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中國鋼鐵業2017年交了多少稅

中國鋼鐵業2017年交了多少稅

發布時間:2024-11-10 18:31:29

『壹』 中國交稅最多的行業排行

法律分析:1、煙草:煙草的增值稅為17%,在消費稅上分為兩類,稅率56%的甲類卷煙和稅率36%的乙類卷煙,同時還要徵收0.003元/支用於生產環節,商業批發稅率為11%,正常情況下消費者購買前香煙就已經繳納了60%的稅。2、金融:金融業增值稅稅率是6%,而提供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的稅率為11%,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稅率為17%。3、房地產:房地產開發項目位於省、百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度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和郊區的,不得低問於20%。開發項目位於地及地級市城市和郊區的,不得答低於15%發項目位於其他地區的,不得低於10%。4、鋼鐵:一般納稅人銷售鋼材稅率為復17%,而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鋼材徵收答率為4%。5、石油天然氣開采:石油天然氣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大部分企業都是國企,以及中外合資企業等,石油的增值稅稅率為17%,石油液化氣、天然氣的增值稅稅率為13%。6、煤炭開發:煤炭行業同樣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能源行業,煤炭企業銷售居民用煤炭製品適用稅率為13%,除此以外的煤炭製品適用稅率為17%。7、航空:中國十大稅收行業排行第七位的航空行業,在營改增後通用航空服務收入增百值稅率是6%。8、電力:電力行業一直由國家控制,與每個家庭有關。從營業稅到增值稅,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為11%,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的徵收率。9、採掘業:採掘業由很多稅收優惠的政策,土地使道用稅的減免,開采原油過程中用於加熱、修井的原油免徵資源稅或是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過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損失的,都能獲得減征稅務。10、汽車業:汽車工業主要繳納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增值稅一般納百稅人按銷售收入的17%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減去購買原材料產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余額為增值稅應納稅額,所得稅按計稅所得額的25%繳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五條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貳』 中國再調鋼鐵關稅意味著什麼能傳達出什麼有用的信息

提高鉻鐵、高純生鐵的出口關稅,實行40%和20%的出口稅率,同時取消鋼軌等23種鋼鐵產品出口退稅。調整的關稅中保留了部分鋼鐵的出口退稅,此次全部取消。

出口增長明顯大於進口。傳統的鋼鐵出口貿易過程中,中國從澳大利亞等其他地區進口鐵礦石,然後加工成初級鋼鐵產品出口國外,國外精加工高端成品賣回中國。

增加資產監測設備能夠幫助企業實時監測貨物的密封狀態,當貨物被異常拆開時,雲端後台收到報警信息,出口企業可第一時間對具體情況進行確認。

鋼鐵行業的升級對我國的行業正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企業需要將長期合理的利潤作為目標,盡量避免為了追求短期的利潤,而損壞了自然環境和影響行業的整體發展。

『叄』 為什麼說中國鋼鐵業將會全面崛起 盧峰

盧峰
近年我國經濟進入周期與結構雙重調整關鍵階段,具有較強順周期特徵的鋼鐵行業面臨多重困境——國內需求增速回落加劇產能過剩壓力,價格與利潤大幅下降顯示經營環境惡化,負債率高企、少數企業違約破產,同時部分環保欠賬較多的企業還面臨著綠色環保壓力。
就外部而言,伴隨著鋼鐵出口較快增長,貿易摩擦頻次上升,鋼鐵產能過剩與經貿關系成為近年雙邊、多邊國際對話場合重要熱點內容。

然而,轉換視角觀察當下形勢也折射歷史性機遇。目前鋼鐵內外環境特點是,伴隨世界新一輪鋼鐵產業轉移,中國鋼鐵行業進入決定性階段,這也是中國鋼鐵從體量擴張轉向全面崛起調整期的必經歷練。
觀察世界鋼鐵產業轉移歷史大勢與根源,分析中國當代鋼鐵業成長軌跡及其經濟邏輯,對於全面理解中國鋼鐵業目前形勢特徵及其演變前景具有認識借鑒意義。本文著重考察世界鋼鐵產業轉移歷史大勢及內在規律,討論中國體制轉型背景下鋼鐵業崛起過程與前景。

中國正值第三次全球鋼鐵業大轉移

鋼鐵產業是在18-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推進過程中伴隨需求增長與技術變革發展起來的。19世紀初葉,鋼鐵產能主要集中在西歐和美國少數國家,估計1820年全球鋼鐵產量在100萬噸之數,其中主要是熟鐵和生鐵,近年全球鋼鐵產量約為16億噸上下,近兩個世紀鋼鐵產量增長約1600倍。具體觀察,全球鋼鐵產量大約在19世紀70-80年代達到1000萬噸,20世紀20年代後期(1927年)超過1億噸;二戰時期高峰年份1943年全球產量為1.63億噸,其時美國生產8000多萬噸占據半壁江山;戰後到1968年超過5億噸,2004年第一次超過10億噸,目前峰值是2014年16.7億噸。

近現代不同時期鋼鐵業在主要鋼鐵國之間相對漲落消長,派生出世界鋼鐵產業轉移畫面。大致而言,以18世紀後半期與19世紀上半期,英國等西歐國家憑借工業革命先發優勢主導全球鋼鐵業為歷史起點,過去一個多世紀世界鋼鐵產業已經和正在發生三次大轉移。
19-20世紀之交美國崛起帶動第一次世界鋼鐵產業轉移。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經濟起飛帶動鋼鐵業崛起,19-20世紀之交美國鋼鐵生產量和消費量超過西歐諸國,實現世界鋼鐵產業第一次轉移並開創美國鋼鐵時代。世紀之交美國鋼鐵產量超過1000萬噸,約為當時英國鋼產量兩倍之多。1913年一戰前夕美國鋼產量達到3180萬噸,比同年英德法歐洲三大列強總和3010萬噸還多。1941-1951年間美國鋼產量佔全球比例均值為52%,1945年峰值為63.8%。
上世紀60-70年代日本、德國鋼鐵業追趕超越,前蘇聯擴張帶動全球鋼鐵產業重心第二次轉移。70年代初蘇聯成為世界最大鋼鐵生產國,然而在技術路線與工藝流程創新上乏善可陳。日本在成為第二大鋼鐵生產國同時,通過推廣氧氣頂吹高爐與連鑄技術,擴大優質鐵礦石資源進口空間半徑,新建一大批4000-5000立方米大型和超大型高爐,憑借後發優勢與技術引進創新,迅速成為鋼鐵技術工藝與經濟效率方面的領先國家。
美國鋼鐵業二戰後雖獨步全球,然而十餘年後在日本、德國等歐洲國家追趕背景下逐步喪失國際競爭力,到70-80年代美國鋼鐵業歷史優勢已成隔日黃花,成為需要頻繁藉助貿易保護維持局面的「問題行業」。
第三次是新世紀初年快速中國鋼鐵追趕與新一輪鋼鐵產業轉移。1996年中國鋼鐵產量超過1億噸,2004年查處鐵本事件時年產量達到2億多噸,近年進一步增長到8億噸,在相對體量上邁上「一覽眾山小」巔峰。同時中國鋼鐵行業整體技術和效率水平得到實質性提升,目前國內鋼鐵行業先進技術、工藝和環保水平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中型企業產品普遍水平已經達到國際中高端水平,鋼鐵產品配套能力、技術研發與人才水平大幅提高。
雖然我國鋼鐵業整體與發達國家比較仍有不小差距,亟待深化改革推進轉型升級,然而從鋼鐵經濟史角度看,中國鋼鐵追趕推動世界鋼鐵新一輪產業轉移應是不爭的事實。
世界范圍內鋼鐵產業轉移,是特定時期全球鋼鐵產業格局因應新興鋼鐵大國追趕崛起發生實質性改變的結果。影響鋼鐵產業轉移因素是錯綜復雜的,不同時期大國經濟追趕受各自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因素制約具有國別特殊性,中國改革開放體制轉型很大程度塑造鋼鐵追趕崛起軌跡。就推動歷次鋼鐵大國崛起與產業轉移共性因素而言,市場需求條件、技術創新與轉移、大規模投資等三方面規律性因素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大國崛起派生鋼鐵行業巨大需求

後進大國經濟起飛派生巨大國內需求,是大國鋼鐵崛起與產業轉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解釋變數。大國鋼鐵行業發展對整體經濟起飛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因而經濟與鋼鐵業發展具有相互促進關系。
然而給定大國經濟起飛發展背景,沒有什麼因素比大規模需求對解釋鋼鐵產業轉移更為重要。需求決定規律在美國鋼鐵崛起帶動第一次鋼鐵產業轉移以及中國當代鋼鐵發展伴隨目前新一輪鋼鐵產業轉移中表現得最為突出。

美國19世紀後半期經濟發展與需求擴張對鋼鐵崛起及世界第一次鋼鐵產業轉移產生關鍵支持作用。美國南北戰爭前後人口與GDP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早先世界霸主國英國,構成美國鋼鐵需求較快增長的宏觀經濟基礎。美國憑借國土空間幅員廣大的經濟優勢,其鐵路建造里程在19世紀中葉已經遠遠超過英國。20世紀末船運業也開始快速增長並於20世紀初年急起直追超過英國。美國大規模建造鐵路對鐵軌鋼軌的需求,南北戰爭後美國工業化高速推進對鋼鐵金屬原料需求增長,對美國作為鋼鐵大國崛起提供不可或缺的需求支持條件。
在卡內基自傳中,通過國際比較提及需求高漲對美國鋼鐵崛起的重要意義,這位鋼鐵大王1868年與朋友游歐洲旅行後得到這樣印象:「只有跳出美國這個漩渦,才能對其旋轉的速度有正確的估計。我覺得我們這樣一個(鋼鐵)製造企業,發展得再快也很難跟上美國人需求增長的速度,然而在國外,好像沒有什麼發展進步的東西。如果我們排除有限的幾個歐洲城市,這塊大陸的一切都像是靜止的;而與此同時,在美國,到處都呈現出這樣一副景象,就像書中描述的建築巴別通天塔的景象:成千上萬的人來回奔忙,一個比一個更有干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座通天塔的建造中(《鋼鐵大王卡內基自傳》第85-86頁)」。
卡內基對美國經濟起飛時代國內需求蓬勃發展重要性的感悟和認知,在100多年後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經驗觀察中獲得當代印證。雖然人們對中國快速追趕現象評價毀譽參半,然而沒有疑問的是,工業化城市化推進鋼鐵需求高速增長同樣為中國新世紀初年鋼鐵擴張崛起提供強大支撐。
與美國當年鋼鐵需求主要來自鐵軌鋼軌、船隻建造、軍火等機械設備等比較有限領域不同,當代鋼鐵利用廣度深度比一百多年前大幅拓展,鋼鐵需求覆蓋工業製造品、房間建造、基礎設施建設等遠為廣泛的部門與場合。
以工業製造品領域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為例,中國這些部門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力,世紀之交上述三大家電產量超過5000萬台,新世紀初年大幅擴張到2015年產量約3億台。汽車是更重要鋼鐵用戶,汽車產量從上世紀90年代50萬輛增長到世紀之交200萬輛,新世紀初年提速增長達到2015年2450萬輛。新世紀最初十餘年中國汽車生產增量佔全球增量七成以上,中國汽車產量佔全球產量比例從5%上升到35.7%。近年我國汽車業每年耗用鋼材在5000-6000萬噸之數。
城市化進程中房屋建築規模擴大,是鋼鐵需求增長又一重要來源。中國鋼鐵資源供需平衡表信息顯示,房屋建築用鋼通常佔到鋼鐵消費總量的一半上下。數據顯示,1999-2014年我國住宅年竣工量從2.62億平方米增長到8.09億平方米,15年增長近4倍。同期中國城市建成區面積從2.15萬平方公里增長到4.98萬平方公里,擴容1.32倍。

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同樣派生鋼鐵需求。例如中國高速鐵路建設後來居上,近年高鐵運營里程佔全球一半以上,另外高鐵在建里程與計劃里程也遠遠超過其他高鐵建造大國。中國地鐵運營里程從2011年2100公里增長到2015年3000多公里,佔全球運營里程23%,比運營里程長度第二到第四名國家(美國、日本、德國)總和還要長。
展望未來,我國鋼鐵需求增長進入飽和期或低速增長階段,過去幾十年需求多次翻倍增長情形將不復存在。然而中國經濟未來10-20年仍處於中高速增長階段,城市化工業化持續推進,如城市化推進包括地下管廊建設需要鋼鐵追加投入,汽車繼續普及與鐵路快速興建派生鋼鐵需求,房屋建造增加採用鋼結構比例仍有較大潛力。
另外我國現階段比較優勢結構,決定鋼鐵直接出口與鋼鐵作為原料製成品間接出口仍有顯著增長空間。我國鋼鐵直接和間接消費需求在未來較長時期估計仍將穩居全球首位,為鋼鐵崛起提供需求條件。

技術轉移創新規律:牆里開花牆外香

特定階段鋼鐵前沿主導國擁有較強研發能力,更可能在鋼鐵關鍵科技領域取得原創性重大突破;然而技術前沿國在經濟發展階段上往往是工業化城市化高潮已過,鋼鐵需求增長由強走弱對其普及利用技術進步成果構成制約。另外鋼鐵主導國在早先歷史環境中選擇特定技術路線,物化為既有規模龐大的固定資產並包含高昂沉沒成本,也會制約其率先大范圍普及利用新一代技術。
相反,經濟後進國家在利用新技術方面歷史包袱較少,如能在經濟起飛階段全面審視全球范圍技術存量積累,正確選擇利用具有長期潛在優勢的技術路線,就可能更好地利用發達國家發明提供的技術成果實現彎道追趕與崛起,表現為「牆里開花牆外香」的鋼鐵技術轉移創新規律。

這個規律在美國鋼鐵興衰歷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英國18世紀後期與19世紀前期工業革命階段,鐵路軌道所用的大批量金屬材料主要是用效率低下的攪拌法(puddling 普德林法)製成的熟鐵,採用成本高昂的坩堝法(crucible)生產少量優質鋼材主要用於高端機械設備與儀器製造。
19世紀60年代前後,貝塞麥-托馬斯轉爐出現並逐步改進成熟,西門子-馬丁平爐法也問世,推動近代鋼鐵以至冶金工業領域的革命性技術突破。然而這時英國工業革命已初步完成,美國適逢南北戰爭後經濟起飛鋼鐵需求高漲,鋼鐵科技革命雖在西歐「開花」,卻在大西洋彼岸美國結出更豐碩果實。
卡內基同時代的美國鋼鐵巨子,一開始就高度重視貝塞麥煉鋼法提供的「以鋼代鐵」的技術前景,第一時間在賓州建立採用新法煉鋼的現代鋼鐵廠,通過普及新技術完成美國鋼鐵產量向千萬噸規模躍遷,1899年美國鋼產量第一次超過千萬噸時貝塞麥鋼占鋼總產量七成以上。適應國內鋼鐵供應鏈發展的具體條件,美國19世紀末開始快速普及平爐煉鋼法以替代原先佔據主導地位的貝塞麥煉鋼法,20世紀前半期平爐煉鋼佔美國鋼產量8-9成。
當代氧氣高爐等系列前沿技術推廣普及對日本鋼鐵崛起與美國相對衰落影響,再次彰顯上述技術轉移創新規律。比貝塞麥轉爐與平爐煉鋼法更為優越的新一代煉鋼技術是氧氣轉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頂吹氧氣工藝取代托馬斯或貝塞麥底吹工藝後,鹼性氧氣轉爐(BOF:Basic Oxigen Furnace)工藝隨即取代了托馬斯和平爐煉鋼工藝,風靡了整個鋼鐵行業」。隨著高純度氧氣製取技術進步與成本降低,採用氧氣轉爐可以大幅度提高煉鋼效率並且改善鋼材質量。
這項技術最早由奧地利工程師發明,美國鋼鐵工程師也參與研發使之成熟,然而美國由於傳統平爐技術比較完善缺乏推廣氧氣轉爐性技術,給戰後日本企業家提供機遇。日本較早大范圍採用氧氣轉爐,同時利用戰後海運成本降低便利擴大進口優質鐵礦石采購進口半徑,並率先推廣連鑄新工藝,結果利用技術轉移創新規律成功實現日本鋼鐵崛起,並對世界鋼鐵產業第二次轉移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鋼鐵追趕也體現技術轉移創新規律作用。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計劃體制時期鋼鐵業以平爐技術為主導,採用煉鋼與鋼坯模鑄分離的傳統技術。改革開放時期鋼鐵業把發揮傳統模式潛力與借鑒日本成功經驗實施技術路線轉型創新結合起來,通過幾十年努力成功再造鋼鐵生產技術體系與供應鏈,同樣體現上述技術創新轉移規律作用。
中國當代鋼鐵技術與工藝流程供給側變革包含幾個重大關鍵環節內涵。首先是以寶鋼高成本高規格系統引進日本鋼鐵設備與技術為切入點,開始對世界先進鋼鐵技術的系統引進、消化與吸收。二是80年代末開始對鋼鐵行業「六大共性技術」實施行業攻關,致力於對當代鋼鐵先進技術的集成式融會貫通理解與掌握。三是90年代以提高連鑄比為抓手,實質性提升鋼鐵生產工藝與效率水平。四是通過鋼鐵企業空間布局調整,推動鋼鐵生產重心向沿海地區顯著轉移,更大程度利用國外性價比更佳的優質鐵礦石資源。
中國鋼鐵業在對全球先進技術工藝消化吸收與集成創新方面已取得實質性進步,但是整體水平與日本、德國、韓國等先進鋼鐵國家比較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需在技術工藝、產品質量、環保標准、企業效益等方面進一步提升,通過更為能動的前沿創新實現大國鋼鐵全面崛起。

高速投資追趕規律

經濟後進國家高速投資,是吸收利用新一代鋼鐵先進技術與提升行業人力資本素質的必要條件,是實現後進國鋼鐵與整體經濟追趕的必經路徑。評估現實生活中投資,無疑需要重視體制扭曲影響、宏觀穩定要求與投資效率標准,重視通過改革體制機制、調節宏觀政策與鼓勵企業在公平競爭環境中提質增效等途徑加以解決現實問題。然而世界鋼鐵發展史國際比較經驗清晰顯示,大規模投資是新興鋼鐵大國後起直追的重要憑借。

高速投資支持追趕規律在美國鋼鐵崛起過程中較早表現出來。《卡內基自傳》寫道:貝塞麥平爐煉鋼法的發明給鋼鐵製造業帶來一場革命,原來的設備就顯得過時而陳舊了。認識到這一點,我們花數百萬美元新建、擴建廠房,添置新設備。「我們繼續增建高爐,並且不斷改良技術。每新建一個高爐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改進,直到我們認為已經達到了標准」。高速投資助推美國鋼鐵企業先後較早大規模普及利用貝塞麥轉爐與平爐新技術,支持美國在19世紀末率先成為年產量超過千萬噸級鋼鐵大國,確立美國鋼鐵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高速投資對日本戰後鋼鐵崛起同樣發揮關鍵作用。日本普及氧氣轉爐技術與推廣連鑄工藝都離不開大規模投資。「在1969-1970兩年中,日本鋼鐵工業投資額比歐洲煤鋼聯營和英國的總和還要多11%(肯尼斯、沃倫:《世界鋼鐵》第86頁)」。70年代日本出現新建大型特大型高爐浪潮。梳理資料顯示上世紀末世界范圍十餘座5000立方米特大型高爐,絕大部分是由日本鋼鐵企業在70年代建造、或始建於70年代並在後來改建擴容而成。
中國經驗同樣顯示投資支持追趕的規律作用。中國鋼鐵投資上世紀最後20年波動中顯著增長,用1990年不變價衡量投資額從改革初年不到100億元上升到1994年峰值300多億元。進入新世紀後鋼鐵投資增長大幅提速,不變價投資額從2000年200億元上下增長到近年峰值近2000億元,增幅約在9倍左右,直接支持了中國鋼鐵業規模擴張與綜合技術水平提升。
與日本70年代新建大高爐歷史現象相類似,上世紀90年代特別是新世紀初年,我國鋼鐵行業興建十幾座4000-5000立方米大型與特大型高爐,同樣體現鋼鐵新興大國高速投資追趕規律作用。中國鋼鐵未來投資增速會顯著回落,然而鋼鐵結構轉型與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仍需要鋼鐵投資保持相當規模和適當增速。
我國鋼鐵業投資增長,得益於我國製造業整體水平提升與降低噸鋼產能建設投資成本,並使國內單位鋼鐵產能建造成本與國外比較保持相對優勢。例如寶鋼最初1、2期投資300億元,其中相當部分是美國進口設備技術,設計產能為670萬噸,噸產能投資約為4800元。寶鋼湛江首期投資500億元,年產鋼材938萬噸,噸鋼投資額約為5330元。
30多年來,中國噸鋼高品質產能名義價格投資額增長約11%,然而同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價格增長兩倍多,可見過去30年用不變價衡量的噸鋼產能實際投資成本下降一大半。一些行業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我國噸鋼產能投資比發達國家可比成本大約低一半上下。國內民營企業噸鋼產能投資成本又要大幅低於國有企業。
觀察三次鋼鐵大國興起與世界鋼鐵產業轉移大潮,中國鋼鐵業發展推動新一輪產業轉移深刻體制特點在於,經濟制度與體制從封閉取向計劃經濟向開放型市場經濟轉型過程,為鋼鐵業可持續追趕與崛起提供根本動力。
中國改革開放體制轉型,與上述需求、技術、投資等側面發展演變交織滲透,形成制度變遷與經濟崛起共生互動的歷史進程。就鋼鐵業體制轉型狹義內容而言,市場化體制環境大體通過以下幾個環節改革過程形成。
一是價格體制改革。80年代實行鋼鐵價格雙軌制,90年代全面放開價格,形成反應市場供求的價格信號形成機制。
二是國有企業改革。80年代分三個階段推進國有企業承包制改革,培育國企市場經營能力和競爭意識。90年代建立國企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允許小型國企破產或被重組,進一步轉變國有企業體制機制。
三是允許支持民營企業發展。80年代允許縣鄉鋼鐵企業發展。90年代放鬆准入管制使民營鋼企初步發展,新世紀初民企佔到煉鋼產量5%與煉鐵和鋼材產量10%。隨著過去十餘年民營鋼企快速成長,民企2015年佔全國鋼產量一半以上,一批大中型民企成為技術和規模躋身中高端現代企業。四是創建培育市場競爭機制,形成國企民企同台競爭,國企內部央企地企各顯身手,民企內部規模不同企業同時發展的市場競爭環境與格局。
市場化改革與行業對外開放相互促進。我國鋼鐵業開放政策突出表現為借鑒國外當代鋼鐵業先進技術,果斷轉變歷史沿襲的平爐煉鋼為主技術路線,面向全球引進最先進技術工藝再造鋼鐵技術體系。無論是國家投資的寶鋼大型鋼鐵項目,還是市場環境中快速成長的民營企業代表沙鋼,發展過程中幾次重大投資決策,都是在高度重視國外先進技術工藝並與國外企業實施各種合作過程中實現的。主動積極引進吸收並消化創新國外先進技術,成為中國鋼鐵業參與並受益於當代全球化相對開放環境的重要內涵。通過調整鋼鐵生產布局大規模利用國際市場高品位鐵礦石資源,有限放開外國鋼鐵企業在中國鋼鐵領域投資,也從不同側面體現鋼鐵業與開放結合的體制轉型特徵。
現代鋼鐵業總體屬於技術成熟行業,仍需比較密集勞動投入,建立與技術最優規模相適應的高效生產系統需巨額投資。我國現階段經濟特點在於,對成熟技術系統掌握與集成創新能力較強,高儲蓄率與設備製造優勢相結合支持大規模投資能力,勞動力成本與發達國家比較仍有明顯優勢,因而鋼鐵供給側特徵與我國現實要素稟賦等發展階段條件高度契合。我國鋼鐵需求未來較長時期仍將居全球首位,為鋼鐵崛起提供需求條件。
我國鋼鐵業過去幾十年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結合分析鋼鐵業經濟學特徵與中國現實經濟條件,可推測鋼鐵業未來10-20年有望進一步提升進入全面崛起新境界。

目前鋼鐵國內形勢與外部環境面臨的諸多新矛盾新問題,是我國鋼鐵業從世紀初數量擴張,轉向全面提升過渡調整期的產物。需轉換視角以新一輪世界鋼鐵產業轉移深化為背景,客觀分析鋼鐵業內憂外擾形勢形成根源,理性評估中國鋼鐵發展前景並實施切實有效政策化解目前困難。調整期鋼鐵政策對內應以結構性改革為引領,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化解早先積累失衡因素,並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對外積極參與並引導國際鋼鐵對話,務實管理鋼鐵大國競合關系,由此推進新一輪世界鋼鐵產業轉移平順展開並迎接中國鋼鐵時代到來。

『肆』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1.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鐵工業基礎薄弱,全國沒有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在蘇聯援助下,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得以建設,形成了鋼鐵工業的「三大」、「五中」、「十八小」格局。隨著「三線建設」的推進,西南、西北地區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2. 1978年,我國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1952年至1978年,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然而,在這一階段,鋼鐵工業的發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企業管理水平低、職工積極性不高,以及鋼鐵工業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協調發展問題。
3. 1978年改革開放後,我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為利用國外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激發了企業活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加快了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建設了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廠等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並對一些老的大型鋼鐵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
4. 2001年至今,中國鋼鐵工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增長到2003年的2億噸,再到2005年的3.6億噸,2006年達到4.2億噸。2001年至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高達30.42%。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5. 「十二五」期間,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鋼鐵工業為建築、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品種質量明顯改善,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噸鋼綜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標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12.8%、52.3%和42.4%。

『伍』 鐵礦石屹立不倒,國內鋼企虧損么,如果虧損為何出口

這么說吧,鐵礦石大幅上漲,會給人們一個錯覺,就是鋼企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那麼鋼廠的利潤大減,甚至是虧損。其實,鋼企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

一般正常企業經營,如果虧損,你還大量生產么?我想正常的企業不會這么干。看看棉紡織企業吧,進入消費淡季,不賺錢,就限產或者直接放假好了。國內鋼企的噸鋼利潤只是下降了而已,況且鋼材的產量還大幅增加。

鋼鐵產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 鐵礦石供給趨緊導致鐵礦石產業鏈地位抬升,進而大幅侵蝕鋼鐵利潤空間。整體而言,在鋼弱原料強勢格局下, 鋼鐵產業鏈地位邊際趨弱且盈利快速回吐,2019年前4月中鋼協重點鋼企實現利潤總額232.5 億元,同比下降22.83%。

我國是全球鋼鐵產量第一。對於鋼鐵產量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全球產量看中國,中國產量看河北,河北產量看唐山。這么大的產量,僅靠國內地產和基建,是消耗不掉的。只能出口,鋼企虧損盈利與否,都需要出口,否則全都壓在倉庫里么?這部分多餘的產量,就是靠出口來消化的。

所以說,原材料上漲並未讓鋼企虧損,而出口則是一個銷售渠道,消耗多餘的產量而已。

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凡是不針對問題本質回答,只要是黑中國、黑體制,扯到貪污腐敗的就很多贊,真正優秀的圖文分析反而沒人看,真是有趣!

首先需要探討一下鋼廠現在是否是虧損的?

自從年初巴西淡水河發生潰壩事故之後,鐵礦石價格已經漲了8個月了,以青島港61.5%澳洲粉礦為例,目前干基含稅價格960元/噸。 但是很奇怪的是,鐵礦石價格的上漲還沒有傳到到鋼材價格上?

一方面巴西淡水河是突發事件,不是結構性問題,鋼廠很難去改變生產計劃;另一方面,7-8月份是鋼材的消費淡季(夏季炎熱,開工率低;),這就導致了當前鋼材價格並沒有跟隨鐵礦石上漲。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鋼廠的利潤被不斷壓縮。

近期唐山地區鋼廠的螺紋鋼毛利曾跌至500元/噸,但是利潤仍然處於 歷史 的中位,當然還要去除掉費用以及軋製成本等,利潤可能就在200-300左右。當然並不排除一些成本管控較弱的鋼廠已經虧損了,市場上總有做的好做的不好的。 但是這一現象我認為不會持續,隨著鋼廠「金九銀十」的到來,鐵礦石和鋼材的價差肯定會縮小,鋼廠利潤也會隨之增加。

我們假設鋼廠現在就是虧損的,為什麼還要出口?

1、訂單。鋼廠生產的東西並不是我今天生產了,明天我吆喝著去賣,早就已經簽訂好了訂單,下游也是如此,我需要什麼東西肯定是要先備好貨的,臨時去買一方面不一定買得到,另一方面價格肯定會比正常購買要高。所以雙方都願意去簽訂單,那麼有出口貿易的鋼廠就必須要出口。

2、客戶。客戶資源是任何鋼廠都不會去舍棄的,ok,你賺錢的時候你就賣給他,你虧錢的時候就不賣了么?客戶關系怎麼去維系,這種不牢固的關系必然會被其他競爭力撕裂然後形成牢固的合作方,而原來的就只有被淘汰。所以,即使虧損也不得不出口。

最後希望大家能開朗一點,別那麼腹黑,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從整體看,未來鋼材的產量增速將大於鋼材消費的增速,鋼鐵過剩的危機也會臨近,但就目前而言國內鋼企還不至於到虧損的地步,一方面都有一定的鐵礦石儲存,另一方面利潤空間還是有的。

而且2012年左右國內鋼企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普遍虧損期,因為鋼企大部分會有一定的國家力量在裡面所以是可以支撐的,如果企業不運作可能虧損更加嚴重,所以堅持出口還可以增加收入來源,包括有一些涉及到國家層面的因素

為何虧損仍要出口?緣於國內需求不足,即供大於求。舉個例子,本來國內只要10斤鋼,但生產了20斤。那多餘的10斤呢?出口當然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至於虧損要這樣算,假如不出口,10斤就成為庫存。假如第2年國內還只需10斤。理論上就不需要生產了。那麼鋼鐵行業的上游也構成了大量庫存,這樣對整個行業造成的影響就很大。正是由於私有制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才造成正常經濟周期的自然循環。從而誕生了華爾街模式,即反向推動。但這個模式本身並不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往後拖延一下。且還能造成更大的危機。對中國來說,房地產和基建很多都是由於反向推動而興起。

雖然2019年鐵礦石價格的漲幅已經達到80%,但並不一定會造成鋼企原材料真實成本的升高同樣的幅度,除了匯率影響以外,還要看企業有沒有為鐵礦石原料做風險對沖計劃,因此並不一定因為原料價格上漲就會出現虧損,還是要看具體的運營情況和市場情況。

國內大型鋼企都是規模化經營,采購的鐵礦石和煤等原材料的數額都是非常巨大的,而根據生產的特點和計劃,都不是馬上采購馬上排單生產,需要做比較長一些時間的采購計劃,特別是需要進口優質鐵礦石的企業,海運時間並不短,需要考慮價格的變化對成本產生的影響,需要提前做好計劃,在金融市場上預先買入等值的合約進行風險對沖,以鎖定成本。

因此如果控製得當,計劃得好的話可以控制住成本,比如年初做好計劃的鋼企,如果當時用了對沖的策略,即使現在購買,也可以把價格鎖定在年初的價位,實際成本並沒有漲得那麼大。

至於產品的出口,完全是市場行為,與市場需求和鋼企的銷售策略相關。我國是鋼鐵生產大國,而鋼鐵是全球通用的必用產品,在建築、 汽車 、家用電器等等很多行業使用廣泛。布局海外,是很多企業都在做的事,可以根據營虧調整產能和優化成本,沒有一家企業會長期虧損地做生意。

總的來說,鐵礦石原材料上漲並不是對所有的企業都會產生致虧的影響,而產品出口是市場行為,海外市場是鋼企重要的銷售市場,只要不是支撐不下去,應該都不會輕易放棄。

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剛開始大力的補貼,用於傾銷戰爭,等我們佔領了市場以後,我們再來慢慢的增加它的價格,就像以前的美團外賣一樣,以前的外部美團外賣和餓了嗎平台,大量的補貼用戶,讓用戶產生這么一種依賴感,讓用戶產生這么一種吃東西必須要點外賣這種習慣。等他們100%控制市場以後,他們再來慢慢的採摘成果,收獲勝利的果實,這個時候就可以慢慢的提價格了,因為市場都被你控制了,人家沒得選,所以鋼鐵市場也是這樣,剛開始大量的補貼用戶,甚至於虧本做這個生意,等我們控制了全球鋼鐵市場以後,我們中國鋼鐵企業就可以慢慢的提高價格了,因為到時候人家沒得選,到時候就是我們中國鋼鐵企業的天天下。

中報業績檔口,投資人還是暫時迴避鋼鐵水泥,但是整體上看,中國鋼鐵行業經歷了產業調整情況正在好轉。

其實鋼鐵行業直觀行情如下兩張圖:

這是過去一年鐵礦石的走勢圖,一條毫無疑問的上漲曲線

上圖來自鋼之家,提取國內的鋼鐵價格走勢,你會發現實際上鐵礦石的漲價因素沒有傳導到鋼鐵的價格,也就是國內鋼鐵價格在下跌或者平行走勢。

對於出口,那是不是存在國內外的價差呢?

不能說一定國際鋼鐵價格就高於國內,實質上國內和國際鋼鐵價差在不停的變化,由於我國是鋼鐵的主要生產國,佔到一半以上的產量,所以基本上國際市場鋼鐵的定價可以以我們國內的定價為參照。但各國的需求和各國國內房地產建造的具體情況掛鉤,比如歐洲依然有些蕭條,而美國需求略微強勁。

總結:實際上很好理解為什麼要出口。從行業來看,鐵礦石連續上漲,而鋼鐵價格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因為全球需求增長並沒有那麼快,而鐵礦石由於1月份巴西水災導致整體的出口量減少。但預計這種狀況是暫時的,鋼廠不能因為一些短期的因素而改變生產計劃退出市場。那麼一些富餘產能的鋼鐵出口也無可厚非。

由於供給側改革,和產能優化退出,實質上鋼鐵業今年1-4月情況還算可以,在鐵礦石漲價大背景下,利潤率平均在3.5%,2018年利潤率曾達到過7%,這說明政策層面的動作是有效的,提高了現有鋼鐵行業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了產品質量,壓縮了粗鋼低效率產量。

而現階段,個人認為也許鋼鐵的巨大產能輸出會成為一種利器,擠壓他國的鋼鐵產業,逐漸控制全球鋼鐵產業鏈。當然了,需要保持正的利潤率,還要應對他國貿易保護主義主導的反傾銷調查。

但投資人依然不可能在年中看好鋼鐵股票,要等待鐵礦石和鋼鐵價格之間的倒掛被逐步的磨平,畢竟鋼鐵行業屬於周期性行業,和房地產又掛鉤,而最近房地產貸款方面正在收緊。當然倒過來的價格壓力也會讓鋼鐵行業加速產業轉型和優勝劣汰,提高產品附加值,這條路任重而道遠,但如今不得不走。

虧損是假!利潤進了官員腰包是真!還記得那年澳大利亞礦石暴漲幾百倍的事嗎?那是把國家的錢給了澳大利亞!賣了國後,然後國內官員得到了幾十倍的回扣!!!高管沒有好東西!為了私利他們可以賣國啊!!~

中國少建點房子,鐵礦口怎麼漲,鋼鐵企業需求大,帶來高房價,高污染,美國那麼有錢,為何高樓大廈沒中國多呢?

國企越虧老闆一一年薪越高、回扣越多

閱讀全文

與中國鋼鐵業2017年交了多少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材企業泵差怎麼做賬 瀏覽:646
絞牙模具什麼情況下會崩 瀏覽:338
200x2005方管規格 瀏覽:638
空調的銅管是怎麼焊接的 瀏覽:373
雲南鋼管調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371
焊接焊道都焊不好是因為什麼 瀏覽:820
魯班算鋼筋准確率多少 瀏覽:467
鹽城仿木護欄怎麼生產的 瀏覽:441
熱壓成型模具怎麼手動打開 瀏覽:501
不銹鋼大型鑄件有什麼產品 瀏覽:769
剪力牆一塊板多少根鋼管 瀏覽:613
70圓不銹鋼棒304材質多少錢 瀏覽:656
哪裡可定製木質卡通模具 瀏覽:704
反映鋼材受力變形的性能指標是什麼 瀏覽:339
一家合金筷子質量怎麼樣 瀏覽:462
鋁合金中如何加入銅 瀏覽:116
世界鋼鐵產量有多少 瀏覽:40
鋼構板房廠家直銷怎麼樣 瀏覽:471
做冰棍模具到哪裡買 瀏覽:762
建築上使用的鋼筋模仿了什麼的保持水土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