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解決鋼鐵行業發展中的問題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已近1000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它所提供的工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佔全國總數的60%和40%,並提供了大約75%的城鎮就業機會,成為縣及縣以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可見,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但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外部宏觀經濟變化對其影響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適應的情況,導致其在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面臨巨大的困難。分析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探討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促進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是當前會計界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對項目投資缺乏科學論證。一是片面追求熱門產業,不顧客觀條件和自身能力,無視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認為什麼行業都可以做,什麼行業都能夠做好。有些企業甚至片面認為國家調控什麼就應該上什麼,肯定能賺錢。二是對項目的投資規模、資金結構、建設周期以及資金來源等缺乏科學的籌劃與部署,對項目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將要發生的現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預測,倉促上馬。一旦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收緊銀行信貸,使得建設資金不能如期到位,企業就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近幾年來許多企業所投資的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項目由於資金困難而夭折,或割肉賣出或成為永久性在建工程,不僅企業自己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將一些銀行拖入泥潭。
2、財務風險意識淡薄,企業始終在高風險區運行。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過度負債。企業要發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負債經營,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作用。但是,一些企業不顧成本、不惜代價,不考慮自身的償還能力,千方百計從銀行獲取貸款。有些企業甚至不明白借債還錢這一最淺顯不過的道理,認為從銀行獲得貸款就是獲得利潤,只考慮如何將貸款弄到手,而並沒有認真考慮如何能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效益,更沒有考慮如何償還。在借入資金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情況下,一些企業進入了靠貸款維持生存的惡性循環。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財務風險極大。二是短債長投。在國家實行較強的宏觀調控力度的條件下,企業要獲得固定資產貸款比較困難。一些企業就採取變通的辦法,擅自改變貸款用途,將短期借債用於投資回收期過長的長期項目投資,導致企業流動負債大大高於流動資產,使企業面臨極大的潛在支付危機;三是企業之間相互擔保,相同資產重復抵押,或為了融資而不斷投資新項目,甚至拆東牆補西牆,形成復雜的債務鏈。這不僅加大了銀行對企業財務狀況判斷的難度,也給財務監管帶來很大困難,造成整體負債率不斷抬高,企業經營成本和財務費用不斷加大,支付能力日漸脆弱,資金鏈條過緊並隨時可能出現斷裂。
3、財務控制薄弱。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形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有些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周轉;二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應收賬款周轉緩慢,資金回收困難。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很多企業月末存貨佔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數倍,形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四是重錢不重物,資產流失、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財務管理職責不明,資產浪費嚴重。
4、財務會計工作流程不規范、不嚴格。一是原始憑證、會計分錄、科目應用、賬冊設置以及財務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規范,沒有形成嚴格的制度;二是會計報表的編制既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又沒有完全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去做,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對材料、工時、動力等消耗沒有進行嚴格的定額管理和健全的分析核算制度;三是企業沒有或無法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缺乏必要的財務監督機制。
原因分析我國許多中小企業都是在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制度縫隙中發展起來的,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難的發展過程。在艱苦的創業過程中,由於受當時制度環境與企業先天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約,企業的成功大多與創業者個人的膽識、經歷以及創業精神有密切關系。因此,在以後的發展中,難免受到脫胎的環境和自身成長路徑的影響。具體來說,這些因素對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股權結構與經營模式的影響。中小企業的所有權結構一般來說是高度集中的,在經營模式上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在中小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個體、私營性質的企業,在這些企業中,企業領導者集權、家族化管理現象嚴重,項目決策不科學,不民主,隨意性較大,個人說了算的情況盛行,難免造成投資決策失誤。
2、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和管理能力的影響。現有的中小企業,大部分是在八十年代短缺經濟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其中相當一部分管理者的素質、能力還停留在當時的水平,管理觀念陳舊,管理思想落後,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通盤考慮和有效機制中,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3、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的影響。一是企業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二是工作流程不規范,制度不健全。致使財務審批隨意性大,越權行事現象嚴重,造成財務管理混亂;三是財務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缺乏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法制觀念比較淡薄,對財務會計法律法規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認識。
促進中小企業改善財務管理的對策
1、積極推進產權改革。明晰產權、建立規范的企業產權制度,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制度和組織基礎。因此,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必須進行產權制度改革。通過規范產權改革,一是解決所有權過分集中的情況,形成多元化的產權結構,防止一股獨大;二是建立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現代企業的治理結構。在建立新的產權結構的基礎上,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組織架構和決策機制,為進行良好的財務管理構建制度和組織基礎。
2、經營者必須樹立理財觀念。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從理財的角度來看,經營者必須樹立三個觀念:第一,樹立專業化經營觀念,規避多元化投資風險。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相對較弱,企業的資源有限,領導人的知識、能力有限。加之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快,技術更新周期短。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必須集中有限的資源,努力在某一個行業做實、做精、做強,這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也是企業理財的基礎。第二,樹立財務風險觀念。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積極作用,是許多經營者的良好願望。然而,財務杠桿的積極作用是以借貸資金的收益高於資金成本和企業的償還能力為前提的。每個企業都有一個合理的負債率,就是銀行,也要求有一定的資本充足率。負債率太高,本來就是鋌而走險,加上中國經濟是周期性的,一旦遇到調控,許多銀行只收不貸,即使一個正常負債的企業,一旦遇上這種情況,也很難存活。對負債規模大、負債率高的企業更是如此。因此,負債經營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的償還能力和資金的使用效益,規避高負債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風險。第三,樹立現金流觀念。現金流是維持企業正常經營的血液。現金凈流量是企業成長的動力。對許多企業來說,現金凈流量的意義甚至高於經營損益。不少企業一年忙到頭,生意做得很大,錢也賺了不少,但卻在別人手中,企業的一大塊現金被客戶佔用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為負數,沒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收益。因此,關注現金流量,掌握現金流的狀況及走向,包括其經營中創造現金的能力和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的使用效率,是企業經營者必須隨時掌握的基本信息和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3、按照相關財會法律、法規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比較規范、完善和自律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工作流程和財務管理制度。要按照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在規律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財務管理的組織體系和相應的工作機構,在分工協作的原則下,明確管理崗位和人員職責,嚴格財務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審批程序;同時要根據國家法律規定,結合本企業財務管理上的薄弱環節,制定財務計劃、資金籌集、資產管理、成本費用管理、勞動用工及工資、利潤分配等管理制度,並切實貫徹執行。
4、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會計人員要持證上崗,無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要經過培訓、考核,達到要求後發證上崗;被委任會計領導崗位的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職務任職資格,決不可濫竽充數;對會計人員要經常進行職業道德、業務技術教育,提高素質,《會計法》對此都有明確規定。把好用人關,是實施良好的財務管理的重要條件。
5、財務資金管理活動的外包。由於企業自有資源和活動領域的局限,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擁有企業管理活動所需要的一切專業技能和資源。中小企業可將部分財務管理業務交由專業機構進行管理。
㈡ 鋼材行業資產負債率 一般不能超過多少
任何企業負債一般最多不超過50%,製造業真正達到45%就很危險了,因為資不抵債,利潤不足以付利息,否則銀行就會才去措施了,但是現在那個企業不是越欠錢欠瘋了,都是老百姓買單,尤其鋼鐵行業都是政府在支撐,否則12年都垮得差不多了。
㈢ 並購基金及其盈利模式詳解
並購基金,是專注於對目標企業進行並購的基金,其投資手法是,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獲得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然後對其進行一定的重組改造,持有一定時期後再出售。
並購基金與其他類型投資的不同表現在,風險投資主要投資於創業型企業,並購基金選擇的對象是成熟企業;其他私募股權投資對企業控制權無興趣,而並購基金意在獲得目標企業的控制權。
並購基金經常出現在MBO和MBI中。
並購基金的盈利模式:
一、「資本重置」獲利
並購基金可以通過資本注入降低企業負債,即實現資產負債表的重置,或叫資本結構調整(recapitalization)。去年中國鋼鐵行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升至70%,負債額達到1萬億元。有則建議鋼企「不要借款,要想方設法讓別人來投股權」。
並購基金的注入使負債累累的企業去杠桿化、大幅度降低債務成本,給予企業喘氣、生存和休整的機會。這樣的「資本重置」過程往往能幫助企業提升效益、獲得資本市場更好的估值。
二、「資產重組」獲利於1+1>2或3-1>2
並購基金可以參與企業的資產梳理、剝離、新增等一系列活動,給企業組建一個新的、被認可的資產組合,然後通過並購進行轉讓,以這種方式來實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比如美國通用汽車,當時已經申請破產保護,並購基金進去,通過各種方式打包重新再IPO或賣出。當年弘毅資本收購江蘇的一家玻璃企業,再整合其他的六七家玻璃企業,然後打包為「中國玻璃」於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2005年內地僅有的兩家紅籌公司之一。中國玻璃法定股本7億股,已擴大股本3.6億股,IPO後首日市值為8億元。弘毅投資擁有其中62.56%的股權。中國玻璃是弘毅投資的經典手筆。
三、「改善運營」法
很多時候並購基金不是單純靠資本的注入來實現投資回報,而是通過指導和參與所投資企業的日常運營,提升企業的經營業績最終獲得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這類盈利模式是國際並購基金中最常見的。通過引入新的CEO和高管團隊、推動新的發展戰略、提升運營效能等等,企業在兩三年內經營業績如果能實現大幅度改善,那無論是「二次上市」還是賣給下一個投資者或基金,這時的企業價值可能翻了幾倍。
當然,改善運營還可以通過大規模的橫向並購形成「市場控制力」,比如中國建材集團通過並購實現水泥產業的「核心利潤區」、降低惡性競爭;也可以通過上下游企業的「縱向並購」降低運營成本,比如煤炭企業進入發電行業、電商並購物流倉儲企業等。
四、通過「稅負優化」獲利
一般來說,稅前的債務成本比股權成本要低;如果債務利息成本又享受免稅,那麼這又降低了稅後債務成本。因此,並購基金也可以人為地增大所投資企業的杠桿,以此獲得稅負優化。
如果允許採用固定資產加速折舊,那麼這樣組合起來的高杠桿和高折舊,通常會給並購後的企業帶來可觀的短期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當並購基金是實際的企業控制者的時候,分紅政策也由並購基金說了算,那麼連續幾年的快速分紅會給基金帶來不錯的回報!這類通過債務結構獲利而不是通過經營業績獲利的所謂「分紅重置法」(dividendrecapitalization),時常受到媒體的批評。
五、「借殼獲利」法
如果要收購一個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的殼已經從前幾年的一兩億港元上升到三四億港元的價格。並購基金在收購上市公司「殼」後,通過不斷往裡注入自產或引入新的業務,拉升股價,在二級市場獲利。在A股市場,這類借殼的行為主要發生在ST公司,用以幫助那些急於上市、盈利較好的企業。
並購基金作為新公司的股權投資者可以採取「跟投」占股的策略,實現日後較高的二級市場回報。類似地,並購基金可以去收購一些資產,通過一系列「整合裝飾」,未來可以轉讓給上市公司,或者是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再變成上市公司的小股東,但是不一定構成反向並購成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
弘毅投資旗下在成功上市「中國玻璃」後,它對河北耀華玻璃的收購,曾經引發傳言,弘毅投資有意將耀華包裝後,轉手賣給英國皮爾金頓公司(Pilkington)或日本板硝子玻璃有限公司(NSG)。
六、「過程盈利」法
因為任何一宗大型的並購案都會涉及到「交易結構設計」,這包括並購交易的支付方式可以是現金、可以是換股、可以是帶有「對賭」性質的付款條約;交易結構設計還包括了融資工具的選擇。
隨著並購融資工具或者並購支付工具的增多,比如過橋貸款、定向可轉債、認股權證,或者是垃圾債券,或者推行股票分級制度,未來並購重組有很多種組合的方式,這樣並購基金在操作過程中能夠通過不同的並購工具來實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增值或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放大。
七、「公司改制」獲利法
這是一個很具中國特色的並購基金獲利方法,即通過並購基金的介入,打破原來「純國有」或「純家族」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建立更科學合理的董事會、公司治理系統、激勵體系等,從源頭上改變企業的行為方式和企業文化等,以期獲得更佳的經營業績回報。
比如,弘毅資本近些年來大量並購或參股地方政府主導的企業改制重組,仍舊持有中復連眾、快樂購物、耀華玻璃、石葯集團等多傢具有國企血統的企業。
㈣ 如何提高鋼鐵行業經濟運行質量五個重頭戲
總量調控依然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頭戲。對鋼鐵工業而言,仍要下大力氣進行總量調控,目前應突出抓好兩點:一是對鋼鐵產能的總量控制,產能過剩是影響鋼鐵企業經濟效益和運行質量的基礎因素,它既影響存量的經濟效益,又對今後增量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從存量看,目前鋼鐵產能已達到9.7億噸,遠高於實際產量。2012年,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55億元,今年初以來,投資勢頭更勁,新增能力會進一步擴張。筆者認為,要把化解產能過剩作為推進鋼鐵行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鋼鐵產業素質,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實現路徑。二是對產品總量的調控。要用有限的產量、最低的生產成本創造最大的效益。近年來,由於產品供過於求、價格下滑,有些產品價格已跌破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產量的增長帶來更多的是負面效益,不僅帶來庫存上升,過多地佔用資金,而且會加劇市場供過於求的矛盾,使價格進一步下滑,造成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情況。所以,要根據市場需要,嚴格控制產品總量,千方百計提高噸鋼盈利水平,實施集約化經營。
調整產品結構,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在市場供過於求,價格長期低迷的情況下,調整產品結構、研究開發高價值且市場緊俏的新產品是新形勢下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亮點。有的企業研發的新產品,一噸的盈利水平相當於其他普通產品的十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凡是價高利大的新產品佔比重較高的企業,整體盈利水平都比較高。寶鋼的盈利水平一直在全行業名列前茅,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新開發的價高利大產品所佔比重高,同時,他們還堅持對產品盈利水平進行分類,凡是虧損的產品盡量不生產,凡是價低利微、市場需求量小的產品盡量少生產或不生產,對價高利大、市場緊俏的產品盡量多生產、多投入。
合理控制各項費用變化。2012年,企業的期間費用達到1646億元,同比增加120.89億元,增長7.93%,其中財務費用上升24.29%,銷售費用上升3.64%,而管理費用卻下降4.24%,折舊提取下降5.92%。從這些數據中可見,應該下降的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提高了,而應該提高的管理費用和折舊提取卻下降了。這個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因為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來講,不是管理費用越低越好。管理費用下降一方面是確實是通過細化管理節約了支出;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對企業管理放鬆了,投入減少,管理粗放,形成向管理要效益的工作力度減弱。如果是後一種情況,其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同樣,在固定資產不斷增加、每年以5%以上的比率上升的情況下,折舊費反而下降5.92%,這其中,可能有一些企業通過降低折舊率而增加利潤或保不虧損的因素。但只顧當年增加利潤,過分降低折舊率,往往會影響企業的更新改造和技術進步,容易帶來設備服務年限延長,開動率下降甚至大修欠賬,造成完好率下降,其損失大大高於費用節余。所以應合理確定各項費用,該增則增,該減則減。此外,針對目前鋼鐵企業物流成本較高的問題,可通過加強管理,優化組織結構大力降低物流成本;對於目前鋼鐵企業資金緊張和財務費用較高的問題,企業要搞好資金管理,搞好資本運作,優化投融資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流動比和速動比,降低企業負債率,防範資金風險。
密切跟蹤市場變化,提高企業適應市場能力。鋼鐵企業要密切跟蹤市場變化,了解用戶需求走向,及時優化品種結構,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開展品種質量研究,搞好新產品研發,以更好地滿足國際、國內鋼材市場和用戶需求。鋼鐵行業屬於基礎原材料工業,上游受鐵礦石、煤炭等原燃材料的制約,下游受機械加工、基礎設施等行業的影響。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原燃材料市場和鋼材市場都波動頻繁。鋼鐵行業要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必須密切跟蹤市場,及時准確判斷市場價格走勢,正確進行采購、生產、銷售等經營決策,合理核定庫存,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同時,要規范企業定價和銷售行為,建立科學、高效的內部定價機制,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國內鋼材市場的相對平穩。當前特別須加強市場調研,做好市場預警預測工作,提高預警信息的及時性、准確性,防止過時信息或失真信息帶來的誤導和損失。
實施多元化經營,發展非鋼產業。發展非鋼產業是提高鋼鐵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補充。近幾年來,鋼鐵行業經濟效益一直低迷,比全國其他行業的銷售利潤率一般要低4個~5個百分點,處於墊底位置。在這種情況下,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行業不僅可以適當減緩鋼鐵產品供大於求的矛盾,也是提高行業經濟效益的重要補充。
㈤ 怎樣評價鋼鐵工業集團的融資行為
1、從供需基本面來看,短期鋼企盈利面臨承壓,總體上,仍然堅持建議關注高分紅、低估值、且未來資本性支出較少的長材類上市公司,關注高附加值產品為主或產品附加值逐步提升、且邊際貢獻高的特鋼類上市公司。長期可以關注現階段資產負債率偏高,公司毛利率大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公司。
2、宏觀經濟增速持續下滑,鋼鐵供需出現較大惡化,鋼企盈利大幅下降,上市公司直接融資很難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