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誰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7月30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斗中不幸身受重傷。
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斗崗位的理想。
《鋼鐵是怎樣煉成》內容簡介
這本書講述的是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參加革命的時候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堅持投效祖國,最後因為身體原因才不得不退回到體力勞動中。
但是長時間的忘我工作讓他的身體越來越差,最後導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難,最後和死神抗爭,用自己驚人的毅力從事文學創作,最終獲得了成功的故事。
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誰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蘇聯作家、革命者,代表作品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0年,開始創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4年,當選蘇聯作家協會會員;次年,被蘇聯政府授予列寧勛章。
作品鑒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社會主義文學中的一部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藝術典型。作者在刻畫這一人物形象時嚴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實,並不把保爾的堅強意志和剛強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認為是在英勇的戰斗和艱苦的勞動中,在刻苦的學習和嚴格的律己中鍛煉出來的。
❸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作者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6日或22日),蘇聯作家、革命者,代表作品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沃倫省奧斯特羅格縣維里亞村,11歲開始當童工。1919年,加入紅軍第一騎兵師,參與蘇俄內戰。1923年,擔任烏克蘭別列茲多夫共青團支部書記,1924年,加入烏克蘭共產黨。
1930年,開始創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4年,當選蘇聯作家協會會員;次年,被蘇聯政府授予列寧勛章。1936年12月26日因腎結石和膽汁中毒逝世。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創作背景:
20世紀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在文藝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統一的局面。
斯大林時期的國家用「一統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視文學藝術在培養青少年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許多作品的寫作目的就是向青年灌輸「共產主義理想」。
官方強調文學用「社會主義精神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文學藝術要完成這種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體現社會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英雄人物。
這一時期,蘇聯文學的主題是歌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歌頌黨和領茄瞎寬袖,塑造蘇維埃新人的光輝形神哪象,蘇聯文學的任務就是根據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創造出一個絕對信仰共產主義的人物並把他描繪得真實可信。
奧斯特洛夫斯基響應官方的號召開始撰寫《鋼鐵》,保爾樸素的階級感情、狂熱的獻身精神、對共產主義的美好憧憬顫亮和對領袖的絕對服從正是斯大林推行其路線所需要的。
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誰寫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英語: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07月30日—1936年12月22日),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7月30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 ,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斗中不幸身受重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歷時三載,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斗崗位的理想。
(4)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是哪個國家的作者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出身於貧苦鐵路工人家庭的保爾·柯察金,早年喪父,全靠母親為人洗衣賺錢,將他養大。12歲那年,保爾·柯察金離開了學校,跟著母親來到車站的食堂幹活,受盡老闆娘的壓迫。不久,哥哥阿爾青為他在發電廠找了一份工作,保爾離開了食堂。
社會動盪,匪幫到處抓人,裝配工朱赫來為了躲避搜捕,躲藏到了保爾家裡,並講述了彼得留拉匪幫的暴行,講解革命道理。後保爾懂得了布爾什維克是為窮人爭解放的革命政黨,立志上前線,戰斗在革命崗位上。戰爭結束後,和達雅結婚了,開始了新的生活。
主要人物
1、保爾·柯察金
出生於貧困的烏克蘭鐵路工人家庭,早年喪父,十分貧苦。全憑母親替人洗衣做飯維持生計,直到哥哥工作之後,才有所改善。後到省肅反委員會工作。妻子是達雅·柯察金娜,第三個戀人。
2、冬妮婭
保爾初戀對象,是一個林務官的女兒;純潔善良,美麗動人。冬妮婭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認識保爾·柯察金的,由於他的倔強和熱情,她不自覺地喜歡他,但由於階級出身的關系,她沒有和當時許多的青年一樣去參加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偉大斗爭,保爾因此放棄了他們的感情。
❺ 快開學了,跪求:《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作者稱號、朝代、國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俄語: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1942年,蘇聯根據原著小說拍攝了一部同名的電影。
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前蘇聯作家
俄國
作者簡介: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1936年),前蘇聯著名勵志作家布爾什維克。自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The making of steel)問世以來,他就同書中的保爾·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千萬萬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190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一家釀酒廠的季節工,母親在大戶人家當廚娘,家境十分貧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書,十歲左右就開始幹活謀生。奧斯特洛夫斯基幹過各種職業,如幫人家牧馬,在車站食堂當小伙計,在發電廠當助理司爐等,貧困屈辱的生活培養了他對舊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13歲的時候,他就開始積極參加革命活動。 1918年,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家鄉一度被德國軍隊佔領,他冒著生命危險去完成組織上交給自己的收集敵人情報和將革命布告貼到德軍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務,顯示了他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們的贊揚。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19年7月,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家鄉成立了共青團,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團員,並參加紅軍奔赴前線同白匪軍作戰。第二年在一次激戰中,他的頭部、腹部多處受傷,右眼因傷而失明。嚴重的傷痛使奧斯特洛夫不得不離開隊伍。然而,傷勢剛剛有所好轉,他就以高度的革命自覺性轉入勞動建設,先是到一家鐵路工廠當助理電機師,後又自願報名參加突擊隊,投入修築鐵路的艱苦勞動。在工地上,他染上了傷寒並患了風濕病,常處於昏迷狀態。這場大病還未痊癒,他又積極參加在第伯聶河上搶撈木柴的緊張勞動。因為長時間泡在齊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風濕病更加嚴重,又很快迸發了多發性關節炎,肺炎。從此失去了最起碼的健康,並日趨惡化,到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動能力,但他絲毫也不悲觀消沉,「只要心臟還沒有停止跳動,就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對黨有用的人。」學習文學創作,是躺在病床上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找到的「進入生活的入場券」。 1927年底,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做斗爭的同時,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壯大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兩個月後小說寫完了,他把小說封好讓妻子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徵求他們的意見,戰友們熱情地評價了這部小說,可萬萬沒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郵局弄丟了。這意外的打擊對他來說,實在是太殘酷了,但這並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志,在參加斯維爾德洛夫共產主義函授大學學習的同時,他開始構思規模更大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4年小說出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隨後,奧斯特洛夫斯基開始創作另一組三步曲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面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貢獻。1936年12月,由於重病復發,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蘇聯人。父親是釀酒廠的制曲工人,也曾在外村或城裡打零工.還當過五年郵差。他到過彼得堡,服過兵役,接觸過進步的大學生,知道一些革命者與沙皇作斗爭的故事。母親出身貧寒,小小年紀就不得不去給人家幹活,放鵝、種菜、照看孩子。他們婚後生下六個兒女,夭折了兩個。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小,上面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母親除了做家務帶孩子,還替人家做針線活,當女傭。他十歲那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全家為逃避戰火,輾轉到達舍佩托夫卡定居。這時,日子過得更加艱難。 奧斯特洛夫斯基十一歲就進當地的火車站食堂當小伙計,十四歲進發電廠,給司爐工、電工打下手,也干過鋸木柴、卸煤等雜活。他從小具有極強的求知慾,渴望念書,但只斷斷續續地上過幾年學。在學校里,他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十分活躍,是老師的好助手。他試寫過童話、短篇小說和詩歌,在學生自編手寫的「雜志」《青春的色彩》上發表過習作。他還喜歡演話劇,最愛登台扮演具有英雄氣概的角色。他幾度輟學,大都是由於貧窮,有一次則是因為觸犯了教神學課的神父。於是,這孩子想盡辦法借書,甚至把午飯讓給報販吃,換取報刊來看。他在十二歲時就讀過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牛虻》,從此,牛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