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述故事情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
保爾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
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與朱赫萊一起逃跑。由於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跳進冬妮亞的花園。冬妮亞和保爾產生了愛情。
在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出院後,他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冬妮亞和保爾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體質越來越壞。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他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1934年,在母親、妻子以及同志們的幫助下,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部)終於出版了!
同冬尼婭的愛情糾葛,同麗達磊落的友誼,以及對達雅誠摯的感情表現了保爾精神世界的純潔。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什麼戰爭擴展閱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這部小說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譜寫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保爾更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面都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寧死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鬥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尤其是他在病榻上還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的過程,表現了一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志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保爾又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歷表中,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他總是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對疾病的沉重打擊,他也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而且就是在他與病魔抗爭的英雄主義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險。
保爾後來也終於認識到他不愛惜身體的行為不能稱之為英雄行為,而是一種任性和不負責任。因此,保爾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漸歷煉成熟起來的鋼鐵戰士,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讓人感到親切的榜樣式人物。
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了怎樣的戰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第一代蘇維埃青年,同國內外敵人和各種困難進行頑強戰斗的優秀小說
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背後的歷史 nbs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反映的烏克蘭內戰和波蘇戰爭背景: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烏克蘭民族愛國團體於1917年3月7日成立「烏克蘭社會團體聯合拉達」(「拉達」為烏克蘭語,「會議」、「議會」、「代表大會」之意,俄語則為「蘇維埃」)。中央拉達推舉著名歷史學家格魯舍夫斯基為主席。格魯舍夫斯基曾因反對大俄羅斯沙文主義而被沙俄政府強制留居莫斯科。起初,烏克蘭中央拉達與俄臨時政府於7月16日雙方並相互承認,但是8月17日,改組後的俄臨時政府推翻了7月間達成的協議,不承認烏克蘭總書記處的合法性。中央拉達起初擁護布爾什維克,但不久又宣布烏克蘭自治,十月革命之後,11月20日烏克蘭中央拉達宣布烏克蘭獨立,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12月17日,俄國人民委員會向烏克蘭中央拉達發出「最後通牒」:一方面承認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另一方面卻要求它服從蘇俄政權管轄。這樣荒唐的通牒,烏克蘭中央拉達當然不會響應。由於烏克蘭中央拉達成員多半是民族主義者和資產階級,支持布爾什維克的烏克蘭工人和士兵代表「蘇維埃」通過了把基輔政權交給彼得格勒軍事委員會的決議。12月24日,在蘇俄的支持下,他們在哈爾科夫召開了第一次全烏蘇維埃代表大會,大會宣布烏克蘭為蘇維埃共和國,與中央拉達抗衡,至此,烏克蘭分裂,內戰爆發;在蘇共的幫助下烏克蘭各地不斷起義,中央拉達無法鎮壓住起義,就只好同德國媾和,簽訂的《布列斯特-立陶宛協議》,以提供糧食和農副產品為代價,換取德國派遣45萬軍隊進入烏克蘭,幫助鎮壓,抵抗蘇俄武裝。這一招純粹是引狼入室,沒想到德國人和蘇俄都無力把戰爭支持下去,在1918年3月,蘇德雙方妥協,簽訂了《布列斯特合約》,蘇俄放棄波蘭,芬蘭,烏克蘭,愛沙尼亞,土耳其一大片約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主權。1918年4月,德國佔領軍解散了中央拉達,並建立由哥薩克人斯科羅帕茨基為首領的政權。斯科羅帕茨基主張烏克蘭文化復興,原達拉中央成員西蒙·彼得留拉(就是小說中那白匪頭子)也參與其中。1918年秋,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11月13日,俄國廢除了《布列斯特和約》,開始收回失去的領土。11月28日,烏克蘭布爾什維克的支持者組成了臨時工農政府,1919年1月29日,烏克蘭臨時工農政府被改組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委員會。另一方面,烏克蘭民族主義政黨在1918年11月14日,成立了民族主義的執政內閣,12月14日執政內閣部隊在彼得留拉率領下進駐基輔,推翻斯科羅帕茨基政權。次年2月彼得留拉就任執政內閣首腦。
與此同時,原奧屬波蘭城市利沃夫發生烏克蘭人起義。起義軍領袖維克多夫斯基宣布成立「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定都利沃夫,並聲稱對整個東加里西亞地區擁有主權。而由波蘭共和國支持的反對烏克蘭人起義也由此爆發,起義的波蘭人宣布脫離「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西蒙·彼得留拉將軍率領烏克蘭軍進入西烏克蘭,與波蘭軍隊戰斗,由此引發了波烏戰爭;這也是波蘇戰爭爆發的導火索。自波蘭共和國成立以來,約瑟夫·畢蘇斯基一直想收復被俄羅斯1772年掠奪的土地,此次戰爭正好提供了機會,把整個烏克蘭和立陶宛重歸版圖,但畢蘇斯基的波蘭軍和彼得留拉的烏克蘭軍混戰的同時,蘇俄紅軍也來了。由於面臨蘇俄紅軍的進攻,彼得留拉與波蘭人簽訂了停火協議,在畢蘇斯基看來,布爾什維克只是個紙老虎,不堪一擊,而彼得留拉,這個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者卻能頑強抵抗,雖然彼此是敵人,但同是反共反俄人士,卻加深了「親近」。1919年11月21日,巴黎和會最高委員會確認波蘭對東加里西亞擁有25年的行使主權,1920年4月21日,畢蘇斯基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西蒙·彼得留拉簽署波烏聯盟條約。畢蘇斯基答應幫助彼得留拉「保衛」基輔,趕走俄國人,以此換取彼得留拉承認茲布魯奇河為烏波邊界。4月25日,波蘭和烏克蘭兩國軍隊在畢蘇斯基的統帥下,向蘇維埃俄國發動了進攻,史稱波蘇戰爭。1920年8月蘇俄紅軍兵敗華沙城下,以蘇俄兵敗而告終,在此戰爭中,波軍損失5萬人,蘇俄紅軍損失15萬人,但雙方已無法把戰爭持續下去,1921年3月18日,波蘭與蘇俄在里加正式簽訂《波蘭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和平條約》,即《里加條約》。波蘭獲得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的領土,而蘇俄則在1922年獲取到了烏克蘭蘇維埃的加盟.
4.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時代背景是1918年末到1919年初的什麼
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以1918年末到1919年初的國內戰爭為背景.反映烏克蘭人民擊敗波蘭侵略者的英勇斗爭.
5.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究竟有什麼歷史戰爭什麼彼得留拉、戈盧勃、哥薩克、布爾什維克都是什麼
這是蘇聯早期歷史的反對外國干涉的戰爭,蘇聯紅軍的對手是白俄軍隊,哥薩克是頓河流域的農民,有放牧的習慣,非常彪悍,當時支持白俄,布爾什維克就是蘇聯共產黨,前兩個人名好像是白俄軍和哥薩克軍的將領。
6.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是敘說的什麼戰爭
1917到1927左右國內戰爭時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版基所著的一權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