚命精神,正顯示了第一代建設者們的崇高品質。在修築鐵路中,保爾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隊「拚命走在前頭」,以「瘋狂的速度」進行工作。
保爾從未屈膝投降過。他總是隨時准備承受對自己最沉重的打擊。他經受住了一切考驗,在對待友誼、愛情和家庭等問題上,他也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崇高的共產主義道德原則。
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非常苦惱,不能自拔。他產生了自殺的念頭,這時故事情節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程度。自殺就等於背叛革命——正因為如此,手槍的槍口才那樣「鄙夷地瞪著保爾的眼睛」,於是,他以冷酷無情的嚴峻態度譴責自己說:「老兄,你平時說什麼要干出一番英雄事業來,原來全是紙上談兵!……你有沒有嘗試過戰勝這種生活!……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設法沖出這個鐵環嗎?即使到了生活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也要想辦法活下去。要使生活變得更有益。沒有比掉隊更可怕的了。」對於一個雙目失明的青年共產黨員來說,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夠繼續為黨工作。他以堅強的毅力克服了悲劇命運的打擊,開始了為爭取歸隊而進行的斗爭。保爾也以自己的畢生精力,實踐了自己的生活原則:「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保爾戰斗一生的真多寫照,也是他革命樂觀主義的深刻概括。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作者在塑造保爾這一形象時,用內心獨白、書信、格言警句,揭示了這一形象的內心的全部復雜性和成長過程。保爾的形象是社會主義青年一代中最光輝最典型的代表。這也就是為什麼保爾·柯察金這個名字能夠響徹世界各大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能夠成為青年生活教科書的根本原因。同時,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從藝術形式來看,這部小說都可以稱為30年代的蘇聯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而就它對讀者影響的力量和深度來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早在1942年就由梅益譯成中文。保爾的形象直到今天仍然閃耀著不可泯滅的思想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