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鐵俠的心臟是人的嗎還是機器的,那個反應堆只是為了吸彈片,還是給鋼鐵俠供電,如果心臟是人的
在第一部中就來說了啊,心臟源還是人類的,不過在胸口中心有一個反應堆,是為了防止爆炸時打進身體里的炸彈碎片跟隨血液進入心臟,同時,這個反應堆也是鋼鐵俠鋼鐵外衣的供電設備,不過到了第三部的時候,每一個鋼鐵外衣都可以遠程操控獨立飛行了,所以身體里那個核反應堆給鋼鐵外衣供電的技能就被削弱了
Ⅱ 鋼鐵俠的動力核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原理:
胸口冷核聚變(ARC反應堆,也叫方舟反應爐),這種能源是接近核能,專將氘和氚注入屬到反應堆的安全殼內,然後為其提高能量使得電子脫離宿主原子,形成等離子體,這一過程會釋放巨大的能量。
(2)鋼鐵俠胸口的反應堆是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ARC」新型核聚變反應堆可用於核聚變的基礎研究,也可以作為核聚變電廠的原型。據研究人員介紹,隨著磁場能量的提升,核聚變產生的能量成四次方倍增。這就意味著,磁場能量提高一倍,產生的聚變能量將提高16倍。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成員布蘭頓-索爾博姆解釋說,「磁場能量的任何一點點提升,將為你帶來巨大的收獲。」雖然這種新型超導體並不能將磁場能量提高到兩倍。但是,它們的磁場強度足以將核聚變產生的能量提高到標准超導技術的10倍。這種巨大的進步將促進反應堆設計方案的優化和改進。
Ⅲ 鋼鐵俠反應堆是什麼原理
鋼鐵俠反應堆是根據「托卡馬克裝置」的原理,製作成的。
托卡馬克是一環形裝置,通過約束電磁波驅動,創造氘、氚實現聚變的環境和超高溫,並實現人類對聚變反應的控制。它的名字Tokamak來源於環形、真空室、磁、線圈。最初是由位於蘇聯莫斯科的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
(3)鋼鐵俠胸口的反應堆是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歷史發展:
二戰末期,前蘇聯和美、英各國曾出於軍事上的考慮,一直在互相保密的情況下開展對核聚變的研究。幾千萬、幾億攝氏度高溫的聚變物質裝在什麼容器里一直是困擾人們的難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前蘇聯科學家提出托卡馬克的概念。
1954年,第一個托卡馬克裝置在原蘇聯庫爾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建成。當人們提出這種磁約束的概念後,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在一些方面的進展順利,氫彈又迅速試驗成功,這曾使不少國家的核科學家一度對受控核聚變抱有過分樂觀的態度。
1990年,中國國家科學院等離子所興建大型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得到俄、美、歐盟等機構、專家大力的支持。特別是俄羅斯科學家,世界聚變研究最具權威的俄羅斯國家研究中心卡多姆采夫教授,成為裝置建設的「經常性技術指導」。
1993年HT-7建成,中國成為世界上俄、法、日(法國的Tore-Supra,俄羅斯的T-15,日本的JT-60U)之後第四個擁有同類大型裝置的國家。中國在裝置相關的超導、低溫製冷、強磁場等研究都登上新的台階。
1993年12月9日和10日,美國在TFTR裝置上使用氘、氚各50%的混合燃料,使溫度達到3億至4億攝氏度,兩次實驗釋放的聚變能分別為0.3萬千瓦和0.56萬千瓦,大約為JET輸出功率的2倍和4倍,能量增益因子Q值達0.28。與JET相比,Q值又得到很大提高。
1997年9月22日,聯合歐洲環JET又創造輸出功率為1.29萬千瓦的世界紀錄,能量增益因子Q值達0.60,持續時間2秒。僅過了39天,輸出功率又提高到1.61萬千瓦,Q值達到0.65。
1997年12月,日本方面宣布,在JT-60上成功進行了氘-氘反應實驗,換算到氘-氚反應,Q值可以達到1.00。後來,Q值又超過了1.25。在JT-60U上,還達到了更高的等效能量增益因子,大於1.3,它也是從氘-氘實驗得出的結果外推後算出的。
2000年,HT-7實驗放電時間超過10秒,標志中國在這重大基礎理論研究領域中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2002年1月28日,在中國成都的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與合肥西郊的中國科學院等離體物理研究所,基於超導托卡馬克裝置HT-7的可控熱核聚變研究再獲突破。
實現了放電脈沖長度大於100倍能量約束時間、電子溫度2000萬攝氏度的高約束穩態運行,中心密度大於每立方米1.2×1019,運行參數居世界前兩位。本輪實驗有來自美、日等14個研究機構的18位外籍專家參與。
2006年,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實現了第一次「點火」——激發等離子態與核聚變。很快,它就實現了最高連續1000秒的運行,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2012年04月22日,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中性束注入系統(NBI)完成了氫離子束功率3兆瓦、脈沖寬度500毫秒的高能量離子束引出實驗。本輪實驗獲得的束能量和功率創下中國國內紀錄,並基本達到EAST項目設計目標。
Ⅳ 誰能給我詳細解釋《鋼鐵俠》的心臟反應堆(ARC-REACTOR)原理,哪怕科幻的解釋!
鋼鐵俠故事中的arc reactor的全稱應該是plasma arc reactor,直譯為「等離子弧反應堆」,電影中的反應堆的原型是Tokama(一種可控核聚變裝置,通電使其內部產生磁場,繼而加熱其中的等離子體,使之發生核聚變)。不同的是,電影把實際中常用的核聚變燃料氘、氚替換成了過渡金屬鈀,後來又換成了「Howard Stark element";以及電影中設定的核聚變反應條件比現實更加容易達到。因此,應譯為「等離子弧反應堆」。x0dx0a拓展資料:x0dx0a此項不會造成放射性污染,極少的反應原料可以進行極大的產能,能量的輸出形式和輸出大小可控性極強,類似於完全可控的核聚變反應,是真正意義上的具有極大實用價值的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