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及介紹和作品詳細簡述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品簡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作為一個普通工人的兒子,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把對舊生活自發的反抗改變為自覺的階級意志。保爾的成長不是「性格的自我發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憶自己一生時所說:「鋼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我們這一代也是在斗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
保爾的英雄主義是早期布爾什維克的理性真誠,個人價值和集體事業在觀念上處於和諧狀態。小說不僅通過一個接一個的困境來塑造這位主人公,還通過激動人心的獨白、發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這種赤誠情懷。一次,保爾來到烈士墓前悼念為革命而犧牲的戰友時,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侯就能夠說:「我已把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同冬尼婭的愛情糾葛,同麗達磊落的友誼,以及對達雅誠摯的感情也表現了保爾精神世界的純潔,表現了小說人物的特殊素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簡介
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生於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當過童工,飽嘗過屈辱。十月革命後投身於捍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1920年秋在戰斗中負重傷,轉到勞動戰線,跳進第聶伯河打撈木材,因而患上傷寒和風濕症。後來又因勞累過度,健康日益惡化,終於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以驚人的毅力和病魔斗爭,在病榻上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在致友人信中寫道;「只有我們這樣的人,只有像我們這樣發瘋似地愛生活、愛斗爭、愛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設工作的人。只有我們這樣能夠了解並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只有一點機會,就不能放棄生活!」1934年冬,他開始寫《暴風雨所誕生的》。小說以1918年末到1919年初國內戰爭為背景,反映烏克蘭人民擊敗波蘭侵略者的英勇斗爭。全書原計劃寫三卷,作者只完成第一卷便去世了。
B.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句賞析點評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描寫新人成長歷程和揭示新人優秀品質的優秀小說。當一位英國記者問作者為什麼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書名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斗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這個書名,形象地概括了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自己這一代人的成長道路和思想性格。
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小說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斗爭中百煉成鋼,這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通過揭示保爾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敢於戰勝任何艱難困苦的剛毅性格,小說形象地告訴青年一代,什麼是共產主義理想,如何為共產主義理解去努力奮斗。革命戰士應當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這是小說的又一主題。保爾在憑吊女戰友娃蓮的墓地時所說的那段話,就是他的共產主義人生觀的自白,也是對小說這一主題的闡發: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可以這樣來概括小說的主題思想:人的一生應當象保爾.柯察金那樣去度過。
C.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否是一部自傳體小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長篇自傳體小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版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權夫斯基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成的一部優秀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所走過的道路,反映了蘇聯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難、艱苦奮斗、勇於勝利的精神。
(3)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是想像文學么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有這么一個年輕人,他少年時就參加革命,拿槍和敵人殊死作戰,留下滿身傷痕。戰爭結束後,他拚命工作至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因此,他曾失望地想過自殺,但終於憑借頑強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花三年時間寫出這本長篇小說,證明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這就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經歷,也是小說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經歷。這本書,幾乎可以看作是作家的自傳。
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代表作品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暴風雨所誕生的》 。
作品通過對保爾·柯察金成長經歷的敘述,生動地描述了以保爾為代表的一批進步青年歷經艱辛的生活、戰爭的烽火以及戰後建設的一系列磨煉,終於被鍛造成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曲折過程,逼真地再現了蘇聯國內革命戰爭前後的社會特點和時代氣氛,
D. 為何中國在義務教育階段推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其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極其真實的小說。奧斯特洛夫斯基並沒有在小說中掩飾革命政權當時就已經出現的官僚主義和腐敗問題。舉個例子:保爾和他參加革命的同鄉中,最終軍銜最高的是誰? 保爾、朱赫來、麗達、阿廖沙等都是為革命付出過巨大犧牲的,然而軍銜最高的卻是一出場就是腐化形象的丘扎寧。 阿廖沙在參加紅軍前,曾在老家撞見丘扎寧和冬妮婭在一起,當時麗達通知丘扎寧參與活動,丘扎寧的回復是「反正缺我一個無所謂」,當時麗達就對著阿廖沙把丘扎寧的投機取巧與思想腐化批判了一番。若干年後,負過重傷的保爾在一次演習中,因身體原因請示在演習中騎馬,被一個胖胖的上校軍官拒絕。後來保爾拖著病體成功地完成了演習,該上校譏諷到「您走得挺不錯啊」,保爾想發火被戰友攔下。而這個上校就是阿廖沙當年見過的腐化的紅軍幹部丘扎寧。 整部小說中,保爾是所有倖存的戰士中犧牲最大的,差點在戰斗中成為殘廢;領保爾走上革命道路的朱赫來更不用多說,不僅經歷了烏克蘭革命的全過程,而且引導保爾等人加入到革命浪潮中;麗達等人雖沒有太多筆墨描寫其戰斗生涯,但至少可以看出其對革命的付出和熱情。然而,最終官階最高的,卻是一開始就腐化的丘扎寧。一個幾乎沒為革命出過力,最終卻仗著軍銜在保爾的頭上作威作福。很難想像這樣的人,會憑著自己的狡猾和混跡官場的經驗,在後來的「大清洗」等一系列浩劫中做什麼。革命從一開始,就有蛀蟲,而且很遺憾,布爾什維克直到滅亡都沒有清理他們。